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表達技巧、表達效果和修辭手法

2021-02-08 高中語文老師

       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表達技巧、表達效果和修辭手法是語文學習中經常遇到的幾個概念,學生經常辨析不清。我也往往被這些概念的相似相近而又常見常用弄得稀裡糊塗,即使當面給學生解釋了,過後細究起來自己也覺得它們之間區別太小,不易辨識。4月17日下午,我花了整整四節課時間,上網搜索資料,查閱工具書籍,甄別研究辨析,整理出了這篇關於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表達技巧、表達效果和修辭手法的文章,一方面是自己學習研究,理清這些語文概念,另一方面是為了我的學生,幫助他們提高語文知識學習能力。

表現手法是指人們運用語言藝術,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時所採用的具體方法。不同藝術門類都有自己不同的表現手法。比如繪畫有色彩明暗、線條、塊面、透視、比例等手法,音樂有音調、音色、節奏、和聲、旋律、復調等手法,電影有蒙太奇、長鏡頭、畫外音、特寫等手法。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它運用語言藝術創造性地借鑑和運用不同門類藝術的表現手法塑造語言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具有綜合性和廣普性特徵。其表現手法也因此而種類繁多,叫法不一,雅俗互存,洋洋大觀,如託物言志、寫景抒情、敘事抒情、直抒胸臆、對比、襯託、卒章顯志、象徵、襯託、想像、聯想、照應、寓情於景、反襯、烘託、託物起興、美景襯哀情、渲染、虛實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伏筆照應、託物言志、設置懸念、渲染環境、側面描寫、正面描寫、直接抒情、間接抒情等等。

(1)文體不同表現手法不同。文學語言藝術的文本形式有小說、詩歌、散文、劇本以及通訊、報導等實用類文體。不同的文體具有不同的表現手法。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託物言志、抑揚結合、象徵等手法;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傳統表現手法如「賦、比、興」,現代常用的手法如比擬、誇張、借代等等;鑑賞現代文閱讀時常常要用到想像、聯想、類比、象徵、烘託、對比、渲染、修辭、抑揚、用典等等。

(2)角度不同手法不同。人們既可以從語言的修辭角度去看,如比喻、象徵、反諷、比擬、借代、孽狀、誇張、反覆、對偶、婉轉等都是常見的修辭手法;可以從語言的音律角度去看,如節奏、格律、反覆、押韻等也是常見的音律手法;可以從敘述描寫的視角去看,如正面、側面、對比、烘託、映襯、直接、間接等都是常見的視角手法;可以從描寫景物的方法角度去看,如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等都是常見的描寫方法;還可以從布局謀篇的順序用度去看,如順敘、倒敘、插敘、補序、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等都是常見的行文順序。

修辭手法,就是通過修飾、調整語句等手段,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方式或方法,屬於表現手法之一。

語文中主要修辭手法有:對偶、比喻、擬人、借代、誇張、排比、反覆、比擬、象徵比擬、寄寓(寄託),互文、設問、引用、呼告、反問、頂針等。其中比喻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復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較喻(又名強喻)、譬喻、飾喻、引喻、隱喻。

其他特殊性描寫方法有:白描,比擬(又名比體),避復,變用,層遞,襯墊(又名襯跌) ,襯託(又名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聯珠、頂針),對比,對仗(又名對偶、排偶),翻新,反覆,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又名並提、合敘、合說);復迭錯綜,複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迴環,回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又分為:摹形,摹聲,摹色),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又名聯珠),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又分為:迂迴語、謙敬語、避諱語),婉曲,通感(又名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復踏,拈連(又稱:順捏)。

表達方式是指人們在用語言、藝術、音樂、行動等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時所採取的語言方法和形式。表述不同的內容需要有不同的表達方式。表達方式與表達方式屬於同一個概念,人們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時,表達方式是文章構成的一種形式要素,它隨語言表達的產生發展而逐步形成。現代寫作學研究提出了「表達方式」這一概念,延用至今。

常見表達方式有五種:記敘(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1)記敘 記敘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在寫事文章中應用較為廣泛。

(2)描寫 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包括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外貌描寫、環境描寫)等,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具體指以形式化的話語組織,象徵性地表現個人內心情感的一類文學活動,它與敘事相對,具有主觀性、個性化和詩意化等特徵。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並通過在意識中對現實的審美改造,達到心靈的自由。抒情是個性與社會性的辯證統一,也是情感釋放與情感構造、審美創造的辯證統一。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4)議論 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5)說明 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係、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五種表達方式,作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為內容表達服務。一定的內容採用不同的表達來寫作,可產生不同的效果,這就是所謂表達功能。

