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克反應(付克反應)的危險性分析與安全措施

2021-01-21 有機雜談

傅克反應(付克反應)廣義上分為傅克烷基化反應與傅克醯基化反應,由於傅克烷基化反應由於機理限制,一般生成混合物,在有機合成中的意義不大。一般意義上的傅克反應,特指傅克醯基化反應。

根據傅克醯基化反應的機理來看

以苯和乙醯氯反應舉例

分為幾個階段

乙醯氯與催化劑無水三氯化鋁反應,生成乙醯基正離子;乙醯基正離子與富電子的苯環反應,生成乙醯基苯與三氯化鋁的絡合物;絡合物水解,生成目標產生苯乙酮、解離的三氯化鋁和游離的氯化氫。解離的三氯化鋁水解,生成鋁鹽(主要是偏鋁酸,根據處理方法不同,可能有一定量氫氧化鋁產生);解離的氯化氫溶解於水,生成氯化氫水溶解,即鹽酸。

在一般意義上講,這幾個反應階段中,階段1和階段2是反應過程,階段3-5是處理過程。

階段1和階段2根據加料方法不同,可以同時發生,也可以階段1反應完成後,再反應階段2,這兩個階段是決定反應產率,是優化工藝的重點關注部分;

階段3-5雖然劃分為三個部分,其實是連續發生的過程,可以當做同時發生來看,切不可生硬割裂。這部分內容是處理的過程,優化工藝時一般關注較少,但是這部分是危險性集中的區域,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無水三氯化鋁,黃色說明質量很好

傅克反應的危險性分為四個方面:

物料的危險性;一般的醯氯都具有強酸性和腐蝕性,遇溼空氣即產生大量酸霧,刺激眼睛和呼吸道;無水三氯化鋁遇溼空氣即產生大量酸霧,危險性同上。控制危險的安全措施是做好安全教育和個人防護,操作物料時進行通氣抽氣,與常見反應沒有太大區別。加料過程的危險性;醯氯和無水三氯化鋁反應時會有一定放熱,但不劇烈,一般危險因素不大,控制醯氯的加料時間是最有效方法。反應過程的危險性;反應過程中有明顯酸氣(氯化氫)產生,一般以水吸收,重點是防止倒吸。倒吸後極可能噴料,發生事故。安全措施是在吸收池和反應瓶之間加安全瓶,或緩衝瓶,保證即使發生倒吸,水只會存在安全瓶中,不會倒抽進反應中。工業化生產時以吸收塔吸收反應中的酸氣,可以得到一定濃度的鹽酸。處理過程的危險性;此部分是此反應最危險的地方,無水三氯化鋁淬滅時大量放熱,氯化氫氣體溶解於水產生部分熱量。實驗室小量試驗時,傅克反應的反應液倒入冰與鹽酸混合物中,稍稍攪拌,數十秒或幾分鐘內,大量冰熔化,淬滅完全,可見反應之快。冰的質量一般是三氯化鋁加入量的8-15倍質量,才能保證淬滅時溫度可控制。

熱量產生的過程

在反應淬滅時劇烈的放熱,主要是三氯化鋁鉻合物水解時產生的熱量,還有一部分是剩餘的游離三氯化鋁。這一部分量為了促進反應進行而多加的部分。

熱量產生的一部分來自於氯化氫氣體溶解於水產生的溶解熱,這個熱量相比前一下來說比較小。

淬滅危險性在於溫度失控,輕則引起反應溶劑沸騰,重則噴料,甚至炸釜。

物質本身的性質難以避免,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放熱速度,保證安全。

主要的安全措施

控制淬滅溫度,包括低溫與高溫限度,通過冷媒帶走淬滅時產生的熱量,避免發生危險;控制淬滅速度,通過控制速度來控制放熱量,調控溫度變化;控制加料方式,將反應液滴入或緩慢流入冷的淬滅液中,這樣能避免鋁鹽絮狀物產生,利於後期分液;淬滅後充分攪拌,主要是為了使淬滅充分,淬滅過快時,很可能的一部分物料沉入溶劑層中,與水隔絕,相當於被溶劑保護住了,這一部分就要靠攪拌使其完全分散,否則可能發生危險;

