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其實後面一句才是精華

2020-12-14 調侃文史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經驗與教訓,讓後人警惕以免重蹈覆轍。比如民間流傳著許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雖然許多俗語聽上去有點粗鄙不堪,但是仔細讀來又覺得有幾分道理,可以從中領悟到一些精華。

不同地方的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其實民間俗語很大程度受到地理位置、天氣氣候、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影響。古時候人們通過總結歸納,從而得出結論,最後才產生各種各樣的俗語,或者說是生活經驗。

很多人都聽說過「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這句話,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後半句才是精華,可是卻鮮為人知。後半句就是「橫財不富窮人命 夜草不肥勞命馬」,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

許多人都希望天上能掉下餡餅,最好剛好砸在自己頭上。對於許多人來說,自己日常工作所得來的錢是固定的,也就是說現在就能算出未來能得到多少錢。對於那些每月基本月光的人來說,如果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或許永遠不會富裕起來。

所以有人無橫財不富的說法,比如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工者,恰好買了一張彩票中獎了,這對他來說就是天降一筆橫財;又比如說被其貴人看中,給你投資一筆資金,讓你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

這就是所謂的橫財,人有橫財,就能富起來;同樣道理,馬匹如果天天能有夜草吃,那麼也可以肥起來,普通的馬一日三餐,有夜草吃的馬相當於還多吃了一頓宵夜,天天吃宵夜,這能不肥嗎?

橫財不富窮人命,夜草不肥勞命馬

既然有激勵當然就會有警惕,這才是俗語存在的意義。前面說了「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後面一句卻突然來了一個反轉,我認為後半句這才是精華。

當有一筆橫財在你面前閃過的時候,你是否能抓住機會,將這筆橫財牢牢握住呢?「橫財不富窮人命」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對於一些人來說,即使有許多橫財的機會來到他們面前,他們也不懂得把握機會,有時候甚至不知道機會已經來臨,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們溜走。

不懂得抓住機會的人,或者看不出機會來臨的人,該窮還是得窮,命該如此也不能怨天尤人。同樣道理「夜草不肥勞命馬」說的是有病的馬兒,即使你餵它再多的夜草也是肥不起來的,餵再多再好的草料,如果身體不能吸收,那麼也是白費心機。

