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堆裡的男孩》:獲得快樂最簡單的方式,是知道金錢買不來什麼

2020-08-28 小魚媽媽日記


01每個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於是他們拼命掙錢,給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讓他們在外感覺體面,受人稱羨。但同時,越來越多的孩子感覺到不快樂。為什麼?根本原因在於金錢買不來快樂。


快樂是金錢買不來的,那快樂到底是什麼?在《錢堆時的男孩》這本小說裡我找到了答案。



02這本書的作者是大衛·威廉士,他可真了不起,既是英國著名喜劇明星,又是著名的插畫家和作家,創作的繪本超過350種,專著70多種,曾獲得凱特·格林納威獎提名獎、英國聰明豆圖書獎銀獎、德國兒童圖書獎銀獎,還曾三度榮獲「最佳繪者銀畫筆獎」。


大衛·威廉士號稱「羅爾德·達爾的繼承人」。他的兒童文學作品,既有結合現實的誇張和幻想,又有聯繫現實的幽默和諷刺,和羅爾德·達爾的作品風格很相似,連插圖都一個風格。


《錢堆裡的男孩》收錄於「大衛·少年幽默小說系列」,系列作品描寫的是少年兒童生活中常見的人物和故事,誇張的寫法讓人捧腹大笑,溫情的故事又直擊心靈,是不可多得的少年兒童治癒系小說,入選英國「家庭教育優先讀物」。



03小說的主人翁是喬,一個12歲的男孩。喬8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斯帕德一夜暴富,喬的生活發生了巨變。先是喬的媽媽被發現出軌了喬的划船教練,爸爸和媽媽離了婚,媽媽拿著一大筆錢與情人遠走高飛。喬和父親住在一個大房子裡,房間多得喬住了幾年,還只去過其中的1/4。


喬成了世界上最有錢的男孩,他有自己的一級方程式賽道,生日紅包是200萬英磅的支票,上的是英格蘭最貴的學校,這些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他都擁有,然而他卻越來越不快樂。因為他的同學都是舊時的貴族,根本看不上,他交不到一個朋友。


於是,喬提出轉到普通學校,並隱藏了父親富豪的身份。第一天,喬很快就跟同樣長得胖又不擅長跑步的新同學鮑勃交上了朋友。



然而,當喬發現鮑勃被學校的一對雙胞胎霸王欺凌時,他通過滿足欺凌者金錢的需求來幫助鮑勃,後被鮑勃發現,鮑勃並不認同喬幫人的方式,兩人產生裂痕,與此時,喬的班上轉來了一名女孩——勞倫,喬不可自拔地喜歡上了她,勞倫也對喬表達了好感。就在喬以為他太幸運的時候,勞倫的身份被揭開,原來是斯帕德花錢僱她來給喬當朋友的。


喬生氣地離家出走,他想去找鮑勃,但發現根本不知道他家住在哪裡,在他人的幫助下,喬找到了鮑勃,並跟他道歉,兩個好朋友重歸於好。恰逢此時,斯帕德的生意出現了問題,最終破產,此時,斯帕德只想見到兒子喬,喬在知道這一切後,飛奔回家,在溫馨互動中,父子倆和解。


表面看,這是一個關於金錢的故事,實際講的卻是快樂。錢不是萬能的,生命中最美好的親情、愛情、友情、正義、事業,這些內在的心理需求都不是金錢能買來的,而這才是快樂的根源。道理很簡單,然而現實中有多少人能夠活得如此通透。


我們是如何在金錢中遺失曾經的美好?


大概是從知道錢是個好東西開始,讓我們學會了用錢去解決問題。


喬的爸爸在窮困時,自己動手給兒子做生日禮物,那一刻,他內心應該是有所歉意的吧,否則也不會在自己發達後,給了喬無與倫比的優越生活條件,甚至花錢給喬買來朋友;


喬雖然知道自己有錢並不快樂,但當一對雙胞胎同學欺凌他的好朋友鮑勃時,為了讓他們停下來,喬仍然選擇用金錢來解決問題;


勞倫為了喬的父親資金投入,在自己有男朋友的情況下,仍然接受喬的父親的安排接近喬,並接受喬的表白;


在知道了喬是最有錢的男孩後,他的同學各自獻媚、巴結;


喬的父親遭遇了妻子的背叛,他認為是因為貧窮,所以他變成有錢人後,用錢來滿足女人的一切需求;


喬因為不喜歡歷史老師,喬的父親就買通校長,開除了歷史老師。

......


