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俗語:「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下一句才是精華,可惜少有人知
孝順,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品德。古人很喜歡歌頌父母對孩子深厚的感情,就連慈禧,也寫下了「世上爹媽情最真」「可憐天下父母心」等詩句。孩子還未出生,父母就傾注了濃濃愛意,等到出生後,又一步步精心呵護,直到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其中辛苦不為外人所知,因此,古人才有這樣一句老話:「古來痴心父母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古以來,都是對子女痴心的父母多,但是孝順的兒孫卻不怎麼經常見,與痴心的父母對比起來,孝順兒孫實在是少得可憐。
不過,也有一句話,卻頗有爭議。就是這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也堪稱家喻戶曉,不過有的人卻不怎麼認同,因為就算是父母,也有犯錯的時候,又怎麼會無不是的父母呢?其實,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父母不會犯錯,父母又不是聖人,怎麼會不犯錯呢?這句話只是重點強調,父母對子女的心都是好的,不管是溺愛還是管教,都是出自一片愛子之心,比如管教子女學習,他們的本意是沒有錯的,只是,有時可能用錯了方法,讓子女感到了受傷。
那麼,這個時候又要怎麼辦呢?其實,古人也早給出了解決辦法,那就是「親有過,諫使更;諫不入,悅復諫。」當你的父母有過錯的時候,你可以勸諫他們,擺事實講道理,說話要注意語氣,不要當面頂撞,因為這樣對於結果並沒有什麼幫助,反而會讓雙方更不冷靜,鬧到最後父母和子女感情之間還會生了嫌隙。你可以在他們高興的時候,再把這件事情拿出來說,其實父母也知道自己有時錯了,只要給他們個臺階,他們也會順勢而下的。
很多人知道這個上句,卻不知道這句話還有個下句,那才是精華。下句就是:「世上最難得者兄弟。」世上最難得的就是有個好兄弟(姐妹),俗話說,打虎不離親兄弟,兄弟間血濃於水,好的兄弟甚至就像手足一樣,兄弟齊心,好像什麼事情都可以幹。世上有很多兄弟因財產反目成仇,所以,一個能為兄弟兩肋插刀的,無論是不是親兄弟,都非常難得,值得珍惜。
事實證明,還是有很多父母不配為人母的,所以對比起來,這個下句就更為精華一點。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