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肥胖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流行病」,肥胖帶來的不僅僅是身材走形的煩惱,還在威脅愈來愈多人的健康。如何遠離肥胖?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專家為您支招。
什麼是肥胖?
肥胖是人體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熱量攝入超過消耗,過剩的熱量轉化為多餘脂肪並囤積在體內的狀態。肥胖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所決定的,其中遺傳因素對肥胖的形成約佔20%-40%的作用。
肥胖的判定因素
1.體重
估算理想體重(公斤)=身高(釐米)-105
理想體重 ± 10%為正常體重;
理想體重 > 11%—19%為超重;
理想體重 > 20%為肥胖;
標準體重:如某人測身高170釐米,他的理想體重應該是65 ± 10%公斤,也就是說他的體重在57.5—72.5公斤之間都是正常的。
2.體重指數(BMI)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3.腰圍(WC)
女性:腰圍 中國≤85cm
男性:腰圍 中國≤90cm
腰圍是衡量中心性肥胖的標準,中心性肥胖是因為內臟脂肪增多,脂肪分解產生的游離脂肪酸直接進入肝臟引起代謝紊亂。中心性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甚至癌症相關,為了預防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甚至癌症的發生,一定要阻止「啤酒肚」的存在。
4.體脂百分比
從醫學角度其實一般不建議體脂過低,畢竟脂肪組織也有其生理意義。體脂率不同,身材看上去也有很大差別。
一些體重正常甚至外表明顯偏瘦的人,其體內肝臟、心臟、胰腺即科腹腔內也可能積聚了大量的脂肪,即內臟脂肪水平增加。學家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外瘦內胖」。
肥胖形成的原因
1.不愛運動。現在很多上班族的工作非常忙碌,壓根就沒有時間去進行運動,有些人甚至能夠幾個月都不運動,這樣下去肯定會導致肥胖的,而經常運動的人可以把身體內的多餘熱量和脂肪消耗掉,不僅不會發胖,還會變得更加健康,因此希望大家每天必須堅持運動。
2.吃飯太快。吃飯速度過快不利於腸胃消化的,容易導致便秘的出現,身體內的毒素不能及時排出體外,造成大家肥胖。
3.常吃油膩。經常吃高糖分、高脂肪這些比較油膩的食物,也會導致肥胖的出現。
4.常吃零食。零食中含有的脂肪與熱量是相當高的,並且還有很多糖分,這些物質長期堆積在身體內肯定會引起肥胖。
5.經常熬夜。經常熬夜的人身體中的生長激素無法正常分泌,這種激素不僅可以促進骨骼生長,還能代謝油脂分解脂肪,熬夜之後沒有這種激素了,大量脂肪堆積體內,因此身材會變得肥胖。
肥胖會帶來哪些危害?
1.導致血脂異常
肥胖者,特別是腹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表現為高膽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異常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
2.增加腦血管病變
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壓、血脂紊亂及糖尿病,而有高血壓、血脂紊亂和糖尿病的肥胖者,大腦更容易出問題。
3.增加患高血壓的概率
肥胖與高血壓密切相關。在40—50歲的肥胖者中,高血壓的發生機率要比非肥胖者高50%。一個中度肥胖的人,發生高血壓的機會是體重正常者的5倍多,是輕度肥胖者的2倍多。
4.增加心臟負荷
有人發現,肥胖者心絞痛和猝死的發生率提高了4倍。這說明肥胖肯定會增加心臟的負擔,造成心臟損害。
5.導致脂肪肝
大約有一半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肝臟是合成甘油三酯的場所。在肥胖者體內甘油三酯合成與轉運之間的平衡發生了失調,肥胖者的脂肪酸攝入多,所以肝臟合成的甘油三酯也多。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積在肝臟內。結果形成了脂肪肝。
6.增加糖尿病風險
