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額葉不同子區在抉擇中不同功能研究獲進展

2020-12-17 中國生物技術網

近期,《美國科學院院報》在線發表了題為《前額葉皮層在價值抉擇計算中的證據累積》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中科院靈長類神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天明課題組完成。研究人員訓練獼猴完成一項基於不確定信息證據積累的價值抉擇任務,並在獼猴進行抉擇的過程中,對前額葉中兩個重要的子區進行了單細胞電生理記錄。研究發現,在價值抉擇過程中,眶額葉皮層僅編碼單個證據在視覺特徵層面攜帶的價值信息;背外側前額葉區域不僅編碼了證據在運動層面的累積,還編碼了單個證據從視覺特徵到運動相關的信息轉換。該研究有利於理解前額葉皮層不同子區在基於價值的抉擇任務中發揮的作用。

判斷不同選項對應的價值,是抉擇中的關鍵一步。近年來,前額葉皮層,特別是眶額葉皮層被認為在基於價值的抉擇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然而,之前學界並不明確價值計算涉及的前額葉各子區承擔的功能,尤其是價值在大腦中進行計算的過程中,是否存在一個與最終運動輸出無關的價值計算環節,存在爭議。

研究人員訓練獼猴完成一個精巧的抉擇任務。獼猴需觀看四張依次出現的圖片,通過移動眼睛的注視點,在一個紅點和一個綠點之間做出選擇。這四張圖片攜帶的信息告知獼猴紅點和綠點可獲得獎勵的概率,即其價值。紅色或綠色目標點在每一次試驗中隨機出現在屏幕的左側或右側,而圖片僅攜帶和顏色相關的價值信息(圖A)。大腦中計算眼動的環路採用空間坐標,因此,圖片給出的關於紅點和綠點的價值信息需轉化為向左還是向右眼動的價值信息。這兩種價值信息一個在顏色特徵層面,一個在運動層面,而前額葉皮層在抉擇中信息累積的過程中,究竟在哪個層面進行計算及兩種價值信息如何轉化,成為該研究的關鍵(圖B)。

研究人員運用單細胞電生理記錄手段,分別對兩隻獼猴的眶額葉和背側前額葉神經元的活性進行了記錄。為解析神經元的電活動對不同價值變量的編碼性質,研究人員對群體神經元的活動應用了基於線性回歸和套索回歸的分析方法。研究發現,眶額葉神經元僅編碼單個證據攜帶的顏色相關的價值信息,而不進行累積;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神經元不僅編碼了證據在動作層面的累積(圖C),其編碼的形式還顯示它們參與了單個證據攜帶的信息,從顏色特徵相關到動作相關的轉換過程。整個價值累積和計算的過程在兩個腦區內均不存在一個獨立於運動信息的中間計算環節。

該研究推翻了目前學界較為流行的觀點。眶額葉皮層並未進行價值信息的整合與累積,相反,證據累積在動作層面通過背頂側前額葉皮層的神經元完成。兩個腦區神經元對價值編碼的差異提示了眶額葉和背頂側前額葉如何合作來計算抉擇中的價值信息,這使科研人員重新思考前額葉的各個分區在基於價值計算的抉擇過程中的功能。

該研究由博士研究生林中喬、聶車暢、張原逢及工作人員陳陽在楊天明的指導下完成,課題組的其他成員在課題的各個階段給予了幫助。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上海市科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

圖註:(A)獼猴行為學範式。(B)兩種假設:其一在視覺特徵空間完成,其二在運動空間完成,價值信息由視覺特徵空間向運動空間的轉換可以發生在單個證據階段,或者在證據累積完成後的階段。(C)dlPFC對價值信息在運動空間累積的編碼

