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我從大學畢業,開始了我的職業生涯,從那時起,我在幾個不同的行業擔任了許多有趣的角色。我的工作並不多,每一份工作都持續了5年以上,去年是我在IBM公司工作的第10個年頭。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我自己的經驗教訓,形成了我自己的管理旅程的信念,在假期裡,我想我會把它們寫下來。
這是我的一些經驗,對我有用。你可能有自己的經驗,看起來很不一樣,但思考和寫下它的過程本身是有用的,因為它闡明了你如何處理問題,這本身就是一項有用的技能。
無論如何,這是我的列表,我希望其中的一些指針對您有用。
1. 別把自己藏起來
上世紀80年代初,當我第一次開始我的職業生涯時,我很自然地追求那些直接反映我的資歷和以往經驗的角色。
從表面上看,這似乎完全合乎邏輯,而我的工程學學位無疑幫助我在第一份工作中取得了進步。然而,我逐漸意識到,堅持自己「歸類」的僵化心態,從長遠來看,可能會讓我的職業生涯停滯不前,更重要的是,會阻礙我真正探索自己的激情和技能。最終,你需要為自己創造越來越多的選擇,而不是關閉選擇。
因此,在微軟公司工作了近10年後,我決定是時候做出改變了。上世紀90年代初,我加入了麥肯錫。這個新角色與我離開時的角色截然不同,因為我在不同的部門從事項目,處理不同的問題。雖然我早期的教育和經驗為我提供了一個特定領域的出色工作知識,但這並不是我所接受的以科學為基礎的角色,也不是我在僅僅三年前就能想像到的。然而,事實證明,這種轉變是我職業生涯中最有價值的經歷之一。
最終,你需要為自己創造越來越多的選擇,而不是關閉選擇。
說實話,我學到了新的技能,新的處理商業挑戰的方法,新的團隊合作方式,新的表達方式,新的一切。當我掌握了這一切,我也變得更加自信。這反過來幫助我打破了許多我認為在我面前的障礙,意識到它們只是我自己頭腦中的障礙。結果,我覺得自己解放了,可以去處理那些在過去會讓我充滿恐懼的事情,我認為這讓我成為了一個更好的人和更好的專業人士。
2.不要害怕冒險
當然,有些機會比其他機會更容易把握。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我對把自己推出舒適區感到不安——這似乎是一種不必要的風險,尤其是在我覺得自己剛剛開始掌握面前的簡報的時候。
但在全職工作8年後,我意識到有些風險是值得冒的。我在北京大學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MBA,放棄了當時僱主給我提供的一份利潤豐厚、發展迅速的工作。當時,我的事業蒸蒸日上,這很容易讓我相信我不需要花時間去提高技能。然而,我也意識到我需要更多的未來選擇,這門課程被證明是我職業生涯中最好的決定之一。這是一次獨特的經歷,對我的職業生涯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從根本上說,行業在不斷變化,角色在不斷演變——但通過提升自己的技能,我獲得了在任何行業都需要的重要商業管理技能,也為未來跨行業發展打開了可能。
我在這裡學到的教訓是,我應該不斷地督促自己,尤其是在我感覺最舒服的時候。有時這可能是一場賭博,但以我的經驗來看,這肯定是有回報的。職場天生就有風險——你要不斷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競爭和一系列內部因素。謹慎行事的人會得過且過,但那些謹慎賭博的人往往收穫最多。
3. 和最好的人在一起
無論是早年主動尋求導師,還是作為執行長做出招聘決定,建立一個我可以依賴的團隊,我認為,多年來我自己成功的一個關鍵驅動力是我身邊的人。
今天,我希望聘用對未來有遠見的同事,不僅要考慮他們自己的職業目標,還要考慮我們的企業應該如何適應勝利。本世紀初,當我在IT公司組建團隊時,網際網路正在加速。對我來說,關鍵是找到這樣的人,他們不僅能觀察到技術的迅速變化,還能告訴我為什麼它們對我們的未來很重要,以及我們如何將它們應用到我們的業務中。如今,僱主們對「網際網路公司」的偏好只增不降。
在組建團隊時,我總是把個性匹配放在首位。
