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那時候的設計師還只有PS一種軟體可選,而如今界面設計專用的設計軟體已經多到用手指都數不過來。無論你是即將跨入這個行業,或是在設計領域馳騁多年,了解新的軟體都能夠拓展你的能力,讓你的想法和創意更愉快的落地。
今天和大家主要分享目前較為優秀的軟體各自的特色,以及其適用的設計範圍。推薦的軟體總體分為以下內容:界面設計工具(screen design tools):Sketch、Figma、Invision Studio、Adobe XD這裡也給大家分享他們對應的學習網站,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深度學習。
Figma:https://figmachina.com/;
Sketch:https://oursketch.com/;
Adobe XD:https://xd.94xy.com/;
圖片編輯軟體Sketch致力於成為服務UI設計師的必備工具,瞄準設計行業內的唯一巨頭Adobe,聽取用戶的意見和建議,反其道而行,放棄了Adobe旗艦產品Illustrator提供的眾多功能,主打輕量級、實用,信奉「產品的深度大於廣度」。
Sketch早期版本
2008年,荷蘭特溫特大學計算機專業彼得·歐姆弗利被要求設計一個簡單的繪圖應用。那時候平面設計軟體公司Adobe已經有豐富的設計工具,所以彼得準備開發一款又快又輕巧的設計工具。Sketch便由此誕生,2008年,Sketch推出封閉測試版,自那以後,Sketch聚攏了一批小規模的忠實擁躉。如今,sketch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UI設計工具。
Sketch從一開始就有非常明確的定位,他不像PS或是AI一樣提供許許多多的功能,而是只把最基礎常用的功能加入進軟體中。保證軟體輕巧的體積,和快速的響應是Sketch的第一競爭力。
除此之外,Sketch另一個特點就是擁有很多改善使用體驗的小設計。Sketch最實用和受歡迎的功能之一是伴侶應用Sketch Mirror,用戶的行動裝置和電腦端Sketch能夠協同工作。設計師可以連接iPhone到Mac上,並在行動裝置上實時測試自己本地端的設計。現在聽起來這沒什麼,但在2010年,這絕對是產品的殺手鐧之一。Photoshop和Illustrator也沒有類似的功能。對於UI設計師來說,Mirror節省了許多時間和精力。
Figma2015年發布測試版
Figma的創始人對軟體一直秉持的理念,就是軟體都應該是在線的。從前的軟體因為瀏覽器和 Web 技術的瓶頸無法在這方面取得飛躍,但如今 WebGL、 WebAssembly 等新興 Web 技術的出現,一切都變了,利用這些技術可以在瀏覽器中構建出快速穩定高效的軟體。也就是說你可以在你的ipad、手機、甚至智能電視(只要你願意)上修改你的設計文檔,聽著就很有魅力。Figma的核心優勢便是來自於Web開發的好處。在線編輯能夠讓你的文件再也不怕丟失,能夠非常好的管理你的文件版本。其次,它解決了傳統設計團隊中最麻煩的多人協作問題。就像當你第一次接觸Google Doc時感受到的那股魔力,溝通和協作的成本大大降低了。最後,基於web的開發也讓軟體的運行效率突破了硬體性能的限制。1.隨時隨地跨設備啟動工作
2.設計師、非設計師之間的實時協作
3.響應速度遠超 Sketch
4.擁有一套覆蓋整個設計流程所必須的功能
5.集中的設計資產的管理和共享,可以單獨更新
6.基於 Web 的插件生態
7.集合了整套谷歌字體,涵蓋字體1000+
直接在線查看標註和代碼
編輯你的樣式規範,團隊可直接使用
Selection Colors的功能,無論要一次更換大量顏色或更改相同顏色都很方便,在Color styles可以建立自己的顏色系統
Figma在基礎功能上和Sketch區別很小,在一些工具(比如鋼筆工具)上做了一些優化創新。所以在使用體驗上基本還原了Sketch。對比兩者的主界面布局就可以發現,功能區的劃分都是相似的
1.響應式設計,其機制在之後也被加入Sketch
2.設計共享系統,可以理解為Sketch「組件「功能的2.0版本,能夠獨立管理
3.快速原型製作,這個本來就是 InVision 的拿手好戲,他們只是把原有的能力融進了新產品,解決了整個設計流程的一些必要環節的痛點,例如設計評審、用戶測試。
4.交互動效調節,新工具中不但實現了界面跳轉,還可以做出花式跳轉,這個也是原本 InVision 的功能。
5.協作設計,這個概念不同於Figma的在線多人編輯,它只是在線的瀏覽和展示設計稿,然後其他的職能可以進行批註和討論。
Invision Studio初次上線之時一度被設計師們譽為「來自未來的設計工具」「最好用的界面設計工具」。從它涵蓋的功能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它的聚焦點與Figma完全不同,它是在向界面設計的下遊拓展。這也是界面設計軟體近幾年所呈現的一種趨勢,「全鏈路」、「全棧式」。Invision Studio不光能夠讓設計師完成界面設計這一環節,還能直接製作原型和豐富的交互動效。
但是Invision Studio的更新速度和用戶量並沒有像眾人所期待的那樣一路高歌猛進,「全鏈路」的功能是否真的適合大多數的設計者,也值得大家去思考。
