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發布,完整榜單在這裡,你的城市...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方鳳嬌 劉詩萌 北京報導

2020年11月8日,在中國社科院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研究院、鄭州市發改委主辦的「黃河戰略指引下的區域增長極建設暨2020年課題發布會」上,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以下簡稱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聯合《華夏時報》共同發布了「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報告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

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將國家中心城市的測度結果分為國家中心城市、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國家潛在中心城市和非國家中心城市四個層級。其中,國家中心城市在綜合功能或專項功能上具有全國唯一性,是位於全國榜首的城市。

具體來看,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對25個樣本城市的指標數據進行了測度,由政治、金融、貿易、科技、文化、教育、醫療、交通、信息、對外交往十大專項功能的專項指數合成得到的綜合指數即國家綜合中心指數,反映國家中心城市的綜合功能。

根據報告測算,國家綜合中心指數位於全國城市榜首的城市是國家綜合中心,即北京;國家重要綜合中心是上海、廣州、深圳,內部出現斷層,上海居高不下,深圳直逼廣州;潛在國家重要中心為武漢、成都、西安、重慶、杭州、南京、天津和鄭州。

其中,綜合指數排名上升比較明顯的是成都、西安和杭州,尤其是杭州上升3位居第8名,成都和西安分別前進了2個名次。天津下降較明顯,由2018年的第6位下降到 第11位,跌出全國前10,甚至險些落入非國家綜合中心城市。

來看看你家城市排名上升了嗎?

國家政治中心功能不單獨設置指標體系,只有北京是國家政治中心,其他城市的指數都為零。

國家金融中心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對全國高端金融要素的集聚上,強調國家金融中心城市在全國城市網絡中的聯繫和輻射作用。

報告顯示,國家金融中心是上海;國家重要金融中心為北京、深圳、廣州、天津、南京、杭州;國家潛在重要金融中心是成都、武漢、西安、寧波、重慶、大連、青島、濟南、鄭州、蘇州、廈門、瀋陽。

相對於2018年,2020年國家金融中心城市仍然只有上海。國家重要金融中心城市的名單也沒有變化,仍是北京、深圳、廣州、天津、南京和杭州6個城市,但城市的排名出現了變化。其中,杭州的下降趨勢最明顯。

國家潛在重要金融中心城市比2018年少了1個,這主要是由於無錫排名的大幅下滑導致的。2020年無錫的排名大幅下滑9個名次,由2018年的第12名下降為第21名,直接導致了無錫從2018年的國家潛在重要金融中心城市下滑為2020年的非國家金融中心城市。

國家貿易中心是指在一個國家內一個城市的貿易水平能夠決策、控制、管理、服務全國的城市,並處於全國貿易網絡體系的核心節點位置,具有較強的聚集力和聯繫力,其貿易水平具有輻射全國範圍的能力。

基於聚類分析,上海為國家貿易中心;北京和深圳為國家重要貿易中心;天津、廣州、杭州、大連、鄭州、廈門、濟南、重慶、南京、成都、武漢、青島、長沙、瀋陽、蘇州、哈爾濱、西安17個城市為國家潛在重要貿易中心。

相比於2018年的國家貿易中心指數以及分類層級來說,深圳和天津的層級出現對調是最為矚目的,深圳升級為國家重要貿易中心,而天津則變為潛在的國家重要貿易中心,這說明深圳的貿易發展取得很大進步,其貿易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了強化和鞏固。

國家科技中心城市是在一個國家內,在科技創新領域能夠起到決策、控制、管理、服務全國的城市,主要反映國家科技的真正實力,體現城市的科技創新水平和潛力。

2020年,國家科技中心仍然為北京。國家重要科技中心城市包括上海、武漢、廣州、深圳4個城市,與2018年相比,增加了武漢和廣州兩個城市。潛在的科技中心主要有杭州、重慶、西安、成都、南京、天津、合肥7個城市。

報告分析認為,科技中心指數整體偏低,極化現象嚴重。其中,北京和上海國家科技中心城市地位穩固,廣州進步顯著。2018年,北京位居科技中心指數榜單第1名,上海和深圳分別位居第2名、第3名,到2020年,北京和上海蟬聯國家科技中心前兩名,深圳被武漢和廣州超越。與2018年相比,武漢市前進1個名次,廣州前進7個名次。從前10名來看,各個城市的相對位置多有調整。

上述城市排名的變動,一方面與國家科技中心測度指標體系的更加科學化調整有關,即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學者論文合作和學術團隊的考量,使具有較好高等院校條件的城市科技集聚度和聯繫度都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高層級中心城市間競爭比較激烈。

