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基礎常識:表達技巧和表現手法的區分

2020-12-10 李老師講閱讀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李老師,講閱讀的李老師,關注李老師,學習語文不發愁。

在現代文閱讀的題目當中,常常有一些概念,我們的孩子混淆不清,這樣做題特別容易出錯,如表達技巧,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寫作方法,表達效果,修辭手法等,面對這些問題,如果分不清,答題時就會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寫作手法和表現手法的區分。

寫作手法

它的別名非常多。從廣義上來講:寫作手法就是表達技巧,當然還有好多名字,大家也可以記一記,寫作技巧,寫作特色,寫作藝術,表達效果,表達特色,藝術效果,藝術特色,表現藝術,表現特色這些都是寫作手法,也稱為表達技巧,是不是好多?難不難記?大家只要記住一點就可以了,寫作手法(表達技巧)是對於全篇文章來說的。像藝術效果,藝術特色,表現藝術,這在古詩文賞析中會用這幾個詞語。大家明白了吧,看到這幾個詞一定要知道考的就是關於寫作手法(表達技巧)的。

寫作手法之表達方式

寫作手法包含4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結構手法。 今天我們先來講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及其作用。

常見的表達方式有5種:記敘(敘述)、說明、議論、抒情、描寫。

記敘就是把人物的經歷或事件的整個發展過程及場景和空間的轉換記下來,

它的作用是:概括性強,為下文做鋪墊、埋下伏筆等

說明是用最簡潔的文字,把事物的形態,性質,特徵,成因,功能,關係解釋清。

它的作用是:詳細清楚的交代……,科學準確地介紹紹……。

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

它的作用是:使作者觀點鮮明,深刻,引發讀者思考,突出中心,生化主題。

抒情就是抒發和表達作者的感情。

它的作用是:抒發作者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描寫就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描寫按照內容來劃分,可以分為人物描寫和景物描寫。人物描寫又分外貌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環境描寫分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如果從描寫角度來劃分,可以分為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描寫景物的角度分4個方面:視覺,聽覺,嗅覺,觸覺。

例子:一個六人組成的考察隊在可可西裡無人區突遇暴風雪,迷失了方向。天漸漸黑下來,老隊長神色凝重告訴大家,如此惡劣的天氣,營救工作根本無法進行,我們必須設法熬過今晚才有獲救的可能。大家的心一下子跌到了無底深淵。誰都明白,這裡夜間溫度將降到零下37度,要想在野外熬過一夜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後一根火柴》

這段話才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什麼作用?

答案:這段話運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它的作用是,概括事實,交代了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的關係,為下文故事情節的發展做出了鋪墊。

同學們學會了嗎?李老師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做閱讀理解的小知識,希望幫助大家在閱讀理解上取得好成績。

