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常見胎位,有三種多半要剖腹產,若想順產34周前調整還來得及

2020-12-22 媽之道

影響胎位的因素很多,有可能是孕媽體內羊水過多或過少,胎兒體積過大,臍帶過短或者是產婦骨盆狹窄等。

執筆:張蒙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胎兒在母體內的位置對分娩方式、生產速度、難易程度等都有很大影響,如果胎位不正,很有可能在分娩時發生意外,不僅耽誤順產時間,說不定還需要採取剖宮產繼續幫助胎兒娩出,不過胎位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在一定時間內有變動的可能。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圖文均無關

胎兒胎位一般在在這個時間基本固定

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是可以隨意活動的,特別是孕中後期身體發育逐漸成熟,四肢越來越靈活,而且此時寶寶的體積不算太大,宮腔內還有比較寬鬆的活動範圍,所以他們可以經常變換姿勢,改變位置。

直到孕31周,胎兒的胎位還是有變動的可能,到了32周、33周在糾正也不算遲,但到了孕34周時,胎兒體積越來越大,子宮內活動範圍也受到限制,胎寶寶需要為娩出做準備,所以胎位也就基本固定了,如果之前出現胎位不正,大多也無法糾正。

因此,在懷孕34周前,若通過產檢發現胎位有異常,應及時在醫生的建議下採取相關措施來糾正胎兒的位置,以免耽誤時間,錯過糾正胎位的黃金期。

幾種常見胎位大盤點,最佳順產胎位是這個

胎位對生產方式、胎兒娩出時間起著重要的作用,通常來說,胎位有以下幾種情況:

1、胎兒處於橫向位置:橫位

從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指胎寶寶在肚子裡是保持著橫向的姿勢,頭部朝孕媽的左邊或右邊,與身體呈垂直狀態,如果寶寶沒有通過自己活動轉向來改變胎位,是必須要進行剖宮產才能娩出的,因為胎兒橫位完全無法順利進入骨盆和產道。

2、胎兒處於坐姿:臀位

這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胎位,一般表示寶寶在體內是以坐姿的形式呈現的,頭朝上,臀部朝下,而且臀位還分為一條腿先入盆和臀部入盆兩種情況,也叫單足先露和單臀先露。

臀位也屬於胎位不正,順產難度很大,如果寶寶出現臍帶繞頸現象,很有可能引發宮內窒息,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會採取剖宮產。

3、胎兒處於斜向位置:斜位

斜位是指胎兒的身體斜臥在母體內,有可能是臀部朝下,也有可能是頭朝下,但姿勢不是正常的豎直狀態,雖然在分娩時可以通過產力作用轉換胎位,自然娩出,但會耗費大量時間,過程也比較艱難,孕媽需要遭受非常劇烈的疼痛。

4、胎兒處於頭部向下姿勢:頭位

頭位是比較常見的正常胎位,是指胎兒的頭部朝下,正好處於空口方向,這是順產中最自然輕鬆的胎位,如果正好是「左枕前」,那就恭喜孕媽,分娩會更加容易。

左枕前位的意思是胎兒頭朝下且面部朝向母體右側,枕骨在母體左側,生產時會比較順利,產婦能省很多力氣,並且疼痛時間較少,過程相對簡單快速。

在產檢時醫生若告知孕媽胎兒的胎位是左枕前,就說明寶寶很配合媽媽生產,在肚子裡就已經做好準備啦,準媽媽們心裡應該會更期待孩子降臨。

兩個小方法,可以幫助孕媽矯正胎位

影響胎位的因素很多,有可能是孕媽體內羊水過多或過少,胎兒體積過大,臍帶過短或者是產婦骨盆狹窄等,為了防止因胎位不正增加生產難度,在孕34周前如果發現胎兒胎位出現異常,可通過兩個方法進行糾正。

