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體貼入微 臺北離「智慧城市」不遠了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臺北有濃濃的人文氣息,但並不以「科技含量」聞名。經常出差臺北的大陸朋友抱怨說,在臺北生活一大困擾是「網上購物太不方便」。不過,撇開行動支付、手機約車等新興科技應用的不足,臺北其實是個舒適貼心的城市,早已具備「智慧城市」的許多要件。

  「智慧」不等於「科技」

  在近日舉行的2016臺北智慧城市展上,臺北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市政府將致力於把臺北打造成一個「強而有力的智慧城市品牌」。

  臺北從2007年起就提出打造智慧城市的計劃。此處的「智慧」,不是簡單地跟高科技畫等號,但凡城市的規劃設計、環保節能、公眾參與、政府服務、醫療教育、交通條件等,各項功能是否便利先進,都是一個城市「聰明」與否的指標,而物聯網、網際網路等科技只算是基礎工具之一。

  此次智慧城市展中出現的許多產品,其實並不「科幻」,如網上預約計程車,餐廳的電子點菜和等位系統,在大陸早已司空見慣。不過臺灣業者長於創意,會在細節下工夫。比如一款用在餐廳的「服務方塊」,外型就是一塊長方體的小積木,各個面上有「點菜」、「加水」、「清理」、「結帳」、「打包」等字眼,當客人將不同的面朝上放置桌面時,服務員會即時在電子手環上和手機上接收到哪桌客人需要何種服務的精準提醒。

  一面電子穿衣鏡吸引了不少觀眾,它能給人快速「換衣」——客人站在鏡子前,一按鍵就能看到自己換上各種服裝的模樣,如果用在商場,想必會大受「懶人」們歡迎。一款已經在新北市三峽區試營運的智慧保姆系統,可以感測嬰兒尿布乾濕,及時通知保姆更換,同時還把嬰兒的額溫、飲食記錄等同步傳給父母。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過去一個照護人員只能帶十幾個嬰兒,但有這套系統幫忙,一個大人就可以帶二三十個嬰兒。

  展覽內容囊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較重頭的有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零售、智慧交通、智慧社區和家居生活等。單看任何一項產品,都未必令人驚豔,但如果將它們化零為整組合在一起,就可望塑造出不一樣的生活。

  目前,臺北已經著手將這些成果整合,打造實驗性質的智能小區,如正在開發的東明公共住宅,將引進智慧小區管理系統,以及託嬰、託老等社會福利設施。臺北市長柯文哲出席智慧城市展時表示,將以試點的方式,逐漸把整個臺北打造成一個鮮活的智慧城市實驗室。

  城市軟實力雄厚

  在臺北待過的人都知道,這座城市除了「住」偏貴以外,「衣食行」都很方便,選擇豐富,公共服務尤其品質良好。實際上,這些都是智慧城市的應有之義,臺北的城市軟實力可以說積澱甚厚。

  節能環保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指標。與大量使用再生能源的哥本哈根、溫哥華等世界頂尖綠色城市相比,臺北仍有差距。但臺北的垃圾分類回收系統十分成熟,垃圾處理廠周遭環境猶如公園,完全聞不到異味,焚燒爐上還建了旋轉餐廳,一些民眾喜歡在該餐廳辦婚宴。臺北101大樓有「世界最高綠建築」之稱,樓內空調系統會自動按需節約電量,雨水集水系統可將雨水用於大樓景觀植物的澆灌,同時用於購物中心的廁所衝水,1年可以節省1.1萬噸水,雨水充沛的年度可節省5萬噸水。

  城市交通方面,臺北捷運和公交設計出色,四通八達且轉乘方便,一張悠遊卡既可用於捷運、公交、火車和高鐵,還可用來租賃Youbike(臺北市公共自行車),未來還可用來租用U-car,這種電動汽車也跟Youbike一樣甲地租借乙地還,為市民和遊客提供更多出行選擇。

