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世界茶油的發源地

2020-12-22 百家號

油茶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據清宗法《三農記》(1700年)引證《山海經》緒書:「員木,南方油食也」。「員木」即油茶。可見我國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已有2300多年歷史。

耒陽大規模種植油茶,據耒陽文史專家蔡德初先生考證,應是從清中葉開始。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植物名實圖考》記載:耒陽有大面積的油茶林。

光緒二十四年(1898)閏三月,湖南巡撫部院奉諭旨,勸民墾荒種植油茶,立石曉諭「敢有傷害,重懲勿赦」,油茶麵積大增。

民國二十四年(1935),政府倡導造林,強令種植油茶,新栽培油茶4萬畝。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全縣有油茶林87萬畝。從建國到現在的60多年中,特別是近年來,耒陽市委、市政府致力打造全國油茶第一強縣,大力發展油茶,截至2018年7月,全市共有油茶林115萬畝,是全國油茶麵積第一縣;2017年產茶油1.02萬噸,年產值15億元。

現有油茶種植企業30餘家,油茶專業合作社45家,種植面積200畝以上大戶260戶,全國油茶產業重點企業1個,省級林業龍頭企業2家。

耒陽油茶如此豐盛,與耒陽獨特的氣候環境和地質條件是分不開的。耒陽市地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具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熱量豐富等特點,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1337.4mm,年日照時數1648小時,無霜期289天。

成土母巖母質主要有板巖、頁巖、砂巖、花崗巖、石灰巖、第四紀紅土類母巖等,土壤紅壤肥沃,海拔多在100米至300米之間,適宜油茶生長,油茶產量高,茶油品質好

大規模種植油茶以來,茶油成為耒陽人的主要食用油,其他食油僅作調劑而已。因此,耒陽人家家戶戶都有一個裝茶油的「海」(一種口小肚大的瓷質容器)或「缸」,一般是放在二樓陰涼處。

耒陽油茶不但能滿足耒陽人民的食用供應,而且還銷往省內外,成為耒陽著名的名優特產品之一。據清光緒十一年(1885)《耒陽縣誌˙物產》記載「積油萬擔」。

1935年,耒陽產茶油8萬擔(每擔約50公斤)。1943年,長沙鬧油荒,由省政府出面,以每擔940元限價,從耒陽調茶油760擔,接濟市銷,解除油荒,成就一段佳話。

目前,耒陽油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藉助網際網路,譜寫了飄洋過海的新篇章。耒陽市神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神龍國油榮獲2015中國森林食品交易博覽會金獎,耒陽市金鑫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利天然茶油通過天貓、京東等網際網路加平臺遠銷香港、日本,走進國際市場

耒陽油茶根據成熟期,分為寒露子和霜降子。同是寒露子,也有寒露當天採摘或寒露後三天、五天甚至十天採摘的。之所以會有這種區別,一是「十裡不同天」,山南山北或許都有差異;二是因為採摘油茶是一項體力活,需要請上親戚朋友一起完成,所以在時間上各村有意錯開。

油茶採摘之前,各鄉鎮、各村組都會提前開好大會,宣布各村採摘時間。時間一經敲定,便雷打不動,不管颳風下雨,都會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為了做到令行禁止,各村還會派出巡山人員,看是否有人提前上山採摘。巡山人員在雙方油茶林的邊界處鳴鑼宣示,如若發現提前採摘人員,便會提出嚴厲警告。

採摘油茶,對耒陽人來說,熱鬧不亞於過年。採摘油茶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戶戶的親朋友好友都會提前趕過來,平日裡寧靜的鄉村,頓時熱鬧非凡,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主人家都會置辦好酒好菜,犒勞前來幫忙的親朋好友。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是粉蒸肉,肉還必須是大塊的肥肉,這樣方顯主人家的隆重和大方。

