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教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靈的本領。育人先育心,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靈深處的共鳴。」秉承著育人先育心的教育理念,以及響應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關於五育並舉著,重視勞動教育的講話精神,南山文理實驗學校(集團)科創學校小學部以了解學生內心,走進學生內心為前提,把勞動教育作為全面育人的重要抓手,與時俱進,認真吸納各類新創意的思想營養,豐富和完善勞動教育的課程體系。
「以勞潤德,以勞正心」
科創學校小學部一直秉持「跨界,融合」的辦學理念,在日常教學中注重推動孩子完整意義上「人」的發展,與學生平等交流,寓德於行、以勞育德。
細抓日常勞動,注重好習慣、好班風、好校風的培養。小一開學初期,通過「在校一日常規」,培養學生養成下課擺正桌椅,課間撿垃圾等良好衛生習慣;班級文化評比和班風評比中鞏固勞動習慣養成。
密切家校聯繫,注重好家風、勞動技能、勞動意識的培養。結合疫情期間的特殊情況,精心設計「家務挑戰賽」設計任務清單,通過雲班會號召孩子們積極學習勞動技能,挑戰勞動任務。
教師十分注重對孩子的正面評價和引導,彎下腰和孩子共同成長。
「以勞啟智,用愛播種」
科創學校小學部的勞動教育不僅關注「雙腳扎進泥土裡」,更強調「頭腦跟上新時代」,教學設計前主動走近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思維方式,注重與時俱進,啟智創新。以植樹節為載體,開發了打破學科壁壘的種植類的勞動課,在課程中通過「創意花盆」設計小活動,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在觀察和記錄植物變化的過程中,進行寫話訓練,啟發學生展開聯想,將所學詞彙運用到寫作中。以勞動節為契機,開發家庭清潔類勞動微課,並在課程中設計「清潔小妙招」、「變廢為寶」等小活動,給學生更多發揮想像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意識。
「以勞強體,動以壯志」
勞動不僅是體育產生的重要源泉,還是體育發展的重要動力。科創學校小學部開設的「愛勞動勤運動」線上挑戰賽,不僅關注學生勞動習慣的養成、體育興趣的激發,更關注親子關係的培養,在比賽中巧設親子遊戲,促進父母與孩子的交流與合作,養成良好家庭氛圍。
項目一「疊被子挑戰」,培養學生的動手和生活實踐能力,讓學生養成愛勞動、勤運動的良好生活習慣;
項目二「DIY毽子」通過自己動手勞動獲得一隻獨一無二的毽子,讓學生體驗到勞動的收穫感和成就感;
項目三「家庭遊戲秀」,以家庭為載體創編勞動遊戲,培養學生動腦和溝通能力,讓學生學會和他人合作,與父母正確溝通。
「以勞育美,以美育人」
勞動產生美,勞動創造美。學校關注孩子們的童心世界的美,與孩子們充分溝通,了解他們的興趣,站在他們的視角設計一系列「以勞育美」的課程。
課程包括手工勞作、美化環境、勞動主題繪畫展示、傳統手工剪紙等。通過實踐活動,既鍛鍊了勞動技能,受到了勞動教育,同時展示了兒童內心世界的美,提高了孩子們的審美。學校還發起了《勞動最光榮》音樂律動活動,孩子們用表演唱、樂器彈奏、樂器伴奏等形式演繹勞動題材歌曲,利用生活用具自製簡易的樂器。
「以勞賦能,守正創新」
科創學校小學部以勞動促成長,賦予孩子們突破傳統的勞動能力,讓孩子在增長能力中,獲得成就感,培養孩子的信心。
在疫情期間舉行了「廚王爭霸」賽,從洗菜擇菜配料,到下鍋調味擺盤,烹製而出的不僅是菜餚,還是獨立生活的技能;整理小達人比賽,從書本衣服床鋪,到筆袋抽屜書櫃,整理而出的不僅是「淨土」,還是規律生活的技能……
通過各種活動走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同時也讓學生走進生活的柴米油鹽,親歷多樣的勞作體驗。在生活中勞動,在勞動中成長,在成長中賦能,在賦能中幸福,在幸福中發展師生、生生、家校共生共融的和諧關係。(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 記者 王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