  有多少市政服務可以在線辦理,也是衡量智慧城市的指標之一。這方面突出的例子是新加坡,98%政府服務都可通過網絡完成。臺北也推出了「愛臺北市政雲」在線服務,截至2015年8月,共提供13大類共78項市政服務,累計使用超過6431萬人次。臺北市政府規定,機關使用市民戶籍信息時,可透過政務系統查詢數據或使用電子戶籍,免去市民往來奔波,也不用複印一大堆最終只會變成垃圾的紙質材料。

  智慧教育方面,臺北市去年開始招募教師拍攝免費的在線教學影片,另外推出「臺北酷課雲」服務,雲端整合各類學習資源與服務,提供臺北市師生各項數字學習服務,去年8月上線導入試辦學校。

  臺灣經驗已傳到大陸

  此次臺北智慧城市展中還出現了「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的招牌。臺灣綠智匯產業聯盟發起人陳光雄對記者表示,該聯盟正與山東省合作,將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打造成智能園區。

  共建智慧城市,兩岸已經展開合作。臺灣「工業局」表示,目前兩岸智慧城市試點,在成都與寧波都已有成果,今年將重點集中在福建,推動業者與當地電子集團在智能交通、智能社區等領域合作。

  據悉,大陸已核定200多個智慧城市試點,預計2020年前試點城市將達到600個。兩岸資訊產業合作最先以「無線城市」試點方式,在成都與寧波推動。

  陳光雄認為,以建築師的眼光看,臺灣城市有最佳的「黃金規模」,人少地不多,跟國際上動輒上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相比,臺灣可以做到小而美的「綠色、智慧、健康」城市。而臺灣已有的經驗,可以為大陸中小城市提供參照。

  兩岸企業家峰會信息家電小組近日舉行閉門會議,兩岸達成共識,包括雙方共擬「智慧城市白皮書」及共建兩岸智慧城市發展框架,並鎖定智慧醫療、教育、觀光與工業4.0等合作目標。臺方小組召集人李詩欽指出,臺灣信息通訊技術產業的多元創新應用仍優於對岸,智慧城市發展也比大陸有更多經驗,但大陸近年在政府大力推動下發展迅猛,兩岸已具備優勢互補的條件。

  臺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李宗柏經理表示,臺灣在技術層面未必比大陸強,但勝在樂活、環保的理念和設計能力,可為大陸建設智慧城市提供整體方案,兩岸未來在這一領域應有廣闊合作空間。(記者 王 平)

