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詩歌●詩同題】說秋

2021-02-16 安徽詩歌

說秋

文/倍長衣

 

說秋?

得看秋是誰

 

要是女詩人

那可不能說

都是不同物種

何必討人厭

搞得紅藕香殘

爭得口舌枯焦

 

要是坐在對面的人

(不管男女)

三觀不一樣的

那也不能說

要麼得罪朋友同事

要麼得罪晚飯

謹防得

此情無計可消除

 

要是奶茶妹或

十八線明星

那是可以說的

你要不說

她自飄零水自流

人家也成不了網紅

成了不明星

 

要是一片落葉

說了有啥用呢

你說一萬遍

寧可枝頭抱香死

又不能讓人家回到

樹枝上去

還不如拿出手機

拍個照留個念

 

要是一首詩

也不必說

只需可勁讀她愛她

青山綠水

紅葉黃花

長能記在心裡

 

要是說一個季節

說吧說吧說吧

甚至你還可以抱怨

怎麼這麼快呀

未覺池塘春草夢

卻又到了歸期

 

不過在說

的空閒

要記得添你的寒衣

【作者簡介】倍長衣,60年代末生人,四海為家,常居四川綿陽。分行體作者 ,非著名詩人,跨文體寫作者。詩觀:詩是另一種思想。世間無絕對之詩。一切寫出來的詩都是 失敗之詩,我們只是在向詩的路上。分行是一種信仰。

說秋

文/日堯

 

你不來,我就不走

若來,提上一罐秋水,一缽漿果

為起伏的大地祈禱

鴻雁南飛,遍地的草木一寸寸彎下腰

 

秋風衣錦還鄉。有時掠過水麵

有時身陷囹圄,卡在秋冬的縫隙

要你趕來搭救

 

此刻,我身體空空蕩蕩

不再是一個多事之地

正如你,把乾癟的乳房和鬆弛的臀

都交還給秋。佛說

「菩提子隨風落下,貝葉貼向大地」

【作者簡介】日堯,原名,馬曉, 1972年出生,內蒙古察右前旗人,青山區作協理事,包頭市作協會員,中國詩歌網認證詩人,現在內蒙古一機集團工作。

說秋

文/安在天

 

說是秋天

其實秋天還遠沒有到達

它只是暫停在一枚樹葉上一根草尖上

秋風正在馴服一隻悶熱的老虎

最終它要把它關牢在籠子裡

 

被裹挾了的一場秋雨

像一枚哨音

傳遞來一個明確的信號

秋風將攜一路大軍

用鐮刀斧頭進行一場收割

於是植物們播種籽粒發達根系

發起一場轟轟烈烈的瘦身運動

而動物們肥體壯膘窖藏堅果與糧食

生命在忙碌中開始重新洗牌

 

而我站在原野一貧如洗

卻在為一片秋葉悽美

為一枝幹草哭泣,其實

那一縷襲來的涼風

永遠高過我的悲戚

【作者簡介】劉志安,筆名安在天,男,甘肅省松樹鎮人,教師。酷愛愛詩文旅遊,喜歡用文字表達對生活的看法。偶有作品發表。詩觀:用真情實感寫能看得懂的詩歌,修身養性,淬鍊生活。

說秋

文/林東輝

 

肩並肩

渲染熱烈

 

梧桐葉落

雁兒南飛

北鬥星柄指天幹

莊稼沉默不語

沉默 是成熟的標誌

 

有人在落葉裡奔走

有人寄語南飛雁兒

有人長久凝視寂寥星空

一場浩大的變遷

正在醞釀之中

【作者簡介】林東輝,祖籍山東海陽,現居遼寧。主編有《校園詩選》一書,詩合集《萬物生長》。擱筆廿年,2016攜筆回歸。詩歌主張:無非宣洩,勿需複雜;關乎靈魂,務必嚴肅。

說秋

文/禹晝

 

(1)

經歷了

「禾」的嫩綠和斑斕

再一把天「火」

燃盡了

輪迴的路

 