與此同時,在組建團隊時,我總是把個性匹配放在首位,因為要想在任何業務中取得成果,往往都需要一群人無縫地合作。你需要獲得廣泛的技能、經驗和觀察世界的方式。但這可能帶來衝突,所以重要的是找到那些能夠尊重反對意見的人,並與之合作,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我很自豪地說,我在IBM的高級團隊是我共事過的最好的團隊,不僅因為它由具有世界級技術和操作技能的人組成,還因為我們聘請了性格互補的人才。這並不是說要彼此達成一致,形成群體思維。這是危險的。而是要對另一種觀點持開放態度,並與之合作。
當然,員工最終還是需要說服他們的領導者。我共事過的最好的領導者都努力做到真實。是的,他們在工作上表現出色,但他們也接受了人們希望由他們信任的人領導。他們有足夠的信心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以及他們的員工可以在哪裡填補他們的空白,他們對此並不感到不安。與此同時,這些領導者在壓力下表現出了可靠性——他們足夠誠實,不僅承認自己犯了錯誤,而且解釋自己是如何從中吸取教訓的。
我相信你們都聽說過「僱傭比你聰明的人」這句話。我認為這是真的,而且我堅信這一點。
4. 忠於你的北極星
我一直小心翼翼地忠於我的「北極星」——那盞指引我長遠願景和個人價值觀的明燈。但組織也需要一顆北極星,在Hays,我們的北極星是「每次都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工作上」——這定義了我們存在的真正本質。通過遵循這條路線,我們將建立一個更大、更專注的業務,以及為所有客戶做正確事情的聲譽。它確保我們不會失去注意力,不會被無關緊要的機會分心,也不會在波濤洶湧時偏離正道。在廣泛的行業和市場工作過之後,我在不同的組織中追求過許多北極星,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然而,有一件事是很常見的,那就是以我的經驗來看,做得最好的人和公司是那些忠於自己的北極星,避免在形勢艱難時偏離方向的人。
在商業和職業生涯中,我們經常會被大量不同的意見和噪音淹沒,但保持專注提供了一盞指路明燈和機會,可以簡化情況,並在混亂中決定最佳的行動方案。在過去30年裡,無論是在事業上還是在商業上,我都為自己設定了一個關鍵的優先事項,這讓我能夠駕馭各種各樣的崩潰、繁榮時期和個人挫折。
5. 不要把自己逼到極限
然而,儘管專注於你的北極星是至關重要的,你不應該把你的全部時間花在追求它不惜任何代價。有時候停下來反思是有好處的,即使是在工作日。完成一項任務,然後馬上去做下一項任務可能會導致疲勞、精疲力盡,沒有時間去「籤到」你想要完成的事情。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見過即使是最好的同事和領導者也屈服於壓力,堅持不懈地追求目標。記住,大部分壓力都是主觀的,在你自己的控制之下,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我會優先安排休息時間和非工作活動,給我足夠的空間來吸收事情。我發現,休息一下,比如去騎山地自行車,可以幫助我放鬆,這樣我就可以帶著全新的思維回到目標上去。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還發現,這些「低迷期」也激發了我一些最好的想法。
有時候停下來反思是有好處的,即使是在工作日。
正如我一開始所說的,這只是一個對我有用的列表,不一定對你有用。然而,我可以舉出許多例子,我認為,在遵循上述原則的結果下,已經發生了一些好事,所以它已經實現了,我感覺好多了。其中的部分價值當然是確定我自己的構建模塊,這些模塊將定義我自己的業務領導方法,但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就我而言,肯定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這些經驗教訓一直伴隨著我,儘管在過去的30年裡我經歷了許多不同的地方,但它們確實幫助我在每個角色和行業中實現了我的目標。我希望它們能在你的人生旅途中對你有所幫助——無論你走到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