舉例說明

典型的傅克反應過程

圖中所示

溶劑二氯乙烷一般很少用,容易生成烷基化產物,一般用的溶劑為二氯甲烷,最常用是有其道理的。一般先加溶劑,小試時無所謂,只是為工業化生產考慮,先行加入了溶劑時,利於攪拌,也能保護加入的三氯化鋁。溶劑和三氯化鋁加入後攪拌一段時間,此時會有少量放熱,攪拌過程也能把塊狀三氯化鋁一定程度分散開,注意此時體系底部都有塊狀三氯化鋁,屬於正常現象。滴加醯氯時會有放熱,一般也較緩和,例中醯氯加的稍多,一般底物:醯氯:三氯化鋁=1:1.05:1.2比較常用,醯氯較多時,後處理時醯氯味比較大,難聞。醯氯加畢時,一般會全溶,形成褐色溶劑。底物溶於溶劑後利於滴加,也稀釋了底物滴加時的濃度。反應完成時需要中控,HPLC檢測產物與異構體的比例,原料消失後基本可以處理。處理時一般倒入冰和少量鹽酸形成的混合物中,緩慢加入,邊加邊攪拌,不加鹽酸也可,影響不太明顯。淬滅時一般需要攪拌一段時間,保證淬滅充分。分液後以溶劑再萃,溶劑用量依次減少,可以節約溶劑用量。後面用鹽水洗,水洗,乾燥,這是一般文獻上給的標準程序,簡化時少量水洗一次,甚至不必乾燥,蒸除溶劑時少量的水也一起共沸走,這在工業化生產上可以節約工時,減少固廢量。回收溶劑後,一般得到粗品,以純化溶劑進行純化或直接投下一步。例中所給方法應該很難除盡異構體,反應產率應該有虛高。熔點數據僅借參考,需要以HPLC外標和HNMR內標確定真實產率,單HPLC圖譜也不可信。