Adobe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是設計領域的工具老大哥,有無數的設計創意工具。但不知為何,在界面設計發展了十多年時間裡,Adobe就沒有為界面設計提供相關的工具。直到Sketch擁有了數千萬的用戶之後,Adobe才後知後覺,開始了界面設計工具的研發。
Adobe XD在2017年十月第一次和大家見面,並宣布同時擁有Mac和Windows兩個版本。XD在界面布局上不再使用自家(PS)的傳統布局,而是沿用了Sketch的輕量化布局。XD的迭代速度非常快,每個月都會推出新的功能。
Adobe XD大有要幹掉Sketch的趨勢,雖說基礎功能都抄自Sketch,但是通過多次的迭代,Adobe XD已經擁有了眾多令人喜愛的特色功能,並讓人讚嘆。看起來它的發展速度遠大於現在的Sketch。
Adobe XD 特色功能列舉:
1、Repeat Grid
許多界面都有重複的元素出現,像是文章、分享按鈕等等,要逐一複製粘貼非常麻煩,不過透過Adobe XD 內的Repeat Grid,大家可以輕易製造到重複元素。而在Repeat Grid 內,元素的間隔都是一致的,可以自行調整間隔來呈現最合適的界面。
2、互動:Auto-Animate
在網頁中,界面互動有時會用到CSS3 的Transition 效果來製造滑動的動畫效果,例如是選單收合等。在Adobe XD,我們的互動類型可以使用Auto-Animate 來模擬效果。
使用Auto-Animate 有幾個注意事項。首先,元件必須在兩個Artboard 出現,並要同一名字;第二,兩個元件必須先建立Interaction 並設定成Auto-Animate,這樣當元件移出Artboard 範圍時才不會被當成Pasteboard;第三,除了相同元件要設定Auto-Animate 之外,觸發事件的元件也要設定成Auto-Animate。
3、與PS互通
現在你可以直接用XD打開PS文件,也可以從XD中選擇內容使用PS打開並編輯;這樣就可以在工具之間無縫銜接而不需要反覆的導入導出。
4、不一樣的組件庫
組件庫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大多數的軟體邏輯是,當你修改一個組件時,所有相同的組件都會被修改;而在XD中,組件被加入了父子集的概念;當你修改組件庫中的組件時,你的每一個操作會影響每一個組件;但是如果你修改的是一個複製而來組件,你的修改只會對這個實例產生影響,並且這個影響會覆蓋主組件的原本樣式。這讓組件庫不再死板,能夠很好的適配多個尺寸;
這種組件的管理邏輯可以說比Figma的自由度還要高,鼓勵設計者將所有的設計進行模塊化管理。模塊化的好處是當你下次做其他項目時,仍然可以使用,可以極大的提升你的設計積累。
5、間距管理
當我們做設計的時候,一個很強迫症的事情就是如何對齊,以及我的間距尺寸是不是都統一了。Adobe XD就提供了這樣一個專門管理間距的組件;你只需要把元素都放入一個組中,就可以整體調整這個組內的間距,軟體會自動識別他們之間的對齊關係;這個功能極大的節省了設計師的時間,同時讓你的設計稿有更強的規範意識。
以上就是對目前已有的主流界面設計工具的不完全介紹。從10年前Sketch挑戰PS、AI,樹立界面設計工具這一全新品類,到如今新的設計工具不斷出現,試圖挑戰Sketch的江湖位置。工具軟體的不斷更新,也在倒逼設計師們去學習新的技術,以及產出更嚴格的設計稿。
如何去挑選適合自己工作的設計工具,我在這裡談談我的一些看法。首先,目前這四款軟體的基礎功能差別並不是很大,都可以滿足基本的工作需求。
如果你是喜歡嘗試新鮮事物,自己做出判斷的話,可以都使用並了解後再做出選擇。那要注意的是,目前Sketch只支持Mac系統,而其他軟體都有雙系統的版本可以選擇。
如果你處在項目團隊中,並且非常注重項目文件管理,那我推薦Figma;Figma所有內容都是實時在線編輯,且有很好的版本管理系統,能夠很輕鬆的實現大規模系統的多人協作設計。
如果你對協作的需求沒有那麼高,往往是獨立完成設計,那Sketch和XD都可以。Sketch的優勢在於它本身功能非常乾淨,且有極其豐富的可拓展性,所以你可以自己將其定製成你想要的樣子。但Sketch終究是小作坊的產品,所以隨著體量的逐步上升,也開始出現軟體卡頓,優化不到位的情況。而Adobe XD由於背靠大廠,發展非常迅速,並且加入了很多實用功能,雖然現階段插件數量和功能不如Sketch豐富,但未來大有會超越的勢頭。對我來說這兩者最大的體驗不同其實來自操作習慣,所以你可以兩者都嘗試,然後根據你的使用習慣來做選擇。
最後,最不推薦的可能就是Invision Studio;雖然它有著很強的原型製作功能,也擁有所有的設計工具該有的功能,但是常年不更新,少有新功能加入,逐步讓人對它未來的發展失去了信心。而且在原型製作方面也存在大量可替代的軟體。如果你在工作中經常需要設計概念稿,需要從交互線框稿到高保證UI界面的一整套工作流,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一點,目前除了Sketch是收費軟體之外,其他都採取訂閱收費制。也就是只有當你用到多人協作或是多文檔在線共享時(企業模式)才會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