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廣告業四大上市公司財力大PK:誰能成為廣告市場霸主?

2020-12-14 騰訊網

  近年來,隨著國家宏觀經濟的穩定發展,以及移動通信、網際網路、社交媒體等新興媒介的飛速發展,廣告業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根據工商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廣告經營單位112.31萬戶,同比增長28.3%,其中私營企業80.32萬戶,同比增長32.4%。這是我國廣告行業經營單位首次突破了百萬戶關口,並且同比增速高達28.3%,增長十分迅速。

  中國四大廣告上市公司經營對比

  對比我國四大廣告行業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可以發現:藍色光標在營業收入方面遙遙領先於其他三家公司,2017年藍色光標實現營業總收入152.31億元,同比增長23.6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2.22億元。淨利潤方面,分眾傳媒反超藍色光標居四大廣告企業第一,2017年分眾傳媒實現營業總收入120.14億元,同比增長17.7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0.05億元,同比增長34.94%。

  省廣集團作為中國A股上市的大型綜合性廣告公司「第一股」,營業收入雖與分眾傳媒基本持平,2017年實現營收112.95億元,同比增長3.48%。但在淨利潤方面卻位於四大廣告企業最末,2017年省廣集團淨利潤虧損1.84億元,同比下降130.12%。華媒控股2017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8.32億元,同比增長0.01%;淨利潤1.47億元,同比下降34.7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1.分眾傳媒

  當前分眾傳媒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樓宇及影院廣告集團。截至2018年3月末,公司自營及加盟電梯電視媒體分別約為31.3和1.1萬臺;自營電梯海報媒體約128.6萬個,覆蓋全國117個城市;影院媒體的籤約影院超過1750家,合作院線37家,銀幕超11800塊,覆蓋全國約300多個城市的觀影人群。

  分眾傳媒2018年第一季度營收為29.5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4.2億元增長22.28%;實現淨利潤12.07億元,同期增長39.52%。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庫

  2017年分眾傳媒網際網路廣告營業收入為27.45億元,佔比22.85%。房產家居類廣告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34億元,佔比8.61%,收入同比增23.23%。2017年,電梯電視廣告刊例收入增加20.4%,電梯海報廣告刊例收入增加為18.8%,影院視頻廣告刊例收入增加為25.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庫

  2.藍色光標

  藍色光標是一家在大數據和社交網絡時代為企業智慧經營全面賦能的數據科技公司。藍色光標及其旗下子公司的業務板塊有營銷服務、數字廣告(移動廣告、智能電視廣告、中國企業出海數字廣告)和國際業務。2018年一季度藍色光標實現營業收入50.2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0.6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5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9.69%。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庫

  2017年,藍色光標數據科技業務實現營收132.25億元,同比增長30.84%,佔全年營收比重達87%。按公司不同行業業務來看,2017年藍色光標廣告業務實現收入109.59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71.95%;服務業務實現收入38.85億元,佔比25.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庫

  3.華媒控股

  華媒控股(股票代碼000607)是杭報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於2014年12月19日成功借殼上市,為目前中國資本市場中兩家媒體經營性資產整體上市公司之一、杭州市第二家國有上市文化企業。

  2018年一季度華媒控股營業收入為3.33億元,同比下降2.8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309.29萬元,同比增長25.3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庫

  2017年華媒控股廣告和策劃業務收入有所下降,數據顯示:2017年華媒控股廣告及策劃也實現收入52.57億元,佔總營收的28.69%。另外戶外廣告及新媒體業務分別實現營收25.24億元和12.25億元,分別佔營收的13.78%、6.6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庫

  4.省廣集團

  省廣集團是中國本土最優秀的大型綜合性廣告公司之一、國家一級廣告企業,A股上市的大型綜合性廣告公司「第一股」。

  2018年1至3月,省廣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2.62億元,同比增18.4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7926.8萬元,同比增長0.54%。2017年度省廣集團實現淨利潤-1.84億元,業績波動較大主因是省廣先鋒、省廣合眾等子公司業績下滑導致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庫

  省廣集團形成了品牌營銷、數字營銷、媒介營銷、內容營銷、場景營銷、自有媒體六大業務板塊。2017年媒介代理業務實現營收60.76億元,佔總營收的53.79%;數字營銷業務實現收入43.93億元,佔比38.89%。兩者合計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92.69%。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庫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中國廣告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相關焦點