雖然許多俗語已經不太適合如今的社會,不過還是我們還是能從部分俗語中得到一些收穫,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正是文化發展的意義嗎?不說其他,即使是把它當作茶餘飯後的消遣,也能讓人增添許多生活的樂趣。你還聽說過哪些有趣的俗語嗎?歡迎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謝謝您的閱讀,歡迎點讚轉發評論與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日為大家帶來的俗語就是「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什麼是「橫財」?
  • 老人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橫財指的是什麼?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人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橫財指的是什麼?我們有很多人從小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只要在農村長大,我們都會有相同一些的經歷。在農村,當大家不忙的時候,大夥都喜歡聚在一起閒聊,有時候還會聚在一起喝點小酒。
  •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究竟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究竟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今天的話題讓我們又了解到一句俗語,俗語在人們的生活中是經常用到的,它雖然不像詩歌那樣富有才情,但讀來卻讓人通俗易懂,易於接受,也逐漸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那些流傳下來的俗語,正是由以前的人在品味生活當中濃縮精簡流傳下來的精華。接下來我們就來解釋一下這兩句俗語吧!
  •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送你幾個「發橫財」的絕招
    古語有言,「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說得是;馬要長膘靠夜草,人要富有靠橫財。人只要不去做違法之事,找準方法走「發橫財」之路,也是未嘗不可的事情。特別科技時代的現在,發點「橫財」還真不難。其實非常的簡單,不論你有沒有學歷,都能夠靠知識付費賺錢。首先,你要註冊一些「知識付費」平臺帳號,在按照你的特長,寫一份知識文檔。這份文檔是準備發到「知識付費」平臺,就可以躺著賺錢了。都寫那些文檔?其實不只是寫,以下方式都可以;寫長文、寫短文、寫技術、寫愛好、寫經驗、錄音頻、拍短視頻等都行。
  • 俗語「馬無夜草不肥」古人總結很對,上一句更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在如今的農村,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俗語:「馬無夜草不肥」,相信大家多少也都聽說過這句俗語,大體意思是說:「馬在夜間不吃一頓草的話就不會肥壯」。馬無夜草不肥在古代,馬是代步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膘肥體壯的馬跑起來不僅速度快,耐力也是非常持久的。
  • 直播預告|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紫微鬥數看發財時機
    俗話說得好,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意思就是人沒有「橫財」是富不起來的,馬沒有夜宵是長不胖的。那什麼是「橫財」呢?橫財就是意外的、沒有任何預兆的、從天而降的一筆財富。毫無疑問,中彩票也屬於「橫財」。怎樣才能知道財富到來的時間,從而抓住好時機呢?
  • 農村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要表達什麼含義?
    首先來看第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是:「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那麼這句俗語要表達什麼含義呢?首先「橫財」的意思是另外或者額外的財富,也就是說人如果沒有額外的收入,是不能夠真正富裕起來的,而馬如果夜裡不吃草是不可能肥壯起來的。那麼我們該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 深信「馬無夜草不肥」 | 雲縣一男子銷售假煙謀私利以身試法陷囹圄
    後果更是不堪設想網絡配圖生活中,一說起假貨,大多數人都會咬牙切齒,深惡痛絕,可是,有人卻偏偏深信「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不惜鋌而走險,以身試法。康某,男,37歲,雲縣愛華鎮人。其告訴民警,自己和妻子一同開百貨店,在平日經營中常有人上門推銷香菸,一開始,夫妻二人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都是從正規的渠道進貨。但是,時間一久,雜念開始橫生,其覺得「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還是得學「經營之道」,於是,明知他人上門來推銷的是假冒偽劣捲菸,康某也因為價格低廉而大肆收購銷售。
  • 有此手相的人,命裡將會有一大筆橫財
    俗話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如果一個人命裡有一大筆橫財,想不富有都難!今天仁澤易道給一善信看相,她手相看到明顯的人紋金叉、直覺線,以及八宮之一的巽位多肉,隆起且突出,三處合一,必發橫財,故有此文,分享給各位讀者。
  •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後面一句才是精華,蘊含為人處世的真理
    世上從來沒有歲月安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所有人都在為追求幸福生活而努力,不敢停下奮鬥的腳步。客觀事實證明,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多多少少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跌倒之後不放棄,爬起來繼續勇往直前。一個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想做出一番大事,單打獨鬥的方式行不通,必須學會合作共贏。
  • 工作中想佔便宜的人都吃虧了
         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     許多人都會覺得那些富裕的人,都是得了什麼不義之財後才富裕的。 從來不會覺得人家的富裕是自己辛勤勞動的結果,吃了夜草的馬一定肥嗎?得了橫財的那些人就一定富下去了嗎?
  • 《增廣賢文》這2句經典名言,老祖宗留下的精華,值得一讀
    思想是人類最核心的要素,假如一個人只掌握了一身的本領,但思想上卻是一片空白,那麼他的生活也將不順利。古人的思想啟蒙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比如說明清時期的《增廣賢文》,書中的這兩句名言,堪稱老祖宗留下的精華。讀一讀他就有不一樣的體會。
  • 古語: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完整版少有人知,最後一句是精華
    儒家文化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精華,儘管過去了幾千年的時間,但是如今依舊被傳承了下來。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個主張就是「仁」,孔子認為,只有做到「仁」才能成為聖人,因此「仁」的思想也已經完全融入了我們的文化中。但是,卻似乎有一些古語和孔子提倡的「仁」相違背,比如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句話。
  • 發橫財的人都是哪些人?
    我們看人的一生財富,能夠通過八字得到,很多人說命中注定,指的就是八字,八字能夠看出人一生運勢、婚姻、事業、財富等,常言道,「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尤其是當今社會,金錢是養身之本,有錢不是萬能,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那麼哪種八字容易發橫財? 俗話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
  • 民間故事:人無外財不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常言道: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可是這個外財要不是你命中所有、你的福德不夠,最多也只是過手財,終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唐憲宗元和五年,西安杜陵地區邠州新平縣尉裴璞死於任上。裴璞說:「活著的人,吃一口飯、喝一口茶那都是前生所註定的,更不用說是財寶了。這些在陰司都有登記。人的一生所獲得的財物是有限的,是根據此人的福德安排的。得到的東西不在登記薄上的,陰司的文官一張狀紙,我們就得去奉命掠奪。」
  • 俗話說,俗話又說,誰寫的,笑死我了!
    :好馬不吃回頭草;可俗話又說:浪子回頭金不換!08、俗話說:禮輕情誼重;可俗話又說:禮多人不怪!09、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可俗話又說:靠人不如靠己!10、俗話說:人往高處走;可俗話又說:爬得高,摔得重!
  •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後面一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生活當中,總有一些人不懂裝懂,仿佛自己無所不知,其實這種做法非常愚蠢,真正聰明者絕不會這麼做。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他老人家就曾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如此才稱得上智者,打腫臉充胖子遲早會露餡,後悔都來不及。
  • 古代俗語:「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下一句才是精華,可惜少有人知
    古代俗語:「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下一句才是精華,可惜少有人知孝順,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品德。古人很喜歡歌頌父母對孩子深厚的感情,就連慈禧,也寫下了「世上爹媽情最真」「可憐天下父母心」等詩句。其中辛苦不為外人所知,因此,古人才有這樣一句老話:「古來痴心父母多,孝順兒孫誰見了。」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古以來,都是對子女痴心的父母多,但是孝順的兒孫卻不怎麼經常見,與痴心的父母對比起來,孝順兒孫實在是少得可憐。不過,也有一句話,卻頗有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