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在小時候一定都聽過長輩給自己講過許多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然後再將它們以俗語的形式口頭說出來,這些俗語容易理解,說起來也比較朗朗上口,而這些俗語所包含的道理對後輩人的生活也有啟發和指導作用。
首先來看第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是:「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那麼這句俗語要表達什麼含義呢?首先「橫財」的意思是另外或者額外的財富,也就是說人如果沒有額外的收入,是不能夠真正富裕起來的,而馬如果夜裡不吃草是不可能肥壯起來的。那麼我們該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前半句說了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過去的農村農民們主要的任務就是做農活,然而如果只是做農活的話,辛苦一年不說,可能還攢不上什麼錢,所以好幾代的人都會比較窮,而想要改善一下家裡的環境,就需要做一些額外的工作,獲得一些額外的收入。這句話放到現在其實也是比較受用的,人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再做幾個副業也是好的,這樣可以掙更多的錢,當然這裡的橫財一定要取之有道,而不要觸碰道德和法律的底線哦。
而後半句,是說馬在夜裡也是要吃東西的,馬做的體力活大,消耗的食量也比較大,所以在夜晚需要多吃一頓飯才能保證以後的勞作,如果營養跟不上的話便會變得瘦小,勞作起來也比較吃力。
第二句農村老話是:「偷風不偷月,偷雨不偷雪。」那麼這句話乍眼看上去一些小夥伴可能感到有點雲裡霧裡,那麼它是要表達怎樣的蘊意呢?
這裡的「偷」是說過去農村小偷的行動時間,一般在颳風的時候,是小偷出行的合適時機,因為颳風的時候外邊就會有呼呼作響的動靜,而小偷就會趁此動靜來實施偷竊,他的動靜會被颳風聲所掩埋。而滿月的時候,小偷通常是不會行動的,因為滿月的月亮月光也會比較涼,會將夜晚的村子照亮,這樣小偷的鬼祟行為就很容易被暴露了。
而下雨天也是小偷行動的時候,雨天的時候晚上的村子外邊人少,一般也不會注意到小偷的痕跡,又有雨聲作為掩護,而且大雨還會衝刷掉一部分小偷作案留下的痕跡,但是雪天因為地面上會有積雪,容易暴露小偷的蹤跡,所以他們便不會選擇雪天行竊,這句話也是在勸誡農民要在相應的時刻做好相關的防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