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樣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金錢教育行之有法

2020-08-26 紅家長

家庭教育中,錢的概念,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都很陌生。他們不知道錢對他們意味著什麼?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金錢既可以滿足你的物質需求,也可以滿足你的精神享受。家長做好孩子的金錢教育,讓孩子明白錢的意義。本文將從讓孩子認識金錢,培養孩子理智的消費習慣,幫助孩子養成儲蓄的習慣三方面來講述金錢教育。

紅家長注意到,孩子們對掙錢、存錢和管理自己的錢了解的越多,他們將來就越不可能通過發脾氣、乞討、盜竊、販毒或者啃老的方式去解決自己的金錢問題。

一.讓孩子認識金錢

  1. 教孩子認識各種貨幣的價值及其使用。家長從小就注意讓孩子識別各種貨幣,讓他們認識貨幣上的面值,告訴孩子錢是做什麼用的,讓孩子從小知道你是如何購買東西的。
  2. 適當向孩子教授正規商務。讓他們明白各種商品及其價格的確定。
  3. 告訴孩子家庭經濟狀況。父母應該如實的告訴孩子家庭收支,教育孩子不要和別人攀比。
  4. 帶孩子到你工作的地方參觀,讓孩子懂得勞動和金錢的關係以及花錢的限度。
  5. 不應隨意給孩子禮品,也不應該用扣零花錢作為懲罰手段。

二.培養孩子理智的消費習慣

  1. 給孩子的零花錢要適當。把零花錢的數額控制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範圍之內。鼓勵孩子用自己的勞動換取金錢。如假期讓孩子去打工,如果時間允許,孩子可以做一些兼職,只要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可以讓孩子通過勞動獲得一些收入,這樣既可以讓孩子有更多的錢 支配,也可以令孩子更懂得珍惜。
  2. 讓孩子知道錢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孩子都會有對錢的渴望,不過錢並不能換回所有的東西。要讓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用金錢來衡量其價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還有快樂的心情等比錢更重要,當孩子正確認識了金錢以後,才不會功利地去追求金錢,而且更懂得珍惜自己擁有的,充滿感激和快樂。
  3. 讓孩子知道錢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孩子都會有對錢的渴望,不過錢並不能換回所有的東 西。要讓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用金錢來衡量其價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還有 快樂的心情等比錢更重要,當孩子正確認識了金錢以後,才不會功利地去追求金錢,而且 更懂得珍惜自己擁有的,充滿感激和快樂。
  4. 教孩子從小就懂得區別需要什麼和想買什麼,讓孩子懂得物品的貴和賤,使他對理性花錢有初步概念。孩子的消費行為是由被動逐步走向主動的,給孩子零用錢並不是讓孩子揮霍,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把錢花在有需要的地方。很多富豪家族都要求孩子對自己的零花錢記帳,每一筆錢的去向都必須清清楚楚。普通家庭的父母也可以採用這種方式,然後定期檢查孩子的帳本,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胡亂花錢、揮霍浪費的行為。
  5. 教孩子懂得量入為出、珍惜物品。要讓孩子明白,花錢必須有經濟來源,花錢要看支付能力如何,並讓孩子懂得所吃、所穿、所用來之不易,隨意浪費是不珍惜勞動果實、不尊重勞動的表現。讓孩子經常參加勞動,體會勞動的艱辛。
  6. 孩子決定購買某種物品時,你不要發表意見,因為他正在學習自己做選擇,除非他想購買的物品違背你對他的教育。在可能的情況下,將每月零花錢一次性全給孩子(從三歲起就可以),但如何花費由孩子自己決定,以培養其自決能力。
  7. 讓孩子自己承擔一部分花費。孩子有了一定積蓄後,除了生活的必需品家長資助他們購買 ,一些他們平時不需要花太多錢,不是很重要的支出讓孩子自己去支付。
  8. 學會分享。體驗到捐款和助人的喜悅,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和幫助別人,自覺自愿地把自己的微小積蓄捐贈一部分給需要幫助的人們,讓孩子從小就體驗到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幫助和分享。

三.讓孩子養成儲蓄的習慣

  1. 告訴孩子不應該亂花錢,讓孩子懂得將部分所得儲蓄起來的重要性。孩子手裡的零用錢、壓歲錢應該計劃使用,適當積累,讓孩子在存錢、用錢的過程中養成節儉的好品質。
  2. 和孩子一起決定應該存多少錢。孩子從自己的零用錢和禮物中獲得自己的收入後,父母應該和孩子一起做出支出規劃,引導孩子把適當比例的錢存進銀行。
  3. 鼓勵孩子自己攢錢獲得自己喜歡的東西。如果孩子想要買一件自己很喜歡的玩具,父母可以建議他為自己定一個攢錢計劃。把玩具畫著紙上,然後在上面寫上預計的購買日期,然後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錢攢起來,直到完成自己的目標。

