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詩,我在。
作者:呵呵 →專輯←
本文通過列舉例子詳細介紹了比喻的特點、作用和分類。詩歌坊將陸續推出專欄系列文章,為您講解更多的詩歌寫作技巧。歡迎您閱讀此文後,不吝賜教,投稿交流。→詩歌坊投稿箱←
比喻的定義
比喻也叫打比方,是最常見的修辭方法。依據聯想和想像,抓住本質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點,用一種事物來描寫所要表現的另一事物的修辭手法叫比喻。在實際的詩歌創作和賞析中,應注意將其與其他修辭方式仔細區分,特別是較喻與比較、借喻與借代、比喻與比擬等等。
比喻的特點
比喻一般包括本體、喻體、喻詞三個部分。比喻裡被比方的事物叫「本體」,用來打比方的事物叫做「喻體」,聯繫兩者的詞叫喻詞。構成比喻必須符合下列兩個條件:
(1)本體和喻體是本質不同的兩類事物,同類事物一般不適合於運用比喻。
(2)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即喻體必須在某一點上與本體相似(共同、相近),才能用來說明描繪本體,相似點是比喻的靈魂。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可以通過以下方面挖掘:大小、形狀、形態、顏色、聲音、動作、神態、性質、運用、意義等等
例句:
(1)她微笑著 皺紋滿臉/猶如金菊盛放
(2)碧水滿潭如如不動/一整塊無瑕聖潔的翡翠/期待著朝霞映染
(3)雲彩一朵朵潔白輕盈/這天使饋贈的羽翼/漫天飛舞
比喻的作用
比喻通過對事物的特徵進行描繪和渲染,使詩歌語言生動活潑,使事物形象鮮明突出,加深人們的印象。運用比喻,還可以淺顯常見的現象對深奧的道理假意說明,能使道理通俗易懂,很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質,鮮明地表達作者的感情和立場,便於讀者理解。
比喻的要求
首先要貼切。好的比喻句總能正確抓住本體與喻體之間的相似點,選擇與本體最匹配的喻體,精妙篩選,挖掘兩者之間最相似的特徵特性。不貼切的比喻讓讀者無法抓住要領主旨,甚至弄不清楚作者說了什麼。
其次要新鮮。詩歌創作與其他文藝創作一樣,只有不斷地推陳出新,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總拿老掉牙的比喻句塞進你的詩歌裡,給別人的印象便是你只會人云亦云,你的詩歌將變得毫無生氣、平淡無奇。而新穎甚至新奇的比喻,能讓你的詩歌獨具魅力,閃閃發光。
比喻的分類
比喻是修辭分類中的一個統稱,它包括十多種修辭手法:明喻、暗喻(隱喻、簡喻)、借喻、博喻(復喻)、倒喻(逆喻)、反喻、互喻(回喻)、較喻(強喻)、譬喻、飾喻(縮喻)、引喻等等。常用的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種。
明喻
明喻就是明顯的比喻,它的本體、喻體、喻詞都出現,喻詞常用「好像、如、宛如、仿佛、好比」等,有時後面還用「一樣、一般、似的」等詞語呼應。明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本體)如(喻詞:像、似、若、猶、好像、仿佛)乙(喻體)。
例句: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2)你就象那冬天裡的一把火。
暗喻
暗喻從表面看來是判斷、敘述或說明,暗中卻包含著比喻關係。暗喻的本體和喻體都出現,與明喻的區別在於它的喻詞由「是、成了、變為、當做、變成」等詞充當。暗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本體)是(成、變成、成為、當作、化作,喻詞)乙(喻體)。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關係,暗喻則是相合關係。巧妙地使用暗喻,對表現手法的生動、簡潔、加重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比明喻更加靈活、形象。
例句:
(1)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2)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3)那湖畔的金栁,是夕陽的新娘。
(4)霎時間,東西長安街成了喧騰的大海。
借喻
借喻直接用喻體來代替本體,也就是說在借喻中,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喻體在上下文中有所交代,讀者或聽話人能理解兩者的關係。必須注意借喻與借代相區分。
例句: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3)一柄彎刀高掛在夜空。
博喻
博喻用幾個喻體從不同角度反覆去比喻一個本體,包括用多個喻體描繪本體的同一個方面,或者用多個喻體描繪本體的幾種狀態,從而將事物的特徵或事物的內涵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表現出來。運用博喻能加強語意,增添氣勢,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例句:
(1)長洪鬥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行。
(2)你對我/象霧 象雨 又象風/來來去去 無影蹤。
倒喻
倒喻是本體和喻體位置顛倒的比喻,因為是喻體在前,本體在後,所以叫做倒喻。這種比喻有的是明喻,但更多的是暗喻。
例句:
(1)蓓蕾樹上花,瑩潔昔嬰女。 春風不長久,吹落便歸土。嬌愛命亦然,蒼天不知苦。 慈母眼中血,未乾同兩乳。
(2)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3)我思戀故鄉的小河, /還有河邊吱吱唱歌的水磨,/噢!媽媽, /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反喻
反喻就是從所要說的事物的相反或相對的方面設喻,指出事物不具備的某種性質,這種用否定形式構成的比喻叫做反喻。反喻用本意相反的話語來表達本意,即說反話,常用於嘲弄諷刺,是一種曲折地反映事物的方式,有本體,無正面喻體,從喻體的反面來說明本體的正意。即從反面設喻,以反託正,從被否定的喻體事物的反面去領會本體事物的特徵,喻詞常用「不是」或「不像」。
例句:
(1)我不是雄偉的交響曲,/我不是幽美的小夜曲, /但,我驕傲,/我是一個音符。
(2)姑娘,你很美麗,/但你不是玫瑰,/你也不是茉莉。 /十年前的詩人,/一定要把你拋棄!