(2)

連綿的雨啊

狂暴的霹靂

亢奮的酷暑

……

終究過去了

 

淡淡的雲,把天空

一點點舉高

 

(3)

舞臺的高光

漸漸熄滅

 

琴師的樂譜

慢慢合上

【作者簡介】禹晝,祖籍南京,定居上海,研究遠古人文,現從業商業諮詢,秉持詩意的生活態度。

說秋

文/黃冬松

 

一片黃葉在飄落,然後是三片五片

然後是……萬木凋謝

行人匆匆趕路,陰鬱的面孔

猶如下著黑霜的田野

 

大雁低飛。屋頂上的瓦松愈顯葳蕤

而一場看不見的細雨,濺落在

誰的眼眸和手心

 

一個詩人走在返鄉的路途上

他夢中的秋水已經乾涸

一群手拿藍玻璃的孩子

一路追逐著

蝴蝶風箏的笑聲

 

滯留異鄉的人,是我的兄弟

滯留異鄉的風,吹瘦了鄉愁

 

黑夜降臨。誰在靜聽

一隻秋蟲的呢喃

雙目微閉,欲哭無淚……

【作者簡介】1964年12月出生。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巢湖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出版過詩集兩部。

說秋

文/張霄

 

你來了

指給我看樹葉,野草

直到枯黃

 

指給我看候鳥

出現的「一」字形,變成「人」字

在上空的土路上感嘆

 

你領我來到河岸的時候

一片大雪從空中壓下來

【作者簡介】張霄,原名張保立,山東省夏津縣人,生於1965年,現居青島。熱愛詩歌學習。《仍在想》發表於《原點詩刊》《鋸之後》,《糖葫蘆》發表於《芙蓉國文匯詩刊》《刻刀》發表於《荒原詩刊》《觀潮》,《母親》等五十餘篇作品在《世界詩歌文學》陸續發表,近期,《簷下》,《星空下》,《穿窗的風》十餘篇發表於《詩歌前線》,《清明雨》,《立夏》,《旗袍》等十餘篇在《飛鳥詩粹》發表。

說秋

文/小桐女

 

幾縷清風吹落一樹的芳華

滴落的雨水順勢而為

 

痴蟬放棄了高歌,螻蟻在競走

夢,別在秋天裡做

瘦樹黃花映襯庭院寂寥

摟一縷桂香,假裝陶醉

 

抬頭仰望天空高遠,低頭垂憐腳邊瘦菊

茱萸在山頂招搖,失去都有理由

路在勻速行進,穿越四季

又牽來新的四季

 

秋水不比春雨慵懶

過了季節就孕不出生機

只能一場比一場涼

【作者簡介】王凌雲,網名小桐女。安徽人,居上海,愛好文字,喜歡新詩。

說秋

文/ 張君

 

月亮暫時在一片雲層裡

打磨光度

此時

所有與蟲鳴牴觸的聲音

都安靜下來

誰都想到

這個多事之秋言多必失

一片草叢喬裝打扮

綠色在暗處隱身下來

黑夜會袒護一切弱者

其實,蟲鳴聲已經暴露無遺

街燈亮成一堆篝火

一隻蟋蟀擺動著觸鬚

炫耀膽量

借著夜光

它竟能靈巧地躲過

一隻大腳的踩踏

蟲鳴聲終於此起彼伏

像去年我經過的那片草叢

是一聲聲蟲鳴

叫醒了我的秋天

【作者簡介】張君,1974年生人,喜歡創作小小說和詩歌,先後在《中國安全生產報》《西安晚報》《中國礦業報》《當代礦工》《知音雜誌》《遼西風》《班組天地》《青春潮》《小說與詩》《新國風》《商業文化》《誠信山東》《泰山文藝》等報刊雜誌發表文學作品,多次在小小說大賽中獲獎。 

說秋

文/小建

 

秋收後的田野

很寂靜。只有一條

蚯蚓在默默地

書寫自己的履歷

        

