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作為備受人們喜歡的小型盆景,在近些年走入了千家萬戶,成為不少人窗臺上靚麗的風景,但是關於養殖多肉植物的方法,依舊需要人們不斷地探索,而這不僅僅是因為不同的品種生長習性不同,更是因為園藝小白對此了解不足。
所以,接下來就給大家說說,剛入坑,盆栽養殖多肉的情況下,該怎麼養,才能讓植株的葉子越長越圓潤,形同珍珠,色如琥珀?
首先,剛買回家的多肉該做些什麼?
現在花卉市場上為了迎合不同人的需求,即使是小型的植物如多肉,其依舊存在裸根售賣和帶盆售賣,兩種形式,前者因為不帶有原生土壤,所以,在帶回家之後就需要及時地將乾癟的根部修剪掉,然後栽種到萬能的營養土中,但此後需要給予其一定的周期緩苗,適應新環境。
而在緩苗期間,需減少光照的強度,以及維持周邊的環境溫度處於適宜的狀態,通常需要將溫度控制在20-25攝氏度之間,同時空氣溼度為30-45%左右,當然,除此之外,還需控水、斷肥,減少一切外界刺激,讓其根部儘快地萌發出新的根部,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滿足植株代謝所需。
然而,即使是帶盆土的多肉植物,在剛帶回家的時候也同樣需要人們時刻多多觀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畢竟更換了地方之後,外界的溫度以及光照等都會改變植物的狀態,所以,在此期間,維持土壤偏幹的狀態,同時給予充足的自然光照,每天維持4-6小時散漫的光線照射。
其次,養殖了一年的多肉,該怎麼翻盆?
日常養殖,澆水追肥需要迎合植物的需求。而養殖了一年之後,我們卻需要及時地更換上全新的營養土,確保土壤的透水透氣性以及肥沃性,都滿足植物對環境的要求。
而在換盆土的期間,我們需要針對多肉植物根部殺菌消毒以及適度地修剪,而對花盆,則需適當地清洗以及用高錳酸鉀浸泡、殺菌消毒,當然,最為主要的是土壤的品質以及搭配,因為不同介質混合後的特性不同,而在此奉勸新人養殖多肉,將腐殖土、營養土、沙質土按照2:3:7的比例混合。
最後,盆栽多年的多肉植物,如何養護到位?
和多肉出狀態、上色息息相關的外界因素,無非是水分、養分、光照、溫度等,因此,只要大家在養殖之前,多了解相關的知識點,而後續在打理的期間,不斷地觀察,判斷何等環境下,植物對這些因素的需求,如此即可照顧到多肉的喜好,保證其健康成長。
結束語
不同植物習性雖不同,但是作為"生生不息"的生命,其抵禦風險的能力非常強,所以在養殖的期間,若是遇上黃葉、爛根或者化水的情況,別輕易放棄,將病變的部分捨棄,保留健康的部分,給予恰當地處理,其依舊能夠"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