表達技巧是指人們在用語言、藝術、音樂、行動等表達思想感情時所採取的技巧,具有提升表達方法和形式方面的技術、藉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作用。表達技巧與表現技巧是同一個概念,屬於積極的表達,猶如語言表達中的修辭,技巧的目的在於提升表達技藝,增強表達效果。由此,凡是提升表達技藝、增強表達效果的方式方法都屬於表達技巧的範圍。

人們在使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時,其文本形式有小說、詩歌、散文、劇本以及通訊、報導等實用類文體,其表達技巧通常包括下列五種形式。

(1)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抒情、描寫。其中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正側面描寫結合、虛實結合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而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襯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語皆情語等。

(2)表現手法:想像、聯想、類比、象徵、烘託、對比、渲染、懸念、反襯、比興、託物言志、賦比興、動靜相襯、虛實結合、景情理合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懷、借古諷今、用典、鋪墊、映襯烘託、欲揚先抑、先聲奪人、以小見大、以動寫靜、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等。

(4)結構:承上啟下、起承轉合、懸念、照應、鋪墊、銜接、伏筆、首尾照應、開門見山、層層深入、先總後分、先景後情、卒章顯志等。

(5)修辭手法:比喻、雙關、借代、反覆、排比、反問、設問、擬人、誇張、對偶、互文等。

表達效果,顧名思義就是人們運用語言表情達意在接受對象中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就文本閱讀而言,表達效果就是人們運用語言的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描寫方法、修辭等)對讀者產生的影響和作用,用來評價效果的,如引人深思、耐人尋味等。

表現手法、表達技巧、表達效果三者有顯著區別:表現手法是具體的方法形式,表達技巧包含了表現手法,表達效果是最後的結果、影響和作用。


【聲明】本文轉自網絡編輯整理,僅做學習交流,如涉版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長按識別免費關注高中語文老師」↓