互喻
互喻指的是比喻中的本體和喻體二者相互作比喻,先用喻體作本體,再用本體作喻體,互相設喻的比喻形式,又名回喻。互喻的詩歌行文曲折有致,迴環跌宕,抒情淋漓盡致,極大加強藝術感染力。在具體運用和賞析中應注意與互文區別。
例句:
(1)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2)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星星亮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較喻
較喻是一種「比喻中有比較」(即具有比較性質)的明喻,其結構形式不說成「甲像乙」,而說成「甲比乙更怎麼樣」。較喻的特點是把被比喻物(本體)和比喻物(喻體)放在一起相比,既顯示出它們之間的相似點,又突出本體和喻體在程度上的不同。較喻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往往兼有誇張的意味,能夠抒發強烈的愛憎感情,是詩歌表達最喜歡的修辭手段。較喻還可細分為三種類型:強喻型、弱喻型、等喻型。強喻型是本體在程度上超過喻體,用「比……還……」、「賽過」、「勝過」等詞連接,表示本體在相似點上超過喻體,一般帶有褒義色彩;弱喻型是本體在程度(相似點)上不及喻體,一般用「不及」、「不如」、「比不上」等詞連接,多數帶有貶義色彩;等喻型是本體與喻體在程度上大致相等。
例句: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3)冷於陂水淡於秋,遠陌初窮到渡頭。賴是丹青不能畫,畫成應遣一生愁。
(4)那女人的臉色象天氣一樣難以捉摸。
飾喻
飾喻是指在比喻結構中,本體和喻體間構成修飾和被修飾的關係。它有兩種形式,一是喻體作定語,本體作中心語。二是本體作定語,喻體作中心語。飾喻除了能將枯燥的內容表達得生動,將抽象的內容表達得具體,將深奧的內容表達得淺顯易懂,給讀者留下鮮明的印象外,比其他比喻表達更簡潔、精煉、靈活、含蓄,還能增加語言的美感與趣味,耐人尋味。飾喻還可經由常見的比喻通過省略喻詞、調換語序、濃縮句式的手法錘鍊而成,並且日常可見(如黃金時間、鋼鐵意志、蜂窩煤、毛毛雨、飛奔等等),以致於人們通常忘記了它也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例句:
(1)我騎著思想的野馬奔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2)太陽下那點點水泡似的蒙古包閃爍著白光。
引喻
引喻是從明喻演變而來的複雜的比喻,它不再是詞與詞之間的打比方,而演化成句與句之間的打比方。當明喻句式中的被比喻物(本體)和比喻物(喻體)分別為一個單句時,一般可以將喻詞拿掉,就構成了引喻。在結構上,被比喻物和比喻物這兩個單句構成一個並列的複句;而在內容上,讀起來仿佛有一方引進另一方的意思,所以就把它稱之為引喻。
例句:
(1)羊肚子手巾包冰糖,雖然人窮好心腸。
(2)你說你孤獨,像火星照耀了十三個州府。
溫馨提示1、如果您喜歡這篇原創文章,就到頁底贊點鼓勵給作者,或者點擊頁底右邊的在看,或者分享到您的朋友圈,讓更多人看到哦。
2、詩歌坊原創作品可以隨意收藏、分享和連結,但未經同意而進行轉載、複製又不標註來源出處,或者抄襲、歪曲、篡改、剽竊等行為屬於侵權行為。
3、如果您有原創的詩歌、詩歌賞析、詩評詩論、周邊作品以及詩歌典故、詩人趣事等等內容,都可以到詩歌坊投稿箱投遞您的作品。
4、所有作品都是作者的心血,將獲同等的尊重,所有讚賞不必提成,全額轉歸作者本人所有。
5、詩歌坊目前運營有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以及詩歌坊網站 HTTP://WWW.JTDX.CN/SHI,我們誠摯邀請志同道合者通力合作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