採摘當天,天還沒亮,女主人就辦好了早飯,把大家叫醒起來用餐。天一亮,全村男女老少便住山湧去,一邊摘著茶仔,一邊天南海北高談闊論,那場景比任何一個節日都盛大。

耒陽油茶的發展歷史,其實就是耒陽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縮影。新中國建立後,縣人民政府重視油茶生產,加強對油茶林的管理,油茶產量總體上呈上升趨勢。但油茶產量也有大小年之分,所以總產量呈馬鞍型。

1984年實施世界糧食計劃署援助的油茶更改工程建設,更新改造後耒陽油茶麵積雖未增加,但油茶產量穩中有升,1993年產油1800噸,1995年為2500噸,2000年達3354噸。2005年,全市產茶油4072噸。

油茶的豐收,離不開辛勤的勞動。耒陽人民勞動主要有三大陣地:田、土、山。田裡種水稻,土裡種蔬菜,山上則種油茶。

勤勞的耒陽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根據油茶生產規律得出「一年不墾復草成行,兩年不墾復減產量,三年不墾復茶樹黃,四年不墾復茶山荒」的經驗。油茶林墾復一般做到「三年一大墾,一年一小鋤」

1950年,中共耒陽縣委、縣人民政府召開區、鄉幹部擴大會議,部署墾復油茶山。當年墾復3.47萬畝。

東湖小山鄉何以仁一家,土改分得荒茶山18畝,只摘茶苞580公斤,榨油34公斤,畝均1.8公斤。1952年全部墾復,1953年又復墾一遍,1954年進行一小鋤(倒刨草),當年收茶苞4100公斤,榨油225公斤,畝產12.5公斤,比未墾復的油茶林單產提高5.9倍。

1955年,縣委召開油茶生產代表會議,介紹和推廣何以仁墾復油茶林的經驗,年底全縣墾復油茶林17萬畝。

1975年六月,農林部在耒陽召開油茶生產經驗交流會,參加會議的有15個省(市、自治區)農林、糧油部門,重點產區的地、縣負責人和先進單位代表200多人。

農林部領導楊延森,中共湖南省第二書記張平化、書記毛致用到會講話,中共耒陽縣委書記朱靜軒向大會介紹了發展油茶生產的經驗。大會還印發了中共耒陽縣委的油茶試驗山簡介和耒陽公平、仁義、集賢3個公社油茶生產簡介等材料。次年,全縣油茶老、殘、荒林全部墾復,計41萬畝。經郴州地區林業部門驗收,達高標準的「三保山」(保水,保土,保肥)1884畝,1977年增加到8588畝。

1978年6月,在油茶林多的東湖、公平、仁義、南京、上堡、大義、竹市、集賢、哲橋、三架、餘慶等18個公社成立墾復油茶山指揮所。這些公社抓住春耕、雙搶(搶收早稻搶晚插稻),春節前後的3個有利時機,對油茶山採取任務到戶,責任到勞,包幹墾復的辦法,進行突擊性的墾復。小水,竹市等部分公社則組織專業隊伍,公社黨委帶頭挖樣板山。當年墾復油茶山40萬畝,其中「三保山」增加到10萬畝。

耒陽油茶的發展,得到了上級相關部門和領導的高度重視。1982年11月,國家林業部向世界糧食計劃署(以下簡稱WEP)正式提出申請,在湖南省油茶集中產地的常寧、耒陽、永興3縣(市)建設油茶更新改造示範工程。

1984年5月,WEP援助政策和計劃委員會第17屆大會批准了申請,並命名為WEP—中國2696工程,確定同年10月開工,到1989年10月完成。耒陽承擔8萬畝的更新改造的任務,為了把工程建設成為「高標準、高質量、高產量、出效益、出經驗」的示範樣板,耒陽人民在市委、政府的領導下,上下同心,圓滿完成任務。