國家中心城市的教育指數既能體現國家中心城市集聚全國高端要素,又能以「反哺」形式聯繫全國腹地的職能,使國家中心城市在教育功能上真正成為全國中心。因此,國家中心城市的教育指數能夠反映出樣本城市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建設情況。

2020年國家教育中心為北京;國家重要中心為上海,成為中國教育尖子塔的塔尖;國家潛在重要中心有6個,分別為南京、西安、武漢、廣州、成都、長沙,構成了尖子塔的銜接基礎;非國家教育中心城市有17個,分別為大連、深圳、長春、重慶、蘇州、哈爾濱、天津、青島、無錫、廈門、杭州、蘭州、合肥、濟南、瀋陽、鄭州、寧波,構成了尖子塔的重要基座。

其中,上海、南京和武漢等集聚度校準化指數有所下降,同時合肥和重慶等非教育中心城市的標準化指數有所提升,引起國家教育中心城市的排名表現出此起彼伏的變化。

報告認為,中國教育中心城市在教育資源爭奪方面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2020年國家教育中心城市之間的集聚度指數更加分化。

北京屬於典型的強集聚—強聯繫類型文化中心。從排名來看,北京位居首位;從指數來看,北京。領先於其他城市。一方面是因為北京擁有眾多的文化資源,尤其是在博物館和國家紀念地、校友會2020中國藝術類大學排名、國家級文化場館、文化名人、文化公司數量等方面都領先於全國其他城市,其文化資源集聚度綜合得分居首位;另一方面是因為文化節和文化公司聯繫度方面也都領先於其他城市,其聯繫度得分也位居首位。

這說明北京對文化資源有著極強的向心凝聚力,並且對全國腹地城市還具有極強的示範帶動和輻射影響功能。毫無疑問,北京就是國家文化中心城市。

國家重要文化中心城市是上海、西安、廣州、杭州、南京和鄭州。國家潛在重要文化中心城市是重慶、深圳、武漢、濟南、蘇州、成都和長沙。

北京作為我國首都,在國家醫療中心建設方面顯著領先其他城市。2020年國家醫療中心是北京,除了全國醫院前100名數量低於上海以外,其他指標均排在第1位,特別是醫學院院士數量佔全國比重達到了44.17%,全國重要醫療會議數量佔全國比重達到了46.90%,將近佔據了全國一半的資源。

此外,國家重要醫療中心是上海、廣州、西安、武漢、南京、成都;國家潛在重要醫療中心為杭州、天津、濟南、重慶、瀋陽、長沙、哈爾濱、鄭州。

相比於2018年而言,從城市層級變化角度來看,北京的國家醫療中心地位保持不變;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的總體層級維持不變,仍然為國家重要醫療中心,武漢、南京的層級有所上升,由國家潛在重要醫療中心城市上升為國家重要醫療中心,而天津的層級有所下降,由國家重要醫療中心城市降低為國家潛在重要醫療中心城市。

國家交通中心應該是一個在空間上通過陸路運輸量、航空運輸量、港口吞吐量、航空樞紐、鐵路樞紐等集聚,以及通過多種方式如公路、鐵路、高鐵、航空航運線路等對外聯繫廣泛的城市。

與2018年度相比,國家交通中心指標體系中新增國際港口航線數、港口貨櫃吞吐量指數兩項指標。需要強調的是,2020年度城市在交通中心指數上的排名變化,一方面是城市在該項功能上實際進步或退步的表現,另一方面也與指標數據方法的調整完善有很大關係。

上海作為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位居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是中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上海的國家交通中心指數居全國第一名,國家交通中心指數為1。在國家交通中心指數的分項指標排名方面,上海的交通集聚度指數為1,全國排名第一;交通聯繫度指數為1,全國排名第一。

基於交通中心指數得分,國家重要交通城市是北京、廣州、深圳、重慶、武漢、成都、西安和鄭州;國家潛在重要交通中心城市為青島、寧波、天津、南京、廈門、杭州和長沙。

總體來看,全國25個主要城市的交通中心指數整體偏低。

國家信息中心城市在信息產業的集聚性上主要體現在對全國高端信息要素的集聚,在聯繫性上強調在全國城市網絡中的聯繫和輻射作用。

北京是唯一的國家信息中心,深圳、上海、廣州、成都、杭州、重慶六座城市是國家重要信息中心,天津、南京、武漢、西安、鄭州、濟南、長沙、合肥、哈爾濱、蘭州、瀋陽、廈門、青島、寧波、大連15座城市是國家潛在重要信息中心。