被蚯蚓犁開的縫隙

可以種植一些秋事。春天

就在不遠處,期待

幾聲柳笛就夠了

        

泥土有香,靜秋掛月

如絲一樣的秋風

從小巷的深處

吹拂起窗簾

象展開的畫布,修飾

需要一些清涼的薄霧

【作者簡介】作品入選《詩中國》《中國現代詩人》《中國好詩》《中國風》《中華文藝》《華夏詩歌》《華東文學》《新長城文學詩集》《映山紅文學季刊》《渝水詩刊》《陸水湖畔》《蒲公英文學報》《郴州日報》等報刊雜誌。

說秋

文/俞敏

 

一枚半彎的月餅

就把甜蜜塞滿記憶的心田

老祖母的牙齒完好無缺

烏髮如雲的母親,做了一桌子清淡的菜

便讓我們歡喜大半年

爺爺總是被請坐在堂屋上席

弟弟和姐姐忙著折一捧桂香

歸來

吃飯,賞月咯

年青的父親開心地斟滿每

一杯酒

每杯酒都加了桂花,每杯裡

我童年時光的月亮淡灑清輝

【作者簡介】俞敏,筆名幽草晚晴、安徽廬江作家協會會員、散文協會會員、網絡寫手,擅長短篇小說、隨筆、雜文等文學作品的創作。散文、詩歌作品散見河南通信報、湖南省《楚風》季刊、北京紅旗出版社《書香三八》圖書、《中國好詩社》《現代優秀作家散文集》、湖南寫作平臺等紙刊及網絡平臺上發表作品,並有多部作品獲獎。

說秋

文/森森

 

夜裡已經不知不覺半閉窗戶

早上出門的時候

我沒有看出今天與昨天的不同,天空高遠

陽光在來的路上,樹木還是孤立感很強

幾隻八哥在綠草坪上跳來跳去

 

寧靜如故。晨練的人短袖短褲

揮動的手臂像風過的葉子

哦,風!這柔涼的風,這羅列往事的風

吹皺了裙袂和湖面,讓我有了夏去秋來之意

【作者簡介】森森,本名陳林海,70後,海南省瓊海市人,在《詩歌周刊》、《中國詩影響》、《椰城》、《長江詩歌》等報刊發表詩歌多首,併入選多種詩歌選本。

說秋

文/聶時珍

 

浮躁早已遺失

在沒有盡頭的路上

這一季多麼適合

在一枚血紅的脈絡裡

尋覓世界的靜謐與安祥

 

無論陽光溫暖

還是秋水微涼

做一枚葉子是幸福的

在大地的懷抱聆聽

剔除塵世間紛紛擾擾

享受母親輕暱和安撫

 

天空儘管低暗

烏雲遮蔽了歡喜的蔚藍

風願做個多情的信使

扯下大地一角

依然是秋色無邊

【作者簡介】聶時珍,湖北蘄春人。湖北省作協會員。有詩文見《星星》《詩潮》《山東文學》《大河》等國內外報刊。

說秋

文/明明如月

 

秋不可說

一說就羞得臉紅

「嗖」的一下,紅過

漫山遍野

這漫山遍野的羞啊

「嗖」的一下,又紅過

人世的稀薄

這稀薄的紅啊

誰知你何時,又要紅過

我冬日的床頭

【作者簡介】明明如月,原名高明。曾用筆名:原野,梅村。1986年生,安徽蕭縣人。安徽師範大學畢業,偶有詩歌發表各《新安晚報》。有詩作入選中國詩歌網「每日好詩」「中國好詩」欄目。

說秋

文/清頗

 

多愁善感秋葉

一片一片被風颳個凌亂

落在樹下無語。有的

讓秋風帶去想要的地方

讓飄落的紅葉

在葉脈上寫上詩句

承載滿滿的嚮往和溫情

飄向遠方,在飄回來

 