推薦關注「高中語文提昇平臺


相關焦點

  • 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
    是指在寫作過程中,對所使用的語言進行修飾、加工、潤色,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方法。是語言在長期運用過程形成的具有特定形式和表達功能的修辭格式。它是一種語言技巧,是服務於思想內容的。      修辭方法共有四十多種,但我們常見的有屬於材料方面的:比喻、借代、引用、摹狀等。屬於意境方面的:擬人、反問、設問、誇張、象徵等。屬於詞語方面的:回文、歇後、析字等。
  • 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技巧表達效果
    修辭手法,就是通過修飾、調整語句等手段,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方式或方法,屬於表現手法之一。語文中主要修辭手法有:對偶、比喻、擬人、借代、誇張、排比、反覆、比擬、象徵比擬、寄寓(寄託),互文、設問、引用、呼告、反問、頂針等。
  • 高中知識點:常見的手法區別: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
    它們雖然都屬於表達技巧,卻有明顯的區別:1.修辭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和藝術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稱為修辭手法。修辭手法是針對具體的句子而言的。修辭手法的種類很多,內容博雜。但高考語文考試大綱要求學生掌握的修辭手法(辭格)共有八種: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和反問。詩歌中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設問、反問、頂真等。
  • 修辭手法的作用及表達效果 修辭手法的作用及表達效果是什麼
    靈活運用修辭手法可以豐富我們的文章,讓我們的文章看起來更加生動有趣。還不了解修辭手法有哪些作用和表達效果的朋友,一起來看看這篇這篇文章吧!  修辭手法有哪些  修辭手法一共有63大類,79小類。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等。
  • 【語文技巧】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辨析
    畫線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__________   ____________表現手法【知識卡片】  表現手法:為了表現人物形象、表達思想感情而使用的手法。通常也包括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和藝術手法、寫作手法內容交叉。相當部分在現代文學類中考查。
  • 【高中語文】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辨析
    畫線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__________   ____________表現手法【知識卡片】  表現手法:為了表現人物形象、表達思想感情而使用的手法。通常也包括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和藝術手法、寫作手法內容交叉。相當部分在現代文學類中考查。
  • 2018初中語文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考試吧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題型的答題指導》,僅供參考!
  • 閱讀理解基礎常識:表達技巧和表現手法的區分
    在現代文閱讀的題目當中,常常有一些概念,我們的孩子混淆不清,這樣做題特別容易出錯,如表達技巧,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寫作方法,表達效果,修辭手法等,面對這些問題,如果分不清,答題時就會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寫作手法和表現手法的區分。
  • 2018初中語文「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題型的答題指導
    我們在解答「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或作用)」這類題型時,除了要答出詞句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以外,還要答出能體現這種手法的表達效果的關鍵詞(或短語)。例:「這裡運用比喻(或擬人),生動形象地表明了……」;「運用對比,鮮明地表現出……」;「這裡運用排比,表達了……的強烈情感」等等。但是,指明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並不是我們答題的核心,其核心是要答出運用了這種修辭手法的詞句的內涵。
  • 詩歌鑑賞12 表達技巧之修辭手法
    鑑賞詩歌表達技巧                     之修辭手法概念:高考對修辭手法的考查一般分為兩個層面:一是辨認修辭。二是說明修辭的表達效果。《考試說明》規定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擬人、擬物)、借代、誇張、對偶、排比、反覆、設問、反問。對修辭手法的鑑賞,就是要明確辨識和判斷修辭手法是什麼,掌握和了解各種修辭表達的特點,分析評價它們對於塑造形象、表達情感和體現主旨的作用。
  • 2021高考古詩鑑賞之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終極總結
    古代詩歌鑑賞之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
  • 談談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1.要理解幾種常用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常用修辭手法主要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八種,對於每一種修辭手法,要準確理解它們的表達作用(課本上都有介紹),做到靈活運用。前三種主要是在寫各類句子(或語段)、分析句子的表達效果(或作用)中落實;對偶則主要在擬寫對聯中落實。當然另外四種也不應該忽視,應在平時多加訓練。2.要在寫作中去靈活應用。一篇作文是否有文採,主要是語言是否生動,是否有感染力,而修辭手法在裡面起著關鍵的作用。
  • 閱讀理解知識點:語言特色+寫作手法:修辭、表達方式、表現手法
    二、寫作手法:1、修辭手法:(1)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不同事物之間的某些相似之處,用一個事物來比喻另一個事物。2、表達方式:(1)記敘: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對人物、事件和景物,不加修飾的把基本情況交代清楚,使讀者有概括性的了解,獲得一個整體的印象。
  • 複習講座:「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答題技巧及模板!中考提分必備
    修辭及其表達效果和寫作手法的作用,一直是中考試題的一個重點,但不是難點,只要掌握基本的方法,做這樣的題目並不是困難的事情。關鍵是怎樣把內容表達完整。對文章中句子的理解,我以為是讀好,讀透文本的基本途徑,對文章中含有修辭和寫作手法的句子透徹理解更是提高閱讀鑑賞能力的關鍵。
  • 修辭方式與表達方式、表現方法、描寫手法、說明方法與說明方式、論證方法與論證方式、答題技巧
    >修辭方式與表達方式在初中語文中是經常提及的兩個名詞術語:它們之間區別很大。(一)修辭方式:是指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方法,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情感真摯、強烈而又引人入勝。初中課文常見的修辭方式有比喻、擬人、誇張、對偶、排比、反問、設問、對比、借代、反覆、反語、引用、互文、婉曲、頂真、迴環、通感等。
  • 高考語文,古詩中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技巧大全整理!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初、高中學生對於語文都有一定的誤解,認為高中語文隨隨便便也能考個100多分,而且學了也不一定有效果,不如學習數學、英語提分快!其實,小編想說的是,語文也是一個很拉分的科目哦!一科拉個幾十分也是很正常的!很多中生點都不能很好的把握語文,抓住語文課程的特點與核心內容。
  • 中考語文 現代文閱讀理解第七講:如何區分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
    在現代文、古文、詩歌閱讀中,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等等類似的說法,極其讓人迷惑,不知道如何區分。其實這樣的問題,不僅在現代文中,而且在古文和詩歌閱讀中,也經常出現。在今天的第六講中,我們就來說說什麼是表達方式?什麼是表現手法?什麼又是寫作手法呢?什麼又是修辭手法呢?
  • 古詩詞鑑賞 | 表達技巧專題(五)抒情手法
    作用:①能很好地表達出詩人的感情;②有著意味深長、含蓄雋永的效果。例句賞析: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二、抒發內容不同1、借景抒情:抒發的是情感,表現的是情緒。2、託物言志:表現自己的志向理想、人生態度和追求。
  • 高中古詩詞鑑賞,涵蓋題材流派,修辭手法,表達技巧,建議收藏!
    難度也日益在增加,想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研究它的修辭手法,表達技巧。其實其中有一定的規律可尋,這也就是所謂的套路。掌握古詩詞的精髓,題材流派。適當練習,便可遊刃有餘。古詩詞鑑賞:一抓詩眼,二抓意象;三抓意境古詩詞分類。古詩詞題材。
  • 承上啟下是什麼手法 承上啟下是修辭手法嗎
    在我們讀課文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多文中都會運用承上啟下的手法,使整篇文章更加完整。但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承上啟下這種手法具體怎麼用,代表著什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寫作手法,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