基層醫療有了慢性腹瀉診療指南!上海嘉會國際醫院主任執筆

2020-12-18 丁香園

慢性腹瀉是基層門診最常見的就診原因之一,但也是各式各樣「土辦法」、「經驗療法」最多的一種臨床症狀。2020 年 11 月,《慢性腹瀉基層診療指南(2019)》正式發布,為基層醫生提供了慢性腹瀉診治的科學指導。

《慢性腹瀉基層診療指南(2019)》由上海醫學會消化分會委員、消化系統疾病基層診療指南編寫專家組成員、上海嘉會國際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夏璐教授執筆,前後歷時一年多,經歷多次修改,最終完成編制。

指南介紹,據估計,我國大約 3%~5% 的人群患過慢性腹瀉。不過,慢性腹瀉雖然常見,其發病原因及機制卻比較複雜,病程遷延,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並造成較大的社會負擔。

《中華全科醫師雜誌》同期發表的述評認為,《慢性腹瀉基層診療指南(2019)》闡述了成人慢性腹瀉的發病機制、分型、診斷和治療,從慢性腹瀉的定義開始,簡述引起慢性腹瀉的常見病因、鑑別診斷與臨床分型,旨在通過提供基層醫生對慢性腹瀉的認識和診治水平,進一步規範化慢性腹瀉的診治,並強調了慢性腹瀉分級診治、及時轉診的理念,為基層醫療機構對慢性腹瀉的診治和管理提供依據。

述評指出,對慢性腹瀉的管理基於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無論是初診或是確診後的長期管理,都需要臨床人員對患者進行充分的健康教育,與患者保持充分、及時的溝通,重視醫患共決策在改善預後中的重要作用。

《慢性腹瀉基層診療指南(2019)》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常見疾病診療指南》之一。該系列指南由中華醫學會於 2018 年啟動編制工作,旨在針對基層常見病、多發病編寫基層適用的指南,以規範、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水平,進一步落實和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其中,消化系統疾病基層診療指南編寫專家組由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常委兼副秘書長、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李景南教授,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副主委周亞夫教授擔任組長。

而負責執筆慢性腹瀉專病指南的夏璐教授,曾任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現為嘉會醫療消化內科及內鏡中心總監、嘉會醫療中心醫療副總監,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擁有豐富的臨床實踐及醫學研究經驗。她不僅擔任上海醫學會消化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分會微生態協作組、內外科對話協作組委員等多個學術職務,還是多份消化醫學期刊的審稿專家,並擔任國際知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版編委。

 