相關焦點

  • 軟實力底蘊雄厚 臺北離「智慧城市」不遠了
    臺北有濃濃的人文氣息,但並不以「科技含量」聞名。經常出差臺北的大陸朋友抱怨說,在臺北生活一大困擾是「網上購物太不方便」。不過,撇開行動支付、手機約車等新興科技應用的不足,臺北其實是個舒適貼心的城市,早已具備「智慧城市」的許多要件。
  • 橋梁井蓋智能化 智慧城市離我們並不遠
    它不僅是城市管理體制機制整合與效率提升的探索和實踐,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方向。  在城市管理轉型升級,城市管理者傾力提升城市精細化、規範化、科學化、智慧化水平的背景裡,成都關於「智慧城市」的夢想,正一點一滴地積累和成長。而這個美麗的願景可作為我們觀察成都城市管理的一個支點,透視出成都的諸多努力。
  • 陳時中民調持續「失血」,離臺北市長位置越來越遠
    對此,臺北市議員李柏毅指出,陳時中的民調從近9成掉到3成多,且還會繼續「失血」,恐讓他離臺北市長的位置越來越遠。 李柏毅在網絡節目「雲端最前線」中指出,前5名有一個共通點,相對較穩定,沒有大起大落,尤其侯友宜講得很明白,新北市政優先,大風大浪都打不倒他,鄭文燦也不談「大選」,只談要把桃園做好,蔣萬安則是說要把「立委」職務做好。以目前氛圍,民眾還是喜歡腳踏實地、先把自己位置做好的人。
  • 陳時中離臺北市長越來越遠,藍議員斷言:他民調還會往下掉
    對此,臺北市議員李柏毅指出,陳時中的民調從近9成掉到3成多,且還會繼續失血,恐讓他離臺北市長的位置越來越遠。臺媒7日公布10大政治領袖排名,對比6月時的相同民調,陳時中排名急劇下滑,從第3名降至第8名,且個人魅力、個人操守、領導能力等3項指標,也從第1掉到第3,顯示民眾對他的防疫成就、為萊豬進口背書,肯定不如以往。
  • 卓弘星辰離地鐵口遠不遠【售樓中心】-慶城新聞
    卓弘星辰離地鐵口遠不遠【售樓中心】-慶城新聞關於龍崗【卓弘星辰】項目備案價項目位於橫坪路與龍崗大道交匯處,近地鐵3號線「永湖站」,由深圳市卓弘新城實業有限公司進行開發建設,其為橫崗街道保安片區城市更新單元一期東片區
  • 中國最「憋屈」的城市:GDP遠超臺北,僅為世界二線城市
    我國經濟實力情況,老一線城市有四個,是北京、上海、廣州與深圳這四個城市。同樣在全球所有中也存在著這樣的實力等級排名,是由世界上最權威的GaWC機構進行評定,我國現在分別有北京、香港、臺北與上海還有廣州這五個城市上榜世界一線城市。
  • 臺北WiFi無線城市WiFly用戶流失92%
    C114訊 10月9日上午消息(蔣均牧) 曾經頂著全球第一大無線寬帶網絡城市及智慧城市首獎的臺北市WiFly無線寬帶城市項目遭到質疑。據臺灣媒體報導,WiFly流失55萬收費用戶,至今年9月僅剩4.7萬人。
  • 九溪十八澗深處的野奢民宿,離城市不遠,離自然很近
    夢溪山莊,是城市裡的隱居,西湖以西,九溪十八澗,離城市不遠,離自然很近,在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肆意生活。深山溪澗中,依山而建的三座江南樓臺,取於自然,又歸於自然。作為美豪酒店集團旗下最高端品牌,雅致·夢溪山莊有著高端民宿回歸自然、原始生態的外觀與內裡,時刻傳遞著野與奢的理念,同時,也有著酒店標準而不失溫馨的服務。高端民宿與星級酒店的相互融合,成就了夢溪山莊的獨一無二。
  • eTag技術在臺灣智慧交通應用
    臺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總工程司李昆振表示,停管處已在幾處停車場引進eTag,實際應用在智慧停車服務的車輛辨識,作為出入停車判讀依據,待法令鬆綁,未來甚至可直接連線進行扣款。   另外,透過在席偵測及智慧尋車技術,避免耗費時間在尋找車位上,並提供尋車服務,將入場時間、車牌號碼鍵入尋車系統或用悠遊卡感應,即可得知車輛停放位置。
  • 『聚焦』2020臺北•上海城市論壇
    「雙城論壇」本於城市交流目的,對雙方都有利。上海是離臺北最近的國際大城市,交流不能捨近求遠。蔡當局對雙城論壇的微妙態度由此顯現,綠營一方面不希望看到柯文哲把論壇搞得風風火火,呈現出兩岸交流正面價值,讓綠營宣傳破功;但也不敢打一棒子打死,畢竟蔡當局也明白如果把兩岸交流全部切斷,會有強大後座力。保留雙城論壇對蔡當局是進可攻退可守,除了可用這來抹紅柯文哲;未來民進黨若拿下臺北市,雙城論壇也還有其功能性。
  • 臺灣智慧城市排名出爐 臺北、新北和桃園蟬聯前三
    摘要:臺灣《遠見》雜誌25日公布「第二屆智慧城市大調查」結果,盤點全臺22縣市基礎建設、電子化市政服務、民眾科技應用能力等項目。排第三名的桃園市,原本就是臺灣科技製造與人口不斷增加的年輕城市,近年來更努力推行市民卡,因此蟬聯第三也並不意外。
