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2020-10-31 快樂心理諮詢

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連媽媽都不要我了,我不如死了算了

01

原本乖巧懂事、活潑開朗的小文,最近變得有點奇怪,情緒特別低落又時常坐立不安。每次學習分組,組裡有男生就很排斥,很恐懼,學習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舍友還反應,小文近來經常一洗澡就是一兩個小時,且晚上常因做噩夢驚醒。

媽媽得知後,在不停追問下,了解到女兒談了朋友且發生了關係,媽媽勃然變色。儘管小文一直強調不是出於她的意願,對此媽媽卻置若罔聞,當場甩了小文一耳光,並揚言不認這樣不知檢點的女兒。

數位老師奮力攔截,才將一心往荷花池跳的小文拉住。

小文一直哭,強調最愛她的媽媽,現在都不要她了,她不如死了算了。

小文平穩下來後說,媽媽從小就教育她,與男生親密的身體接觸只能在婚後,那是作為妻子必須履行的義務。

男友不尊重她意願發生這樣的行為,讓她有很強烈的羞恥感、罪惡感,內心很是疑惑和自責,還特別恐懼懷孕的可能。

偏偏這事情又很羞於啟齒,也不敢跟別人提起,她害怕異樣的眼光;更不敢告訴家人,因為媽媽會對她很失望。

02

從小在父母的嚴格管教下成長的很多孩子,性知識大都處於「禁區」或空白的狀態。

一方面,家長往往覺得這方面的教育難以啟齒,另一方面,也總覺得時間到了,那是水到渠成的事,自己當初不也沒人教。

甚至有家長錯誤地認為,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會破壞孩子的純潔性,會在無意中起到不良的教唆作用。

再則,早戀、過早性行為、懷孕……壓根就和自己的孩子沾不上邊。哪有必要這麼早進行性知識的教育。

現實卻異常的打臉----發生性關係的中學生越來越多。更有研究指出,發生過性關係的中學生的特徵是:

1、半數以上是師生公認的好學生;

2、有三分之一來自重點中學;

3、初次性交時幾乎都不用安全套;

4、有過性交經歷的事實,父母與教師幾乎全部不知道;

5、對學校與家庭的性教育感到滿意的微乎其微。

導致這樣的結果,是家庭性教育缺位的同時,學校的性教育也往往打了折扣。要麼避而不談,要麼男女生分開上課,更沒有相應的心理輔導及性道德教育。

事實卻是,青春期的孩子有著太多的性困惑。隨著第二性徵的出現,孩子性生理漸漸成熟,而性心理卻是一片空白。

他們易產生對性的神秘感、好奇感、害羞感、不安感,及對異性既嚮往、愛慕又緊張、羞怯的矛盾心理。

在性教育缺失下,他們容易在神秘感和好奇心的驅使下,主動接觸各種良莠不齊的性知識,也容易在嘗試和體驗過程中,因接觸片面的、似是而非的性知識,而造成性觀念和性行為的偏離。

這些偏離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乍聞自家孩子有了性行為,懷孕了,會有挨了一悶棍的感覺,甚至很崩潰。這時,若家長的情感凌駕於理智之上,就容易有不理性的反應,加深孩子的傷害。

小文媽媽就是如此。

媽媽覺得男女肉體關係並不美好,只是一種義務。且媽媽覺得小文是懂她的,不會在該讀書的年齡談朋友,不會有更不合宜的行為。

只是媽媽忘記了小文終歸也只是個孩子,希望她有著成人的視角和自律,這可能嗎?

媽媽不妨問問自己,在自己16歲時,能否達到現今對女兒的要求和期望?


03

我們經常說,家長走近孩子,成為孩子的朋友。

這種朋友並不是完完全全的朋友關係,因為,家長畢竟還是承擔了教育的職責。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可以有情緒,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但這些情緒不能根本上決定家庭教育的走向:

高興了就和風細雨、微風拂面;不高興了就電閃雷鳴、風欺雪壓。

事情發生之後,劈頭蓋臉地拿孩子當出氣筒,自己怎麼暢快怎麼說,什麼解恨就說什麼,一股腦地往外發洩。又能改變什麼呢?

非但不能,還雪上加霜。

孩子本身受到這種傷害就很委屈、很憤怒、很痛苦、很自責。悽苦無助之時,會特別想要有個堅實的後盾,想要有個依靠。

這麼渴望可以有個依靠,卻還是不敢告知家長,往往就是怕----怕自己會被否定,怕家長會對自己失望,怕家長不要自己了……

家長不接受的態度會讓孩子進一步深深地自責,以至於完全把自己的內心封閉,不再向任何人開啟。

04

事情發生後,怎麼辦呢?