來源: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

相關焦點

  • 腦智卓越中心在前額葉不同子區在抉擇中不同功能研究中獲進展
    研究人員訓練獼猴完成一項基於不確定信息證據積累的價值抉擇任務,並在獼猴進行抉擇的過程中,對前額葉中兩個重要的子區進行了單細胞電生理記錄。研究發現,在價值抉擇過程中,眶額葉皮層僅編碼單個證據在視覺特徵層面攜帶的價值信息;背外側前額葉區域不僅編碼了證據在運動層面的累積,還編碼了單個證據從視覺特徵到運動相關的信息轉換。該研究有利於理解前額葉皮層不同子區在基於價值的抉擇任務中發揮的作用。
  • PNAS:挑戰主流研究觀點,揭示前額葉子區在抉擇中不同的功能
    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中科院靈長類神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楊天明研究組完成。該研究訓練獼猴完成一項基於不確定信息證據積累的價值抉擇任務,並在獼猴進行抉擇的過程中對前額葉中兩個重要的子區進行了單細胞電生理記錄。
  • 記憶好不好,關鍵看前額葉
    世界頂級學術雜誌《科學》(Science),近日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李澄宇研究組的最新發現:當你學習一件事時,大腦內側前額葉的神經電活動,參與了工作記憶內容的編碼,是影響工作記憶正確率的關鍵角色,前額葉太興奮或太壓抑都會導致工作記憶的正確率下降。  「這是一項非常基礎性的研究成果,還需大量的、長期的後續研究才能有所應用。
  • 《科學》雜誌發表上海科學家新發現 記憶力和前額葉有關
    世界頂級學術雜誌《科學》(Science),近日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李澄宇研究組的最新發現:當你學習一件事時,大腦內側前額葉的神經電活動,參與了工作記憶內容的編碼,是影響工作記憶正確率的關鍵角色,前額葉太興奮或太壓抑都會導致工作記憶的正確率下降。  「這是一項非常基礎性的研究成果,還需大量的、長期的後續研究才能有所應用。
  • 額葉與神經心理學(三):前額葉與執行能力
    (2)任務管理:安排執行複雜的任務,需要注意在不同任務間切換。(3)計劃:安排多任務的序列以達到一個特定目標。(4)監控:更新並檢查工作記憶的內容以決定任務中的下一步加工序列。(5)編碼:編碼工作記憶的時空表徵。
  • 額葉與神經心理學(二):前額葉皮質與記憶
    眾多的神經影象學和神經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表明,前額葉不僅參與了人類的記憶加工過程,而且研究還發現在不同的記憶任務中激活的部位還不盡相同。1.前額葉與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 工作記憶是指大腦對於信息的一個短期的、瞬時的記憶保持。
  • 團隊新作 | 腦神經計算建模揭示前額葉皮層不同類型中間神經元在信息維持中的作用
    【摘要】自動化所類腦智能研究中心曾毅團隊將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 PFC)中的中間神經元依據形態學特徵進行計算建模,以探索前額葉皮層不同類型中間神經元在信息維持中的作用。儘管佔比相對錐形神經元數量少,但是中間神經元在大腦皮層實現認知功能中的作用卻不容小覷。中間神經元的顯著特點就是種類豐富,因此對不同類型中間經元在特定認知功能的分工作用的探索是揭示智能機制的關鍵之一。
  • 額葉是什麼 額葉切除手術
    額葉是身體重要的一部分,是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額葉出現問題就會有很多不同的症狀表現,危害還是很大的,所以額葉是不能出現問題的。那麼具體額葉是什麼呢?額葉切除手術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手術呢?額葉是什麼額葉:是大腦發育中最高級的部分,它包括初級運動區、前運動區和前額葉。位於中央溝以前。
  • 魯白 | 大腦前額葉與工作記憶
    目前的神經科學研究對前面四種功能已有相當深入的了解,但對認知功能所知甚少。本文主要談談大腦的認知功能,特別是大腦前額葉的功能。大腦前額葉大腦有些地方與電腦很像。先來看一下電腦,買電腦往往要考慮兩個指標,一個是硬碟,另一個是內存。
  • 我國在腦科學領域獲重大突破 解析人腦前額葉皮層
    4月12日從科技部獲悉,在973計劃的支持下,我國科學家在腦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繪製了人腦前額葉發育的單細胞圖譜並揭示神經幹細胞的重要作用。在腦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人腦前額葉皮層是人類大腦高級功能的關鍵組成部分,參與記憶形成、短期儲存以及調取功能、語言功能、情緒調節等功能。前額葉皮層的細胞組成是其形成神經網絡和執行豐富功能的生物學基礎。但是人腦前額葉皮層由哪些細胞構成,這些細胞是如何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產生的,這些關鍵科學問題之前研究較少。