1、保持左側臥睡姿

孕媽在孕中後期應習慣性保持左側臥睡姿,這種姿勢是對胎兒發育比較有利的一種姿勢,能減少臍帶繞頸、胎位不正的風險,若孕30周左右發現胎位不正,需多在家進行左側臥姿勢練習,中途可換右側,7天為一個療程。

2、膝胸臥位操

孕媽跪在床上,頭部和胸部與床緊貼,臀部抬高,大腿和小腿彎曲成直角,每次早晚各練習15分鐘,7天後再進行複查,看胎位是否發生變化。

這個姿勢會使胎兒的臀部慢慢離開盆腔,通過重心轉移讓臀位逐漸向頭位轉移,在臨產實踐上對糾正胎位有一定效果。

進入孕晚期後,孕媽需按時產檢,儘早檢查胎位情況,最好在34周前能把胎位調整成最佳頭位的姿勢,不然等固定後糾正就比較困難,另外,除了胎位,產婦自身狀態、胎兒體積大小等因素也會影響生產速度和時長。

相關焦點

  • 到了孕晚期這個時期,胎兒的胎位基本已經固定,若想順產提前準備
    有個寶媽這樣說過,說自己在孕晚期產檢的時候,被告知胎位不正後,就聽從醫生的話在家做一些活動,以此來調整胎兒的位置,有時候甚至還要跪在地上爬來爬去。老公看到了對此還產生懷疑,並調侃道:你可別把自己累著了,連帶著孩子跟你一樣折騰。但是既然是醫生要求的,那就是有一定的依據的,而且這裡面的學問大著呢!
  • 孕婦胎位不正,醫生隔肚皮徒手轉胎位,1分鐘剖腹產變順產
    ,也確實有很多臀位的媽媽都選擇了剖腹產,畢竟這時候,安全第一。說到這裡,倪女士也是非常感激,因為一胎都是自己生的,二胎實在不想挨一刀啊,好在醫生給力,寶寶和自己都給力,胎位轉成功了,沒多挨一刀。常見的胎位有哪些呢?
  • 孕期這一周,胎位就固定了,想順產別大意
    胎兒臀位肯定不能順產了。剖腹產不但對寶寶不好,自己肚子上也會留下一道疤痕……」她開始找各種各樣的辦法糾正胎位,折騰了幾天後,跟一位學醫的朋友聊天,朋友告訴她:「別著急,胎兒這個時候還會再動,有挺大機率會轉過來。」怡寧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真的嗎?到多少周前還能轉正?我還有希望順產?」
  • 胎位不正?在這個時間前要糾正過來,錯過可能就得剖腹產
    小雨在孕期也學過一些孕嬰知識,知道臀位不能順產,可是她又不想剖腹產後,所以特別的著急。回家後就是尋找各種方法想要糾正胎位。結果一位醫生朋友告訴她,這個時候的胎兒還會繼續動的,可能在臨產前自己就轉過來了,一般到了這個時間胎位就固定了。小雨這才舒了一口氣。那麼胎位在什麼時候就固定了呢?
  • 懷孕時,「胎位」在這時可能已固定好,若想選擇順產,最好先看看
    今天我們要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就是:懷孕時,「胎位」在這時可能已固定好,若想選擇順產,最好先看看。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有一些孕婦可能覺得胎位沒有那麼重要,尤其是那些第一次懷孕的孕婦,可能覺得想順產就順產,不知道到底應該根據什麼來決定分娩方式,但是如果說大家的胎位不正的話,那麼選擇順產是非常危險的,只有在胎位正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夠選擇順產,那麼胎位固定的時候我們可以去檢查一下胎位,那麼胎位什麼時候能夠固定下來呢?
  • 懷孕後,胎兒的「胎位」會在這個孕周固定,想順產的孕婦別忽視
