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兒子送進公立普校,我為自己的無能痛哭

2020-09-15 童書媽媽三川玲


童書媽媽寫在前面:

原來,創新學校給了普通家長這麼大的壓力和焦慮!

如果不是因為成人寫作課學員悠悠的分享,我們不知道童書媽媽持續報導雲谷學校、清瀾山學校、探月學院、赫德學校……這些創新學校會給送孩子到普通公立學校的家長這麼深的無能感和內疚感。

感謝悠悠,願意將第一次家長會後的痛苦失聲寫下來,分享給童書媽媽的讀者。請一定看到最後,悠悠冷靜下來的決定,很值得你參考。


文:悠悠


9月,兒子正式開始小學生活,家裡回歸了疫情以來久違的平靜。我打開電腦,書寫著開學這短短幾天帶給我的不滿、焦慮和不安。

寫得正投入時,先生打電話來問孩子上學時的情況,我一下子就忍不住哭了。

先生不會安慰人,講了一些冷冰冰的大道理,掛掉電話,我打開電腦繼續寫,眼淚還是止不住地往下流。下面,我將跟你分享一個普通媽媽,把兒子送進普通的劃片公立小學之後所見所聞和所想。

讓我感到深深失望的開學第一天

孩子上小學第一天,我們也來開家長會。

一走進學校,我就被「路徑指引」驚到了,學校把進出學校的路徑用箭頭標在地上,不斷有老師在旁邊喊「請家長沿著箭頭行走」,還把拐彎處畫成直角,我們一群家長就像電影《雨人》中達斯汀霍夫曼扮演的自閉症哥哥一樣,拐彎走直角……

家長會是在各班教室裡召開的,50個家長窩在小朋友尺寸的座位上,一窩就是2個多小時,窩到腿腳酸麻。

除了上廁所、喝水,孩子們要在這樣擁擠的教室裡坐上一整天,不僅在上課的時候要保持坐姿,就連課間也要端正地坐在座位上,孩子且得適應一段時間。

家長會上,校領導先講話,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是本校有史以來入學人數最多的一屆」,此外還講述了學校「以人為本」「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的辦學思想,這些聽起來都耳熟,都正確,我都認同。

但接下來的班主任講話,卻讓我覺得這些統統都是空話。

班主任是個三十多歲的女老師,說話聲音不大,但是語氣咄咄逼人,要求家長配合學校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做好主科課程佔用音體美課程時間的心理準備……口頭禪是「這不都是為了您家孩子好嗎?」「大家沒有意見吧?」

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主科佔用副科課時的潛規則居然提前到了小學,而且如此大模大樣明目張胆。

一直以來,在我心目中,教育應該是「用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激發孩子對學習的熱情」「順應孩子天性」,現在卻坐在擁擠的教室裡聽著老師訓話,只有紀律和要求,感受不到人性的關懷,感覺自己被殘酷的現實狠狠地澆了一盆冷水。

我能理解學校的師生比讓老師不可能讓每一個孩子按照自己的成長節奏來,但是我內心裡還是感到深深的失望。


▲《馴兔記》劇照,我遇到的現實比文學影視作品更誇張。

當天下午是新生培訓,我領著兒子的小手,把他送到了教室門口,遠遠地就看到有一半的小朋友已經到了,都老老實實的地坐在座位上,雙手放在課桌上,正在被老師訓練坐姿呢。

把孩子交給老師後,老師示意我可以走了,我悄悄地來到後門,想看看兒子的表現,只聽到前門老師問他「你叫什麼名字啊?」兒子的聲音很小,我都沒聽見他的回答。

我伸著脖子看,終於看到了兒子小小的身影,只見他小心翼翼地走到桌子旁邊,摘下書包,準備坐下。

因為怕被他發現我偷看,只呆了一分鐘不到,我就匆匆離開了。此時又有一位小姑娘前來報到,一聲甜甜的「老師好!」引得老師連連誇讚。

我又擔心起來:兒子不喜歡說話,聲音又小,老師會喜歡他嗎?