空曠寂寥,秋光

往往是無情,但在

詩人的筆鋒,有豐富的色彩       

「我言秋日勝春朝」

秋風瑟瑟,秋霜壓境,秋雨悽悽

可是秋色更絢麗

孕育著春華燦爛的時光

期待著未來

 

秋風侵襲,秋雨擊打

自然規律,不要在乎它

秋光還是纏綿多情、溫馨

它暢想美夢,你聽醉美的歌

它會與夥伴兒一起

一覺醒來,依舊嫵媚大地

【作者簡介】清頗,原名,王卓,內蒙古赤峰人。中國青年作家、中國現代作家會員。《中國鄉村》雜誌社駐桂林主編。

 

經霜楓林染紅霓,

暮色斜陽炊煙起。

一泓秋水伊人醉,  

幾聲雁鳴白雲稀。

春光春色未曾老,

秋風秋雨畫漣漪。

焉知來年秋風起,

繞梁還有雛燕飛。

【作者簡介】潘昀,安徽桐城人,現居合肥,某醫院詩歌協會會員,現代詩愛好者。

說秋

文/韋笳

 

晚上十點左右,這一波秋風

心機明顯重於前一陣

它鑽進骨縫,沒商量

停留片刻,讓你摸不準

它到底來自哪個方向

穿過沒有音樂的音樂橋

與西津河水的流向相反

走在青龍東路的蕭瑟裡

我發現,腳下的落葉

是深秋最好的朗讀者

它們喊出了我骨頭裡

沉積已久的痛

好在手機是一帖止痛藥

而一個穿西裝短褲的女孩

走在盲道上

嚇我一跳

她是不是含著幽怨

我很想知道

回過頭,我看見她

與一根路燈柱並排站著

月光好白啊

【作者簡介】韋笳:本名吳雲駕,安徽黃山人。詩作散見於各地紙媒微刊。著有詩集《心靈的獨舞》。

說秋

文/呂維東

 

撲面而來的風中,秋的味道

殘存夏的味道,某種花香的味道

女人擦身時香水的味

燃油味,莫名的突然一陣乖味

 

一定還有其他許多讓鼻子難堪

比如善良的味道,邪惡的味道

以及邪惡擠壓善良形成的

又一道味

 

夕陽打在不潔的,或是平整度不夠的玻璃窗上

以及反光的牆拐角後

那種變形及散亂

仿佛我們已經退化不敏的嗅覺

【作者簡介】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2013年底復撿拾碼砌文字,近年文字散見《詩刊》《清明》《星星》等。有詩作獲獎,入編詩選本。 

說秋

文/聶時珍

 

風輕輕一擦

把流火的七月

擦得只剩下一縷秋波

風輕輕一擦

擦出一片金黃

擦出一團火焰

 

莊稼人踩著小路

在時間裡尋找

汗水打溼過的足印

我乘著楓葉的翅膀

在滿山遍野尋找

秋天美麗的童話

【作者簡介】聶時珍,湖北蘄春人。湖北省作協會員。有詩文見《星星》《詩潮》《山東文學等國內外報刊雜誌。著有詩集《十年後遇見》。

說秋

文/海邊邊

 

星期天,偏東風

溫度,一個不斷弱化的過程

正好貼近我的一件上衣,與長褲

在清晨路上,抬頭張望天空

秋天就落在枝頭上

 

秋天的作為僅限於穿過枝丫,搖曳

不一會兒也會落在我的腳上

配合我的行走,踩踏往昔

路上安靜,唯有風攜著風

蝕骨入心,不時扯開半個衣角

 

無非是按照尋常的日子

落在時間的節點上

颱風「山竹」是一個意外,她的尖叫聲

也是一個意外,於秋的路中央

設置一道門檻,試著讓我們跨過去

【作者簡介】海邊邊,本名駱文新,男,1966年生;筆名:海邊邊;作品散見於《清明》、《詩選刊》、《詩歌月刊》等,多次獎項。

說秋

文/侯香傑

 