    如果是頭位,大多都是正常的,基本可以順產;如果是臀圍,有順產的可能,但是也伴隨很多危險;如果是橫位,不管胎兒如何,都無法順產,只能剖腹產。1.幾種常見的胎位,孕婦要清楚常見的胎位有頭位、臀位和橫位。如果胎兒偏小,骨盆比較寬而且很健康,有順產的可能,但是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橫位:胎兒橫位在媽媽的肚子裡,身體和媽媽的身體保持「垂直」狀態,根本沒有順產的可能,只能剖腹產。
  • 醫生隔著肚皮將胎兒轉動90度 胎位不正孕婦成功順產
    胎兒在母親子宮裡的正常體位是頭朝下,適合順產,可一些調皮胎兒會屁股朝下,或者橫在子宮裡,只能剖腹產。近日,東莞市南城醫院產科為一位胎兒橫位的孕婦,用手幫胎兒轉動90度,使胎位變正,最終孕婦成功順產。胎兒橫位東莞的郭女士是位二胎媽媽,到了今年5月中旬,懷孕已有9個月+2周。寶寶離出生的日子越來越近,她按時到東莞市南城醫院婦產科做產檢。
  • 遇到胎位不正時,還能順產嗎?
    有寶媽傾訴做產檢時,很怕被醫生告知胎兒胎位不正,這真是一件很煩心的事,因為很有可能不能順產,要剖宮產了。可是有寶媽問,為什麼同樣是懷孕,卻有的人胎位正,有的人不正?這些都是什麼因素決定的呢?什麼是胎位不正一般來說,孕28周前,寶寶都比較小巧,還可以在寶媽肚子裡遊來遊去,沒有固定的姿勢。但是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到了32周以後,子宮對TA來說就相對擁擠了,這個時候TA的姿勢就比較固定了。絕大多數寶寶都是頭朝下、後腦勺朝著前面,這就是胎位正。這種胎位也最有利於後續分娩過程。
  • 胎位不正就只能剖腹產?這2種糾正胎位的方法真的很有效
    老一輩兒思想都認為,剖腹產生下來的孩子沒有順產生下來的孩子聰明,但經過醫學和科學的認證後,證實了無論是剖腹產還是順產,對孩子都沒任何影響,孩子不會因為生產方式不同,身體就會出現改變。可如果胎位不正,順產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會出現難產、或者胎兒缺氧窒息的情況),所以醫生會建議胎位不正的孕媽進行剖腹產。但大部分孕媽還是希望能順產寶寶,畢竟順產才是「自然」的方式,而且也不會留下「難看」的傷疤。所以,如果你有胎位不正但還想順產寶寶,那你不妨試試這2種方法,說不定還來得及改變胎位,讓你如願順產寶寶。
  • 胎位不正只能剖腹產嗎?孕32周以前是「挽救黃金期」,錯過難糾正
    正常情況下,胎位要到32周左右才會定下來,在這之前,由於胎兒體積過小,漂浮在羊水中,其姿勢與位置一直在變化,也就談不上胎位。 四種不同胎位,又有明確細分: 根據胎兒姿勢的不同,我們將胎位基本分為頭位、臀位、橫位以及斜位。 頭位最為常見,也是對順產最友好、安全係數較高的胎位,胎兒腦袋朝下,屁股朝上,手腳自然蜷縮。
  • 胎位不正一定要剖腹產嗎?產科醫生是這樣說的
    雖然順產比剖腹產疼,但仍然有不少準媽媽願意選擇順產,順產對自己和對寶寶都好。許多準媽媽都在為順產而努力著,比如孕晚期控制體重防止胎寶寶的頭部過大,比如適當運動增強體力有助提高順產的產力,比如胎位不正,通過各種方式積極調整胎位。
  • 同樣是順產,一個用時30分鐘,一個卻用時5小時,只因胎位不同
    在懷孕的時候醫生一般都會建議孕婦順產生孩子,這樣生出來的孩子一般更健康,對孕婦來說安全性也相對高一些。可是你知道嗎?順產也是有區別的,胎兒胎位的不同影響孕婦生產的時間。胎位正的話連一個小時用不到就生了,而如果胎位不正就麻煩了,可能得花費4.5個小時。
  • 到了34周,胎位基本上就穩定了,孕媽別再費勁糾胎位了
