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姐出品
01
昨天,身為二胎媽媽的我被女兒問了一道「送命題」。
她問:「媽媽,我和弟弟你喜歡誰?」
我想也不想就回答:「當然是都喜歡啦!」
為了證明這一點,我對著女兒補充說明:「你是媽媽懷胎十月生下來的,弟弟也是媽媽懷胎十月生下來的,所以肯定是一樣的喜歡。」
但是,女兒對這個答案明顯不太滿意,她默默地轉身回到自己的房間。
我突然覺得這個問題有點嚴重了!
會不會是女兒覺得弟弟搶了她的愛,所以才會這樣問?
我到二胎媽媽群裡去求助,結果發現大家也多多少少遇到這樣的困擾:自從家裡有了二寶,大孩子難免會吃醋。
比如,家裡人要抱二寶的時候,大孩子會攔著不讓靠近,還要求自己也要抱。
又比如,大孩子很喜歡去霸佔二寶的東西,二寶喝的奶粉要嘗一嘗,二寶的衣服要試一試,連二寶的尿不溼也要穿一穿……
還有,當二寶哭鬧的時候,大孩子也很容易情緒失控,仿佛有意地在求關注。
越說,大家就越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
這時群裡有位研讀心理學的媽媽安慰說,這其實是孩子心理的一個正常反應,我們先不要驚慌,也不用過分愧疚。
但是,當孩子問「我和弟弟/妹妹你喜歡誰」這樣的問題時,怎麼回答還真的很有講究,隨口就說「都喜歡」,孩子可能知道你只是敷衍。
02
首先我們要搞明白一件事,為什麼大寶會特別在意「爸爸媽媽喜歡誰」?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針對這種情況做過相應的研究,在任何的一個社會,都存在著頭胎和二胎之間的利益競爭關係。
對於先出生的孩子來說,當家裡新成員的來臨,他們勢必會面臨各種壓力和競爭,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同胞競爭」。
我們之前可能認為,因為父母的愛會一分為二,所以孩子才會產生嫉妒心理。
但是根據心理學的專業解釋,發現同胞兄妹之間會存在一種微妙的關係,這種關係會產生競爭和比較,從而會給大寶帶來壓力和心理負擔。
在沒有弟弟/妹妹之前,孩子的世界裡是父母滿滿的關愛,他內心充滿了安全感。
但有了二寶之後,他會害怕失去父母的關愛,會害怕自己被忽視,從而導致安全感的缺失。
當大寶看到家人把較多的精力放在了二寶身上的時候,他會分外在意,甚至做出一些反年齡的行為來博取父母的關注。
然而,父母及家人普遍認為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就需要懂事,所以有意無意地會處處維護二寶。
這樣做,不僅是忽略了大寶真實的內心感受,還會讓大寶認為是二寶搶走了自己的一切。
綜藝《少年說》裡曾有一期,有個女孩抱怨爸爸什麼都要自己讓著妹妹。
做姐姐的,希望爸爸能夠理解自己,也幫幫她。
可惜,爸爸一直強調妹妹小不懂事。
最後姐姐在臺上崩潰地大哭。
崩潰的,不是讓姐姐一直讓著妹妹,而是父母一直都沒有感受到姐姐對愛的渴求。
父母總要求大寶懂事和謙讓,卻忽略了大寶也還只是一個孩子。
我們忘了,只有孩子充分感受和確認父母的愛和呵護,才會懂得愛和分享。
03
孩子是天生的覺察「雷達」,內心是十分敏感的,很容易察覺到父母是不是像之前那樣只愛自己。
所以當孩子問你最喜歡誰的時候,千萬別輕易回答「都喜歡」。
敷衍的回答,不僅會忽略孩子內心的訴求,還會影響他對愛的理解。
當二寶來臨後,我們不要讓大寶有被忽視的感覺,不僅要多關心和陪伴大寶,同時還要維護好大寶在家中的地位。
謝楠在大兒子吳所謂有了弟弟的時候,就讓哥哥和自己一起來照顧弟弟,給弟弟餵奶,陪伴弟弟一起成長。
謝楠的做法不僅維護了哥哥在家中老大的地位,還讓哥哥更有責任感。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愛和責任會讓他快速成長。
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多的相處空間,讓他們有自己的相處模式。
在一期綜藝節目中,胡可曾經分享了自己的育兒故事。
一次,哥哥和弟弟一起搶玩具,弟弟立馬開始哭泣,當他發現哭了沒人理會後,就拿另一個玩具玩起來。
弟弟再找其他玩具的時候,哥哥一直看著,然後就把自己的玩具還給了弟弟。
孩子之間有自己的相處模式,不需要大人的幹涉。
大人越是幹涉,孩子越是牴觸。
04
那麼,當孩子真的來問「你喜歡誰」這樣的問題時,我們該怎麼回答呢?
請告訴孩子,「你是父母心中獨一無二的存在,你有很多的優點和特長,你是弟弟/妹妹的榜樣,我們永遠都愛你。」
這樣孩子才會知道,父母了解自己,自己在父母心中是無可取代的,他的危機感才會消除。
孩子感受到父母充足的愛,他亦會用自己的愛去澆灌二寶。
被女兒「暴擊提問」後的第二天,我特地又喚來孩子,鄭重地告訴她:
「寶貝兒,你是媽媽最愛的心肝寶貝。你帶給了媽媽無限的快樂和幸福,你幫助媽媽收拾房間,幫助媽媽照顧弟弟,我非常感謝你。弟弟很幸福,因為有一個你這樣的姐姐,爸爸媽媽很幸福,生了一個你這樣的女兒。」
這次,女兒開心地笑了,親了親我,又走到弟弟身邊親了親弟弟。
看吧,哪怕父母微不足道的一句話,一個細小的動作,都能讓孩子感受到被愛。
別讓大寶感到委屈,別敷衍孩子再細小的訴求。
無論大寶還是二寶,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值得我們最好的疼愛。
得到充分的愛的孩子,會明白手足是來和他一起分享愛的,而不是搶走父母的愛。
父母是孩子前行路上的一束光,我們對每一個孩子都傾注全部的愛,才能照亮孩子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