首先要做的是,讓孩子知道,儘管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她依然是媽媽和爸爸的好女兒。父母仍然是愛她的,這份愛沒有任何的改變。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爸爸媽媽也很痛心,因為她受到了這樣的傷害,因為她承擔這樣一份沉甸甸的發生,爸爸媽媽很心疼她。

很多孩子會很憤怒,對對方和對自己的憤怒。也會很恐懼若是事情曝光了,別人會怎麼看待她。

盡力給予孩子安全及信任感,以不批評、不質疑的態度協助她澄清她內在的感受與情緒,有機會表達憤怒和恐懼,有討論她的擔憂的空間。

以明確的態度讓孩子明白,事情的發生並不完全是她的錯。但事情已經發生了,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處理。

可以陪伴孩子去做相關的檢查。

有需要也可以尋求心理幫助----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幫助孩子重新建立對人的信任感,經由這樣的發生來成長。

不想發生的卻已經發生了的發生,非人力可以逆轉。孩子如何看待這個發生,如何看待這個發生之中的自己,更多的是透過旁人的視角。家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渴望每個生命都能開花;渴望每個生命都能找到每個發生背後的禮物,平安順遂。

相關焦點

  • 你永遠都不知道,「指責型人格」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道歉就可以了, 可是,有很多人都很難意識到這一點,出了事情或者是出了錯之後,第一時間不是道歉或者是想解決辦法,而是先推卸責任,把自己摘乾淨, 或者是在不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的時候,輕易的指責別人,站在「上帝視角」去要求別人,這一點上,很多家長都做到了驚人的一致。
  • 你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你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有多大?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 《孔叢子·居衛》,寫到: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孩子是父母的第一個老師,對孩子的成長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經過相關調查顯示:孩子90%的行為來自父母的行為,父母的一言一行給孩子影響多大呢: 我堂哥家的兒子,目前在讀小學一年級,孩子每次放學回來後就寫完作業就開始玩手機、打遊戲、父母問他作業寫完了嗎,基本上孩子都會回答寫完了,孩子的爸說:寫完了就趕緊把課本預習下啊
  •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其實,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愛自己的孩子的,但他們卻常常在不經意間對孩子使用了語言暴力。家長望子成龍,孩子的行為卻無法達到父母的期待,家長情急之下,可能就會「隨口」說孩子「怎麼那麼笨」、「做題怎麼不動動腦子」。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家長隨口的一句貶低、嘲笑孩子的話,卻能夠對孩子的內心產生強烈的顫動?
  • 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
    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當孩子還特別小的時候,他的習慣深受父母的影響比如說日常的問候,受到別人 的幫助的時候,隨口說句謝謝,等等這些行為,你只要讓孩子嘗試一次,(或者多次)後面他就知道怎麼做了,其實小孩子的想像力遠比我們想像的豐富,你給了孩子一個方向標,他會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去探索,或許他的行為在父母眼裡看來有些不對的,但是只要採取正確的方法給孩子糾正就好了。並繼續鼓勵孩子,他會感到特別的開心。
  • 母親的形象對孩子有多大影響?可惜90%的母親不知道
    母親的形象對孩子有多大影響?在人的一生中影響其成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眾多的影響因素中,母親的影響是不可替代的,是極其深遠的。特別是對幼兒來說,母親的作用更明顯、更突出、也更重要。母親對於一個孩子而言,不僅是生命的延續,也是靈魂的繼承,她孕育了孩子絢麗多彩的未來。
  • 老師的話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用十年經歷告訴你:教師是個良心活
    前段時間因為繆可馨事件,將師生關係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位袁老師到底有沒有有體罰和辱罵學生的現象現在也沒有最終證實,但是從這個案例引起的關注度可以看出: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還是很大的!那老師的話到底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我用我十年的教學經歷告訴你。
  •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這4點你需要知道
    都說學校是培養孩子的搖籃,是影響孩子品性最大的地方。其實,在小編看來,孩子的品德分先天與後天,先天是不可逆的與父母的DNA有關,而後天的培養則與父母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要知道潛移默化往往比呆板學習更為深刻。那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 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看完這個微電影你就明白了!
    你覺得幼師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今天分享這個微電影你可能有更深的感受視頻大致內容:每一個夏天,所有的人都在關心那些紛飛天涯的畢業生,卻很少有人知道在上完這個學期的最後一堂課之後,有一部分老師將永遠離開他們辛勤耕耘的三尺講臺。
  • 老師的話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我用十年經歷告訴你:教師是個良心活
