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艾葉薰香整個屋子,灶臺上溢滿了蜜甜,我們迎來了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過端午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為了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文化內涵,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愛國情感,塑造美化心靈,廣文初一年級特在此端午佳節邀大家參與主題活動,共度「我們的節日」。
話說端午,文明出「粽」
暖暖親香香四溢、濃濃溫情情更深。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著獨特的風俗和文化內涵。它的風俗、起源、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且讓我們廣文初一學子帶你了解端午,走進端午。
品味端午,「粽」享美妙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吟唱著端午的民謠,了解了端午的獨特的風俗和文化內涵,孩子們又親身體驗端午習俗, 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粽葉舞動,麻繩穿梭,一個個可愛、鮮綠的粽子就這麼誕生了,滿滿的幸福溢出屏幕。
懸艾葉,佩香囊,綁五彩繩,幸福好運轉不停。
傳情端午,與「粽」不同
汪曾祺筆下的端午節透著一股濃濃的「鹹鴨蛋味兒」;沈從文的《端午日》有茶峒人同慶端午的淳樸民風;作為「吃貨」的梁實秋更是把端午節定義成了「粽子節」……不管是「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還是「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端午節總是充滿文學情懷與民俗趣味。現在讓我們欣賞孩子們感受到的不一樣的端午。
粽子飄香,古風流長,端午節歷經千年歲月淘洗,傳承至今,凝結著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端午佳節,讓我們一起在濃濃的民俗味裡,感悟傳統文化情結。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粽」與「中」諧音,自古以來就有「高中」的好彩頭。端午節正值期末季,要想出粽,就要日新,有實力,自會出粽!借一卷粽葉,傳一份濃情,獻給每一個奮鬥中的孩子,也獻給參與孩子們成長中的每個你!祝大家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