相關焦點

  • 如何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呢?
    及早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在今天的時代愈發重要。許多家長會給孩子零花錢,什麼時候給,以及如何給,其實正是對孩子金錢教育的合適機會。可以嘗試把零用錢分成三份,放在三個透明塑料罐子裡。這三個罐子分別代表消費、捐獻與儲蓄。事實上,這是一種預算精神,像這樣把錢分開,可以讓孩子養成一個觀念:有些錢可以直接花掉,有些錢要給比我們更需要的人,有些錢則要存下來,等以後需要時再用。
  • 父母應該儘早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
    然而孩子出現這樣情況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父母沒有從小給孩子進行金錢教育。一、為什麼要從小就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這種人大概小的時候父母就沒有好好教育他什麼叫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展現出來的是自己一副愛貪別人別人小便宜的嘴角,在偷盜上面如果「家學淵源」的話,孩子長大之後怎麼可能會有正確的金錢觀呢?所以從小給孩子進行金錢教育,讓他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樣也夢避免他長大之後走了歪路。最後,金錢應該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就像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一樣。
  • 綠地事件張雨婷告訴我們,從小進行金錢教育有多重要
    金錢本身是中性的,無所謂好壞,是我們自己給它賦予了好或壞的意義。「正確的金錢觀」旨在讓孩子自己認識到金錢的魅力,能正確抵擋住金錢的誘惑。本書作者高取志津香認為,金錢的獲取和使用可以映射出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金錢教育,其實就是品行教育。
  • 家長使用金錢激勵,會產生金錢弊端,應該引導孩子正確認識金錢
    做家務就回「隨心所欲」,沒有責任感慢慢開始已經用金錢對孩子做家務進行衡量的話,孩子內心就會出現「如果我沒有做好的這件事,那麼我就可以不要那份報酬」,這樣的想法對孩子來說,只有產生報酬的家務才是和我有關的,其他的無報酬的家務我可以不做,而且我做不好我也可以放棄這份家務。
  • 金錢教育的魔力
    很多時候,家長自以為對孩子的愛和保護,其實並不是對孩子的成長真正有利的。比如當問到家長,為什麼孩子有各種不好的行為表現。很多家長都會回答說是因為孩子被寵壞了,而孩子一出生本來是純潔無瑕的,那寵壞的孩子就一定跟家長的教育分不開了。一般來說,被寵壞的孩子有四個主要共通點,但不一定同時出現。
  • 孩子太"懶",家長對其金錢激勵,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父母一直對孩子進行&34;式教育,在孩子還小時,包辦了孩子的一切事情,總是把&34;掛在嘴邊,限制了孩子的所有行為,甚至連孩子一些己所能及的事情也對其包辦,最終形成了這個原因。父母也逐漸認識到該讓孩子做一些己所能及的事情了,於是便開始要求孩子對自己的房間進行打掃,可每次孩子都是無動於衷,讓父母很是頭疼,也認識對孩子進行&34;式教育的危害。於是父母便想出了一個辦法,給孩子買一個存錢罐,每次當孩子主動打掃家務時,就往孩子的存錢罐中放一塊錢。剛開始,孩子的積極性非常高,每次都搶著與父母做家務。
  • 孩子沒有金錢概念?家長了解這4點,做好孩子的「財商教育」
    後來我去網上了解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問題,事實上,財商教育在國外家庭裡對孩子來說已經很普遍了。什麼是「財商教育」?「財商教育」這個概念是一個美國著名理財專家提出的。財商,你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人在金錢方面的智商,就是理財的能力。這個指標不僅僅只是體現一個人賺錢的多少,還有就是他如何利用現有的金錢去創造更多的財富。
  • 金錢是萬惡之源?不,金錢可以是教育孩子的好工具
    在行動支付的時代,花錢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錢變成了數字,成年人對於掌控自己花錢這件事尚且做得不到位,又面臨著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關於金錢的知識。 有人說,金錢是萬惡之源,人有錢就變壞,可當前早就過了破壞規則發財致富的社會階段,更多人賺錢靠的是個人的學識、才華、能力,金錢不再是罪惡的代名詞,它是中性的,而且它可以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工具,用來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優秀品格。
  • 財商教育:你將怎樣告訴孩子,你與金錢的關係?
    缺少財商教育的家庭,是怎樣的?我們如何正確認識金錢?如何處理好你與金錢的關係?學校是沒有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我們經常看新聞,現在的很多中小學生通過看直播,打遊戲,很輕易的就把家裡多年的積蓄打賞給主播。家裡爸媽都是很辛苦的工薪階層,可能是幾年的積蓄,被孩子玩幾把遊戲或者看一場直播,就打賞沒了。大學生很容易就可以辦信用卡,很容易就通過網絡借債借錢。
  • 父母可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引導他學會儲蓄
