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風險浮水面央行6招排雷

2020-12-11 紫荊財智

高槓桿擴張難為繼違約風波蔓延國企

自上月永城煤電違約引發的債市衝擊餘波未平,信用違約風險的重災區正由民企轉向國企,大型企業風險浮出水面。多位專家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提醒,內地經濟增速持續下行,高槓桿擴張難以為繼,未來一兩年大型企業風險可能集中爆發,已引起監管當局警惕並著手「排雷」。

河南國企永城煤電、清華校企紫光集團接連債券違約,老牌車企華晨汽車閃電破產,令大型企業風險成為近期市場關注點。在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朱振鑫看來,當前大型企業風險頻爆,並非突發個案或短期現象,而是持續經濟下行帶來的「溫水煮青蛙」的影響。

實際上,2017年起內地「去槓桿」大潮下,高槓桿民企、中小企業已首當其衝慘烈出清。不過,大型企業尤其是大型國企,當時反而獲得了一些融資便利,推遲了風險爆發的時間。「前幾年放水低利率的時候發債太多,還款壓力增大,今年新冠疫情對各企業現金流造成衝擊,而下半年來貨幣供應趨向收緊,高槓桿擴張時累積的問題開始集中爆發,後面還會有。」朱振鑫說。

人行報告:272家大企負債逾70%

大型企業風險初現系統性特徵,引起監管部門重點關注,人民銀行在最新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中對此進行專題討論。根據人行披露的監測信息,截至2019年底,內地約3萬家大型企業中,共有575家大型企業出現風險,涉及融資規模高達3.8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6,462億元已被納入不良資產,不良率高達16.62%;另外,涉及擔保餘額1.6萬億,或有債務相當於融資總規模的四成。

央行監測發現,目前575家出現風險的大型企業中,272家的資產負債率超過70%、融資規模達到2.60萬億元,其中97家企業嚴重資不抵債。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郭田勇分析說,大型企業涉及融資金額大,相關金融機構多,關聯企業眾多,股權關係錯綜複雜,而企業出現風險往往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嚴重者影響區域經濟金融穩定,甚至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社會震蕩。

擴張激進、公司治理混亂和以貸養貸,是大型企業風險形成的主要原因。郭田勇舉例說,有些企業跨行業擴張和跨境業務布局較為激進,債務融資超出自身承受能力;有的公司治理和內部管理存在問題,比如普遍存在股東佔款、人事交叉、集團內部債務混同(互聯互保)、隱匿關聯交易、信息披露失真、股權重複質押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多大型民營企業中較為普遍。

以貸養息大企面臨破產重整

還有些企業以貸養貸、以貸養息,在經濟下行期間企業資金回流慢,依賴滾動貸款、而非營業收入作為還款來源,這在大型國企、融資平臺問題較大。郭田勇說,高槓桿擴張鏈條一旦出現問題,就可能引發融資、經營等風險全面暴露。未來一段時間,大型企業勢必將加快兼併重組乃至破產重整。

如今,監管部門已著手「排雷」,多次提示未來不良貸款上升風險,要求金融機構通過核銷等方式「讓利」,近三年內地金融機構累計處置不良貸款達5.8萬億元。

人行促擴張過快企業瘦身

對於化解大型企業風險,人行提出多條路徑:擴張較為激進的企業要主動瘦身,主要針對大型民營企業;資金鍊緊張的企業要調整債務結構,加大資產處置力度,加快資金周轉,主要適用於有資產的房地產企業;前景好但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要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改革重組、市場化債轉股等方式化解債務風險,這主要針對國企。至於產能過剩行業,要加大兼併重組力度;殭屍企業要進行破產清算、實現市場出清。

從上述化解的方式可以看出,破產、兼併重組等市場出清處置方式的表述雖然較為隱晦,但卻是最明確的鼓勵方式,這就意味著對於出現風險的大型企業來說,債權人能夠寄予的期望不應過高,市場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相關焦點