文章來源:中華全科醫師雜誌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相關焦點

  • 非公醫療代表!上海嘉會國際醫院三度入選進博會定點醫院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公布的33家進博會定點醫院名單中,上海嘉會國際醫院作為本市非公醫療代表再度入選,已連續三屆成為進博會定點醫院。 2018年首屆進博會上,上海嘉會國際醫院就作為18家定點醫院中唯一一家國際醫院而吸引了諸多目光,這也是上海首次在高規格大型活動中納入非公辦醫療機構為定點保障單位。
  • 上海浦東: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社區 疏通基層診療毛細血管
    ,藉助資源共享、技術培訓、人員交流、管理指導等模式推動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科工作重心下移和優質專科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在全區建立基層首診、急慢分治、分級雙向轉診的分級診療模式,真正形成呼吸系統疾病「急救、治療、康復、管理與預防」為一體的科學化、規範化、同質化的防控體系,並為上海乃至全國提供模板和參考。
  • 嘉會醫療「粉紅絲帶 關愛有嘉」公益活動月收宮
    10 月 31 日,上海嘉會國際醫院裡舉辦了一場小型捐贈儀式,各方機構正式向上海慈善基金會「粉紅天使」專項基金捐贈 7 萬元善款,用於乳腺癌防治工作。上海市慈善基金副秘書長兼項目發展與客戶服務部部長徐雄心出席了捐贈儀式。在第三場公益音樂會的悠揚鋼琴聲中,由上海嘉會國際醫院發起、為期一個月的「粉紅絲帶 關愛有嘉」公益活動月正式收宮。
  • 上海嘉會國際腫瘤中心主任朱秀軒教授受邀參與肝癌診治...
    會議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院士、上海嘉會國際腫瘤中心主任朱秀軒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儉教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陳敏山教授領銜,來自全國多個臨床中心肝膽外科翹楚匯聚一堂,從肝癌手術技術展示、免疫治療在肝癌中的發展與應用、如何選擇免疫治療藥物等方面進行了熱烈的學術交流,為廣大臨床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學術盛宴。
  • 中國首個 ESSO 課程落地上海嘉會國際醫院
    嘉會醫療首席醫務官、上海嘉會國際醫院醫療院長項乃強發表致辭在上海嘉會國際醫院舉辦的課程啟動儀式上,作為本次培訓的大會主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乳腺外科主任醫師吳炅教授用英文對相關課程進行了介紹ESSO 主席(2018-2020)、上海嘉會國際醫院乳腺外科主任 Tibor Kovacs 也擔任本次培訓主席,他與吳炅教授一起對課程進行了介紹。Tibor Kovacs 主任還是 ESSO 乳腺腫瘤整形外科課程的主席和創始人,擔任多個享有盛譽的國際乳腺外科大師班導師。
  • 功能性便秘的治療,看《慢性便秘基層診療指南(2019 年)》怎麼說?
    《慢性便秘基層診療指南(2019 年)》從診斷到治療、診治進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提出了適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切實、可行的 規範化診治手段,同時明確了基層醫生對慢性便秘患者轉診的建議。關於功能性便秘的治療,指南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 領星醫學攜手嘉會國際腫瘤中心幫助解決腫瘤患者就醫難問題
    上海2020年2月13日 /美通社/ -- 隨著針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斷加強,公立醫院的醫療資源仍持續全力為抗擊新冠而調配的情況下,許多患有慢性疾病患者的就醫難度增大。在他們之中,腫瘤患者可能是最需要關注的患者群體之一。
  • 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腹瀉,如何用藥?|臨床必備
    慢性腹瀉是腸道對水分的吸收能力減少或分泌能力增加,致大便糞質含水量增多,進而導致的腹瀉,一般病程>4周,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其根據有無器質性病變,可分為器質性腹瀉和功能性腹瀉;根據臨床特點,可分為水樣瀉(對應滲透性腹瀉、分泌性腹瀉和動力性腹瀉)、脂肪瀉(對應滲透性腹瀉)和炎症性腹瀉(對應滲出性腹瀉)。
  • 嘉會醫療奏響「粉紅絲帶 關愛有嘉」主題公益音樂會
    上海2020年10月16日 /美通社/ -- 作為備受矚目的「高水平社會辦醫」代表機構之一,上海嘉會國際醫院在建院三周年之際,正式推出年度公益項目「粉紅絲帶」活動月,聯合政府部門、慈善機構、社會企業等多類型主體共同參與、共同推廣,立足女性健康,凸顯醫療機構的人文底色與國際特色。
  • 房顫基層診療有哪些關鍵點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副院長 張萍在臨床上,心房顫動(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中華醫學會及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組織心血管疾病基層診療指南編寫專家組制定《心房顫動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這是首個針對房顫基層診療現狀的符合我國國情的指南。
