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7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國際會議上表示教育必須面向世界,與各國共同發展,將始終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著力鼓勵出國留學。
2020年9月16日,教育部在官網發布答覆,指出教育部堅持以「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新時代留學工作方針為指引,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留學人員回國服務。
教育部不斷地支持和鼓勵出國留學,正表明了高等教育國際化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潮流,最先響應教育部號召的自然是學生和老師。很多學生因為想要繼續深造或希望通過學歷提升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那麼選擇出國留學。而已經有了穩定工作的在職教師們為什麼也渴求遠赴海外進行深造呢?
學校要求
隨著經濟一體化和人才流動全球化進程加快,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水平亟需提升,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關鍵是師資隊伍國際化,實現它的重要途徑之一則是海外留學。所以為了有效提升我國高等教育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培養出適應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國際化高水平師資隊伍,很多高校加快改革的步伐,與國外院校進行頻繁的交流與合作,同時要求教師出國深造,在學校的支持下,越來越多在職教師踏上了海外求學之路。
提升學歷
提升個人學歷是很多在教師攻讀博士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也是重點目標。大部分的在職教師從事教育行業已有五六年的時間,但想要在職業上有所晉升,事業上有所發展的話,除了工作經驗,學歷學位對教師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眾所周知,高學歷學位對於在職教師的職稱評審、職位晉升等等會有不小的幫助,而海外院校對不同學歷層次和背景的教師均有對應的留學計劃,招生錄取方式也更為靈活,更貼合國內教師的實際情況。所以越來越多在職教師踏上了海外求學之路。
提升專業性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對於在職教師,這不僅是激勵鞭策,更是職業生涯的真實狀態。教師是一個很容易被掏空的職業,只有理想信念和思想認識有高度,視野才開闊,頭腦才清醒,精神才振奮,才會促進教師個人水平的發展。
留學雖說不是教師的必需,但卻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永恆路徑。教師的專業性體現在不斷地吸收優秀人類文化成果、積累專業知識和開拓專業視野。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到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中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所以越來越多在職教師為了提升個人的專業性亦或是為了心中的信念,踏上了海外求學之路。
提升核心競爭力
現在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翻看各大高校官網的招聘信息,不知從何時起,海外留學經歷、海外研究所工作經驗,已經成為高校老師應聘的必備條件。門檻逐漸提高,追求長遠發展的在職教師必然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而想要形成你有我無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要按照專業化、職業化、國際化的水準打造自己,進一步完善知識結構,擴充國際化知識儲備。
而出國留學教師通過海外高校的研修課程、課外訪問、師座談等活動開闊了眼界;接觸了前所未見的教育理念、研究方法;了解了國際學術領域發展的前沿;提高了他們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這些無疑讓教師的核心競爭力大大提升,就業前景愈發廣闊。所以,越來越多在職教師為了個人的未來發展,為了提升個人的核心競爭力,選擇踏上海外求學之路。
綜上四點可知,教師要想成為專業化、職業化、國際化的人才,並在職業發展上更進一步,就必須找到合適自己的方式方法,提升學歷,增強核心競爭力。以國際高等教育為引,並不是要說服教師群體都去海外留學,而是為大家提供一種新的思路。比起國內動輒三五年的碩博課程,海外深造不僅節約時間、金錢等沉沒成本,還能獲得有競爭力的海外背景背書,何樂而不為?如果你也希望通過海外留學深造提升自我,不妨關注我們,獲取更多關於高學歷#留學#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