1990年6月,WEP官員對耒陽油茶更改工程進行考察後,高度評價耒陽油茶改造工程。同年,經省油茶更新工程指揮部全面檢查驗收,耒陽名列全省第一,榮獲省「更新改造雙優獎」和「先進項目縣」稱號,項目獲省林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6年,國家林業部造經營司司長成正女在耒陽,主持召開油茶低產林改造項目座談會。當年,農業、水利、林業三部授予耒陽「外援項目先進單位」稱號。

1998年,耒陽市被國家林業部列為「跨世紀油茶高產穩產示範項目」全國5個縣(市)之一。2000年3月,耒陽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名特優經濟林--油茶之鄉」稱號。

2010年9月,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在耒陽召開,時任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全國15個油茶產區的省(區、市)代表出席會議,對耒陽油茶產業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向全國推廣。

2013年6月,時任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視察我市油茶產業建設情況,對我市在油茶產業上取得的輝煌成果給予充分讚揚。

2014年,再次被授予「中國名特優經濟林——油茶之鄉」的稱號,2017年被授予「全國木本油料特色區域示範縣」稱號,連續多年獲省市油茶先進單位。

相關焦點

  • 名揚天下的湖南神農國油的起源史 ——追溯茶油
    2.神農國炎帝為方便製造耒耜這種農具,於是就將部落遷徙到耒陽。因為有了耒耜這一工具,炎帝部落農業生產的效率大為提高,族人們不用再為糧食而擔憂,部落上下一片歡聲笑語,為感謝這片土地,炎帝將耒陽一帶賜名為神農國。
  • 善行天下山茶油:讓中國茶油,香飄世界!
    糧油:關乎國計民生關乎穩定大局  我國是茶油的原產國和主產地,全球90%以上的茶油原料和產品源自中國。茶油是我國得天獨厚的、有待深入挖掘的「富礦」和戰略性民族產業。茶油也是典型的生態產業、循環經濟和極具後發優勢的戰略性產業,對於緩解我國本土傳統糧油供給嚴重不足,60%以上要依賴進口,14億人口的糧油供給特別是安全問題的意義重大。
  • 小塊頭易拉罐炒飯:創新炒飯包裝的發源地
    小塊頭易拉罐炒飯:創新炒飯包裝的發源地 2020/09/12 22:00 來源: 瀏覽:852
  • 耒陽「十大家菜、特色農產品」,你吃過哪些?
    十大特色農產品 一、耒陽紅薯粉皮 「耒陽紅薯粉皮」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以紅薯澱粉為原料製作而成。粉皮以勁柔爽口,味道鮮美而深受人們喜愛。
  • 湖南扶貧茶油霸屏紐約時代廣場,讓世界看見湖南茶油!
    「華夏康茶油,為世界加油」,隨著這一身藍色西服的男子出鏡的,還有一行巨幅漢字。百老匯街與第七大道交會,劃出「世界的十字路口」——紐約時代廣場。這裡年均遊客流量4000萬人次、人流量1億人次,被視為「全球吸睛」的最佳廣告位之一。在淘寶、華為、格力等中國知名品牌廣告紛紛登錄這個十字路口之際,要為世界加油的這「土味」漢子,是何許人?
  • 振興油茶產業,湘天華讓山茶油走進千家萬戶
    12月9日,毛偉明在郴州市糧油機械有限公司調研 湘天華一直紮根湖南攸縣、安仁、耒陽、桂陽四個縣市,累積為2萬餘人次提供了就業機會,幫助超過100餘貧困戶完全脫貧,連續三年被評為油茶產業扶貧示範基地這也是湘天華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一直以來,湘天華堅守初心,築夢前行,精準扶貧,壯大產業,確立以「純山茶油、中國食品、國際品質」為企業宗旨,以「振興油茶產業、塑造國際品牌、增益國人健康」為企業使命,秉承「至真、至善、至美」的經營理念,不僅要讓山茶油走上省長餐桌,更要讓山茶油走進千家萬戶。
