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李老師,講閱讀的李老師,關注李老師,學習語文不發愁。
在現代文閱讀的題目當中,常常有一些概念,我們的孩子混淆不清,這樣做題特別容易出錯,如表達技巧,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寫作方法,表達效果,修辭手法等,面對這些問題,如果分不清,答題時就會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寫作手法和表現手法的區分。
寫作手法
它的別名非常多。從廣義上來講:寫作手法就是表達技巧,當然還有好多名字,大家也可以記一記,寫作技巧,寫作特色,寫作藝術,表達效果,表達特色,藝術效果,藝術特色,表現藝術,表現特色這些都是寫作手法,也稱為表達技巧,是不是好多?難不難記?大家只要記住一點就可以了,寫作手法(表達技巧)是對於全篇文章來說的。像藝術效果,藝術特色,表現藝術,這在古詩文賞析中會用這幾個詞語。大家明白了吧,看到這幾個詞一定要知道考的就是關於寫作手法(表達技巧)的。
寫作手法之表達方式
寫作手法包含4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結構手法。 今天我們先來講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及其作用。
常見的表達方式有5種:記敘(敘述)、說明、議論、抒情、描寫。
記敘就是把人物的經歷或事件的整個發展過程及場景和空間的轉換記下來,
它的作用是:概括性強,為下文做鋪墊、埋下伏筆等
說明是用最簡潔的文字,把事物的形態,性質,特徵,成因,功能,關係解釋清。
它的作用是:詳細清楚的交代……,科學準確地介紹紹……。
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
它的作用是:使作者觀點鮮明,深刻,引發讀者思考,突出中心,生化主題。
抒情就是抒發和表達作者的感情。
它的作用是:抒發作者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描寫就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描寫按照內容來劃分,可以分為人物描寫和景物描寫。人物描寫又分外貌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環境描寫分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如果從描寫角度來劃分,可以分為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描寫景物的角度分4個方面:視覺,聽覺,嗅覺,觸覺。
例子:一個六人組成的考察隊在可可西裡無人區突遇暴風雪,迷失了方向。天漸漸黑下來,老隊長神色凝重告訴大家,如此惡劣的天氣,營救工作根本無法進行,我們必須設法熬過今晚才有獲救的可能。大家的心一下子跌到了無底深淵。誰都明白,這裡夜間溫度將降到零下37度,要想在野外熬過一夜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後一根火柴》
這段話才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什麼作用?
答案:這段話運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它的作用是,概括事實,交代了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的關係,為下文故事情節的發展做出了鋪墊。
同學們學會了嗎?李老師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做閱讀理解的小知識,希望幫助大家在閱讀理解上取得好成績。
大家如果喜歡的話,請多多轉發,關注,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私信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