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ResearchKit與谷歌Baseline Study兩大醫學研究項目側重點有何...

2020-12-25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不久前,蘋果發布了醫學研究平臺ResearchKit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事實上,谷歌於2014年7月也發起了名為Google Baseline Study大型醫學研究項目,通過移動健康工具從參與者哪裡獲取前所未有的巨量健康信息數據。

這兩者之間不僅十分相似,而且其相同點和不同點都十分有趣。通常,頭條都會是這樣寫道:兩家站在移動技術最前沿的科技巨頭,都將他們的目光投向了解決世界醫學研究和臨床試驗的問題。同時,蘋果更是指出,當前的醫學研究和臨床試驗的做法已經完全過時了。

蘋果負責醫療技術的副總裁Mike O』Reilly說:直到現在,如果有人要做一個調查研究,那麼他可能會選擇發大量的傳單,期待有意者記下他的電話。在過去的數十年中,這種方式並沒有什麼根本性的變化。

要對臨床試驗進行創新這件事對醫療領域的研究者們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但與之伴隨的總是這樣一個問題:當臨床試驗可以藉助移動端的試驗的時候結果到底會怎樣?

不管是蘋果還是谷歌,都在按照人們的期待或多或少的接近著醫學研究中的各種問題。比如谷歌發起了一項獨立的、規模浩大的「moonshot」研究計劃,而蘋果則建立了一個可以促進各個研究項目進程、效率以及數據質量的架構。

這兩項計劃都建立在了移動醫療的一個巨大創新上:能夠不斷的收集個人健康數據,並且比定期簡單的搜集數據建立一個更為複雜和完整的健康圖譜。並且這兩個項目其實是相輔相成的:谷歌的Baseline Study的數據一部分的價值便在於健康患者數據和不健康患者的數據之間的比較,這也是ResearchKit啟動的5個項目需要搜集的數據。

谷歌蘋果醫學研究項目比較

當然,谷歌也在Baseline項目中搜集遺傳基因數據,這一點絕不是蘋果目前計劃的一部分。而ResearchKit作為一個開源產品可能將會比谷歌的計劃影響更為深遠,雖然後者可能更具開創性。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是罕見的與ResearchKit以及Google Baseline都有合作的機構。參與到ResearchKit最初的幾款APP之一的MyHeart Counts中的史丹福大學研究員Alan Yueng博士表示,這兩個計劃之間的區別僅在於深度和廣度的問題,雖然他並沒有直接參與到Google Baseline當中。

Yueng認為,這僅僅是兩種不同的方式而已,但不可否認兩者都十分重要。Google Baseline對相對較少的人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但其實數據並不少。並且通過研究結果你能夠知道這些人之前發生過什麼。去年夏天他們招募了175位測試者,而後期希望能擴展到1000位。而蘋果的方法則是利用非常大一部分人的數據,研究人員期望能夠達到10萬人,並且將這些人的身體數據完整的記錄下來。這其中存在的問題是數據極為複雜,並且存在著一定的誤差,因為有些人可能還不太能夠熟練的使用智慧型手機等相關設備記錄數據。但由於參與的人數較多,因此研究者可以從巨量的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

雖然這兩個計劃都利用類似的新方法獲取數據,但兩者想要追溯的問題卻不太一樣。

比如通過ResearchKit搜集的數據,我們可以了解心臟健康與體育鍛鍊之間的關係,但顯然ResearchKit並沒有搜集遺傳基因數據與詳細的病史。而Google Baseline則可以選擇一部分人的數據,並且了解更多一個人的心臟健康與遺傳基因之間的關係。「Baseline Study」項目的帶頭人是50歲的分子生物學家Andrew Conrad,他於2013年3月加入Google X,組建了一個涵蓋生理學、生物化學、光學、影像學和分子生物學領域的70至100人的專家團隊。

蘋果和谷歌在臨床試驗領域並沒有競爭,至少目前還沒有,而且即使今後存在著競爭,這一領域仍然有廣闊的空間可以施展。醫學研究無疑是一個發展緩慢和需要規避風險的領域。對醫學研究現有的做法進行改變需要一些偉大的實幹家。也許集蘋果和谷歌兩大巨頭之力都還不夠。