肥胖是發生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80%都是肥胖者。而且,發生肥胖的時間越長,患糖尿病的機率就越大。
7.引起骨關節疾病
肥胖可能引起的骨關節疾病主要有三種:骨性關節炎、糖尿病性骨關節病和痛風性骨關節病。其中發生最多、危害最多的是骨性關節炎。
肥胖的幹預原則和程序
1.必須堅持預防為主,從兒童、青少年開始,從預防超重入手,並須終生堅持。
2.採取綜合措施預防和控制肥胖,積極改變生活方式,包括改變膳食、增加身體活動、矯正引起過度進食或活動不足的行為和習慣。
3.鼓勵攝入低能量、低脂肪、適量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膳食。
4.控制膳食與增加運動相結合,使基礎代謝率不致因攝入能量過低而下降,達到更好的減肥效果。積極運動不僅可以增加基礎代謝率,還可防止體重反彈,改善心肺功能,產生更多、更全面的健康受益。
5.應長期堅持減重計劃,速度不宜過快,不可急於求成。
6.必須同時防治與肥胖相關的疾病,將防治肥胖作為防治相關慢性病的重要環節。
7.樹立健康體重的概念,防止為美而減肥的誤區。
肥胖的幹預程序包括:篩查和確診肥胖患者並確定管理級別、制訂肥胖幹預計劃、執行幹預計劃、定時隨訪並進行效果評價。
根據是否患有其他慢性病將肥胖分為單純性肥胖和重症肥胖,無內分泌疾病或找不出可能引起肥胖的特殊病因的肥胖症為單純性肥胖。重症肥胖要執行強化管理幹預方案。
肥胖的幹預措施
1.控制總能量攝取
限制每天的食物攝入量和攝入食物的種類,成人每天攝入能量控制在1200-1300kcal。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應分別佔總能量的10%-15%、50%-65%和20%-30%左右。
2.增加身體活動量
運動量大小應該根據每個人自身的情況來確定,遵循從小到大、從弱變強的原則。堅持時間越長,減少體重的狀況和保持這種減肥狀態的效果越好。
3.飲食與活動量相結合
對於減肥,採用控制飲食能量和增加身體活動相結合的方法效果最好。運動量較少時,雖然短期內能達到減肥的目標,但是之後又逐漸恢復超重或肥胖狀態,即減肥遭遇反彈。
4.行為療法
建立節食意識,每餐不過飽;儘量減少暴飲暴食的頻度和程度。
肥胖症的主要治療方式
肥胖症的主要治療方式有:內科治療(營養控制、增加體力活動)、中醫中藥及外科手術三種。
1.內科治療只對輕度肥胖症有短期效果
輕度肥胖者,控制進食總量,採用低熱卡、低脂肪飲食,避免攝入高糖類食物,使每日總熱量低於消耗量,多作體力勞動和體育鍛鍊。如兩年都無法恢復正常體重,則可能需要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2.中醫中藥對輕中度肥胖者有一定療效
針灸、醫藥等方式對輕中度肥胖且無肥胖症發症的患者有一定療效,但用藥可能產生藥物副作用及耐藥性,因而選擇藥物治療的適應症必須十分慎重。
3.外科手術是重度肥胖症主流治療方法
縮胃術、胃旁路術等微創外科手術是目前治療肥胖症的主流方式,特別是重度肥胖症患者,內科治療療效僅為10%,而手術治療重度或病態肥胖症近期療效達到95%以上。大量臨床證明:減重手術的中長期有效滿意率高達83%以上。
(1)縮胃術:適用於中重度肥胖者,能降低食慾及控制食量。術後1年內減少60%以上的多餘體重,且對2型糖尿病的完全緩解率為83%左右;
(2)胃旁路術:對於伴有2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肥胖患者是優選術式,控制食物攝入及減少小腸營養吸收,減重高效,是當前減重的金標準術式。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肥胖?
1、提高認識。充分認識肥胖對人體的危害,了解各年齡階段易發胖的知識及預防方法。
2、飲食清爽。採取合理的飲食營養方法,儘量做到定時定量、少甜食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3、加強運動。經常參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戶外活動,既能增強體質,使體形健美,又能預防肥胖的發生。
4、生活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是很有必要的,每餐不要太飽,合理安排和調整好自己的睡眠時間。
5、心情舒暢。良好的情緒能使體內各系統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運行,對預防肥胖能起到一定作用。(來源: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