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研究中(Social Science Research)常用的研究設計

2020-12-13 HotEssay致遠教育

本文為大家分析社會科學研究中(Social Science Research)比較常用的研究設計。

首先無論你選擇什麼樣的研究方法,你都需要考慮以下五個問題:

1. 分析的個體(unit)是什麼?

例如,國家、公司或個人。

2. 你是依靠普遍理論還是局部知識(local knowledge)?

換句話說,你的結果是可以被推廣的 (generalisable)還是只是針對某個特定問題或者情景有影響?

3. 理論先還是數據先?

你是應該先閱讀文獻,然後發展你的理論,還是收集數據,然後發展你的理論?

4. 你的研究是橫向(cross-sectional)的還是縱向的(longitudinal)?

你是在看某個時間點,還是隨時間變化?

5. 你會證實(verify)或證偽(falsify)一個理論嗎?

一篇論文是很難最終證明任何理論的,但你能做的去證明這個理論在你的研究中是對的(證實)或者是錯的(證偽)。

那根據不一樣的目的,我們去做不一樣的研究設計:

1. Experimental Designs (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一般是是有兩組:實驗組(experimental group)和控制組(control group)。試驗組是接受幹預的一個組,控制組是不接受幹預的組。然後實驗人員收集數據,對比兩個組的效果。這種研究方法的目的是控制住可能會對結果造成影響的變量從而使結果更具有更好的效度(validity)和普遍性(generalisability)。

Useful: 當你想檢測某種幹預對結果的影響的時候

Less useful: 當你要理解某種現象發生的原因。

2. 調查問卷(Survey Research)

調查問卷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研究方法。但是研究人員使用調查問卷可以達到不一樣的目的,可是是事實性的(factual), 推斷性的(inferential)或者探索性的(exploratory)。比如,你首先有個想法想去證明這個想法,比如你覺得所有中國留學生都愛中餐,然後你去發問卷調查。或者是通過收集大量的數據去推斷出一個結果,比如你不知道中國留學生喜歡什麼樣的菜,然後發個問捲去調查,得出大部分都愛吃炸魚薯條。但是使用調查問卷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信度問題(Reliability), 也就是這個問卷到底靠不靠譜,能不能收集到準確的數據。一般情況下,做研究最好可以使用和調整別的研究中已經用過的問卷。如果條件不允許,需要自己設計問卷,在正式收集數據前,一定要做試點研究(pilot study)。

Useful: 當你想大致了解目標想法的時候

Less useful: 當你想了解每個人具體的細節(details)

3. 案例研究(Case study)

案例研究一般是關注在一個或者多個案例上,然後仔細研究每個案例,從而從中尋找出有價值的經驗/教訓進而思考如何可以有更廣泛的應用(wider application)。使用這種方法,研究人員可能需要更嚴謹邏輯和嚴格的標準和去分析每個例子,作對比(comparison)。儘管案例研究不能證明一種理論(prove a theory),但如果有具體的例子不符合理論,它可以用這個例子來反駁這種理論(這就是research gap 啊!!!!)

Useful: 當你想要更進一步了解某個例子或者這個例子跟別的例子的相同和不同的時候。

Less useful: 想要通過一個或者幾個例子的數據去總結一個普遍的觀點。

4. 民族志 (Ethnography)

民族志的研究,研究者一般將自己沉浸在(immersed)研究環境中,成為被研究群體的一部分。研究人員一般需要與目標群體一起生活在一起,進而從內部了解目標群體。比如你如果想了解和尚的日常生活,那你就要去寺廟跟和尚們生活在一起,所以民族志研究一般都是時間比較久的縱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

Useful: 如果你是一個組織內部的人員,這個方法是很有用的。比如你是一個學校的老師,每天都要去學校教書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跟學生在一起,那你去研究學校學生的學習行為就可以採用民族志的研究。

Less useful: 當你需要客觀的研究一個問題的時候。

總結

這次講了四個可能出現頻率比較高的幾種研究設計(Methodology),但是實際研究中遠遠不止這四個。不管什麼樣的研究設計,一定要根據你自己的研究問題去選擇,還有就是對自己好點,別為難自己。