    這種說法靠不靠譜我不太清楚,不過,父母教孩子學會節約、合理地支配金錢,相信對孩子以後賺錢觀念和理財能力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孩子的零花錢由孩子自己管理父母可利用壓歲錢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卡卡媽覺得,孩子的壓歲錢無論是由父母管理,還是由孩子自己管理,都不重要,只要父母和孩子協商好就行了
  • 《寄生蟲》:反思教育孩子過程中不恥於說出口的金錢教育
    其二,沒有給孩子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和環境。其三,沒有以身作則教育孩子如何更好的去生存。而這一切我認為都是和金錢有關,如果他們有錢了,這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 給孩子金錢獎勵刺激,怎麼做更好,財商教育從娃娃抓起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北漂芳姐,今天我們繼續聊教育孩子那些事兒。前邊我們聊了在鼓勵孩子背古詩詞的時候,對孩子進行一定的金錢獎勵的事情。有的朋友就問我,萬一孩子貪得無厭怎麼辦,畢竟金錢刺激不加大力度的話,激勵效果持續遞減,到最後很容易孩子厭倦,家長不知所措。是的,金錢獎勵是個雙刃劍。
  • 培養孩子財商要趁早,論金錢教育重要性,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在針對給孩子進行的種種教育當中,金錢教育往往是最容易被父母忽視的。良好的金錢教育往往能夠提高孩子的財商,而隨著西方先進教育觀念的引進,財商已經成為了兒童教育中最重要的環節,如果人們想要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立足,就必須要學會如何創造財富以及如何保障自己的財富。
  • "金錢激勵法"對孩子到底管不管用?德西效應:越獎勵越消極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應該遵循德西效應的原理,對孩子不能夠沒有節制的用金錢去獎勵,這樣會導致孩子的需求越來越大,對別的事情的興趣也會越來越薄弱,沒有獎勵的事情直接選擇不做,變成金錢驅使孩子在做事情。著名的教育家默克爾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般。
  • 青少年的財商教育——有遠見的父母,敢於和善於開口對孩子談錢,讓他們與金錢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
    開口和孩子談錢,讓他們擁有不被金錢束縛的經濟獨立的人生!有遠見的父母,敢於和善於對孩子談錢。
  • 如何讓孩子對金錢有正確的認知
    真實的金錢教育,不僅僅是給孩子足夠的錢,或者是家長自己對金錢的嚴格控制。無論是窮養還是富養,都不能很好地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下列建議可供參考:一、告訴孩子錢的來源,並對孩子的需要作出誠實的反應。二、告訴孩子,為家人付出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三、告訴孩子,愛財是人的天性,但要懂得取捨。
  • 金錢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兒童財商教育-3
    ——《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主觀評判是沒有客觀標準的,你認為你值得擁有金錢財富,你就擁有金錢財富,如果你認為自己不配擁有金錢財富,那你就一定不會擁有。自我價值是如何形成的?在《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這本書中提到:父母的教育方式會直接影響孩子自我價值的形成。
  • 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缺失了財商管理,未來可能成為金錢的奴隸
    當貸款成為一個無底洞,需要求助父母的時候才發現,曾經沒有對孩子進行過財商教育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有很多孩子不敢於和父母去說,因此付出了很多代價。其中有一個大學生,因為貸款而被追溯到父母那裡。父母非常不解,從小孩子錦玉石,家中從來沒有缺過孩子的吃,穿,住,用,行。怎麼在上了大學以後對金錢毫無節制?
  • 泰國育兒短片《豆芽引發的夢想》:教育孩子不只是金錢的投入
    對於成功的養育孩子,我一向覺得是一項需要花費大精力投入很多金錢的過程,但最近看了一部來自泰國的育兒短片《豆芽引發的夢想》,一時之間對於如何教育好一個孩子產生了很多新的感觸。故事發生在泰國某處鄉鎮結合部,小女孩Ju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單親家庭,與身為菜販的母親相依為命。
  • 孩子對金錢沒概念?家長這樣教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孩子對金錢沒概念怎麼辦?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接觸金錢的機會越來越多,很多家長因此也常常抱怨自家孩子花錢大手大腳,不管不顧的,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如何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呢?對大多數家庭而言,其實很多父母並沒有培養孩子金錢觀的意識,他們認為孩子這麼小就接觸金錢,會給他們帶來不好的影響,但事實可能與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