其中,北京的信息中心指數得分領先第二名深圳63.04%,分別是重要國家信息中心城市、潛在重要國家信息中心以及非國家信息中心平均得分的1.82倍、2.79倍以及7.96倍,而2018年的上述相應數值分別為1.63倍、3.92倍與10.31倍,這表明我國國家信息中心城市的等級分化程度總體上呈現出下降態勢。同時,不同等級城市數量分布呈現出「紡錘」形的結構,且潛在重要國家信息中心城市的數量最多。

國家交往中心的城市國際化程度較高,與國際社會的聯繫較為密切。

北京是我國國家交往中心城市,其對外交往活躍度領先優勢明顯。北京是世界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擁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觀光旅遊城市,也對國際遊客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

國家重要交往中心是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杭州、西安;潛在國家重要交往中心城市包括天津、武漢、南京、廈門、長沙。

與2018年相比,2020年在城市對外活躍度評價指標表現方面,北京作為國家交往中心的各項對外交往活躍度指標排名仍居於榜首,領先優勢明顯,國際化進程持續加速,較好地承載和發揮了首都的外交功能,說明首都北京憑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優勢,對外交活動十分重視,且著重建設國家交往中心的相關方面,積極發揮首都在國際交往的引領與帶動作用。其餘類型城市按照國際活動的能力與水平在對外交往活躍度方面評分依次遞減。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陳巖鵬