臨近放學,學校門口的家長開始多起來,隔著一道校門,能看到有一個班的小朋友正在練習站隊,不時地聽到孩子們整齊劃一的說「聽——明——白——了——」,門外的家長頓時一片感慨。

終於放學了,兒子從學校帶回來了校服和課本,我按照老師的要求,幫他包了統一的書皮,把所有的文具上都貼好了名字。全部整理妥當後,小書包和便當袋子頓時沉甸甸的,看著孩子的瘦小的肩膀,我忽然覺得有些不忍。


兒子被批評時悄悄掉淚

新朋友走過來悄悄拍他的頭

剛剛上學的兒子,每天放學時都會跟我講在學校發生的新鮮事,我也想通過他的講述印證或打消自己關於學校和老師的看法。

第一天放學,兒子告訴我班上有一個孩子總是哭,被老師轟到門外去了。

他還說自己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還沒說完就被老師打斷了,老師說他的聲音太小了。我問他被打斷時心裡是怎麼想的?他說「感覺好尷尬啊,我又不能重新說一遍。」

第三天,他說自己的橡皮不見了,老師用三角尺拍他的課桌時,橡皮被彈走了,我問他老師為什麼要用三角板拍他的桌子?他說是因為他上課時走神兒了。

兒子說,被老師批評後,他偷偷掉了兩滴眼淚,然後趕緊擦掉了。下課後,班上新結識的一個朋友走過來輕輕拍了拍他的頭。

和其他孩子相比,兒子確實說話聲音小,以前在幼兒園的時候,那裡的老師會表情誇張地問「有人在說話嗎?我怎麼聽不到呢?」她們認為這其實就像每個人的長相不同一樣,不能被定義為「問題」,但放在現在的環境就不行了。

畢竟從來沒有人這樣對待過他,我擔心會給他留下心理陰影,想到這裡,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掉了下來。

正在為學校的事感到糟心時,我讀到了馬雲在雲谷學校的開學講話,覺得真是字字說到心坎裡,恨不得馬上把孩子轉到這樣的學校去。但是我的城市並沒有雲谷學校。

真要轉學的話,轉去哪裡呢?高大上的國際學校?現在並不想考慮,一方面是經濟條件還不允許,另一方面是看到目前國際上的疫情遲遲不見好轉,誰知道未來的留學之路能否實現呢?

去創新學校嗎?還在探索階段的學校,能運營到孩子畢業嗎?如果不能,孩子未來的學業要如何繼續?再回來經受一遍公立學校的磨練嗎?

正寫到這裡,先生打電話過來,我一邊說一邊哭,這個哭裡有不舍、不安、不放心,但更多的還是覺得我沒能力讓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很無能很愧疚。

先生的冷冰冰的

還有幾分道理的大道理

先生說我想這些都沒用,只有努力掙錢,才能有選擇學校的自由。

我說我心裡難受的,是老師既沒有精力也不願意用尊重和幫助的態度,去改善或接納孩子的這個特點,而是通過殺雞儆猴的辦法來強行改正。先生對此卻持不同意見。

他認為,小學老師的態度代表了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態度,不能總慣著孩子。他贊同老師的做法,說這是改掉孩子身上壞習慣的一個好機會。

他還認為,即使我們把他送進心中理想的學校,將來孩子走上社會後,能保證他從來不會遇到態度蠻橫的客戶、霸道嚴厲的領導嗎?從小接觸真實的社會,擁有不同學習的體驗,對孩子來說其實是好事。

我從小就是一個特別聽話的「好學生」,小學期間一直把老師的話奉為聖旨,是親朋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但是進入大學後,我卻感覺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找不到自己的奮鬥目標。

我的前半生總結起來就是「高開低走」,我把這歸因為小學教育把我訓練成了一個只會服從安排,沒有自我的人。

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那是家庭教育和性格的原因,不要把鍋都甩給學校教育。我也是在公立學校接受的教育,為什麼就和你不一樣?」

先生這麼說是有底氣的,他的經歷跟我截然相反,小學一年級時就因為學習跟不上留級了,還經歷了高考本科落榜、第一次研究生考試落榜,但是他從來沒有自暴自棄,專升本後從一個四線城市考到了一線城市的211大學,還在碩士期間通過了直博考試。

後來,在工作中,先生也是見山開路,遇水搭橋,很少聽到他抱怨什麼。

他說,比起一直待在舒適的環境中,逆境才能催人成長。

我想發揮家庭教育的力量

寫作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以前我從來沒有嘗試把悶在胸口的一股氣寫出來,也沒有過把反對我的冷冰冰的大道理寫出來,等我真的寫下來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情緒慢慢平靜,眼淚在臉上幹了,先生冷冰冰的道理聽起來頗有幾分勵志和鼓舞。