然而,現實卻是,錢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當喬生日時,看到爸爸遞過來支票,頭也不抬,只是專心地看雜誌上的美女,他內心是極度孤獨的;


當喬用錢來處理校園霸凌時,那些霸凌者的胃口越來越大;


勞倫欺騙行為被公開,她失去了自己的演藝事業;


那些獻媚、巴結喬的同學,最後都沒有成功喬的好朋友;


喬學校的校長為了錢,開除了喬不喜歡的老師,最後被揭發,自己也被開除。

......


所有這些能被金錢買到的東西,都不會成為我們快樂的根源。



04小說的尾聲:喬的父親破產了,鮑勃和他的媽媽收留了喬父子倆,喬的父親喜歡上了鮑勃的媽媽做的牧羊人餡餅,他娶了鮑勃的媽媽,他們一家四口快樂地生活在一起,雖然他們沒有錢。小說中的其他人也都回到了自己正常的軌道。


這本小說中所有曾經做過金錢奴隸的人,都受了應有的懲罰,也許只有經過這些磕磕絆絆才能明白:獲得快樂最簡單的方式,是知道金錢買不來什麼。

相關焦點

  • 感情需要金錢,但不能用金錢來衡量深淺
    離開鋼鐵,看著錢,看著燕子,不帶走一個音符,轉身離開。這個故事,可能是結局。鋼子不死心,Yan Fei也逃不出金錢的誘惑,不多,兩人來到續集。「除了給男孩的錢外,你還能給這個男孩什麼?」那女孩啞口無言。女孩對男孩有愛嗎?什麼也不能做。她被冤枉了,但男孩給了她所謂的愛的味道,她沒有想到,給了錢,並試圖獲得平衡。當男孩開始無視她為另一個女孩的心,打破原來的平衡,女孩不會平靜,或還錢,或一個人。
  • 如果把人生中剩餘的時間和精力換算成金錢,你會買什麼?
    我們都知道人生中還有很多寶貴的東西是金錢買不來的,它們需要花費時間和不懈的努力去追求。如果把你人生中剩餘的時間和精力換算成金錢,只能買有限的幾樣東西,你會買什麼呢?這個問題我今天在課堂上找到了答案。今天上了一節活動課:《人生拍賣會》,活動要求:1、拍賣的寶貝數量和名稱都是未知的,老師拍一樣寫出來一樣。
  • 如何從買玩具開始培養孩子的金錢管理和節約?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對新玩具情有獨鍾,所以買玩具成了家長們最頭疼的問題,因為家裡的玩具已堆成山,但是孩子還是要買新的!其實家長可以通過孩子買玩具這件事,給他建立正確金錢觀,教孩子從小就學會怎樣明智地消費和克制自己的購買慾,培養孩子對金錢管理和節約的意識。
  • 一位富翁說:越是沒錢時,越不能被錢所困,記住4點,讓錢來找你
    通常,窮人總跳不出自己思維和行為習慣的圈子,找不到成功的方法,便用「為富不仁」這句話聊以自慰:我窮是因為我比你仁義,沒有你那麼黑心腸。阿Q精神發揚光大,愛不得便生恨。有一個男孩,因為家境貧困,很難獲得零花錢。他發現鄰居的孤寡老人,因為有社會福利和好心人的幫助,每個月都有幾百元的收入,這在一個小孩子的眼裡確實是一筆巨款。於是。
  • 和孩子談錢:物質豐富不等於金錢富裕,如何建立孩子財商?
    首先要讓孩子知道錢從何而來,現代很多金錢的流轉都是通過銀行而來的,父母的薪水大部分都要從銀行獲取,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很難意識到錢是從父母辛苦賺來的,如果生活物質豐富的話,就更不能理解錢從何而來。身為家長首先要不要忌諱和孩子談錢,現在花錢可以不用考慮自己的承受代價,很多借貸方式都會讓人產生「自己很有錢」的誤區,所以家長要讓孩子理解,什麼才是有錢的概念,有信用額度並不等於自己擁有這些錢,以免他們將來陷入信貸危機,最終負債纍纍。便捷支付雖然能夠讓人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但是也更難讓人理清收支帳目,如果總是對自己的欲望舉手投降的話,將來就只能陷入一種先花後還的窘迫情境中。
  • 家長怎樣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金錢教育行之有法