大家如果喜歡的話,請多多轉發,關注,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私信老師

相關焦點

  • 中考語文 現代文閱讀理解第七講:如何區分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
    如果在閱讀理解中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是否會答呢?這是否屬於難題呢?「文章第3段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有什麼表達作用?」相信很多學生都認為:這類題目是現代文閱讀中的難點。在現代文、古文、詩歌閱讀中,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等等類似的說法,極其讓人迷惑,不知道如何區分。其實這樣的問題,不僅在現代文中,而且在古文和詩歌閱讀中,也經常出現。
  • 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技巧表達效果
    英文裡不知道有沒有這麼細緻的區分,在中學語文學習中,這幾個概念倒是有著不同的意義。下面這篇整理文章摘錄自網絡,僅供參考。表現手法是指人們運用語言藝術,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時所採用的具體方法。不同藝術門類都有自己不同的表現手法。比如繪畫有色彩明暗、線條、塊面、透視、比例等手法,音樂有音調、音色、節奏、和聲、旋律、復調等手法,電影有蒙太奇、長鏡頭、畫外音、特寫等手法。
  • 關於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表達技巧、表達效果和修辭手法
    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表達技巧、表達效果和修辭手法是語文學習中經常遇到的幾個概念,學生經常辨析不清。我也往往被這些概念的相似相近而又常見常用弄得稀裡糊塗,即使當面給學生解釋了,過後細究起來自己也覺得它們之間區別太小,不易辨識。
  • 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
    不同文體的文章所運用的表達方式不盡相同,比如:記敘文是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其中兼有說明、抒情和議論。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兼有記敘、說明或是抒情。而說明文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也有敘述、議論甚至描寫。 表達方式的技巧還包括各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如先敘後議、先敘後議、夾敘夾議等。
  • 最全最實用的古代詩歌閱讀表達技巧基礎知識表解
    最全最實用的古代詩歌閱讀表達技巧基礎知識表解!(含五種易混表達技巧詳解)一、詩歌表達技巧——表達方式五、詩歌表達技巧——表現手法【如何區分幾種易混的表達技巧3.襯託與對比襯託是利用事物間相近或對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為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對比是把兩個對立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兩個對立面進行對照,突出事物特點。二者的區別主要是:①襯託有主有次,對比不分主次;②對比主體雙雙出現,襯託主體未必出現。襯託分正襯和反襯。對比與反襯有時不易區分,高考評分時往往都算對。
  • 靖德公考:言語理解與表達技巧中的片段閱讀怎麼攻略?
    無論是在各種各樣的事業單位考試,還是在各種省考還有大型國考的行測試卷當中,總有一種題目會給你帶來深刻印象,這個題目類型就是言語理解與表達技巧。在言語理解中,我們不僅要做對題目,而且還要做到快速應對,才能更好地提高言語模塊的準確度。
  • 現代文閱讀——表現手法及其作用
    在語文學習中,我們經常會碰見許多專有名詞,比如說:修辭手法、描寫方法、表現手法等等。這些名詞就能把許多學生繞暈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現代文閱讀中,關於表現手法的作用的答題技巧。常見的題目問法1、作者寫xx,顯然不是在寫xx,作者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2、試指出本文運用的一種表現手法,並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
  • 經常混淆考生的閱讀題:表現手法、表達方式!
    許多學生在做閱讀理解時,經常會碰到一些題型,比如說:理解畫線句子的表達方式。每次問到這個問題,大多數學生都是一頭霧水,腦袋裡閃現出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描寫方法等等。到底是哪一個,怎麼答?考生一頭霧水。下面就來詳細說說表現手法和表達方式!
  • 在閱讀理解中,寫作手法考查哪些?有什麼答題技巧?
    談到寫作手法,穆老師想說的話有很多。咱們就從「學生角度」談起吧!許多學生不知道「寫作手法」包括哪些,所以考試的時候會被扣分,更可氣的是,下次考到「寫作手法」還是不會!寫作手法往往應用於古詩詞鑑賞和文學類文本(記敘文)閱讀中,它包含的知識點很多,確切地說,它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如果你沒有系統地學習,肯定難以駕馭它!穆老師先給大家展現一道古詩詞鑑賞題——《秋日題竇員外崇德裡新居》,穆老師為大家整理如下圖,同學們可以仔細查看!
  • 閱讀理解知識點:語言特色+寫作手法:修辭、表達方式、表現手法
    3、生動類:語言生動形象、輕鬆活潑,幽默風趣、富有感染力、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4、簡練類:語言凝練、簡潔明了、言簡意駭。3、表現手法(1)鋪墊:起陪襯所用,大費筆墨的描寫次要人物或事件,來襯託主要的人物和事件,為它做鋪墊。
  • 高中知識點:常見的手法區別: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
    它們雖然都屬於表達技巧,卻有明顯的區別:1.修辭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和藝術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稱為修辭手法。修辭手法是針對具體的句子而言的。修辭手法的種類很多,內容博雜。但高考語文考試大綱要求學生掌握的修辭手法(辭格)共有八種: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和反問。詩歌中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設問、反問、頂真等。
  • 2018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方法
    所以,我在走向北大閱讀教學中提出,閱讀要像寫作一樣慎重審題和措辭,這也是閱讀高分的秘訣。     學生有了規範答題意識,才會總結規律和方法,才能精準理解題目,便不會無意識丟分了。     第三天訓練:初中閱讀中深層含義類題目有哪些答題技巧及套路     初中閱讀題型中,篩選信息類題目佔30%,屬於基礎能力題,得分比較容易;深層理解類題目佔30%,屬於高層次能力考察題,拉開了得分距離;審美鑑賞類題目佔40%,屬於高層次能力     考察題,拉開了得分距離。
  • 初中語文表現手法知識點匯總,附例句+區分方法!
    (例句+區別方法)從廣義上來講,表現手法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語句組織方式。又因現代的語文已不太注重表現手法與表達技巧的區分,可認為二者是統一的,但要嚴格區分,表現手法從屬於表達技巧。表現手法常見的種類:1.
  • 【初中語文】表現手法知識點匯總,附例句+區分方法!
    (例句+區別方法)從廣義上來講,表現手法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語句組織方式。又因現代的語文已不太注重表現手法與表達技巧的區分,可認為二者是統一的,但要嚴格區分,表現手法從屬於表達技巧。表現手法常見的種類:1.
  • 2020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一)表達技巧與表現手法
    目標:     1、了解記敘文閱讀中常見的表現手法     2、掌握辨別表現手法及賞析其作用的方法     一、什麼是表現手法嗎?它有哪幾種類型?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
  • 【語文技巧】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辨析
    和韋蘇州《秋齋獨宿》  【金】趙秉文冷暈侵殘燭,雨聲在深竹。驚鳥時一鳴,寒枝不成宿。請分別指出兩首詩第一句使用的修辭手法。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12、【2013浙江卷】 閱讀下面,完成21—22題。
  •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的13個關鍵知識,掌握閱讀答題技巧,備好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的13個關鍵知識,掌握閱讀答題技巧,備好!語文閱讀理解,一直都是孩子語文考試丟分的「重災區」。之前我們也為同學們分享過語文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如帶著問題讀文章、答案能從文中找、學會歸納文章中心思想。同學們掌握好這3個答題技巧,就會發現原來閱讀理解也是非常簡單的。有同學們就要說了:這三個方法看起來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第二十一講:寫作手法之照應的分類和好處
    在語文的閱讀理解中,我們經常看到表達方式、表達技巧、寫作手法、修辭手法等等各種具體辨析手法和作用分析的題目,這些概念,讓人難以區分,有些作用之間也有聯繫。像鋪墊、伏筆、懸念、照應這四種表現手法,是我們平常在寫作中經常用到的手法,而且中考和高考的現代文閱讀理解中,也會經常考到。
  •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解題策略和技巧(上篇)
    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明確規定:要「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在歷年高考試題中,閱讀理解對英語成績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閱讀理解題也在逐年提高難度。目前,中學英語教學中,以慢讀、精讀為主,偏重語言形式,而忽略閱讀技巧的訓練。
  • 語文閱讀理解技巧
    情感變化題答題思路:回到原文畫出表現情感、心理變化的詞句;給原文分層次;挑詞或概括出作者情感變化 記敘順序題:順敘—全文:事件脈絡清晰,敘事詳細倒敘—全文和首段:內容上製造懸念,表達強烈 感情;結構上避免文章平鋪直敘插敘—中間段:充實內容,襯託人物,使主題更 鮮明,行文起伏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