轉瞬  夏已逝

暑意消  淺秋現

恍如午夜蟬鳴蛙聲一片

晨曦已是秋露霜滿天

 

踏入初秋

秋雨至  萬物新

天地澄澈

映射你我輪迴路

 

洗盡鉛華

不怕辜負青春年少

縱使容顏就此蒼老

只想隨你日暮天涯

【作者簡介】侯香傑,安徽阜陽人,現讀於淮南師範學院,詩歌愛好者。

說秋

文/侯偉芳

 

一簾新雨後

一番洗清秋

凝眸處

從今又添新愁

驀然回首

與你遇淺秋

拈花花不語

青絲繞心間

沉醉忘歸路

 

秋風落葉聚還散

風卷殘簾襲袖間

縹緲紅妝香肌消

 

一筆一墨一紙硯

忙送君書三兩行

相遇相知待相許

思而不見最相思

 

今夜千裡共嬋娟

憑欄處

無言獨上西樓

待到紅燭盡

奈何相會只夢中

 

今夜月明人盡望

月滿西樓

無心皎月

待到青絲已白髮

斷腸人憶斷腸人

只為再續奈何緣

【作者簡介】侯偉芳,安徽阜陽人,現居合肥,詩歌愛好者。

說秋

文/陳韶華

 

風中   難道是我獨立殘荷

是我吐露菊的溫熱與餘香

冷雨淋透西行的列車

故鄉因何洞開八面窗幃

此間每一凝望    因何總有

神秘的槍口   瞄準我那

隱蔽而又重創的心臟

 

曾幾何時

我在西風中學會忍耐

不斷吊死自己的影子

在菊瓣上拋棄過往的仇恨

因何拋棄不了千丈的憂傷

在重陽的酒盞上   吞咽高處的清寒

在雁字的行書中   怎拋不了

早年的失戀與一紙冰霜

 

雲母的秋夜   十指輪番開花

在紫簫之上溫習風暴

渡過苦旱與洪荒

呢喃的符咒在我黑髮上叢生

一夜之間   因何千遍萬遍

走遍異國他鄉

紫竹林中   菊徑深處

我又因何鶴髮童顏   再不回首

【作者簡介】陳韶華,省作協、省音協、中國詩歌學會、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等十餘家高層學會會員,曾主編《江花》《詩家》報達10年,喜藏書(達萬冊上),喜藏笛〈達200支〉,10級笛手,發作品百餘萬字,獲獎60會次。

說秋

文/聽風兒

 

兩天的落雨

不緊不慢

有樹葉經不住敲打落地了

落葉不算是秋天的符號

至少不專屬秋天

 

比如一中後門那兩排香樟樹

專愛在別人含苞、吐綠的季節落葉

還邊落舊葉,邊長新葉

稀裡譁啦地風一陣雨一陣

便是一片殘損敗葉

 