  • 繼天眼查、企查查後,啟信寶獲得央行企業徵信備案,6月完成增資並...
    這意味著,在天眼查、企查查後,企業信息查詢工具啟信寶也獲得央行企業徵信機構備案。公開資料顯示,啟信寶為生騰數據旗下企業徵信產品,由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合合信息」)全資控股。在啟信寶之前,信用服務工具市場份額前兩名的天眼查與企查查已獲得央行企業徵信機構備案。2019年4月,央行北京營業管理部性公告完成對北京金堤徵信服務有限公司的企業徵信業務經營備案,該公司為天眼查的運營主體,也是央行重啟企業徵信備案後首批獲得該資質的企業。
  • 央行發文啟動金融科技應用風險專項摸排工作 分三階段持續6個月
    原標題:央行發文啟動金融科技應用風險專項摸排工作 分三階段持續6個月   近期,網傳人民銀行
  • 明起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下調為0 央行釋放什麼信號?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明起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下調為0,央行釋放什麼信號?根據央行公告,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為0。央行此舉有何影響?華泰期貨稱,央行下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釋放對人民幣預期的轉變。從6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表現為持續升值狀態,並在10月國慶期間進一步加速,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從7.20持續匯率至6.67。央行下調遠期售匯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至0,向市場釋放了增加美元購匯的預期。
  • 多隻酒企股價「大蹦極」 酒企集體提示風險
    今天,多隻酒業股集體「大蹦極」,同時伴隨成交急劇放量。 在此之前,多家酒企上市公司已於昨晚提示股價風險。 目前市場對酒類股票已有較大分歧,有機構席位近日大舉賣出熱門白酒股。不過,也有機構研究報告認為,白酒行業即將進入春節備貨旺季,主要酒企穩定渠道庫存水平以實現控貨穩價,高端酒企基本面向好趨勢不變。
  • 央行重磅發聲,提示市場三大風險點
    針對未來值得關注的風險問題,央行提了3點,感覺更像是給美股開的藥方!1. 全球疫情持續時間可能超預期。央行認為目前全球確診病例還在快速攀升,全球疫情有可能將在較長時間持續,影響經濟復甦。2. 財政可持續性風險值得關注。
  • 企查查:做企業公開信息大數據平臺的領跑者
    經過幾年的發展,個人徵信市場已取得規模化效應,租房、租車、住酒店、二手商品交易等近百個場景已被大數據徵信所覆蓋,「信用分」也成為人們日常交流的話題。央行在完善徵信系統上也做出諸多布局,重啟了企業徵信備案,並向相關公司頒發企業徵信牌照。區別於個人徵信,企業徵信牌照是從事企業徵信業務所必需的準入資格,對數據質量、及時性、準確性要求極高。
  • 臺軍方近期將在馬祖高登及大?島排雷
    據臺灣媒體報導,由臺軍方委託的一家公司近期將針對馬祖高登島及大坵島進行排雷作業,軍方及包商呼籲民眾不要接近這兩座島嶼,漁民及釣友們也不要進入附近海域,避免造成危險。     為配合馬祖當地推動觀光需求,臺軍方近年全力展開金馬地區的排雷工作,繼去年軍方在北竿地區進行大規模排雷後,今年將針對北竿附近的高登島及大坵島進行排雷。
  • 《許你浮生若夢》首播 塵封故人舊事終浮水面
    原標題:《許你浮生若夢》首播 塵封故人舊事終浮水面   一道佳餚換一個好故事 民國炙熱純戀終浮水面   今日更新的劇集中,享譽國際的年輕華裔美食評論家林靜芸來東江探訪美食,藉機展開尋根之旅。此時,奶奶生活過的林家老宅早已被改造成主打傳統東江菜的一道餐廳,林靜芸前來品嘗。依照餐廳過往的規定,主廚程慕生先是拒絕了林靜芸的點菜,隨後又補充說可以用一道好菜換一個好故事,最後她要了最家常、也最能體現掌勺人手藝的糖醋排骨。
  • 摩根史坦利:加拿大央行決議後 加元恐有利漲的對稱風險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周三(09月04日)報導,日內摩根史坦利研究團隊根據今日的加拿大央行利率決議討論加元前景。投行表示從今晚的央行決議預測利好加元的對稱風險,尋求買入美元/加元。分析師指出,基於貿易不確定性持續發揮線性作用,但尚未對加拿大數據產生影響,積累了製造業的情緒,認為加拿大央行存在強調較預期更中性立場的風險,不如市場預期鴿派的基調將擱置一次降息的可能。不過將視今天決議後任何加元潛在的強勢為買入美元/加元的機會,我行考慮如何交易美元/加元時是將全球因素而非地區因素納入考量的。
  • 萬和證券:短期市場風險偏好或有下降 8月「排雷」或成首要任務
    萬和證券認為,短期市場風險偏好或有下降,8月中報披露密集期,「排雷」或成首要任務。總結上周三大消息擾動市場走勢,聯儲降息、中央政治局會議、中美貿易摩擦等事件成為影響市場的最主要因素;美聯儲降息和中央政治局會議屬預期兌現,但美聯儲降息後其「鷹派」的表述讓市場失望,川普的貿易威脅再起,使中美經貿談判承壓,未來不確定性增多。因此認為本周市場走勢整體承壓。
