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1日 05:17 來源:新京報
參與互動麻疹捲土重來 反疫苗運動為禍不淺
科普之家
對於麻疹、脊灰等傳染病,人們並非束手無策。恰恰是人們對疫苗,以及補充免疫的誤解如此之深,導致了我們在前進路上的倒退。
近日,美國連續暴發麻疹疫情,其中位於紐約州的洛克蘭郡,在確認153例麻疹病例後,於3月26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日本也暴發疫情,截至2019年2月17日,日本國內的麻疹患者已高達222人,數字佔去年總數的7成。
這一連串的報導讓我們不得不相信,那些曾經由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消滅的瘟疫,如今再次遊蕩在人間。
事實上,19世紀後期,隨著公共衛生制度初具規模和疫苗的日漸普及,那些伴隨著人類幾千年,甚至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病毒很少再肆虐人間了。在各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努力下,到1980年,人類利用這個發明了近200年的武器——疫苗,首次徹底消滅了一種肆虐人類幾千年的惡性傳染病——天花。
在疫苗有效的消滅或大幅度減少多種傳染病傳播的同時,也消滅或減少了這一代人對那些傳染病的恐怖記憶。這樣的後果就是,隨著記憶的喪失,反智主義的興起,在公共衛生管理高效的歐洲和北美地區,逐漸分化出一個反對疫苗的群體。
反疫苗運動抬頭,除了宗教信仰與個人理念外,還有不少家長認為疫苗會引發自閉症,儘管不少大型權威機構已經進行了多次闢謠,但仍無法消除這些家長對疫苗的不信任。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這個群體規模逐漸擴展到世界各地,他們共同的特徵就是利用公眾認知的缺陷和人性的弱點,以陰謀論的方式傳播捏造的、歪曲的和被汙染的信息,製造出一波波反疫苗浪潮。
近年來,反疫苗運動還催生了另一個群體——反對強化疫苗者。和反疫苗群體相比,這部分人主要是由一些支持疫苗者、公共衛生從業者和醫生組成,他們的主要訴求是反對額外劑次的疫苗,甚至有極端的會把額外劑次的疫苗視作有毒。
額外劑次的接種就是強化免疫,英文直接翻譯過來是「補充免疫」,它最早是作為一種常規免疫之外的補充手段而採取的措施。公共衛生人員為避免疫苗接種率不足,讓社區群體免疫失去保護,或者有緊急疫情的時候,往往需要對群體進行強化免疫。它是消除麻疹、脊灰等傳染病的重要方法。
然而,公眾對強化免疫誤解異常嚴重。比如,在我國,由於強化免疫有時候被簡稱為「強免」,所以總有人把這理解成「強制免疫」,而公眾對所謂的「強制」這個詞就很敏感,再加上個別公共衛生機構從業人員對這種趨勢不僅不加以糾正,反而借勢推波助瀾。這都導致了一些公眾對強化免疫的半信半疑。而對於國外的一些家長而言,連常規疫苗都不願意打,就更別提強化免疫了。
簡而言之,對於麻疹、脊灰等傳染病,人們並非束手無策。恰恰是人們對疫苗,以及補充免疫的誤解如此之深,導致了我們在前進路上的倒退。
□爽臨(科普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