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麥瓶草的植物學特點
1,名稱和分類地位
麥瓶草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種子植物名稱》;別名很多,在《植物名實圖考》中記載為淨瓶;別名還有米瓦罐、香爐草、梅花瓶、麵條菜、廣皮菜、瓢咀、甜甜菜、麥石榴、油瓶菜、麥黃菜、燈籠草、燈籠泡、瓶罐花等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石竹科蠅子草屬植物。
2,分布和生長環境
麥瓶草分布於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各省,西至新疆和西藏;通常生長在麥田中和荒地草坡。
3,外形特點
為一年生草本,高度20-60公分,植物體有腺毛,主根直,稍木質;莖直立,單生,不分叉;基生葉匙形,
莖生葉葉片長圓形或披針形,兩面有短柔毛,葉邊有緣毛,中脈明顯;
花兩性,二歧聚傘花序,花朵直立,直徑二公分左右,花萼圓錐形,綠色,果期膨大,表面有30條左右縱脈,花瓣淺紅色,倒卵形,全緣或稍凹缺,副花冠片窄披針形,白色,5-6月開花;
蒴果梨形,長15毫米,直徑6-8毫米,種子腎形,暗褐色,6-7月結果。
二,麥瓶草的主要用途
第一,它的嫩葉和幼莖可以作蔬菜食用,人們常叫麵條菜,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
第二,麥瓶草的全草藥用,根據資料記載,其性淡味苦涼,具有止血、調經活血功效。根據測定,麥瓶草含有一些維生素、胺基酸、礦物質、絲石竹皂苷元、芹菜素等有效成分。藥用時請遵醫囑。
另外,麥瓶草生長在農田裡通常作為一種雜草處理。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片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