  • 這個「耒牯子」膽真肥,竟然敢拿耒陽和深圳、東莞比!
    例如,我們的茶油,一掃碼就知真假,就可以查出來,從掛果,採摘到榨油的全過程。隨著現代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僅僅吃飽吃好,已經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了。大家對食物的需求傾向於養生,傾向於原生態。我們歷史悠久的優質原生態耒陽土特產,開始廣受大眾喜愛,商機無限了。我們在家鄉耒陽可以充分利用物聯網,搞小中型的原生態種養農場。
  • 茶油什麼品牌最好?中戰茶油全心打造善行天下高端茶油
    「茶油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巨大寶藏,而我們的認知還很膚淺,隨著對茶油不斷地深入了解,我深深愛上了它,喚醒了我內心那股無名的強大的能量,並迸發出一個強大的夢想。」在中戰集團2020生命健康論壇上,中戰集團副總裁、中戰茶油董事長浦朔女士如是說。她指出,為了將中戰茶油打造成「中國名片,世界第一」,她將用生命做承諾來完成這個使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 汪良忠「固執」的茶油情結
    20年前萌生的「茶油情結」從廣發證券辭職後,農民出身的汪良忠毅然決定回到故鄉重拾夢想。2007年,他帶頭創辦廣東將苑公司,並由將苑出資,與朋友創辦了湖南天華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湘天華」)。從那時起,「茶油情結」就在汪良忠的心中萌生。自2000年開始,汪良忠花了幾年的時間對油茶林的歷史、品種、生長環境、經濟效益等特徵進行了調查,並且向朋友們諮詢如何掌握實業管理的基本知識。2006年,汪良忠因身體原因從廣發證券離開,休養一段時間後,在2007年創立了湘天華公司。
  • 茶油是什麼,茶油怎麼吃呢?
    山茶樹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純天然高級油料。山茶樹生長八年後開始開花結果,在每年的冬季開花,第二年的冬季才結果。整個生長過程中不施農藥化肥,完全野生原味,野生山茶油純天然原生態,無任何添加,色澤金黃,品質純淨,氣味濃香,味道純正,其中農家用傳統物理壓榨出的頭道油乃極品油。
  • 喜看金鳳落紙都——蔡倫紙業抄紙項目落戶耒陽綜述
    蔡倫紙業抄紙項目落戶耒陽,將譜寫項目為王推動耒陽高質量發展的宏偉篇章! 耒陽,世界「紙文明」的發源地,「紙聖」蔡倫的故裡。東漢龍亭侯蔡倫創意、發明造紙術,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程。 蔡倫發明的造紙術,自古至今,受到世界專家學者的推崇和讚譽。 日本史學家山下寅次教授贊道:「中國紙和印刷術的發明,實是我亞洲人民的無上光榮。蔡倫之功,偉矣哉!」
  • 中戰茶油:發展生命健康事業,振興湖南茶油產業
    她指出,為了將中戰茶油打造成「中國名片,世界第一」,她將用生命做承諾來完成這個使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為什麼要打造一流的茶油品牌?這還得從中國人的糧油安全說起。糧油關乎國計民生,關乎國家穩定大局。目前,我國糧油70%以上需要進口。食用油是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是糧食安全的重要組成。
  • 趣話耒陽曆代縣長(轉發起來,讓耒陽人了解耒陽的過去)
