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考研英語翻譯題型答案—本文討論歷史學研究方法的問題

2020-12-11 安行學堂

While there are almost as many definitions of history as there are historians, modern practice most closely conforms to one that sees history as the attempt to recreate and explain the significant events of the past.

幾乎每個歷史學家對史學都有自己的界定,但是現代史學家的實踐最趨於認為歷史學試圖重現過去的重大史實並對其做出解釋。

Caught in the web of its own time and place, each generation of historians determines anew what is significant for it in the past.

由於受其所處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每一代史學家都要重新判斷過去哪些史料對他們具有重要價值。

In this search the evidence found is always incomplete and scattered; it is also frequently partial or partisan.

在這種探索中,所發現的證據總是不完全的、零散的,而且常常是不全面的或帶有派別色彩的。

The irony of the historian’s craft is that its practitioners always know that their efforts are but contributions to an unending process.

歷史研究這個行當的諷刺意味在於,從事研究的人一直知道,他們的努力只不過是為永無止境的過程添磚加瓦而已。

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s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人們之所以關注歷史研究的方法論,主要是因為史學界內部意見不一,其次是因為外界並不認為歷史是一門學問。

While history once revered its affinity to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the emerging social sciences seemed to afford greater opportunities for asking new questions and providing rewarding approache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t.

儘管歷史學一度崇尚它與文學和哲學的相似之處,但新興的社會科學似乎提供了更多機會,以便人們能夠提出新問題,有了解過去的有效途徑。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ies had to be adapted to a discipline governed by the primacy of historical sources rather than the imperatives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必須進行改變以適應這樣一個學科,其基礎是史料,而不是當代社會的需要。

During this transfer, traditional historical methods were augmented by additional methodologies designed to interpret the new forms of evidence in the historical study.

在這種轉變中,歷史學家研究歷史時,那些解釋新史料的新方法充實了傳統的歷史研究方法。

Methodology is a term that remains inherently ambiguous in the historical profession.

在歷史學界,方法論這個詞從來都是模稜兩可的。

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 methodolog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in general or to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inquiry.

所謂方法論是指一般的歷史研究中的特有概念,還是指歷史探究中各個具體領域適用的研究手段,人們對此意見不一。

Historians, especially those so blinded by their research interests that they have been accused of 「tunnel method,」 frequently fall victim to the 「technicist fallacy.」

史學家,尤其是那些單純局限於他們研究興趣的史學家,被指責為使用「單方向研究法」,他們常常成為「純技術方法論」的犧牲品。

Also common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the technicist fallacy mistakenly identifies the discipline as a whole with certain parts of its technical implementation.

純技術方法論錯誤地把整個學科與學科研究的某些操作方法等同起來,這種情況在自然科學領域裡也屢見不鮮。

It applies equally to traditional historians who view history as only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criticism of sources, and to social science historians who equate their activity with specific techniques.