  • 消除病毒性肝炎 全國慢性C肝規範化診療項目四川啟動會成功舉行
    為實現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為推動中國慢性C型肝炎診斷和治療規範化,提高C肝的診斷和治療水平,近日,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在成都舉辦「消除C肝,責無旁貸」全國慢性C肝規範化診療項目四川省啟動會。  啟動儀式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唐紅、綿陽市中心醫院感染病區主任寇國先介紹了我省C型肝炎防治現狀,防治意義以及難點等。
  • 靜安區慢性腎臟病 分級診療聯盟成立
    ■通訊員 鄭傑 記者 王文瑛 近日,靜安區慢性腎臟病分級診療聯盟暨慢性腎臟病全病程管理中心在閘北中心醫院揭牌成立,副區長龍婉麗,區政協副主席、區衛健委主任葉強等出席了揭牌儀式。揭牌儀式上,與會領導同時為上海市靜安區慢性腎臟病分級診療聯盟、慢性腎臟病全病程管理中心揭牌,並授予靜安區閘北中心醫院、靜安區中心醫院、市北醫院、郵電醫院和北站醫院「上海市靜安區慢性腎臟病分級診療組長單位」銅牌;授予靜安區中部醫聯體15家成員單位「上海市靜安區慢性腎臟病分級診療成員單位」銅牌。
  • 基層公衛、公立醫院考核、遠程醫療、分級診療,看最新十四五規劃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強對此坦言,十四五規劃和建議強調要強化基層公共衛生體系,強化隔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體系的頂層設計和功能定位,賦予各層級CDC不同的職責和權限。分級診療制度的核心要義是,根據不同醫療服務提供者的比較優勢,對不同種類的疾病進行分類診療,將有限的醫療資源(相對於人類的健康需求,醫療資源始終是很有限的),轉化為最大的健康產出的醫療服務分工合作的最佳制度模式。但長期以來,我國的醫療服務體系,事實上存在「有分級」(管理),「無分診」的狀態。
  • 嘉會醫療攜多方機構推「粉紅絲帶」活動月 關愛女性乳腺健康
    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上海嘉會國際醫院正式推出「粉紅絲帶 關愛有嘉」公益活動月,將乳腺癌防治宣傳與患者關愛貫穿整個10月。在這期間,嘉會攜手粉紅天使癌症病友關愛中心等多家機構,於9月26日至10月31日在院內舉辦三場「粉紅絲帶,關愛有嘉」主題公益音樂會,並開展免費乳腺健康篩查及乳房重建公益手術。
  • 海峽兩岸AS多學科聯合診療學術交流會上海強直醫院圓滿結束
    27日下午2點,海峽兩岸「強直(慢病)多學科聯合診療高峰論壇暨AS醫療學術交流會」在中國•上海順利召開,此次學術交流會是海峽兩岸首次達成醫療戰略聯盟2個多月以來的學術成果報告性會議。  會議現場集結海峽兩岸強直領域權威診療專家,其中包括臺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魏正宗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黃忠榮教授、武警上海市總隊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世紀壇醫院、北京友誼醫院、上海強直醫院全體組委會等專家學者。各專家根據自身臨床診斷經驗以及科研成果共同探討強直性脊柱炎慢性病多學科聯合治療方案,為國際、國內強直規範化診療提供新方向。會議歷經三個半小時,於下午5.30順利結束。
  • 考慮醫源性腹瀉了嗎?慢性腹瀉四大病因匯總,總有你遺漏的那一個
    慢性腹瀉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患者最常見的就診原因之一,其病程遷延,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並造成較大的社會負擔。 腹瀉的診斷,其實分為兩步!此後,耐藥的艱難梭菌(CDI)大量生長繁殖,進而導致抗生素相關性腹瀉。CDI是院內感染和死亡最常見的病因之一。 抗菌藥引起的腹瀉通常為水性腹瀉,嚴重時會伴有出血、發熱、腹部疼痛。CDI引起的腹瀉可在停用抗菌藥後的8周發生,但大多數CDI感染通常出現在抗菌藥治療的4~9天內。
  • 指南解讀:成人慢性腹瀉診治的七大誤區
    、腫瘤和炎症評估、吸收不良的檢測,以及常見病因、結構性/手術病因、少見病因的管理等方面進行闡述,指出成人慢性腹瀉存在以下七大診療誤區。 誤區二: 未把膽汁酸性腹瀉作為慢性腹瀉的常見病因考慮 指南推薦:將膽汁酸性腹瀉列為慢性腹瀉的常見病因。
  • 漢堡大學醫學院教授Volker Rudat擔任上海嘉會國際腫瘤中心放療科...
    來源標題:漢堡大學醫學院教授Volker Rudat擔任上海嘉會國際腫瘤中心放療科主任 近日,德國漢堡大學醫學院教授、放射腫瘤學博士Volker Rudat醫生正式加入上海嘉會國際醫院,擔任嘉會國際腫瘤中心放療科主任一職。
  • 嘉會腫瘤專家朱秀軒:最全面的肝癌知識丨全國愛肝日
    上海嘉會國際醫院與美國麻省總醫院腫瘤中心每周2次進行病例討論。參考文章:1.2018年全球癌症報告,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  3.csco原發性肝癌治療指南(2018版)
  • 在上海打造與美國麻省總醫院相同質量水準的 消化道腫瘤診療團隊之路
    2019年11月19日,美國麻省總醫院多位腫瘤領域的權威專家蒞臨上海嘉會國際醫院,其中Kenneth Tanabe教授代表腫瘤外科專家、Paul Busse主任代表腫瘤放療專家、Ephraim Hochberg主任代表腫瘤內科專家、Dennis Sgroi主任代表病理學專家,與嘉會國際腫瘤中心主任朱秀軒教授等,共同為上海的腫瘤患者提供了消化道腫瘤和淋巴瘤治療國際進展的科普講座以及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