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課就是比正常課時間長度短、教學容量小的課。微型課屬於「經濟實用」型課,它對教學場地等要求不多,能夠在有限的簡短時間內,對眾多人員的教學能力分別作出甄別與評估,為教師招聘、資格認定、能力評估等工作提供較為快捷實用的可靠依據。為了大家能夠更好地理解微型課,在試講中講好微型課,江西教師招聘考試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微型課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考教師資格證有所幫助!
一、什麼是微型課?
微型課,顧名思義便是比正常的課堂上課時間短、教學容量小的課,一般整個課堂時間只有20分鐘,其中15分鐘上課,5分鐘用於答辯評委的現場提問。教學內容一般就某一知識點或一節課的某一部分進行授課,教學形式簡單,現場抽選課題,在現場根據規定的時間(一小時)進行備課,現場授課,沒有學生,只對現場評委授課。
二、微型課與說課有何區別?
微型課與說課是不可等同的,它們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形式,。
1.「微型課」的本質是課,具有課的基本屬性。微型課實質上就是一節課,與常態課不同的是它時間短,沒有學生的真正參與。
2.「說課」重點在「說」,說目標、說教法、說流程等等,是在「紙上談兵」,是在務虛,不是在上課,是在告訴大家準備怎麼上,為什麼要這樣上。
三、微型課有什麼特點?
微型課
1.微型課的教學內容集中,一般為某一個知識點或一節課內容的某一個方面。它不在乎教學環節的完整性,但整體上仍應該包括引入課題、內容講授和總結三個步驟。
2.微型課教學時間短。一節微型課正常在15分鐘到20分鐘之間。
3.微型課一般沒有學生參與,只是面對評委授課。上課的具體過程和常規課堂教學一樣,包括問題的提出、課堂活動的安排、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等過程都要呈現。由於沒有學生,老師的這些設計都是在提出問題或安排後,假設學生已經完成的情況下,繼續展示下一個教學環節。
四、如何上好微型課?
微型課作為一種經濟實用的課堂教學形式,它對教學場地等要求不多,能夠在有限的簡短時間內,對眾多人員的教學能力分別作出甄別與評估,因此,考生在上微型課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上課,不要說課。微型課不是說課。說課是把自己的教學設想說給大家聽,基本環節是說教學目標,說教材內容,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這是學校經常開展的一項教研活動,目的在於通過「說」自己的教學設想,引發大家研討教學方案,提高課堂教學的水平。說課等於介紹自己的教學設想,屬於教學研究範圍,對提高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有著積極的作用。微型課是課堂教學的濃縮,是時間較為簡短、課堂容量較小、沒有學生參與、主要檢測教師教學水平的課堂教學。因而,決不能把微型課當做說課來「說」,應該像正常課堂教學一樣來上課。
第二,精心取捨課題內容,突出教學重點。既然上的是一種微型課,那勢必不可能像正常課堂那樣大容量的教學,要在有限的短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必須首先精選課題內容。如果課題切入很小、很具體,比如「分析祥林嫂的悲劇的根源」,這樣,上課直接按照課題要求分析探討就行;如果課題只是一個課文題目,如《與朱元思書》,那麼,就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取捨,不能就作者、背景、文體、字詞、朗讀、背誦、主旨、寫法等等都面面俱到,那樣時間肯定不允許,教學效果也不會理想。如果只抓住誦讀掃清語言障礙,然後分析怎樣抓住山水特點進行描寫的,就既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又突出了教學重點和文本特色,提高微型課的教學效率。
第三,選用恰當、合理的教學方式。微型課時間短,又沒有學生參與,是不是就只能虛擬師生互動、或者就平鋪直敘的一講到底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根據微型課的特點,在教學方法上,當然是以講授為主。但講授也有平鋪直敘的講授,有充滿激情的講授,有環環相扣的講授,有循循善誘的講授,有啟發思維的講授,有創造拓展的講授……何況,除單純的講授課題內容之外,還可以激情朗誦,可以設計問題,可以引發思考,可以相互比較,可以深入探究等等。總之,微型課的教學主要是對教師個人教學能力的體現和檢測,教學方式要符合微型課的課堂情景和教學特點,真正能夠體現出教師個人的教學水準。
第四,構建完整的課堂結構。微型課雖然時間簡短,內容單一,但也要講究課堂結構,既不能只講主要問題,也不能不分主次全面開花。微型課的課堂結構入題要簡捷,三言兩語就能直接進入正題,千萬不能起步太遠、半天導入不了正題,致使課堂重點不突出;很快導入正題後,就要把主要精力全部用在課題的中心上,或精要講授,或巧妙啟發,或積極引導,在有限時間內能夠圓滿的完成課題所規定的教學任務;最後,一定要有小結,用二三分鐘時間對本節微型課的教學內容加以言簡意賅的歸納和總結,使微型課的課堂結構趨於完整。
第五,亮點耀眼,板書清晰。微型課時間簡短,如果平鋪直敘,就顯得沒有亮點,不容易給評委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微型課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亮點。這個亮點可以是深入淺出的講授,可以是細緻入微的剖析,可以是激情四溢的朗誦,可以是精妙完美的課堂結構,可以是準確生動的教學語言等等,微型課教學有了自己獨特的亮點,就能提升微型課的水準。另外,微型課也要講究板書,不能因為是微型課就沒有板書,板書是一個教師教學基本功的體現。板書要精心設計,要精練、完整、美觀,好的板書,要能看出整個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和教學程序,能給聽課者一個完整、直觀的效果。
第六,答辯語言準確、簡明、流暢。答辯是評委對授課內容及其相關內容的一個質疑,問題一般都是針對本節微型課教學中的重點或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或者是提出與課題內容有關的知識內容。在回答評委提問時,知識內容要科學準確,能夠抓住要點,層次清楚地回答完問題。另外,答辯語言要簡明流暢,與問題無關或關係不大的不說,要集中自己的全部智慧,對問題的要害之處進行深入精要的闡述,保證在有限時間內能夠完整回答所問的問題。
微型課的具體過程和常規課堂教學是一樣的,也就是教師在講臺上把教學過程進行展示,期間包括老師問題的提出、課堂活動的安排、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等過程都要再現。只不過由於沒有學生,老師的這些設計都是在提出問題或安排後,假設學生已經完成了,教師只需要將下一個教學環節繼續展示下去。作為一種經濟實用的課堂教學形式,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完善,才能為改進教學、評估教師發揮其應有的獨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