不能說落葉一定是謊言

只是如今假東西太多  

便飼養了一種,總忘初心的思維

防止出現假的時間

假的季節,來忽悠我

亂穿衣

忽悠莊家拼命地

亂生長

【作者簡介】聽風兒,安徽人。有作品發表在《金融周刊》、《星星》、《詩歌月刊》、《蕪湖環境》等刊物,獲2018年第五屆中外散文詩歌賽一等獎。

相關焦點

  • 【安徽詩歌●8月詩同題】清流
    原籍安徽舒城,現居江蘇蘇州。作品見《長江詩歌》《山東詩歌》《中國愛情詩刊》等刊和網絡平臺。作品散見於《詩歌周刊》、《長江詩歌》、《安徽詩人》,《盧溝詩人》,《潮頭文學》、《安慶作家》、《現代詩歌》等網絡平臺。
  • 經典詩歌中 那些與秋有關的成語
    原標題:經典詩歌中 那些與秋有關的成語   望穿秋水、一葉知秋、秋風過耳……同學們,新的學期開始了,秋天也到了。在這初秋時分,跟《苗地》欄目一起來學習那些經典詩歌中與 「秋」相關的成語吧。
  • 《安徽詩歌》●每日好詩2020.7.25
    淚珠文/張翼德 淚珠從眼裡降生遺傳了眼的基因發揚了眼的功能′是眼見到的最小的風景 一片海走進眼裡帶著藍淚珠說,特別提醒:《每日好詩》作品,是釆取群內選稿的方式產生,進群需加《安徽詩歌》主編微信拉入(微信號:ahsgyz)。歡迎大家雲集本群,感謝大家傾情投入。
  • 詩歌創作技巧●修辭:比喻
    不貼切的比喻讓讀者無法抓住要領主旨,甚至弄不清楚作者說了什麼。其次要新鮮。詩歌創作與其他文藝創作一樣,只有不斷地推陳出新,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總拿老掉牙的比喻句塞進你的詩歌裡,給別人的印象便是你只會人云亦云,你的詩歌將變得毫無生氣、平淡無奇。而新穎甚至新奇的比喻,能讓你的詩歌獨具魅力,閃閃發光。
  • 【同題詩】《新銳詩會》微刊 | 第1438期 | 筆墨情調同題詩《秋的詩行》
    文/劉浪剩下的,那麼丁點,綠到讓人心疼還有一些在虛無處比如白雲,比如月影,比如一直和你說的山間木屋我每天散步的郊野小路那些花草不知怎麼都染上了風寒稻子垂拉著腦袋,玉米披頭散髮這些刑場上等待審判的罪人風一吹,心就抖一下
  • 【安徽當代口語詩歌大展】【北卷】
    2017.10.27進入「盲區」的中國當代詩歌——寫在「安徽當代口語詩歌大展」前面魏丕       安徽詩歌版圖是中國詩歌版圖的縮影,「安徽當代口語詩歌大展」同樣可以說是「中國當代口語詩歌大展」的縮影版。
  • 安徽青年詩歌展暨達人嘉歡閣都市民宿開業典禮在肥舉行
    4月28日,安徽青年詩人詩歌展開幕式暨達人嘉歡閣都市民宿開業儀式在合肥盛大舉行,來自安徽各地的百餘名青年詩人匯聚一堂,見證了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本次詩歌展邀請逍遙文藝沙龍會長張耀月策展,80後詩人許多餘擔當學術主持。組委會梳理、徵集、遴選了安徽50多位80後、90後青年詩人的詩歌作品進行了展覽。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詩歌展分為達人嘉歡閣都市民宿入口、一樓和二樓3個展區,展出詩歌作品50餘首,這也是安徽青年詩人詩歌作品的首次集中展出,對於了解一個地區的詩歌創作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和文本價值。
  • 詩歌創作技巧●修辭:排比
    詩歌坊將陸續推出專欄系列文章,為您講解更多的詩歌寫作技巧。歡迎您閱讀此文後,不吝賜教,投稿交流。運用排比說理,可收到條理分明的效果,可將道理說得充分透徹。運用排比抒情,節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節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排比的結構分類1、成分排比:即一個詩句中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2、句子排比:幾個相鄰詩句組成一個排比結構,增加詩歌的氣勢,強化詩人的情感表現。
  • 電視詩歌散文:《煙雨情緣》作者:李建國(安徽)
    標誌的《電視詩歌散文》欄目正式走出大陸,所有被本欄目採用的作品也將刊登在該報上。     《兩岸聯合報》立足臺灣,覆蓋亞洲各國,在兩岸聯合發展中已經搶佔了先機,該報時臺灣最具影響力的報+網綜合資訊平臺,該報專門開闢了《藝文》頻道,刊登文化藝術新聞信息,作家詩人作品,人物專訪和文化人物訪談。
  • 安徽文旅先聲 | 國慶長假開啟文旅盛宴 「賞秋」成關鍵詞
    安徽文旅產業創客行動正式啟動首次舉辦資本「相親會」關鍵詞:創業行動為推動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構建文化熱、旅遊火、企業好、百姓富的新格局,由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指導,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與安徽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2019安徽文旅產業創客資本對接會」10月29日上午在太湖縣舉辦