    家庭教育中,錢的概念,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都很陌生。他們不知道錢對他們意味著什麼?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金錢既可以滿足你的物質需求,也可以滿足你的精神享受。家長做好孩子的金錢教育,讓孩子明白錢的意義。本文將從讓孩子認識金錢,培養孩子理智的消費習慣,幫助孩子養成儲蓄的習慣三方面來講述金錢教育。
  • 孩子對錢沒有概念,經常亂花錢?父母應該儘早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在過去的三個月裡,她的銀行卡向同一帳戶轉帳了很多次,累計加起來大概轉了有四十多萬元。在銀行工作人員排除卡被盜刷後,這位媽媽一下子就想到了她剛上高中的兒子,因為兒子經常拿她的手機玩。這位媽媽回到家之後,找到他的兒子,問他是不是偷偷從銀行卡轉錢了,剛開始兒子不承認,最後才承認自己轉錢了,並且把轉出來的錢都打賞給了一個女主播。
  • 金錢是怎麼來的?有什麼方法能夠賺更多的錢?
    信息是什麼 ?信息就是你知道的人、事、物,以及對他們的理解。就好比我前面舉的例子,辦公室的燈壞了,我不知道可以直接用LED的燈,以為要換鎮流器,所以只好找電工來解決。換LED燈只要100多塊錢,而電工來解決就需要400多。2.閉門造車。曾經樊登老師講過一個例子,有個人去融資,因為他發明了一個防濺馬桶,也就是上廁所的時候,水不會濺起來。他覺得這是個大發明;結果人家說:我扔張紙巾就解決了,需要啥防濺馬桶啊?
  • 如果不考慮金錢的話,你現在最想做什麼?有錢了,未必就自由!
    但這一切都不完全是窮人的錯,而是受邊際規律和人性支配。首先,你敢有錢麼?當你對錢沒有正確認知時,就不會知道別人是怎麼賺到大錢的,也不會知道自己為什麼還在泥潭裡掙扎。這一切,也與潛意識有關。當人們把財富自由理解成賺了一定數量的錢之後,「賺快錢」就會成為主流心態,無論用什麼方式,先儘可能快地把錢掙到手。如果是這樣的心態,永遠也實現不了所謂的自由,即便能夠有一些錢,遲早也會因為揮霍無度而敗盡家財。
  • 十二星座快速得到快樂的方式
    雖然創造型快樂更高級,但大多數人還是比較容易沉醉在消費型快樂中。今天要討論的就是消費型快樂。這是一種可以迅速得到,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讓自己心情好起來地快樂。就消費型快樂來講,十二星座最容易獲得的是哪一種呢?
  • 那些從小被金錢過度獎勵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只認錢不認人
    ,不做家務扣三元媽媽身體不舒服,主動關心獎勵一元錢,行動關心獎勵兩元,沒關心扣除三元……蔣姐就是在家中利用金錢獎勵來幫孩子養成好習慣,並堅稱現如今已收穫「奇效」,雖然有些費錢,但孩子也進步很快。這樣在物質獎勵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呢?那些從小被金錢過度獎勵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只認錢不認人大姑家的表姐就是屬於從小被金錢過度獎勵的孩子,大姑的養育方式和蔣姐的「勞動獎懲方式」如出一轍。
  • 金錢買不到幸福?事實是一個人收入越高他就越快樂,不存在幸福收入...
    金錢買不到幸福?事實是一個人收入越高他就越快樂,不存在幸福收入門檻  olivia chan • 2020-07-09 15:40:20 來源:前瞻網
  • 當孩子在商場哭鬧要玩具時,買還是不買?