    前段時間因為繆可馨事件,將師生關係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權威媒體已經證實這位袁老師的確有體罰和辱罵學生的現象。那老師的話到底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我用我十年的教學經歷告訴你。我一看到他們兩人的確比較生氣,特別是我找女生談的時候,她還一副我喜歡一個人有什麼錯的模樣。我一看她這樣更加氣了,控制不住自己地脫口而出:「說真的,我不喜歡你這樣的女生!」
  • 「戀母情節」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這幾種危害,父母還是趁早知道
    這不太可能吧,這麼大的孩子了怎麼可能還這麼戀母啊。"旁邊的李嫂疑惑地問道。剛好劉嫂走過來了,旁邊的李嫂為證實王嫂說的是真的,於是向劉嫂查證,結果證明真的是這樣,劉嫂也覺得並沒有什麼不妥,畢竟在她心裡,孩子永遠沒長大,但劉嫂孩子這嚴重的"戀母情節",對他的影響還是非常的大的,下面我們一一列舉,"戀母情節"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吧。
  •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會間接影響孩子未來的成長趨勢。 當然,這並不一定需要一個幸福的家庭,但如果家庭充滿了身體和語言上的暴力,那麼孩子一定是好的。她嫁給了她的丈夫,有一個八歲的女兒,而不是一個沒有孩子的丈夫。當然,畢竟我帶了一個女兒,所以我也看著丈夫看上去善良而舒適地嫁給他。 我不認為丈夫這麼溫柔優雅。
  • 婚姻關係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一個孩子跟著媽媽,媽媽再婚有了小妹妹。我們姑且叫他小陽。因為這個孩子很陽光,善良。如果不是媽媽私下裡跟我溝通,我看不出孩子有什麼不同。孩子媽媽說:「害怕孩子在重組家庭裡缺乏安全感,對孩子的性格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對孩子各方面都比較關注。孩子每周末都去爸爸那裡,爺爺和爸爸輔導孩子學習。和孩子相處的都很好!
  •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結婚以後,萌萌狐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正是因為愛,所以每句話都要好好說,不管是對老公還是對孩子都一樣。所以,雖然萌萌狐是個暴脾氣,但因為總是用這句話鞭策著自己,也就儘可能的避免了對家人使用「語言暴力」了。
  • 父母的評價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可能作為媽媽都會不自主的對孩子有完美期望,直腸直肚地表達自己的遺憾,章娘娘也不例外。 不過如果醒醒有一天看到媽媽的評價,內心會產生怎樣的波瀾呢?「父母的評價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知乎上有網友提問 「父母的評價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 父母離婚後,對孩子傷害有多大,你可不要忽略孩子的想法
    ,信不信我和你離婚,久而久之,這句話有一部分的概率會被付諸行動,父母離婚後他們兩個是徹底解脫了,可是,他們有思考過他們這麼做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嗎?那是他們不知道父母離婚後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第一個影響:他們會過早地成熟父母是陪伴孩子長大的最重要的力量,他們 可以守護著孩子們最純真的童年。
  • (父母必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如果並非切身體會,你也許永遠無法想像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原生家庭對孩子生長有影響嗎?當我們體驗到一種創傷有時也會邪惡的想到讓別人也體會一下這是什麼滋味,不知不覺間就會複製了家庭中父母的行為,但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仿佛身體裡有兩個人,他們在做著相反的事,這種思維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很多人想盡辦法讓自己擺脫原生家庭帶給的缺陷,甩開自卑內斂!
  • 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真實例子告訴你
    那兩個堂哥都各自成家了,但是基本不著家,兄弟倆也不怎麼親,堂叔堂嬸現在是自己賺錢,想著自己多攢點錢養老,怕是不敢指望兩兒子了!現在凡是回到老家,總是聽別人說堂嬸到處跟別人抱怨,自己的兒子兒媳對自己不孝順,基本沒交流之類的。小女兒倒是從小就懂事的,大概是小時候就知道母親的不易,知道心疼母親,所以懂事得早。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不是別人,是他們自己。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能有多大?
    朗朗上口的《三字經》早就揭露著真相了,我們或許不需要查閱太多的資料,也知道「孟母三遷」、「燕山教子」的經典故事。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01.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 父母的「語言暴力」有多可怕?你脫口而出的話,對孩子傷害極大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相信有不少父母都對孩子使用過「語言暴力」,你可能是認為那是一句無心的話,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是傷害極大。你有沒有對孩子使用過這些「語言暴力」1:你不行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是特別的積極,總是想要幫助父母做很多事情,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機會,可以鍛鍊孩子的大腦發育和運動力,但有些家長怕孩子做不好,所以就用「你不行」來拒絕孩子的幫助。
  • 一個好老師,對孩子一生影響有多大?百家講壇老師給你孩子講歷史
    一個好老師,對孩子一生影響有多大?百家講壇老師給你孩子講歷史今天是教師節,我們來談論2個話題:1、遇到一個好老師,對孩子的一生有多大的影響?遇到一個好老師,對孩子的一生有多大的影響?可這位老師後來的一句話,讓他重拾自信:「你前面講得挺好的,我決定推薦你去參加市裡的比賽。」沒有批評指責,更沒有放棄,而是繼續支持和信任他!後來他參加市裡的比賽得到了二等獎,從此他的人生就開始開掛了,而這一切,都源於恩師的一句話。這就是遇到一個好老師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