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允祥
詩歌是什麼味道呢?我不曾想過,一個三年級的小姑娘在課堂上給了我答案。
昨天下午去雙語小學上選修課,前幾次上課的明明老師因事請假了,我只好替她跑一趟。講什麼呢?三四年級的孩子,一定有夢,一定會對詩歌充滿好奇,我臆想道。那就給他們講一堂《兒童詩欣賞和創作》吧。
上課鈴響起的時候,孩子們雀躍著,當看到是我上課的時候,他們的眼神有點失望。明明老師呢?小傢伙們充滿了渴望和疑惑。
我今天給大家一起分享詩歌好不好?不好,我們讓美女老師上課。&34;的我有點尷尬。
老師,我喜歡詩歌。一個身穿粉紅色上衣的小姑娘為我解了圍。
小弟弟的便便/是小蒼蠅的蛋糕/小蒼蠅在蛋糕上/抹奶油。課堂是從【青島】曹庭毓小朋友的兒童詩《蛋糕》開始的,當我給同學們朗讀完這首小詩的時候,整個課堂炸開了鍋。老師,這首詩不美,好臭啊,真噁心。我的本意是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看來我的選材失敗了。原來孩子沒對美的追求,遠遠超過詩歌的本身。
風兒微笑/在樹上蕩鞦韆/在草原上賽跑/在院子裡拿樹葉兒玩飛鏢遊戲。當我告訴孩子們詩歌可用排比來增強詩歌的層次感時,孩子們七嘴八舌話多起來。在媽媽手裡穿上新衣服/在爺爺手裡煙圈兒開起花/在果園裡把蘋果的頭碰疼了。
老師我知道了,詩歌就是,媽媽手裡香噴噴的煎蛋/奶奶手裡甜甜的蜂蜜/爸爸從國外帶來的又香又甜的巧克力。一個胖胖的男生自豪的說。
詩歌就是,春天白玉蘭的香氣/夏天甜甜的瓜果/秋天飄香的果園。一個黑色運動服的女孩也不示弱。
老師,我知道了,詩歌是有味道的,它是甜的,是香的,是酸酸甜甜的,是奶油味的,是媽媽愛的味道。一個扎著馬尾辮的小姑娘笑的像一朵花。
我想,在孩子的眼中,詩歌是美的,詩歌是甜的,詩歌是有味道的,更讓人感動的是,詩歌是媽媽愛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