相關焦點

  • 傅克反應(付克反應)的後處理操作與合理性
    傅克反應(付克反應)是最常用的芳香酮的合成方法之一,其中典型的例子是在溶劑二氯甲烷中,無水三氯化鋁催化條件下,苯與乙醯氯反應,生成苯乙酮。結構如圖:反應完成後,需要以一定的方法的後處理,淬滅絡合物,並提取產物。
  • 常用人名反應(1)-傅克反應(傅克醯基化反應)
    正如我們在<常用人名反應(1)-傅克反應(傅克醯基化反應)>中所講,傅克烷基化反應一般得到的都是混合物,且難以分離,所以在合成反應中意義不大。傅克反應通常意義上指批的是傅克醯基化反應。傅克(傅瑞德爾-克拉夫茨)醯基化反應:芳香烴在路易斯酸作用下,環上的氫原子被醯基所取代,生成芳香酮的過程。
  • 安全系統分析——危險性預先分析
    一、危險性預先分析的基本含義、目的、基本要素基本含義危險性預先分析是在每項工程活動之前,對系統存在的危險性類型、來源、出現條件、導致事故的後果以及有關措施等,作一概略分析。>6)制定措施7)結果匯總,制定危險性預先分析結果表
  • 典型化學反應危險性《安全生產技術》試題
    安全工程師的報考條件已經公布,小夥伴們應該正在認真備考,題應該也刷起來了。那麼小編助你一臂之力,給大家提供《安全生產技術》科目的試題,小夥伴們快做起來吧!多選題氧化反應的主要危險性有( )。A、反應是在氫氣存在的條件下,並在高溫、高壓下進行,極易發生爆炸B、反應中被氧化的物質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物質C、反應投料比接近爆炸極限,如果物料配比或反應溫度控制不當,極易發生燃燒爆炸D、反應能生成過氧化物副產物,它們的穩定性差,遇高溫或受撞擊、摩擦易分解,造成燃燒或爆炸E、反應中的有些氧化劑本身是強氧化劑,具有很大的危險性
  • 流感疫苗的常見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
    就懷疑為過敏性休克的這兩個死亡病例,我來普及一下流感疫苗相關的不良反應知識。疫苗屬於藥品,使用任何藥品都可能出現不良反應,過敏性休克屬於接種任何疫苗都可能發生的罕見不良反應。而且,無論是治療疾病還是預防疾病,該不該用藥都是一個風險與受益反覆權衡後的選擇。
  • 【分析】EDC催化的羧基醯胺化反應的副反應分析
    在蛋白質化學中,常用的醯胺化反應是由EDC和NHS催化,主要是由於EDC在水介質中具有高溶解度和高催化效率。目前,EDC催化的醯胺化反應已被廣泛用於多個方面的研究中,包括蛋白質C-末端組學、蛋白質糖基化以及蛋白質化學交聯分析等。
  • 吡啶與二氯甲烷的反應
    通常需要注意DCM與胺的反應,但是吡啶與DCM也是會反應的。只是室溫反應較慢,在升高溫度和加壓時,反應會變快。
  • 臺灣對疫情的準備、反應和措施
    史丹福大學預防策略中心主任,斯坦福兒童醫院兒科副教授Jason Wang 介紹了中國臺灣的抗疫措施。臺灣的經驗可以總結為:準備充分,反應及時, 措施得力。 目前為止,臺灣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沒有受到大的影響,人均感染率和人均死亡率均為世界最低。
  • 別讓DMF把你的反應變成危險反應
    文獻資料分析表明(DOI: 10.1021/acs.oprd.0c00330),這些不相容物質可分為酸、鹼、滷化試劑、氧化劑和還原劑等。在氮氣氛圍下進行DSC和ARC分析,一直到350℃其狀態穩定,未見其分解;但是在空氣條件下,170℃即開始發生分解反應溫度不同,分解產物也不一樣,一般的分解產物為:三甲胺,甲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氫氣等。
  • 聚合反應工程簡答題
    簡而言之:聚合反應工程研究內容為:進行聚合反應器最佳設計;進行聚合反應操作的最佳設計和控制。 2.動力學方程建立時,數據收集方式和處理方式有哪些?收集方式:化學分析方法,物理化學分析方法處理方式:積分法,微分法。 3.(背!)反應器基本要求有哪些?
  • 七類藥物與酒精反應可致命
    日期:[2019年02月01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6] 七類藥物與酒精反應可致命 春節期間聚會多藥後飲酒需謹慎 吃藥後喝酒引起的反應稱之為雙硫侖反應,有七類藥物對酒精的反應是特别致命的。
  • 長春龍家堡2.3級礦震:過程零點幾秒來不及反應
    今日(6月10日),長春市應急管理局局長易貴平向新京報記者介紹礦震發生原理,稱衝擊地壓系世界性難題,無法根除,此次事故中礦業公司防護基本到位,但整個過程不到1秒,井下礦工幾乎沒有時間做出反應。據了解,龍家堡礦業曾多次因安全隱患被安監部門處罰,2016年,龍家堡礦業正在開採的 512、409 工作面的採深超過1000米。2017年,龍家堡煤礦因未按規定採取「衝擊危險性預測、監測預警等防治措施被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處罰。  央視新聞報導稱,經初步查明,當時井下共有324名工人作業,發生礦震的地點位於305回採工作面前方80米處的運輸順槽,此處距離地面有900多米深。
  • 應急管理部關於爆炸危險性化學品、HAZOP分析等問題的答覆
    應急管理部答覆:爆炸危險性化學品怎麼理解  《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中的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多處提到「爆炸危險性化學品」。  網友諮詢  《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中「新入職的涉及爆炸危險性化學品的生產裝置和儲存設施的操作人員必須具備化工類大專及以上學歷」,爆炸危險性化學品怎麼理解,煤氣、柴油、氨水、液氧、煤粉是否屬於爆炸危險性化學品?
  • 自閉症藥物的不良反應及預防措施
    其實,所有的藥物都是存在有副作用的,只是每個人的體質與對藥物的反應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副作用的風險通常會隨著藥物的劑量和其他因素而改變。可能有助於降低副作用影響的措施:1. 從低劑量開始用藥,再按病情需要,緩慢地增加劑量;2. 儘可能地減少使用其他藥物;3.
  • 專家:我國甲感疫苗安全有效 不良反應在可控範圍
    還有是不良反應監測網,這是我們國家這幾年才在抓的工作,我們和世界衛生組織合作,逐步在完善我國的不良反應監測網絡,有些地方可能敏感性還不夠,所以我們再次呼籲,接種疫苗以後如果有不良反應的發生,比如疼痛、高燒,要及時給接種點報告,有些地方做得好一些,敏感一些,有些地方就做得稍微差一些,不敏感。
  • 專家教你應對克林黴素的不良反應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克林黴素等四種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指出,鑑於克林黴素注射液可引起嚴重不良反應,故提醒臨床醫師嚴格掌握適應症,避免不合理使用。使用時嚴格遵照藥品使用說明書的用法用量,注意輸注速度,避免療程過長,同時在用藥過程中加強臨床監護。用藥前詳細詢問藥物過敏史,對克林黴素和林可黴素過敏者禁用。克林黴素具有神經肌肉阻滯作用,與麻醉藥、肌松藥聯合應用時應調整用量。
  • 「複分解反應」的核心問題分析與教學策略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複分解反應的條件」應把握在對複分解反應本質的認識基礎上,幫助學生在具體事實中總結其規律,不要求過分拓展,但是,當學生在解決相關實際問題時可以適當拓展,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幫助他們排難釋疑。因此,學生認識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是必須的,並為高中階段的學習作好鋪墊。那麼,如何把「複分解反應的條件」向學生講清楚、講生動,關鍵是要分析複分解反應進行的驅動力問題。
  • 抗生素類藥品 不良反應居首
    是藥三分毒,如何做到合理而安全地用藥?記者近日從深圳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去年深圳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顯示,抗感染藥報告佔總報告數量的50.50%,其中主要為抗生素類藥品,市民應在醫生和藥師指導下合理用藥。
  • 鋰離子電池熱穩定性與過高溫及短路安全性分析總結
    導讀:從材料的角度出發,鋰離子電池具有較強的危險性,特別是在濫用的情況下,安全問題更為突出。 近年來關於鋰離子電池引發火災甚至爆炸事故的報導屢見不鮮。鋰離子電池主要由負極材料、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組成。
  • 都說疫苗是安全的,為什麼有那麼多「不良反應」?
    好消息是,近日來,終結大流行最大的指望,新冠病毒疫苗可謂捷報頻傳,先後有美國輝瑞和Moderna,英國阿斯利康、俄羅斯「衛星-V」等四種新冠疫苗發布了三期臨床試驗中期或最終分析結果。除了阿斯利康的一項試驗有效性62%外,其他都高於90%。 其中,輝瑞發布了三期試驗最終報告,並已經向FDA提交了緊急使用授權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