  • 央行官員評網際網路金融:區域風險就是系統風險
    【財新網】(見習記者 彭駸駸)中國金融監管機構為何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因為在中國區域性金融風險就是系統性風險,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網際網路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伍旭川說。  伍旭川是在10月15日由新華社瞭望智庫主辦的「中國新金融高峰論壇」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 央行成為民粹主義「眼中釘」,民粹政府誓言對義大利央行大清洗?
    在此種情況下,主管央行的維斯科及其麾下的義大利央行成員成為義大利民粹政府的眼中釘。不過,由於維斯科的連任問題早就在2017年得以解決,兩大執政的民粹政黨就將目光盯上了維斯科的下屬,即義大利央行其他的高級官員。如前所述,薩爾維尼所謂將義大利央行高級官員「都開了」的言論並非空穴來風。
  • 企查查被「查崩了」企查查做出回應
    4月17日下午,部分用戶反映企查查APP和官網無法正常提供服務,企查查回應由於復工復產,用戶查詢量日激增370%,目前正在全力解決導致異常的技術問題,據悉,這是本周企查查第二次「宕機」。    據悉,疫情期間,企查查免費提供的查詢服務,為企業經營、挖掘商機、風險監控等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武漢解封後,企查查針對武漢外出務工人員開放數據平臺,可以及時查詢企業的基本信息、薪資範圍、融資情況。
  • 保險業2021年校招要啟動啦!6大險企計劃招聘8800多人 這些崗位最稀缺
    保險業也不例外,各大巨頭已早早開啟了2021校招的工作,提早搶人才。,分支機構招聘6人。  這些子公司的校招崗位類型多樣,包括金融科技類、精算類、營銷與服務類、運營管理類、投資管理類、戰略管理類、法律與風險管理類、財務管理類、管培生
  • 央行綠色金融網絡(NGFS)發布《金融機構環境風險分析綜述》和...
    全球的央行與監管機構正在形成一個新的共識,即環境風險(涵蓋與環境和氣候相關的風險)已經成為金融風險的重大來源之一。環境和氣候因素可能會演化為金融機構所面臨的金融風險,也可能會對金融穩定構成系統性的威脅。
  • 企查查首次參展智博會:全面打破「信息孤島」,撬動大數據價值
    今年企查查作為國內大數據服務商、徵信領域領頭羊首次參展,在數字經濟與產業創新展區布展,展示企查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可視化分析等技術,通過對數據進行挖掘、清洗、建模,在企業信息查詢,企業認證、徵信,法律風險,智慧財產權和風險監控等多維度推出的產品和服務。  那麼企查查在智博會上都展示了哪些亮點呢?對未來發展的定位布局是什麼呢?我們對此企查查CEO楊京進行了採訪。
  • 部分銀行拖延、拒絕為小微企業開戶 央行下發風險提示
    11月15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央行辦公廳日前向央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管部、省會城市中心支行等下發《積極穩妥解決企業留言問題 切實提升企業銀行帳戶服務質效》的風險提示,並其要求轉發至轄內銀行機構。
  • 央行下發風險提示!部分銀行拖延、拒絕為小微企業開戶
    來源:貿易金融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李願11月15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央行辦公廳日前向央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管部、省會城市中心支行等下發《積極穩妥解決企業留言問題 切實提升企業銀行帳戶服務質效》的風險提示,並其要求轉發至轄內銀行機構
  • 兩大中企先後收購海外黃金公司,釋放什麼信號?
    來源:金十數據中企近期不斷收購海外黃金生產商,這引起了市場的關注,知名金融博客零對衝還解讀了這一行為背後釋放的信號。據零對衝6月22日消息,中國黃金公司正在積極尋找並收購海外礦業公司。梳理來看,自今年以來,光是上述兩家中企在收購海外礦業公司方面就投入了近114億元人民幣,可見其收購力度之大。而零對衝還強調,中企不斷在海外布局的背景是——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原料黃金產量為380.23噸,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
  • 央行放大招,影響透支利率
    央行又放大招了!這次與你手裡的信用卡有關。近期,央行發布《關於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此前,央行規定的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0.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