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大家分析社會科學研究中(Social Science Research)比較常用的研究設計。
首先無論你選擇什麼樣的研究方法,你都需要考慮以下五個問題:
1. 分析的個體(unit)是什麼?
例如,國家、公司或個人。
2. 你是依靠普遍理論還是局部知識(local knowledge)?
換句話說,你的結果是可以被推廣的 (generalisable)還是只是針對某個特定問題或者情景有影響?
3. 理論先還是數據先?
你是應該先閱讀文獻,然後發展你的理論,還是收集數據,然後發展你的理論?
4. 你的研究是橫向(cross-sectional)的還是縱向的(longitudinal)?
你是在看某個時間點,還是隨時間變化?
5. 你會證實(verify)或證偽(falsify)一個理論嗎?
一篇論文是很難最終證明任何理論的,但你能做的去證明這個理論在你的研究中是對的(證實)或者是錯的(證偽)。
那根據不一樣的目的,我們去做不一樣的研究設計:
1. Experimental Designs (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一般是是有兩組:實驗組(experimental group)和控制組(control group)。試驗組是接受幹預的一個組,控制組是不接受幹預的組。然後實驗人員收集數據,對比兩個組的效果。這種研究方法的目的是控制住可能會對結果造成影響的變量從而使結果更具有更好的效度(validity)和普遍性(generalisability)。
Useful: 當你想檢測某種幹預對結果的影響的時候
Less useful: 當你要理解某種現象發生的原因。
2. 調查問卷(Survey Research)
調查問卷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研究方法。但是研究人員使用調查問卷可以達到不一樣的目的,可是是事實性的(factual), 推斷性的(inferential)或者探索性的(exploratory)。比如,你首先有個想法想去證明這個想法,比如你覺得所有中國留學生都愛中餐,然後你去發問卷調查。或者是通過收集大量的數據去推斷出一個結果,比如你不知道中國留學生喜歡什麼樣的菜,然後發個問捲去調查,得出大部分都愛吃炸魚薯條。但是使用調查問卷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信度問題(Reliability), 也就是這個問卷到底靠不靠譜,能不能收集到準確的數據。一般情況下,做研究最好可以使用和調整別的研究中已經用過的問卷。如果條件不允許,需要自己設計問卷,在正式收集數據前,一定要做試點研究(pilot study)。
Useful: 當你想大致了解目標想法的時候
Less useful: 當你想了解每個人具體的細節(details)
3. 案例研究(Case study)
案例研究一般是關注在一個或者多個案例上,然後仔細研究每個案例,從而從中尋找出有價值的經驗/教訓進而思考如何可以有更廣泛的應用(wider application)。使用這種方法,研究人員可能需要更嚴謹邏輯和嚴格的標準和去分析每個例子,作對比(comparison)。儘管案例研究不能證明一種理論(prove a theory),但如果有具體的例子不符合理論,它可以用這個例子來反駁這種理論(這就是research gap 啊!!!!)。
Useful: 當你想要更進一步了解某個例子或者這個例子跟別的例子的相同和不同的時候。
Less useful: 想要通過一個或者幾個例子的數據去總結一個普遍的觀點。
4. 民族志 (Ethnography)
民族志的研究,研究者一般將自己沉浸在(immersed)研究環境中,成為被研究群體的一部分。研究人員一般需要與目標群體一起生活在一起,進而從內部了解目標群體。比如你如果想了解和尚的日常生活,那你就要去寺廟跟和尚們生活在一起,所以民族志研究一般都是時間比較久的縱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
Useful: 如果你是一個組織內部的人員,這個方法是很有用的。比如你是一個學校的老師,每天都要去學校教書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跟學生在一起,那你去研究學校學生的學習行為就可以採用民族志的研究。
Less useful: 當你需要客觀的研究一個問題的時候。
總結
這次講了四個可能出現頻率比較高的幾種研究設計(Methodology),但是實際研究中遠遠不止這四個。不管什麼樣的研究設計,一定要根據你自己的研究問題去選擇,還有就是對自己好點,別為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