  • 前額葉的教育——《童教》
    有一種非常可怕的手術叫做lobotomy,意思就是前額葉切除手術。我們的大腦皮層分成四個大的部分,額葉佔據三分之一,切除之後人會失去很多功能,包括性情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除了會正常呼吸之外,簡直就是行屍走肉。
  • 前額葉皮層抑制性神經元在社交中的活動規律揭示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徐晗教授課題組揭示了前額葉皮層抑制性神經元在社交中的活動規律,並發現了其調控社交行為的神經網絡活動機制。這不僅加深了人類對社交行為發生機制的認識,並為自閉症等神經精神疾病患者社交障礙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該研究在線發表於學術期刊《科學進展》上。雖然大腦中抑制性神經元的數量相對較少,僅佔全部皮層神經元的10%—20%,但它們的種類繁多。
  • 大腦額葉的作用
    額葉是大腦發育中最高級的部分,它包括初級運動區、前運動區和前額葉。位於中央溝以前。
  • 額葉與神經心理學(一):前額葉皮質與社會認知
    前額葉皮質是最高級別的聯合皮質,是人類逐漸進化的結果,它不僅接受來自感覺、運動和其他腦區的信息,並且對這些信息進行整合後再傳回到上述腦區,調控它們的活動。 一、前額葉的解剖結構前額葉皮質具有幾個比較顯著的特徵:具有顯著發達的顆粒第4層;接受丘腦背內側核的直接投射,是大腦皮質唯一與丘腦背內側核有交互纖維聯繫的新皮層;前額葉皮質與紋狀前視區、顳葉、頂葉都有著豐富的纖維聯繫,同時與基底前腦、海馬、扣帶回有著直接或間接的纖維,而且是唯一向下丘腦直接投射的新皮質,等等。
  • 加發現影響前額葉皮層功能的基因
    加拿大研究人員最近分離出一種DCC基因,該基因負責青春期內側前額葉皮層內的多巴胺連接。對小鼠模型開展的研究表明,該基因在青春期的功能障礙所造成的行為後果可延續到成年。  在大腦發育的這個十幾歲的階段,青少年特別容易罹患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及毒癮。麥吉爾大學附屬道格拉斯學院研究中心的此項研究成果,為全面了解這一重要的大腦發育階段提供了首個線索。
  • 徐晗課題組揭示前額葉皮層抑制性神經元在社交行為中的活動規律
    這一研究於美國東部時間7月22日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近年來,得益於抑制性神經元類型特異的轉基因小鼠的製備,以及在體多通道記錄、光遺傳學和藥理遺傳學等先進實驗技術的發展,科研人員才有機會直接記錄這些神經元並研究它們在社交行為中的功能。
  • Nature:研究繪製出人腦前額葉發育的單細胞圖譜
    伴隨著從靈長類祖先進化到現代人類的過程,人類大腦容量增加了三倍,並主要體現在前額葉皮層面積的增加上。前額葉皮層是大腦中最重要的區域之一,具有極複雜且廣泛的神經分布和雙向聯繫,例如前額葉皮層與丘腦、尾狀核、蒼白球、杏仁核、海馬之間有著豐富的直接聯繫,並通過這些結構與下丘腦和中腦之間實現間接的神經聯繫,而這些神經聯繫也是前額葉皮層多種生理心理功能的重要生物學基礎。
  • 右腦語言功能研究的進展
    Broca和Wernicke的研究發現揭開了19世紀後半葉研究者對大腦兩半球功能定位的研究熱潮。在其失語症研究的基礎上,Brodmann(1909,轉引自Brodmann 2005)從解剖學角度把大腦語言功能定位研究推進了一步,他將大腦皮質分為功能相異的52區,這就是Brodmann分區(Brodmann area,BA)。
  • 研究揭示海馬和前額葉皮層的抽象幾何
    研究揭示海馬和前額葉皮層的抽象幾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5 16:24:38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
  • 個人立場抉擇不同!張雨綺與前經紀人唱反調,高贊鹿晗「真爺們」
    昨日8月27日,網友所質疑的「女藝人張雨綺與她前經紀人楊天真互懟」一事,成為眾人們飯後議論的一大談資,二人之間的焦題論點,皆為「藝人該不該公開公布戀情」?而這一言論,與同日楊天真所發言的「反對所有藝人戀情公開」唱起反調,雙方之間截然不同的觀點,也讓網友們各劃不同陣營,雙方評論區一度成為網友們激烈討論的學習教堂。需要提及的是,身為圈內大佬,楊天真曾先後為張雨綺、鹿晗的王牌經紀人,在她的帶領下,張雨綺、鹿晗都曾短暫迎來一段光輝史,雙方之間關係十分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