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氣逐漸悶熱,又到了寶媽們開始頭疼的時候了。給娃洗澡,像是每天都在過「潑水節」。
不知道為什麼,腦海裡突然蹦出幼時洗澡被媽媽支配的恐懼,直到現在耳朵邊還會響起我當年的「殺豬聲」。
沒錯,給娃洗澡,可不僅僅是媽媽累一身汗,洗不好,孩子也受罪!
夏天給寶寶洗澡,看似事小,卻糾結多、講究多!
1
夏天寶寶總出汗,沐浴露能天天用嗎?
2
洗澡時,加點花露水,是不是能祛痱?
3
寶寶不愛洗頭,一碰水就哇哇哭,怎麼辦?
要說給孩子洗澡,這裡面學問可大著呢!
踩了這些坑,寶寶皮膚越洗越糟
一
每次洗澡都用清潔產品
寶寶的皮膚薄,頻繁使用沐浴露可能會有傷害。特別是新生兒,皮膚上的油脂能起到保護作用。
所以不必給寶寶過度清潔,沐浴露1周用1~2次就夠了。
二
給寶寶洗澡水裡加「料」
水裡加風油精、花露水,寶寶洗完清涼防蚊?
停!花露水的成分裡有乙醇——也就是酒精。頻繁使用,有一定刺激性,容易傷害寶寶稚嫩的肌膚。
風油精裡則含有樟腦和水楊酸甲酯,也存在毒性。用清水洗澡足矣!
三
洗澡水溫過熱
寶寶一碰水就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水溫太燙了!
大人感覺到可以接受的水溫,對寶寶嬌嫩的皮膚來說就已經有些燙了。這很容易造成寶寶燙傷,或者留下不好的洗澡印象,不配合好好洗澡。
對於寶寶來說,合適的水溫為38℃~40℃左右,接近寶寶正常體溫。(家長可以用手腕內側的皮膚測試一下,如果感到剛好,這個溫度是對寶寶最友好的)。
洗的乾乾淨淨,皮膚還是越洗越糟?
因為洗澡水本身,就是汙染源!
洗澡水不乾淨,不僅威脅易感染的敏感部位,皮膚也會越洗越差、發質變得越來越糟。
讓寶寶洗一個舒適安全的澡,水質一定是不可忽視的一環,但我們日常的洗澡水,卻存在著看不見的水質問題。
這些水質問題,如水中含有鐵鏽、餘氯、細菌、重金屬等物質,或許就是引發寶寶皮膚瘙癢、溼疹等皮膚問題的「元兇」!
1
大量藏匿的細菌、病毒
中國環境檢測機構做過實驗,5天不用的洗澡水,細菌總數增至1.7萬倍。
老化的自來水管道上面殘留著我們想像不到的各種髒東西。
2
水鏽、消毒劑嚴重殘留
即便是新房,自來水處理過程中也殘留著漂白劑、氯、水鏽等有害物質,導致洗過後的頭髮變得乾枯,皮膚產生問題。
除了飲水源,洗澡水源也該注意
很多家庭自寶寶出生後,便格外注重飲用水的水源,但卻忽略了寶寶與水的第二大接觸:洗澡。
海洋智家提醒
全屋淨水格外重要
特此推出淨水方案
為廣大媽媽們分憂
家用全屋淨水系統標準配置
前置過濾器+中央淨水機+中央軟水機+臺下式淨水器,將中央軟水機與臺下式淨水器分路並聯在中央淨水機之後,可滿足全屋所需淨水與軟水兩部分的需求。
經臺下式淨水器過濾的飲用淨水可保證寶寶的飲用水健康,經中央軟水機過濾的軟水可有效減少水中雜質,改變水的硬度,保護寶寶的皮膚免遭傷害。
▽▽▽
如果你家孩子的皮膚總是乾燥、脫皮、瘙癢、起紅疙瘩,一定要先從改善水質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