  • 中國廣告公司40年沉浮史
    「零代理」的出現是外資廣告公司發動價格戰的極端形式,希望能藉此快速擴展中國市場。但此舉顯然侵犯了本土廣告公司的利益,引起了本土廣告公司的極力抵抗,廣州4A協會甚至發起了聯合訴訟,以控訴其不正當競爭行為。 緊接著雙方又在媒介、公關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資本成為了國際廣告公司最強力的武器...
  • 4月11日 1986年奧姆尼康廣告公司成立丨1994年《現代廣告》雜誌...
    1997年,奧姆尼康收購了世界上第15大廣告集團GGT,在這之前它將其在英泰格集團(Integer Groups)的股份從原來的49%增加到85%。上述舉措大大加強了奧姆尼康的財務實力。1997年,其收入是41.5億美元,超過了WPP的36.5億美元,現有14家大型廣告公司加盟奧姆尼康。奧姆尼康旗下的廣告公司長期以來被公認為全球最富創意的公司。
  • 盤點2014年國內十大廣告公司排行榜
    近年來,中國廣告行業發展勢頭迅猛,在2013年的第43屆廣告大會上,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表示中國廣告業總額突破5000億元。中國廣告行業擁有巨大的潛力,在國外廣告巨頭紛紛進入中國的同時,本土一批優秀的廣告公司不斷壯大,這些優秀的本土企業大多數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廣告業最為發達的城市。
  • 【廣州4A】廣州4A廣告公司業界領袖訪談錄
    1996年11月,廣州18家廣告公司聯合成立了「廣州4A」,全稱:廣州4A整合營銷傳播公司委員會,是中國大陸地區成立最早、組織最完善、行為最活躍的廣告行業組織。近20年來,廣州4A在以創始人「黑馬大叔」為代表的業界領袖帶領下,創造了一個個商業佳績與市場傳奇。
  • 2020-2026年中國戶外廣告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近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在良好的大氣候下,戶外廣告市場也呈現了較快增長。**年我國戶外廣告媒體投放量成為僅次於電視的第二大廣告投放媒體,整體投放量較**年有10%-15%的增長。**年傳統戶外廣告(不含地鐵)小幅增長,城市戶外廣告繼續大面積調整,波動期繼續。
  • 全球五大廣告公司&中國十大廣告公司即將揭曉
    「中國智慧•品牌全球化50人論壇」創始人魏義光強調:「當前,中國廣告產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廣告市場,但廣告行業小而散的問題也日益顯著,堅持品牌引領走高端化發展道路,將是克服行業困境的核心突破點。」
  • 廣告簡史:從埃森哲接廣告到智威湯遜的消亡-虎嗅網
    2018年11月26日,全球最大廣告集團WPP發布聲明,將旗下的廣告代理公司JWT與數字營銷公司Wunderman合併,組建新公司Wunderman Thompson。直到1923年拉斯克重返廣告業,Lord&Thmas才再一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廣告公司。這是廣告業的第一次變革,從媒體代理走向廣告創作,文案成為廣告公司的核心人員。由於拉斯克對廣告業的巨大貢獻,他因此被譽為現代廣告之父。
  • 字節跳動數字廣告收入約500億 數字媒體佔比23%僅次於阿里巴巴
    作為新晉級的TMD(頭條、美團、滴滴)網際網路「三小巨頭」之一,今日頭條依託著強大的資訊平臺「航母」,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後來居上盡收紅利,成為數字廣告領域又一位霸主。    近日,諮詢公司R3發布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字節跳動佔據了所有數字媒體支出的23%,也就是約500億人民幣,僅次於阿里巴巴的721億。
  • WPP創始人兼CEO蘇銘天辭職,4A廣告業最後一個大佬的離場意味著什麼?
    縱觀蘇銘天入行的四十年,如今被他稱為「生死攸關」的 WPP 和廣告業,和他當年作為一個破壞者一手締造的格局密切相關。作為英國第一代猶太人移民的兒子,劍橋和哈佛畢業的蘇銘天預見到廣告業將要走向全球,因為大公司希望在多個市場推銷自己的產品和品牌。
  • 廣告投入哪家最強?2019年上市公司廣告費用100強排名
    中商情報網訊:目前,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已基本披露完畢。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數據顯示,2018年上市公司整體表現良好。其中,2018年上市公司廣告費用排名中,前三甲位置沒有變動,上汽集團以135.23億元蟬聯冠軍;伊利股份排名第二,廣告費用達109.55億元;蘇寧易購排名第三,廣告費用為63.14億元。整體來看,2018年上市公司廣告費用超過十億元的企業有17家,超過百億的有2家。在前100排名企業中,有18家企業廣告費同比下滑,其中中興通訊跌幅最大達55.26%。