  • 兒童秋裝●小豬班納
    秋意漸濃 該給寶寶準備秋裝啦小豬班納新潮不失趣味質量款式深得媽媽們喜愛
  • 如何從事詩歌鑑賞教學
    古人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韓愈在《進學解》中也寫道:「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由此可見,大量誦讀、反覆吟詠是培養語感、提高鑑賞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抑揚頓挫、富有感情的誦讀中,詩的韻味、詩的意境、詩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指導誦讀時,非但要學生讀準字音節奏、吐字清晰、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把作者用音樂般的語言表達的對祖國和祖先的深深眷戀之情「誦」出來。
  • 用詩歌傳遞城市的記憶,原來你是這樣的馬鞍山
    作為最早籌辦詩歌節的主要參與者之一,戎林對30年前的事至今記憶猶新。他說,當時的詩歌是一項「主流的」「大眾的」文化,誰能寫詩、誰會寫詩,都會受到周圍人的羨慕和尊重。至於「詩人」的頭銜,更是一項很高的評價。「幾十年前,我們舉辦吟詩節,是非常受歡迎的,有很多國際友人都會來。也是在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各個國家都有喜歡李白的人。」
  • 劉美玲 詩歌六首
    作者簡介 劉美玲(筆名文刀妹),安徽桐城人,初中語文教師。 劉美玲 詩歌六首    ※ 冬至的清醒 我以零下一度的清醒跋涉最長的黑夜  ※ 你與風箏 在我幽遠而蒼茫的心之上空你悠閒自在放著你的風箏順手塗抹秋之種種如詩如畫
  • ...金聲詠華章——記九江一中八裡湖校區2020年「秋之韻」詩歌朗誦會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通訊員 李萍 葛森鋒)2020年12月6日晚7點,一場精彩紛呈的詩歌盛宴在九江一中八裡湖校區體育館拉開序幕。八裡湖校區高一年級全體師生齊聚一堂,敞開心扉、釋放激情,共享濃濃詩意。九江一中八裡湖校區"秋之韻"詩歌朗誦會表彰合影學生深情朗誦《琵琶行》學生激情朗誦《秋瑾》學生慷慨朗誦《中華少年》學生朗誦《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秋瑾》《正氣歌》慷慨激昂
  • 詩歌|楊奕菡:聽聽,秋的聲音
    成都七中初中附屬小學三年級二班 楊奕菡指導老師:劉小娥聽聽,秋的聲音,聽聽,秋的聲音,秋雨放聲哭泣,「滴滴」,提醒人們該穿棉襖啦。
  • 古詩詞三首《山居秋暝》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山居秋暝》。根據學生學習能力與課程標準要求。我準備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的能力,教師在關鍵環節實施加以點撥。我準備了一個課時來實施教學。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序四個方面進行說課。一、說教材。《山居秋暝》是國家統編教材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中的一首詩。唐詩在中國的詩歌是上是輝煌的時期。
  • 寫作技巧丨如何給詩歌取一個題目?
    給詩歌擬一個題目是一門藝術。泰斯·加拉赫曾經把一個成功的詩題比作是一個在詩上飛翔的風箏:它們之間的聯繫雖然較為鬆散,但卻能帶來新的視角,打開新的空間。詩歌的題目就像是為整場舞劇搭建的舞臺,這個舞臺會隨著詩歌內容的延伸而不斷延展。通常,題目會告訴讀者如何進入這首詩,也會給讀者一個初步的印象:「這是一首怎樣的詩?」
  • 2021年春考專業在秋考分數線以及選考科目要求
    今天小編整理了2021年春考專業在2020年秋考錄取人數、最低分以及選考科目要求以供家長及同學參考。 註: ● / 代表在2020年秋考無招生計劃。
  • 古代詩歌鑑賞知識點梳理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的是悠遊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光的喜愛。 (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 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寫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得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