相關焦點

  • 期刊速遞|《當代社會科學(英文)》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本刊嚴格按照國家關於新聞出版工作的要求,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領域優秀研究成果,促進中國學術「走出去」,提升中國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國際話語權。本刊亦刊載國外學者的中國研究新成果,搭建前沿、開放的中外學術交流平臺。
  • Science最新綜述:計算社會科學十年,反思與展望
    science: Obstacles and opportunities論文地址: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07/1060過去十年,計算社會科學 (Computational
  • Science最新綜述:計算社會科學十年,反思與展望
    論文題目: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Obstacles and opportunities論文地址: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07/1060過去十年,計算社會科學 (Computational
  • 在英國讀商科博士,Research philosophy 重要麼?
    我寫這篇文章主要是給在英國讀商科尤其是文科的博士強調一下學習哲學的重要性,好讓大家從博一開始就培養自己對research philosophy的正確看法和正確的學習方式。 在接觸Research philosophy之前,我有過一門課叫做Social Science。這門課就是從哲學裡提煉出來的社會科學,然後社會學裡又分為微觀和宏觀。
  • 唐世平︱社會科學中的研究設計 課程大綱(附書單)
    本課程的前期基礎要求社會科學方法論基礎(定性、定量:必須有最基本的了解)政治學原理、國際政治原理、比較政治(初階和進階)、國際政治理論(初階和進階)一定的社會科學哲學、科學哲學、歷史和其他知識【因此,你最好是二年級的博士生或者是二年級的碩士生(以後想讀博士),而你對你(和他人)的研究感到迷茫。】
  •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導論
    人們對社會的研究是一種全方位的活動,馬克思主義充分肯定了主體在認識過程中的能動作用。社會科學研究過程也是一種認識,主體在其中也發揮著能動作用。由此而知,從不同的立場和觀點出發,對社會的研究和認識會得出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結論。作為一個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自覺地接受先進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 Science最新綜述 | 計算社會科學十年,反思與展望
    論文題目: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Obstacles and opportunities論文地址: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07/1060過去十年,計算社會科學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CSS)
  • 1999年考研英語翻譯題型答案—本文討論歷史學研究方法的問題
    儘管歷史學一度崇尚它與文學和哲學的相似之處,但新興的社會科學似乎提供了更多機會,以便人們能夠提出新問題,有了解過去的有效途徑。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必須進行改變以適應這樣一個學科,其基礎是史料,而不是當代社會的需要。
  • 如何在社會科學研究中提問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理論思維的起點決定著理論創新的結果。理論創新只能從問題開始。從某種意義上說,理論創新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良好的問題意識是科學研究的前提,也是創新性學習的起點。提問能力的欠缺,一方面反映了學術想像力的匱乏,另一方面也制約了中國社會科學的整體水平。
  • [政學大綱速遞]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
    課程目標不僅是授人以「魚」,即讓學生了解什麼是社會科學研究、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聯繫與區別、以及定性研究的常用方法,更試圖授之以「漁」,鼓勵學生在自己的研究中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動手做社會科學研究。掌握方法的最佳途徑是實戰演練,課程會為同學們的研究設計提供詳細的點評和意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請已博士畢業的優秀學者現身說法,介紹自己開展研究的經驗和歷程。
  • ※洞觀社科※專欄32|Daniel Little:社會科學中的因果解釋
    〖文獻介紹〗 解釋是社會科學研究的目標之一。在自然科學中,覆蓋律法則是最常用的解釋模型,但在社會科學中適用有限。
  • 質性研究的新發展及其對社會科學研究的意義
    為了儘可能控制樣本選擇以及資料收集和解釋中的隨意性,質性研究提倡遵循嚴格的程序,在各個環節都提出了要求:問題的提出、研究設計、進人現場、建立研究關係、資料的收集和分析、形成結論和建構理論、成文的方式、衡量研究的質量、反思倫理道德問題等。
  • 物理教育研究中的量化研究方法
    例如PER常用的幾個測試工具:力的概念測試(force concept inventory,簡稱FCI)[3],力與運動概念評測(force and motion conceptual evaluation,簡稱FMCE)[4],電磁學概念調查(conceptual survey of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簡稱CSEM)[5]中都沒有出現過定距數據。
  • 科研選題前,不可忽視的探索性研究
    科研工作的方法和步驟例一URL:www.sciencebuddies.org%2Fscience-fair-projects%2Fscience-fair%2Fsteps-of-the-scientific-method&psig=AOvVaw06xiGqXUFkr7L_Su3FH8sJ&ust=1585209531523405
  • 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是截然對立的嗎?
    在19世紀的歐洲,當經典物理學和生物學等自然科學快速發展時,孔德創造了「實證哲學」(positive philosophy)、「社會物理學」(socialphysics)和「社會學」(sociology)等詞並提出,在人類知識發展的第三階段,科學將以其可檢驗性(verifiability)將自己區別和獨立於形上學而發展起來,而以人類行為為研究對象的社會學(即我們一般所稱的「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實證研究中的統計分析方法應用
    ,在社會科學實證研究中幾乎是無處不在。本文僅對一些統計分析中比較常見的問題進行討論,以引起各方面的重視。1 描述性統計描述性統計是社會科學實證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準確、全面、正確的描述是所有實證分析的基礎,如果對某個事件或某種現象的描述不清楚或存在偏差,那麼其後的所有分析都將是值得懷疑的。
  • 大盤點:Top100 深度學習論文+7 篇下載量最多的 AI 研究文章!
    這是因為內置的環境通常不是為機器人設計的。需要語義來理解與人之間的物理交互的環境。因此,需要實施社會可接受的策略,如可控、多模式和自然模型。需要遏制的主要挑戰包括聯合行動、溝通和人為執行。構建基於人的語義綁定自身的體系結構可能會提供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 將社會現象轉化為數據:社會科學的測量工具(系列二)
    utm_source=Other_website&utm_medium=Website_links&utm_content=DaiDen-BMC-MultiJournal-Behavioral_Sciences-China&utm_campaign=AJL_SUB_BSCN_DD_BMCBlog_MISS BMC旗下新雜誌
  • 何為社會科學哲學?
    2017年01月03日 13:4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殷傑 字號 內容摘要:在當代西方語境下出現的「社會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對其研究的主題、對象和目標的界定
  • 論文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