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志疆
雖然歷史總在不斷重複,但我們從未經歷過如此驚人的相似。
3月30日,四川涼山大火周年祭。
2019年3月30日17時,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境內發生森林火災,造成30人死亡,其中27人是消防員,3人是地方撲火人員。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許多人還沒來得及點亮蠟燭,災難再次驟然來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20年3月30日15時,涼山州西昌市瀘山發生森林火災,目前已造成19人遇難,其中18名為打火隊員,1名為當地嚮導。
烈焰滔天的大火面前,任何生命都是脆弱的。
猝不及防的悲劇面前,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的。
消防員,堪稱和平年代最危險的工作,幾乎沒有之一。
那些直面血與火的考驗迎難而上的年輕人,無疑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逆行者。
他們一次次用血肉之軀,築起公共安全的防火牆。
花樣年華在山林大火中被吞噬,這是一幕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劇。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同樣的悲劇竟然在同樣的時間和地點重複發生。
除了向那些逝去的生命致以最高敬意之外,如何避免悲劇重演,理應儘快提上議事日程。
實際上,去年四川涼山大火之後,就已經出現了很多追問和反思。
其中,很多人都提出一個同樣的問題:「森林大火是否非救不可」?
持此疑問者的依據是,一些歐美國家對森林救火奉行 " 燒盡 " 原則,即對於那些情況不明、難以施救的火災,並不鼓勵消防人員身蹈險境,而是等可燃物燒完再去善後處理。
但是,這樣的原則顯然並不符合中國的國情。
這一方面是因為國內人口密度遠超歐美各國。
以此次涼山西昌大火為例,起火點臨近西昌城區,其中包括一處石油液化氣儲配站(存量約250噸)、兩處加油站、四所學校以及西昌最大的百貨倉庫等重要設施。
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是,歐美國家的保險制度相對比較完善,普通民眾因大火蒙受的損失,往往能得到保險公司的兜底保障。
相比之下,國內保險制度較為滯後,對於那些山區貧困居民來說,突如其來的大火無疑是滅頂之災。
因此,無論是從維護公共安全,還是從維護民眾利益的角度出發,中國的消防英雄都不得不挺身而出,迎難而上。
這也正是他們比國際同行更為艱辛和偉大的地方。
能否多採用高科技滅火手段?
有人提出:既然大火非救不可,能否多採用一些高科技滅火手段,譬如直升機滅火?
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面對森林大火,消防車之類重型裝備幾無用武之地,因為崎嶇的山路根本無法通行。
直升機滅火雖然理論上可行,但在面對大範圍森林大火,直升機滅火的實際作用只是杯水車薪。
以曠日持久的澳大利亞森林大火為例,火勢最猛烈的時候,1400多公裡的海岸線都在燃燒,過火面積超過7.2萬平方千米,數百萬公頃的森林被毀。
實際上,這並不是澳大利亞在踐行 " 燒盡 " 原則,而是消防力量實在無力應對。
澳大利亞國家空中消防中心(NAFC)在原有直升機消防機隊的基礎上,新購入了500架飛機,包括一架大型DC-10空中加油機,以及6架可以從河流和湖泊中汲水的「滅火力士」飛機。
然而,實際效果卻並不樂觀,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由於長期乾旱,導致水源短缺。
同樣的瓶頸對於涼山大火這樣的山區來說同樣存在,單一滅火直升機載水量有限,崇山峻岭之間,是否有足夠的水源滿足滅火直升機集群作戰的需要?
更為重要的是,涼山州的財政狀況,是否承受得起如此昂貴的消防開支?
四川涼山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四川省近日剛發布《掛牌督戰涼山州脫貧攻堅工作方案》,對涼山州7個未摘帽貧困縣和300個未退出貧困村進行掛牌督戰。
無論是從地形地貌還是財政實力來看,滅火直升機都難以在涼山委以重任。
森林大火必須救,滅火直升機用不上,消防英雄只能用原始裝備和血肉之軀對抗肆虐的大火,犧牲是否在所難免?
答案顯然是否定。
面對肆虐的森林大火,消防隊員隨身攜帶的設備只能撲滅小股火苗或者復燃的火苗,控制火勢的主要方法在於挖掘隔離帶。
在此過程中,風向對於消防隊員的安危有著決定性作用。
縱觀兩次涼山大火,以及各類其他導致人員傷亡的森林火災事故,風向突然改變導致爆燃,都是罪魁禍首。
資料顯示,在局部地區某些山谷,瞬間風速能超過100公裡。「爆炸式蔓延」的山火,1秒鐘可以燒掉一個足球場。
如此迅猛的火勢中,人類速度根本無法逃脫,更何況,伴隨著火勢的高溫和缺氧環境,更會令消防員難以行動。
在撲救森林大火的過程中,及時掌握天氣及風向情況,無疑是性命攸關的頭等大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撲救涼山大火過程中,在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組織協調下,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和高分四川中心緊急獲取火災區高分衛星數據,第一時間提供給四川省應急管理廳、省林業廳、涼山州政府等相關應急服務部門,為前方指揮及災情評估提供重要參考。
以此為背景,不妨考慮將高分衛星數據更多用於森林大火防控:一方面在火災爆發後提供指揮參考,另一方面在日常防火中提供實時監控。
涼山兩次大火,一種警惕信號
涼山兩次大火都發生在3月30日,雖然是一種偶然,但也未必不意味著一種值得警惕的信號。
2014年3月19日,涼山州西昌市經久鄉馬鞍村發生森林火災。
涼山州的數次森林大火都發生在3月份,與當地氣候不無關係。
資料顯示,涼山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乾濕分明,11月—4月為乾季,5月—10月為溼季。乾季氣候特點是降水稀少,溫差不大,陽光充足,氣候暖和。
火災頻發的3月,正是涼山的乾季。
豐富的林業資源,加上天乾物燥的氣候條件,不僅為森林火災提供了條件,而且使「爆炸式蔓延」成為可能。
以數次發生在3月的森林大火為鏡鑑,對於涼山來說,加強重點季節的重點防控,無疑是當務之急。
如果能在常態化管理的基礎上,輔之以高分衛星數據等高科技手段,當有助於防患於未然。
和平年代,年輕的消防英雄為守護公共安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精神值得緬懷和銘記。
每個人都敬仰英雄,但沒有人願意看到以這樣慘烈的形式來成就英雄。
英雄從來只道是尋常,我們寧願看到那些年輕的身影穿梭在平凡的生活中,也不願意看到他們冒著不可預知的危險負重前行。
長歌當哭之餘,完善科學的森林防火體系建設勢在必行。
惟其如此,才能告慰英靈,撫慰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