這種謬誤同樣存在於歷史傳統派和歷史社科派;前者認為歷史就是史學界內部和外部人士對各種史料來源的評論,後者則認為歷史的研究是具體方法的研究。

相關焦點

  • 2015年考研英語一:翻譯真題答案及來源分析
    2015年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拉開帷幕。昨天下午進行了英語的考試,以下是新東方在線考研名師為2015考生帶來的考研英語一翻譯深度解析: 英語一翻譯的文章來源於An Outline of American History,《美國歷史綱要》,是一本歷史學方面的專著。
  • 考研英語:考試時的做題順序與各題型時間分配
    2016年考研已經近在咫尺,那麼面對即將到來的這場考試,在不到15天的時間內,考生應該做些什麼?有哪些準備呢?那麼,在本文中跨考教育英語教研室代老師將為各位考生介紹幾點備考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廣大考生做好考試準備。
  • 2015考研英語一點評:翻譯難度提升
    2015年考研試卷及答案公布,新東方網考研頻道時刻關注2015考研初試情況,第一時間為考生提供考研真題答案及答案解析內容,同時新東方考研教師將為考生提供視頻解析。請關注新東方網考研頻道為您帶來的精彩內容。  就翻譯而言,與2014年相比,難度上升了不小。
  • 2021歷史學考研313統考命題巨變!歷史學考研網
    英語2021考研英語(一)和英語(二)考試大綱細微調整,其他與去年相比無實質性變化,各位考生按部就班安心備考即可。歷史學313統考考綱無太大變化,考綱穩定,考生可以繼續按照之前備考方案複習。313統考,題型變化巨大!名詞解釋題型取消,選擇題每題4分,總計80分!材料題60分!論述題每題40分,4題,總計160分。
  • 新祥旭21考研:華中師範大學歷史學專業考研報考分析及經驗指導
    三、考研初試公共課複習方法1.英語(一)關於公共課的複習策略,實際上是見仁見智。在這筆者僅就自身情況作一些闡釋,不當之處,祈請方家指正。筆者大學期間四六級都是低分飄過,考研英語的最後的卷面成績也只有69分。對於這個成績,雖說不太滿意,但總歸未拖後腿。
  • 甘肅2020考研英語複習資料之提升閱讀準確率之三遍考研試題研究法
    大閘蟹這個回答就專門針對「考研試題閱讀的研究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每一遍做閱讀怎麼做才能達到每次做題的目的,以及這樣做了過後你的英語能力能得到多少提升」這三個方面給出回答和解決方法。相信大家看過後會有一些複習方向~~►第一遍研究考研試題的目的:熟悉考研試題閱讀的文章類型和出題方向,積累陌生考研詞彙♦做題方法:一.先看五個問題開始做閱讀理解之前,先把文章的五個問題看清楚,比如清楚這道題目考察的是單詞呢還是文章的釋義,還是整體概括。拿支筆把問題和幾個選項翻譯出來標註在一旁,防止自己遺忘翻譯從而節省時間。
  • 考研英語閱讀及翻譯部分真題詞彙(1999年)
    1999年重點詞彙和詞組  閱讀理解部分  1. rough adj.粗糙的, 粗略的, 大致的, 粗野的, 粗暴的, 粗略敘述的  v.大體描述 adv.粗糙地  2. doormat n.
  • 考研英語輔導書推薦+各題型複習方法,一篇全搞定!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21考研的小夥伴一定要抓住寒假這段時間,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提前了解複習方法,尤其是英語困難戶,別光顧著走親戚,單詞趕緊背起來。考研英語複習,寒假我們可以做3件事1篩選經驗貼,準備考研英語輔導書2開始背單詞3了解各題型的複習方法下面挨個給大家說一說。
  • 2012年考研英語:英語翻譯強化訓練指導
    在考研英語各題型中,翻譯是每個同學都覺得難得分。這主要是因為,作為非語言專業的學生,我們很少關注翻譯的本質,也很少進行翻譯的練習。再加上平時的英語考試也很少考到翻譯,所以壓根就沒有關注過。基於這樣的事實,很多同學出現放棄過翻譯部分的想法是有情可原的。
  • 浙江師範大學2021歷史學考研考313統考!歷史學考研網
    浙江師範大學2021歷史學考研考313統考!歷史學考研網浙江師範大學歷史學考研1、簡介浙江師範大學,位於金華,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的多科性省屬重點大學,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2.斯塔夫裡阿諾斯著:《全球通史》(上下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版。3.傑裡·本特利著:《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 2017考研閱讀翻譯新題型,看看81分經驗談
    復旦學長81分英語經驗談,從閱讀到翻譯再到新題型,十分的詳細,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別人的複習方法就算是大牛級人物的複習方法也僅供參考,考研路上,真正有效率的複習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方法,加油吧!
  • 1997年考研英語翻譯真題及答案
    考研英語翻譯題分值10分,其規定是,能將一般難度的英語短文譯成漢語,理解基本正確,譯文達意。一般來說,考研英語翻譯主要是長句和短句的翻譯,難度一般較大,不過如果我們能夠掌握足夠的技巧就會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新東方網考研頻道考研整理歷年考研英語翻譯真題及參考答案,同學們可以參考複習!
  • 2012年考研輔導:英語翻譯強化訓練指導
    在考研英語各題型中,翻譯是每個同學都覺得難得分。這主要是因為,作為非語言專業的學生,我們很少關注翻譯的本質,也很少進行翻譯的練習。再加上平時的英語考試也很少考到翻譯,所以壓根就沒有關注過。基於這樣的事實,很多同學出現放棄過翻譯部分的想法是有情可原的。但是,這裡萬學海文英語考研輔導專家們要告訴2012年考研的同學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訓練,翻譯其實是比較容易提高的一部分。
  • 考研英語二怎麼複習?各題型超詳細經驗帖來啦
    複習之後,英語二不難啊啊啊(學渣超大聲)!來,下面就從每個題型出發說下考研英語二怎麼複習。寫在前面:為啥要說每個題型?越是英語渣越要準備全面,別想著我抓住閱讀就行,其他性價比不高的題放棄。本來就得不了幾分,還挑三揀四,老老實實複習準備每個題型才是王道。是不是每個題型都要買本輔導書?
  • 考研英語各個題型解題基本思路
    二、閱讀理解板塊  (一)A部分:傳統四選一閱讀  傳統閱讀理解以其40%的比重決定了考研英語的成敗。該部分在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時候,準確率和速度往往成反比。  要實現準確率和速度雙提高,必須了解閱讀理解文章的文體特色,命題思路,遵循科學的解題步驟,使用正確的方法。
  • 2017考研:英語一、二長難句翻譯的10個問題
    長難句翻譯是考研英語的難點,下面新東方網考研頻道分享考研英語二級英語一長難句翻譯的區別及相關10個問題,17考生注意看。   1.英語一和英語二的複習方法是否有區別?
  • 新東方陳亮:2015考研英語新題型真題答案解析
    2015年考研試卷及答案公布,新東方網考研頻道時刻關注2015考研初試情況,第一時間為考生提供考研真題答案及答案解析內容,同時新東方考研教師將為考生提供視頻解析。請關注新東方網考研頻道為您帶來的精彩內容。
  • 2015考研英語(一)翻譯難度提升
    2015年考研英語剛剛結束,樂考無憂教研室的老師在第一時間拿到考試卷子並進行了解析。就翻譯而言,與2014年相比,難度上升了不小。文章節選自An Outline of American History,《美國歷史綱要》,是一本歷史學方面的專著。選入原文時,根據大綱要求稍作改動。
  • 2015考研英語一真題翻譯題(網絡版)
    2015年考研試卷及答案公布,新東方網考研頻道時刻關注2015考研初試情況,第一時間為考生提供考研真題答案及答案解析內容,同時新東方考研教師將為考生提供視頻解析。請關注新東方網考研頻道為您帶來的精彩內容。
  • 淺談考研英語翻譯技巧 題型介紹
    考綱上關於翻譯部分的規定是:「能將一般難度的英語短文譯成漢語,理解基本正確,譯文達意。」也就是說,翻譯是一項對考生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的題型,它不僅要求考生對詞彙、語法、語篇以及文化知識等有較好的掌握,還要求考生有很強的語言組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