    我一直以為錢隨便花,而直到17歲,才知道賺錢原來是這麼不容易,也許早知道,我內心面對破產的經歷可能並沒有那麼痛苦。沒想到我被逼著成熟是從對錢的渴求開始。因此,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願意和他們說話……是的,不要忌諱和孩子談錢。
  • 一個人愛不愛你,談一次錢就知道了.
    其實生活裡這兩種男人都不少,但要判斷你遇到的是哪一種,那跟他談一次錢你就知道了。  在他們相處的這幾十年當中,張智霖為袁詠儀買包就花了三千多萬。 他們一個願意用錢來表達愛意,而另外一個願意接受這樣的方式。 雖然說花錢不是表達愛意唯一的方式,但它確實是最直接的方式。
  • 你有沒有跟孩子談過「錢」?家庭裡缺失金錢教育,孩子容易栽跟頭
    這讓孩子不知道錢是什麼,錢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沒的。在他眼裡,錢只是一個數字,跟爸爸媽媽的付出,跟衣食住行沒有任何關係。所以他才會在他能支配金錢的時候隨意揮霍,打賞給素不相識的主播,只為了博紅顏一笑。孩子對錢沒有概念,他不知道他吃的喝的用的都是怎麼來的,不知道爸爸媽媽每天工作是為了什麼,想買什麼東西,他只要跟父母要就行了
  • 金錢是萬惡之源?不,金錢可以是教育孩子的好工具
    「媽媽,我要買這個」(小孩要買一個很貴的玩具) 「不行,我沒帶錢」(媽媽不想買,覺得太貴不划算,且家裡有類似的玩具) 「你帶手機了,掃一掃二維碼就行了」(小孩對於行動支付的膚淺認知) 「掃一掃需要手機裡有錢才行呀」(媽媽試圖解釋,繼續假裝沒帶錢)
  • 變動時代,如何獲得持久的快樂?
    其次,如果我真的有一個秘方,能夠教人怎麼快樂,我想我不會在這兒講,我會開一個諮詢所,客人要繳很高的費用,我才教給他怎麼變得快樂。那我來能夠做點什麼呢?我是讀哲學的,我叫陳嘉映。讀哲學的人不一定最快樂,也沒有能教人快樂的秘方。我思考什麼是快樂,快樂有哪些要素等等。
  • 青少年的財商教育——有遠見的父母,敢於和善於開口對孩子談錢,讓他們與金錢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
    與孩子關於金錢的對話下面是我和自己的兩個孩子關於金錢的對話。大家也可以傾聽一下你家孩子的有趣答案,引導他們思考。錢是什麼?哥哥說:「錢是可以用來做交易的鈔票。」弟弟說:「錢是可以用來買東西的紙張。」錢是怎麼來的?哥哥說:「錢是銀行印出來的,父母賺回家裡來的。」
  • 娃學會了新型「偷」錢方式,修鍊金錢觀,虛擬貨幣的認識也很重要
    與成人相比,他們玩遊戲更沒節制,對金錢也沒清醒的認識,而且很容易陷進對某個主播的追捧和崇拜中去,於是就通過慷父母之慨,來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樣的事近年來屢屢見諸於報端。11歲男孩玩手機遊戲花光3萬元,父親不忍責罰砸手機洩憤。湘潭11歲男孩充值9000餘元玩遊戲,偷摸刪掉消費提示信息。
  • 所謂的「快樂與金錢無關」,其實不過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而已
    我把這件事深有感觸地跟我閨蜜講,她聽完說:這些人,為了錢真是連命也不要了。我笑答:你真是飽漢子不知道餓漢子飢。因為我知道,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不是不知道危險,而是如果不掙錢,他們的生活將陷入困境。她自是不知道窮人的生活是需要靠不斷的工作來維持的,一旦停下來就會失去安全感,尤其身處城市社會底層的人,長期不復工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不疼不癢的災難。疫情之下,出去工作有可能染上病毒會死,但不出去工作,就沒了吃飯的錢,會被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