相關焦點

  • 又一個打算用大數據預防疾病的項目——Google Baseline Study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消息,谷歌在醫療方面又添一研究項目——Baseline Study,日後有可能是谷歌在醫療方面最重視也發力最大的項目之一。這項技術最早是一位叫 Andrew Conrad 的分子生物學家的研究成果,為了找到便宜又大容量的測試,在志願者的血清中檢測HIV病毒。後來到了2013年3月,Conrad正式加入Google X實驗室,帶著70-100個專家組成一個研究團隊,其中不乏一些生理學、生物化學、光學、成像和分子生物學的專家。這項技術與傳統醫療方法有什麼區別呢?
  • 蘋果ResearchKit引發醫藥產業熱議
    然而,與往年不同的是,此次蘋果發布會的一大亮點就是將iPhone從一部提升"逼格"利器轉變為了臨床研究輔助用品。此次,蘋果公司發布了新的軟體架構ResearchKit,有望幫助700多萬部iPhone手機的用戶,讓他們手中的電話變成醫療診斷工具。
  • 四巨頭紛爭 Homekit智能家居平臺優勢?
    1蘋果Homekit吸引小散戶成標準?    在WWDC2014大會上,蘋果發布了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儘管在那之間已經有消息透露蘋果要進入智能家居領域,但正式發布後,仍掀起了一陣智能熱潮。
  • Fivesight Research:2017年Q1蘋果Siri成僅次於谷歌的第二大移動...
    據Searchengineland報導,科技市場研究公司Fivesight Research今天發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美國用戶搜索偏好報告》,發現蘋果Siri成為僅次於谷歌之後的第二大移動「搜尋引擎」。
  • research question 和 research problem 之區別:論文概念辨析系列(第5期)
    但同時,又有不少概念讓作者們感覺困惑,比如:Abstract 和 Introduction 有何區別?figure captions,labels 以及 legends 是同一個概念嗎?在這個系列中,意得輯作者 Fatima 就論文中常見的易混淆概念進行詳細辨析。
  • 谷歌蘋果罕見聯手推抗疫神器:兩大手機系統互通 不收集定位數據
    為此,蘋果和谷歌將聯手,打通IOS和安卓手機系統,推出追蹤確診病患密切接觸者的手機基礎功能。 當地時間4月10日,蘋果CEO庫克與谷歌CEO皮蔡在Twitter上罕見地互相@對方,宣布兩家公司將利用藍牙技術幫助政府和公共衛生機構減緩疫情蔓延。同時,雙方都強調,他們的系統可以保護用戶的隱私——需要用戶同意,且不會收集定位數據。
  • Research2guidance:預計2011年8月Android應用數量將超蘋果
    北京時間2011年5月6日消息,據美國科技博客網站TechCrunch報導,德國市場研究公司research2guidance周四發布預測報告稱,以可供下載的應用程式數量為標準,谷歌Android Market應用程式商店市場規模有望於今年
  • 蘋果、谷歌兩大系統結盟:購買App強制抽成30%
    屆時,應用開發商將必須使用谷歌的支付系統,不能再使用其獨立支付系統,在其應用內購買收入將被谷歌抽取30%的分成。谷歌認為這種改變不會對目前開發者有太大的影響,根據谷歌的統計,有97%的開發者在軟體中是通過Google Play的計費系統讓用戶付費,只有3%的開發人員沒有這樣做。
  • 支持homekit的產品有哪些,小米飛利浦等大廠聚集
    蘋果在2014推出了「homekit」軟體項目,本身並不生產搭載homekit系統的新產品,而是授權第三方廠商生產符合蘋果兼容和安全標準的設備。 多款獲得homekit認證的產品早已經在2015年6月2日上市,其中包括來自的Insteon和Lutron Electronics的無線集線器(wireless hub)。
  • 25th anniversary of Waliguan Baseline Observatory
    In 1991, Zhou Xiuji, then Director of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CAMS) led a batch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ers to stand at the summit of Waliguan and conducted field trips in the planned
  • 科學家揭示蘋果-谷歌接觸者追蹤API項目的啟動過程