  • 臺北探索館:走進臺北城市記憶
    中新社臺北9月21日電 題:臺北探索館:走進臺北城市記憶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想要了解臺北的城市記憶,要論直觀、親切的嚮導,當屬位於臺北市政府內的臺北探索館。  即將迎來十周年慶的臺北探索館,被視為「了解臺北的窗口」。近10年來,該館持續以互動與趣味性的「探索」精神,鼓勵觀眾親身聆聽臺北的脈動,感受臺北的美好。
  • 臺北到花蓮 比到東京還遠?
    上午七點睜開眼,臺北人可以悠閒地在半小時內趕到松山機場,中午前就飛到上海新天地飲茶,或已抵達東京品川車站附近的餐廳吃飯洽商,趕晚上九點前,你可搭上最後一班機,從容地飛回家裡。這一天的日出日落,你仍是不折不扣的臺北人。    但對多數臺灣人來說,臺北到花東的距離,卻遠比東京或上海來得遙遠,沒幾個人會想要「北花一日遊」或者「北東一日遊」,就算你有興致,恐怕也很難。
  • 蘇州園林+新科技,蘇園開啟智慧遊園新時代
    與機器人開心互動的旅客陳先生說:「嘿,這個小傢伙真機靈,還真沒有他回答不了的問題!」7月25日,蘇州園林和綠化管理局攜蘇州蘇園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園公司)在上海浦東機場舉辦「智慧旅遊,蘇園有禮」——「天堂蘇州百園之城」蘇州園林旅遊推介系列活動,解密蘇州園林智慧旅遊新玩法。
  • 「行程」臺北文藝城市1日遊
    行程概述臺北星光璀璨,人們步履匆匆,如果只有一天時間留給這座城市,何不慢下腳步, 細嗅穿越歷史長河的濃香?以咖啡為媒介,品味著臺北人忙碌生活的另一面。▲臺灣大學 (2小時)價格:免費參觀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Tips:如果你每到一座城市必定要來逛逛校園,那一定不能錯過作為當地第一學府的臺灣大學。
  • 臺媒:金門未來會不會離大陸更近,離臺北更遠
    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30日發文稱,不論在政治或民生議題,金門人都知道,「金門離廈門近,離臺北遠。」儘管臺「行政院」下令暫緩通水典禮,究竟金門要聽臺當局指令、還是要聽地方民意,金門縣長陳福海昨天給了答案。 文章稱,臺中市政府被取消東亞青運主辦權後,民進黨當局日前以「時機不宜」,要求「暫緩」通水典禮,其實臺當局也深知已剎不住金門的通水步伐。
  • 吉林正在悄悄逆襲的城市,不是長春吉林,已離發展春天不遠
    吉林一共轄8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共轄20個縣級市、16個縣、3個自治縣、21個市區、吉林省常住人口達2717.43萬人,地區生產總額達15288.94億元, 吉林必須提到吉林國內崛起的城市,還是四平,離發展春天不遠,吉林正在悄悄逆襲的城市,不是長春吉林,已離發展春天不遠。
  • 「2019上海—臺北城市論壇」在滬舉行
    中新網上海7月4日電 (繆璐 高志苗)「2019上海—臺北城市論壇」4日在上海舉行,今年論壇的主題是「創新、合作、未來」,滬臺雙方將就生物技術產業、青創與智慧城市、文化、醫學科技等方面的經驗展開探討分享和交流互動。  上海市市長應勇在開幕致辭時表示,上海、臺北兩市交流,十年有成。
  • 新科技為上海基層治理插上「智慧之翼」
    (中國減貧故事)新科技為上海基層治理插上「智慧之翼」中新社上海11月29日電 (鄭瑩瑩)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正在讓上海的一些社區變得更「聰明」、更宜居。如果老年人連續幾天不出門,智能門禁系統便會將情況實時推送給居委的「為老服務幹部」,相關人員就會及時上門查看。「我們街道老小區比較多,而且老齡化比較嚴重,老年人口大概佔34%左右。老人比較多,『為老服務人員』肯定忙不過來,這種智能系統可以自動推送信息和發現問題,減輕了工作人員負擔,同時實時了解了社區老人情況」,張道慶說。
  • 臺北:城市綠地「庫存告急」
    臺北市公園處青年所主任張淑雅在接受臺媒訪問時表示,由於臺北市中心綠地和公園較少,大安森林公園日最低接待量長期在萬人以上,公園設施使用率遠超可承受能力。在超負荷運營下,公園內部分樹木害病枯死,有些草坪更是因為野餐市民不斷踩踏而遭到破壞「禿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