    於是,她求醫生指點轉變胎位的方法,還聽信一些老年人說的偏方,折騰了一段時間,結果效果還是不理想。其實,說起胎位,每一個孕媽都很關心。畢竟,誰都希望能順產生娃最好,免得剖腹產挨一刀了。所以,提前關注胎位很有必要。一般來說,到這一孕周,胎位基本上就穩定了,孕媽別再費勁瞎折騰了。這一周,就是34周。
  • 順產和剖腹產怎麼選,分別要花多少錢?
    這件事以雙方「初步達成了調解協議」告一段落,但悲劇的根本爭議依然沒有解決:許多人對剖腹產依然存在偏見——覺得對胎兒不好、對產婦的後期恢復不好……剖腹產是否真如傳言中壞處多多?剖腹產、順產到底各有什麼優劣處?各自要花多少錢?今天,小九給大家整理、比較目前臨床常見的分娩方式。
  • 孕32周前這個問題未解決,就別指望順產了
    事件回顧:小李孕7個多月產檢被告知胎位不正,醫生說要是32周前,寶寶不能自行轉過來,想要順產有風險。小李知道還有機會,回家後便找尋各種辦法糾正胎位,兩周時間過去了,再次到醫院檢查時,依舊胎位不正,醫生勸其放棄,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剖腹產較為穩妥,小李很疑惑不是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嘛,還有機會的啊。
  • 懷孕七個月,胎兒是橫位還能順產嗎?一個動作糾正「胎位不正」
    臨床上,有一半的孕婦會查出胎位不正,胎位就是胎兒在子宮裡的位置,有頭位、臀位、橫位三種胎位,一般以懷孕30周為一個臨界點,懷孕30周後還不正常的體位就叫胎位不正。
  • 剖腹產的人越來越多,相比順產,剖腹產有什麼優缺點?
    現代醫療技術發達,除了傳統的自然順產外,產婦還可以選擇剖腹產來娩出胎兒,這樣即可以避免十級的陣痛,也可以安全的產出寶寶,所以現在剖腹產也成為了很多產婦的首選分娩方式。
  • 枕前位、枕後位,順產分娩最佳胎位排名,看看你要不要調整?
    胎位是指胎兒先露的指定部位與媽媽骨盆前、後、左、右的關係,正常胎位多為枕前位。我們經常聽說的「胎位不正」主要包括臀位、枕後位、橫位、顏面位等,以臀位最為多見。我們都知道胎位不正可能對順產造成阻礙,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寶寶胎位的問題。
  • 順產的幾大優勢剖腹產比不了,但四種情況下該剖就剖,孕媽少受罪
    執筆:張蒙定稿:蘇子後隨著醫療技術的發達,不少孕媽在分娩方式的選擇上有了更多選擇,順產不再成為唯一的生產手段,剖腹產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孕媽在四種情況下最好選擇剖腹產1、孕媽骨盆狹窄或胎兒過大如果孕媽自身骨盆狹窄,胎兒的頭部很難順利從產道中娩出,就不適合順產,很可能會出現難產等現象。
  • 順產和剖腹產到底選擇哪個好?
    作者:寶寶知道 雨後的花朵分娩,對孕媽咪來說是一次痛苦的經歷,對胎兒來說也是一次驚險的歷程,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你決定好了嗎?如何選擇分娩方式在選擇分娩方式前,醫院會對產婦做詳細全面的身體檢查和產婦檢查,檢查胎位是否正常,估計分娩時胎兒有多大,測量骨盆的大小是否正常等。如果一切正常,孕婦在分娩時就可以採取自然分娩的方式;如果有問題,則會建議採取剖腹產。順產分娩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結果,包括疼痛在內的生理反應,只要在正常的範圍,就是有益的、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