    據外媒AppleInsider報導, 瑞士數據科學家的一份資料提供了更多關於蘋果和谷歌聯合運行的接觸者追蹤項目的信息,包括該團隊如何獲得這些科技巨頭的關注。蘋果和谷歌開發的接觸者追蹤API被用於幫助追蹤COVID-19的傳播,世界各地的衛生機構在應用程式中使用該API,旨在安全監測病毒的傳播。雖然它仍在全球範圍內推廣,但一份關於項目如何產生的報告顯示,這要歸功於瑞士的一群數據科學家。
  • 蘋果意外曝光iOS 11.4系統:將加入ClassKit平臺
    在昨晚的蘋果春季新品發布會上,蘋果僅僅只發布了一款升級不大卻價格親民的新iPad,而擔任發布會絕對主角的,卻是蘋果對於教育市場的一個生態系統,包括推出大量的教育應用、上線Apple Teacher項目以及正式發布的Classkit平臺等等。
  • 谷歌推出物聯網作業系統Brillo 叫板蘋果HomeKit
    谷歌推出物聯網作業系統Brillo 叫板蘋果HomeKit【TechWeb報導】5月29日消息,谷歌在今年的I/O大會上,推出了物聯網作業系統Brillo,類似於蘋果的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Brillo有統一的規則和數據傳輸協議,任何開發者都可以直接使用。此外谷歌還公布了物聯網通訊層協議語言Weave,可以讓Brillo、智慧型手機和雲端進行溝通。谷歌表示,這個Brillo作業系統將在今年的第三季度會面向開發者推出預覽版。蘋果2014年發布了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2015年5月15日,蘋果宣布,首批支持其HomeKit平臺的智能家居設備將在下月上市。
  • 谷歌大牛Ian Goodfellow已經加盟蘋果,擔任特殊項目的機器學習主管
    谷歌大牛Ian Goodfellow已經加盟蘋果,擔任特殊項目的機器學習主管。 又有大牛被蘋果挖走。 谷歌高級研究科學家、OpenAI研究科學家Ian Goodfellow周四更新了自己的LinkedIn,最新的職業信息顯示,他3月份已經加盟蘋果,擔任特殊項目的機器學習主管。
  • 谷歌研究人員披露蘋果瀏覽器多個安全漏洞
    網易科技訊1月23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谷歌的研究人員日前披露了蘋果瀏覽器Safari存在的「多個安全漏洞」。這些漏洞是在Safari「智能跟蹤預防功能」中發現的,該功能旨在保護用戶不受跨站點跟蹤和其他在線隱私問題的影響。
  • 【Phd】生物醫學博士崗位&獎學金
    該項目將結合計算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生物物理學,信號處理以及網絡與信息科學的方法,研究細菌基因網絡中的信息傳播。通過更好地了解信息在基因之間的流動方式,我們旨在尋找新方法來破壞細菌對抗生素的抗性並協助為生物工業過程產生新的合成遺傳迴路。
  • iSIM 研究課程簡介
    你是否期待站在國際醫學教育的會議講臺上進行口頭或壁報匯報?你是否希望在高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自己的教學研究成果?如果你渴望以上的問題得到解答,請不要錯過我們特別邀請到的醫學教育研究領域的四位大師,帶領我們進入醫學教育研究的殿堂,領略教學研究方法、設計與成效評估方面的獨特之處。
  • 獨家解讀| Homekit是什麼?在智能家居中有何應用
    Homekit是什麼?HomeKit,是蘋果2014年發布的智能家居平臺。2015年5月15日,蘋果宣布,首批支持其HomeKit平臺的智能家居設備在6月上市。HomeKit本質上是蘋果藍牙直連和多點設備框架的「伴侶」,允許開發人員使用一套簡單的命令控制設備狀態,發送命令。當然,如果設備想被iOS控制,必須要先加入到Made For iPhone(MFI)項目中,按照蘋果要求,將特殊的無線晶片和軟體包整合在硬體設備裡面。
  • Nutrition Research:女性飲用咖啡效果研究
    愛思唯爾期刊《營養學研究》(Nutrition Research)最近刊登了加拿大艾伯塔大學的一份最新研究,研究發現,經常飲用咖啡的婦女和偶爾飲用咖啡的女性獲得咖啡因提神效果是一樣的,同時經常飲用咖啡的婦女其心率以及血壓會有所偏高
  • 社會科學研究中(Social Science Research)常用的研究設計
    Experimental Designs (實驗設計)實驗設計一般是是有兩組:實驗組(experimental group)和控制組(control group)。試驗組是接受幹預的一個組,控制組是不接受幹預的組。然後實驗人員收集數據,對比兩個組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