我開始進入積極的狀態:與其抱怨學校和老師,不如自己行動起來,發揮家庭教育的力量。

比如,老師做不到個性化教學,但我自己可以做到個性化培養,沒有誰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害怕枯燥的刷題會導致他有厭學情緒,那在輔導作業的過程中,我就儘量尋找有趣的講授方法,激發他的學習興趣。童書媽媽的兒童哲學營和寫作營也是不錯的選擇啊。

學校的活動空間小,運動量小,那就在放學後給他安排體育訓練課程,比如遊泳課、體能課。

老師或許有時急躁,但我自己可以先做到不急躁,不給孩子雙重壓力,加強和孩子的情感連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是他的堅實後盾……

等我把這些可以做的事情一項一項列出來的時候,我發現我可以施展的空間很大,我能夠改變的事情很多。

而孩子的學校,不就是千千萬萬個普通學校其中的一個嗎?孩子的老師,不也是千千萬萬普通的老師中其中的一個嗎?

何況,我還有一個會講大道理的勵志的同心同德的先生,何況,我們一家有那麼好的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何況,還有一個懂得用寫作來梳理自己人生的媽媽。

這些才是一個孩子成長最重要的環境,這個環境一直在我手裡。

END


作者簡介:悠悠,喜歡宅家,也喜歡旅行,喜歡老物件也喜歡新事物,喜歡詳細周密的提前規劃,也喜歡隨心而欲的說走就走。當媽後渴望成為孩子眼中「別人家的家長」,並正在為此努力中。童書媽媽成人寫作營學員。編輯:Sissy

