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快公益記者 姜仲迪
11月12日,由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主辦的第六屆「西湖論善」在杭州之江飯店舉行。本屆論壇以「新時代慈善的創新與發展」為主題,會上發布了2017-2018年浙江城市慈善發展指數報告。
2017-2018年浙江城市慈善發展指數體系由五部分構成,包含慈善捐贈、慈善組織、慈善服務、慈善基地和政府支持等內容,還從規模量、參與度、成長性和影響力四個維度進行考量。
在此基礎上進行城市排名,其中,地市級慈善發展指數排名中,杭州、寧波、溫州位列前三甲;區縣市慈善發展指數排名前三位的是杭州濱江區、紹興柯橋區、溫州甌海區。分項排名中,慈善捐贈分項排名中第一位的是寧波鄞州區、第二位是紹興柯橋區、第三位是的溫州甌海區。
綜上,2017-2018年浙江城市慈善發展指數報告認為,浙江省慈善事業有5個明顯的特點:
一、 慈善捐贈位居前列,部分指標領跑全國。浙江省慈善事業發展迅速,2018年慈善捐贈規模量位居全國前列(第四位),慈善信託規模量及單數量已位居全國第一位。而從慈善捐贈的參與度來看,2018年我省寧波、杭州和紹興等地市的人均慈善捐贈量遠超全國人均慈善捐贈額的103.14元,紹興市柯橋區的人均慈善捐贈量更是高達328.35元。
二、 慈善組織發展迅速,後繼培育基礎良好。2018年底,我省各區縣市均已通過認定或登記成立慈善組織,其中杭州多達86家、餘杭區多達13家。而近年來,作為培育孵化慈善組織後備的社會組織也發展勢頭良好。
三、 慈善服務熱情升高,專業社工發展迅速。近年來,我省居民註冊成為志願者的熱情不斷升高,截至2018年底,溫州、湖州兩市的註冊志願者人數已經超過全市戶籍人口數量的30%。與此同時,慈善服務專業化的趨勢也日益明顯,嘉興、杭州兩市每萬人所擁有的持證社工人數已經超過15人。
四、 慈善基地成效顯著,輻射功能日趨顯現。慈善基地加快慈善組織孵化,提升精準扶貧能力、推動慈善事業發展。到2018年底,全省已建立93家慈善基地。
五、 政府支持明顯加大,各地力度差距明顯。近年來我省各地市政府通過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賦予稅前抵扣和免稅資格以及增加新聞媒體報導等方式,不斷加大對慈善事業發展的扶植力度,其中杭州市的2018年度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量已經突破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