  • 4A公司、創新型廣告公司、客戶,誰更懂消費者?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保證最準確地傳達品牌信息,COACH在2013年宣布自己轉變定位,要成為一個生活方式品牌,信息發布需要處於既穩定又適時調整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廣告主最大的需求與其說在尋找一個優秀的代理公司以作委託,不如說是希望與足以勝任的合作者合作。維珍航空所在的航空業是個大數據集中的案例,相對於日用消費品,這個行業的特點是自建立以來就由數據驅動。
  • 中國20大網際網路公司廣告收入榜
    (數據源自《2018中國網際網路廣告發展報告》,由中關村互動營銷實驗室主持,普華永道執行,秒針、百度等公司提供數據與觀點支持) 與Facebook、Google佔據海外廣告市場絕對統治地位的情況不同,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廣告收入的梯隊競爭更加激烈,透過收入規模及變化,也能從另一個角度審視中國網際網路廣告的發展走向。
  • 全媒派 | Facebook仍遭抵制,但廣告業的至暗時刻已過
    兩大巨頭挺過最艱難時期對於大多數將廣告業務視為重要增長點的公司來說,2020年顯然是不平凡的一年:一月和二月業績走勢強勁,三月卻猛然收縮下降,過山車般的起伏是行業的共同經歷。我想,當前的市場新狀況應該可以為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廣告行業洗牌,馬太效應凸顯疫情不僅侵蝕著廣告業的整體份額,也推動了行業洗牌,並進一步加劇了行業內的馬太效應。廣告費用的多少往往能夠折射出某一時期的經濟狀況。
  • 六家上市股份制銀行實力大PK 哪家銀行能脫穎而出?
    原標題:六家上市股份制銀行實力大PK充分競爭後哪家銀行能脫穎而出?今年以來,A股上市股份制銀行表現出色,平安銀行以47.76%的漲幅領銜整個銀行板塊(剔除次新股)。在新一輪行情中,市場對股份制銀行給予厚望。而基本面是否能支撐?
  • 2016中國戶外廣告業大會在北京藍調莊園圓滿閉幕!
    本次大會是繼2016年3月份第二屆中國廣告業大會之後的又一場廣告盛會,旨在匯聚戶外廣告行業領域專家,戶外廣告知名媒體領導,知名戶外廣告主領導,4A公司領導,戶外廣告技術設備公司,及戶外廣告產業鏈公司領導,共同探討和思考戶外廣告變革發展趨勢和經濟大環境的應對策略
  • 江南春:詩歌和廣告是相通的
    事實上,大學裡還在低吟淺唱的江南春已經涉及廣告業,大三的他就成立了永怡廣告公司並自任總經理。2003年5月,江南春成立分眾傳媒,擔任董事局主席和執行長。此後分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佔領全國各大城市高檔樓宇液晶媒體市場。2005年7月13日,分眾傳媒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股市,成為海外上市的中國純廣告傳媒第一股,並以1。72億美元募資額創造了當時的IPO紀錄。
  • 2018中國四大冰箱企業財力大比拼:美的/海爾/海信/美菱哪家強?
    2017年中國冰箱累計產量達8670.3.3萬臺,同比下滑6.15%。冰箱行業2017年實現銷售額83.9億元,比上年銷售額增長了63%,增速僅次於空調產品。中國四大冰箱企業經營對比2017年我國冰箱銷售市場四大品牌份額分別為:海爾佔比31%、美的佔比13%、海信佔12%、美菱佔7%。
  • 簡而言之丨鄭香霖:重啟廣告業
    「我個人覺得,如果品牌在市場上幾乎沒有聲量,那品牌方已經承擔至少50%的風險。」Steven說,其它情況,他說要看case不同,基本上有客戶方、代理商和媒體(或者平臺),每方1/3 風險不太可能,最後一定會形成一個談判的結果,這就要看這己方根據自身公司情況,做的商業決定。
  • 廣告投入哪家最強?2019年上市公司廣告費用100強排名(附榜單)
    目前,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已基本披露完畢。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數據顯示,2018年上市公司整體表現良好。其中,2018年上市公司廣告費用排名中,前三甲位置沒有變動,上汽集團以135.23億元蟬聯冠軍;伊利股份排名第二,廣告費用達109.55億元;蘇寧易購排名第三,廣告費用為63.14億元。整體來看,2018年上市公司廣告費用超過十億元的企業有17家,超過百億的有2家。在前100排名企業中,有18家企業廣告費同比下滑,其中中興通訊跌幅最大達55.26%。
  • 回望2018⑦ | 11位大咖眼中的年度最佳廣告
    每個人對廣告都有自己的褒貶偏好與審美標準。在2018年的尾端,我們如往年一樣,邀請了10位廣告行業的重要人物來分享他們眼中的年度最佳。這一年,數位化渠道和信息過度分散讓傳播環境變得更為複雜,注意力稍縱即逝,而10位廣告人對於創意的尊重與獨特見地,或許可以幫助我們記住廣告業2018年的閃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