相關焦點

  • 把兒子送進公立普校後,我為自己的無能痛哭
    9月,兒子正式開始小學生活,家裡回歸了疫情以來久違的平靜。我打開電腦,書寫著開學這短短幾天帶給我的不滿、焦慮和不安。  寫得正投入時,先生打電話來問孩子上學時的情況,我一下子就忍不住哭了。先生不會安慰人,講了些冷冰冰的大道理。掛掉電話,我打開電腦繼續寫,眼淚還是止不住地往下流。  下面,我將跟你分享一個普通媽媽,把兒子送進普通的劃片公立小學之後所見所聞和所想。
  • 「把兒子送進公立普校後,我為自己的無能痛哭!」又一位媽媽崩潰哭訴
    下面,我將跟你分享一個普通媽媽,把兒子送進普通的劃片公立小學之後所見所聞和所想。 孩子上小學第一天,我們也來開家長會。終於放學了,兒子從學校帶回來了校服和課本,我按照老師的要求,幫他包了統一的書皮,把所有的文具上都貼好了名字。全部整理妥當後,小書包和便當袋子頓時沉甸甸的,看著孩子的瘦小的肩膀,我忽然覺得有些不忍。兒子被批評時悄悄掉淚新朋友走過來悄悄拍他的頭 剛剛上學的兒子,每天放學時都會跟我講在學校發生的新鮮事,我也想通過他的講述印證或打消自己關於學校和老師的看法。
  • 我把兒子送進公立,女兒上了私立,終究還是錯付了。「學浪計劃」
    結果沒想到,剛轉去這所學校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我女兒每天放學後,一上車就痛哭。 女兒哭鬧了半年,我也沒見她留下什麼心理陰影,有什麼扭曲。對孩子來說,並不是遇到一點挫折,就會造成很大傷害。回想我們家長,在現實和網絡的交流中互相影響,好像潛意識裡以公立學校為敵,聽到的都是公立學校的弊端。可是我後來發現,身邊朋友的孩子們,無論是上公立小學還是公立中學的,學校課餘活動也很多,不是所有公立校都是那種一天到晚死念書的。
  • 當14歲自閉症兒子在普校讀初二被勸退
    當你好不容易把孩子送進普校,卻猛然發現學校無特教康復資源,孩子自身能力不夠,逐漸成為了班級中的邊緣人,你會怎麼辦?孩子的成長,永遠是父母最關注的問題。在家長會上,我向別的家長解釋兒子是出生時缺氧導致的智力低下,然後讓兒子表演了一段鋼琴曲,贏得了家長們的寬容和接納; 幼兒園時,為了給老師減輕負擔,中午我會自己到園裡帶兒子去另外的會議室哄睡,還會幫助老師布置教室等等。
  • 一個美國媽媽把孩子送進中國公立學校以後
    據澎湃新聞10月23日報導,在寫書描述了兒子在中國公立學校的求學經歷後,美籍華裔作家朱賁蘭(Lenora Chu)聽到了罵聲:「你怎麼能這樣對待你的兒子?」 當然,這只是大量讚許和討論中極少數的攻擊言論。但在大部分上海的美國家長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的時候,朱賁蘭將兒子萊尼(Rainey)送進公立幼兒園確實是不同尋常的選擇。
  • 6年幹預,譜系娃順利融入普校,媽媽總結這7點經驗——
    在陽陽被確診為典型自閉症後,我曾經無數次的在知乎搜索瀏覽過這個話題。我翻閱著每一個回答,在一字一句一段中尋找著任何一絲絲陽陽可能不是自閉症的訊息。發音不清、無眼神對視、情緒糟糕、行為刻板、社交障礙......
  • 兒子從華德福幼兒園畢業後,進入了公立小學(一)
    我曾經親眼看到一個家庭,他們家為了追求華德福教育,媽媽留在原來生活的城市工作,爸爸帶著孩子跨省到另外一個地方上華德福學校,有天晚上不知因為什麼事情,兒子和父親大吵大鬧,雙方用最傷人的話去咒罵對方,爭吵結束後,我看到那位近五十歲的父親疲憊地坐在客廳裡一動不動,他也許在想是哪裡出了問題:明明花了那麼大的代價把孩子送進「最理想」的學校,可到頭來兒子卻和自己成了勢如水火的仇人。
  • 我的孩子是自閉症,我們堅持在普校上學
    我兒子張峻綺在三歲的時候被診斷為自閉症。他小時候有一次在外面和別的小朋友玩,過了不到五分鐘,那個孩子的媽媽就發現他「有問題」,拎著她女兒的手,說:「這孩子是傻的,我們不和他玩。」那一刻我感覺就像自己的臉被人撕下來扔在地上踩一樣。
  • 一年掙千萬,我為什麼讓孩子讀公立?有錢人也這麼焦慮了嗎
    朋友給我推了這樣一篇文章,叫《一年掙千萬,我為什麼讓孩子讀公立?》。作為一名公立學校小學生的媽媽,見到這種文章當然要點進去了,一看是篇十萬+。原來作者說一場朋友聚會,目睹了國際學校的小學生和來自公立學校小學生的PK。人數上國際學校孩子絕對佔優,公立學校的小姑娘卻以一己之力carry全場。
  • 3年教會自閉症兒子獨立上廁所,今年上普校!媽媽的秘籍是?
    現在,俊俊已經能自己獨立上廁所,也順利進入到普通小學讀一年級。自閉症孩子去普校讀書,可一點都不容易,父母和孩子在背後的付出和努力都是超出想像的,就拿訓練俊俊獨立上廁所這件事兒,俊俊媽費了不少心思。她是個細緻的人,挑訓練時間、選兒童廁所、挑輔具、選褲子、挑鞋子、選水壺... ...她也是一個執著的人,3年時間一點都不鬆懈,嚴格按照計劃帶著孩子學習各種技能,最終順利把兒子送入普校!