    景帝便詔令把武陵郡、桂陽郡劃給劉發,耒陽歸屬長沙國,前後達一個半世紀。王莽新朝天鳳元年(14),改耒陽縣為南平亭,桂陽郡改為南平郡。十一年後,新朝廢,東漢興,廢南平亭,耒陽恢復為縣,仍屬桂陽郡,治所在郴縣(今郴州市)。當時,萬戶以上的大縣的長官稱縣令,萬戶以下小縣的長官稱縣長。耒陽人口為1.3萬人左右,三四千戶,算小縣,最高長官自然稱縣長。奇怪的是,在將近兩百年裡,耒陽的縣長沒有歷史記載。
  • 扎進高山種油茶樹,讓德化茶油香飄世界!
    山茶油營養豐富,可直接飲用。林安娜說,她能堅持下去,除了她本身個性是「既然要做就要堅持,而且要做最好的」,還因為茶油是好東西,是健康的產品,德化的土壤、氣候特別適合種植油茶。2015年,出果子了,但產量還是沒跟上,又逢經濟下行等大環境的影響,股東們也不看好茶油前景,紛紛撤資。堅信「生態、健康、綠色的茶油,會有好前景」的林安娜,克服困難,擴建新廠房、引入新的生產線,提高茶油產量。
  • 寧德九展踐行茶油科技扶貧 專注茶油深耕發展
    油茶屬於世界稀有植物,生長條件要求極高,只生長在沒汙染的深山,不打農藥,不施化肥,開花結果周期長達世間罕見的13個月,經歷春、夏、秋、冬四季,吸收宇宙日月之精華,被譽為「抱子懷胞」的奇果。山茶油由油茶果提煉而成,是世界四大本木植物油之一。其色澤金黃或淺黃,澄清透明,氣味清香。
  • 【話說耒陽】趣話耒陽曆代縣太爺:唐朝以前的那些耒陽縣令
    ;由於篇幅較長,因此耒陽鄉土將按歷史階段用3天時間為大家講述;第一部分,向大家介紹唐朝以前的那些耒陽縣令。耒陽歷史悠久,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耒縣,至今2200餘年。期間,耒陽有多少縣太爺呢?筆者多方查閱資料,發現自秦到新中國成立,耒陽有史可查的縣太爺有286位。其中:秦漢3位,隋唐4位,五代1位,宋朝15位,元朝8位,明朝63位,清朝155位,民國37位。耒陽最早的縣太爺,當然是秦朝的耒縣縣令。
  • 茶油,油茶,苦茶油的區別
    很多人都聽說過茶油、油茶、山茶油、山柚油、苦茶油等各種名稱,甚至吃過或者種過油茶,能把這些完全分清楚的人還是為數不多的。 茶油 茶油:茶油是油茶籽油俗稱,因各地叫法不同,又可以稱之為山茶油、山茶籽油、山柚油,是從油茶樹上的種籽經過「去殼、曬乾、粉碎、蒸、榨油、
  • 《生命時報》:茶油的寶貴价值被忽視了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範志紅表示,茶油色清味香,也耐儲藏,是優質的油脂。從脂肪酸組成上看,每百克茶油含有飽和脂肪酸10克、單不飽和脂肪酸78.8克、多不飽和脂肪酸11.1克,其中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有油酸(78.8%)、亞油酸(10%)、亞麻酸(1.1%)。茶油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胡蘿蔔素、角鯊烯等生物活性成分。
  • 資本淘金千億茶油產業 千餘湘企看誰熬出頭
    產業資本出手都是大手筆,且瞄準茶油產業鏈上遊,除加加食品外,中聯天地在湘南流轉60萬畝山地栽油茶,計劃10年投入120億元;澳門殷裡基集團控股耒陽的金鑫農業科技公司,計劃5年投資3.9億元,新建20萬畝油茶基地;香港華豐集團投資1.5億美元,啟動邵陽縣油茶綜合開發項目;中紡集團擬投資20億元與金浩茶油共建中國油茶交易中心,還將投資數億元在永州建設油茶林產業項目。
  • 中戰茶油·善行天下榮獲巴拿馬金獎 成中國茶油行業唯一獲獎品牌
    茶油營養價值非常豐富,被冠以「植物軟黃金」之稱,世界著名的脂肪酸科學家、美國營養合作委員會主席西莫普勒斯博士指出:「目前全世界完全符合國際營養要求的保健油只有中國的山茶油,其次比較接近的是地中海的橄欖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