  • 老人被親生兒子強行送進精神病院(組圖)
    截至昨日下午2點,64歲的段嘉禾被長子送進精神病院已經整整5天,得到消息的次子專程從上海趕往昆明,對父親患有精神疾病提出疑問並要求立即出院,但終因兄弟意見不一,強烈要求出院的段嘉禾老人依然困守在省精神病院。  「6條大漢闖進家,將我摁在床上就是一針,我以為遭麻搶啦!」
  • 張栢芝因"鋒菲戀"痛哭 盼謝霆鋒抽空陪兒子(圖)
    但昨天隨著張栢芝也加入「戰局」——港媒稱前經紀公司老闆陳嵐在接受採訪時,打爆張栢芝痛哭炮轟離婚後謝霆鋒沒有盡父親義務,疏於關心兩個兒子,讓「鋒菲複合」再度升級為「三角風波」。 22日,記者聯繫上陳嵐,對於爆料一事,陳嵐向記者親口證實屬實,並稱自己並無意談論別人的戀情,只是為張栢芝心疼,也希望謝霆鋒能抽時間陪兒子。
  • 老人手機丟了,痛哭懇求撿手機的人:把我過世兒子的照片給我就行
    老人手機丟了,痛哭懇求撿手機的人:把我過世兒子的照片給我就行文章為筆者原創,資料均來自網際網路。一般手機丟了之後大家最擔心的是什麼?9月10日,在山西侯馬,有一名姓劉的環衛阿姨,她說她十幾天之前一不小心弄丟了自己的手機,到現在還沒有找回來,據說打電話已經無法接通,對方很有可能已經將卡拔掉了,但是在那部手機裡面,還有著她所掛念的東西——三張兒子的照片。據劉阿姨的同事說,9月1日開會的時候,她突然發現劉阿姨哭了,問她為什麼,她說自己的手機不知道怎麼弄丟了,但是手機裡面存的照片已經不見了,希望可以找回來。
  • 夢見兒子死了自己痛哭能告訴兒子嗎 夢見兒子生病了是什麼意思
    夢見兒子死了自己痛哭能告訴兒子嗎夢見死亡,憂子孫。《敦煌本夢書》夢見自己的兒子,通常表示對孩子的擔心。夢見自己死亡,表示財產將會愈來愈多,一切順利的吉兆。夢見自己死亡,暗示你會開始新生活,或將有所改變,開始人生的新階段。
  • 倆兒子全患罕見病,知道原因後,90後媽媽痛哭:我不配做母親
    「都是我的錯,是我害了兒子,是我不配做母親啊!」近日,湖北省武漢兒童醫院,大兒子林子軒的確診結果是罕見的血友病,祁芬和丈夫如遭五雷轟頂。當醫生告訴他們,說大兒子的血友病是來自於母親的遺傳,並將伴隨終身,又得知小兒子的川崎病也可能與自己有一定關係時,29歲的祁芬忍不住放聲痛哭,心裡一千遍一萬遍地痛罵自己的無知和愚蠢,之前從沒有做過相關檢查,更不知道自己是基因攜帶者。
  • 為什麼很多老師依然把自己孩子送進私立學校
    私立學校收費那麼高,假如沒有吸引人之處,當老師的斷然不會把自家孩子送進私立學校,那麼這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先來講一個親身故事。我家孩子的小學英語老師,在六年前,把她孩子送進了當地最有名的私立初中學校。初中畢業後,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國內著名的衡水中學。今年高考,以文科670分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專業錄取。按照當地教育部門不成文的規定,凡是老師的孩子,可以在全市範圍內挑選自己想讀的學校。
  • 男孩高考前將父親送進養老院,考取211喊話:我是你們的兒子
    也有一些幸運的孩子碰到了愛心人士,這次愛心人士為他捐款,才有了他們現在的成就。在8月28日,一位大二的學生江知音在臺上說了句下樓發言。今年20歲的他,已經可以擁有大好未來,但誰知他在高考前夕,將父親送進養老院。一邊面臨高考的壓力,一邊又要面臨父親的困境,這讓他感到非常艱難。
  • 打算讓自閉症兒童上普校,你得提前培養孩子具備這些能力
    說起自閉症,無論是現在對著一個陌生孩子進行初步判斷,還是後期的幹預訓練,我可能還有些經驗能與大家分享。一旦孩子進入普校這個階段,我也成了摸著石頭過河,什麼都是被動的,孩子出現什麼問題只能過後想辦法應對和解決。
  • 2016廣州延緩入學難辦理 今年將建24個普校特教班
    2016廣州延緩入學難辦理 今年將建24個普校特教班  廣州小學進入招生季,當絕大部分家長都在為孩子辦入學擠名校之際,廣州卻有一批家長為孩子申請「延緩入學」而跑斷腿——他們是特殊兒童家長。 他們的孩子由於自閉或智障難以適應普通小學學習——若與同齡人隨班就讀容易混日子,若進入特殊學校則憂很難融進社會,只能無奈申請「延緩入學」。
  • 兒子高考結束這三年,我才知道我的生活中,兒子不應該是唯一
    我白天拼命工作,晚上回到家後看著兒子做作業,等他睡了以後,我還要再拿起他的課本,學習他第二天學習的內容。日復一日,我的生活中就兩件事:上班、學習。終於在半年後把兒子送進了重點中學。,他激動的跑過來,抱著我,放聲痛哭:「媽,這麼多年,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