相關焦點

  •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西安上榜國家重要文化中心城市
    近日,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聯合《華夏時報》發布「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榜單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報告從政治、金融、科技、交通、貿易、教育、文化、醫療、交通、信息、對外交往等10個維度進行綜合評估,將25個城市分為四檔:國家中心城市、重要中心城市、潛在中心城市、非國家中心城市。需要注意的是,報告中的「國家中心城市」並非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官方文件涉及的「國家中心城市」,這裡僅作為學術概念來研究。
  •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發布,濟南多領域爭先進位 詳細榜單看...
    愛濟南記者獲悉,2020年11月8日,在中國社科院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研究院、鄭州市發改委主辦的「黃河戰略指引下的區域增長極建設暨2020年課題發布會」上,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以下簡稱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發布了「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報告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
  • 社科院等發布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鄭州入選潛在國家重要中心
    河南商報記者 宋曉珊 國家中心城市完整榜單首度出爐,鄭州入選潛在的國家重要交通中心城市、潛在國家重要貿易中心,在科技、教育方面排名滯後。來看看你的城市排名?
  •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出爐
    年課題發布會在鄭州召開,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發布了「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副省長戴柏華,省政協副主席、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副市長吳福民等領導出席會議並致辭,會議邀請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作主旨演講,會議發布了《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坐標上的鄭州漸變》《鄭州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戰略研究》《鄭州城市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 西安九項指標實力「霸榜」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出爐西安再次斬獲好成績!近日,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聯合《華夏時報》發布「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榜單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
  •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出爐,濟南多項排名大幅提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範佳近日,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聯合《華夏時報》發布「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該榜單是繼2018年後的第二次發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對25個樣本城市的指標數據進行了測度,由政治、金融、貿易、科技、文化、教育、醫療、交通、信息、對外交往十大專項功能的專項指數合成得到的綜合指數即國家綜合中心指數,反映國家中心城市的綜合功能。值得欣喜的是,濟南在國家貿易中心城市、國家醫療中心城市、國家金融中心城市的排名中,位次提升不少,有可喜的進步。
  • 《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發布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廣州大幅上升8名
    Kearney,下稱「科爾尼公司」)發布了《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廣州市在今年的《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從2019年的71名躍升到今年的63名。  廣州這座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正煥發無限的新活力,滋養著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每一個人。廣州人的幸福感從何而來?在這裡,我們從四個方面解鎖廣州的幸福密碼。
  • 科爾尼發布2020年全球城市指數排名與報告,解讀後疫情時代城市發展...
    城市排名結果揭示了在日益變化的環境下,城市全球地位和未來前景的激烈競爭與區域性分化特徵  2020年11月18日(北京)——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今日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曉了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和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全球城市潛力排名》)。
  • 科爾尼2020年全球城市指數報告發布,中國入選城市最多
    文丨方塘傳媒市場品牌中心2020年11月18日,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於北京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曉了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和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全球城市潛力排名》)。
  • 權威發布!2020避暑十大城市名單!榜單首位又是這裡
    今年你想去哪裡避暑如果還沒有計劃的,不妨看看新華大數據發布的這份權威榜單2020年十大避暑城市▼昆明榮登2020避暑城市榜單首位承德、麗江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名由於氣候的原因,避暑城市主要集中在西南和東北地區
  • 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背後依據百度城市幸福感指數框架
    勤勞的打工人,每日在通勤路上奔波、為了自己和父母兒女的衣食住行、健康幸福生活辛勤努力的你們,心目中的幸福城市是個什麼樣子?你的幸福感又是從何而來?或許這份榜單能夠帶來一個答案。11月18日, 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和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百度作為戰略合作夥伴的「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杭州舉行。根據論壇發布的《2020中國城市幸福感報告》,以及「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系列榜單」,國內共有40個城市及地區榮獲本年度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 百度城市幸福感指數框架加持,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亮相
    勤勞的打工人,每日在通勤路上奔波、為了自己和父母兒女的衣食住行、健康幸福生活辛勤努力的你們,心目中的幸福城市是個什麼樣子?你的幸福感又是從何而來?或許這份榜單能夠帶來一個答案。11月18日, 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和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百度作為戰略合作夥伴的「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杭州舉行。根據論壇發布的《2020中國城市幸福感報告》,以及「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系列榜單」,國內共有40個城市及地區榮獲本年度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 2020綠色城市指數TOP50報告發布,哪些城市引領綠色風潮?
    日前,中國投資協會創新投融資專業委員會、新華社《環球》雜誌、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和第三方綠色評級機構標準排名聯合出品的《走向綠色生態大國——2020中國綠色城市指數TOP50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
  • 2020中國城市創意指數發布,深圳首進前三
    12月5日,2020中國城市創意指數(2020 CCCI)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創意指數在「第六屆深圳管理創新對話論壇」上發布。城市創意指數前六名城市依次為北上深廣港杭,其中深圳的增幅及增長率都居全國首位。
  • AIOpenIndex發布全球人工智慧創新城市榜單,中國32個城市進入世界...
    近日,清華-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聯合推出了 2020 年全球人工智慧最具創新力城市榜單(以下簡稱全球 AI 城市榜單)。該榜單根據城市頂級 AI 學者數、AI 論文影響力、AI 產業活躍度等數據,全方位地展示 21 世紀前 20 年在人工智慧領域居於全球最前列的創新城市,並據此分析其 AI 基礎創新力和應用創新力。榜單上呈現出全球 500 個城市的 AI 創新指數信息,為評價城市創新力提供了客觀、可靠、專業的數據。
  • 新華大數據2020避暑城市榜單發布
    8月4日,新華大數據基於「新華睿思·城市旅遊屬性(避暑)評價指標體系」,發布2020 避暑城市榜單,昆明、承德、麗江榮登三甲。  新華睿思·文旅大數據分析平臺以對避暑旅遊和避暑城市的研究為基礎,建立起「新華睿思·城市旅遊屬性(避暑)評價指標體系」,包括清涼指數、形象指數、印象指數、遊玩指數和發聲指數5個一級指標以及20餘個二級指標,對避暑城市的綜合吸引力進行了全面評估
  • 《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報告(2018)》英文版在鄭州發布
    趙亞星 攝 人民網鄭州12月28日電 (侯琳琳)國家中心城市的發展已經成為當今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特徵,更是全球資源配置和產業鏈分工體系的重要功能節點。12月28日,《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報告(2018)》英文版在鄭州發布,藍皮書展示了我國九個國家中心城市的發展趨勢及取得的成就、經驗,為國際社會了解中國城鎮化發展進程及未來趨勢提供一個重要窗口。 2010年2月國家首次明確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為國家中心城市。此後,成都、武漢、鄭州、西安被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
  • 《2017中國城市購物中心發展指數報告》發布
    世邦魏理仕與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受商務部委託,8月6日聯合推出《2017中國城市購物中心發展指數報告》,旨在及時、有效、客觀地反映市場的變化,為中國購物中心市場發展提供階段性指標,為各地政府和購物中心行業和參與單位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參考意見。
  • 2020中國城市品牌發展指數報告:北上杭排名前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7日訊 12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成果發布會:《中國城市營銷發展報告(2020)》」在北京舉辦。會議發布的《中國城市營銷發展報告(2020):構築城市品牌韌性》(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城市品牌發展指數(CBDI)排名前十強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廣州、重慶、香港、武漢、南京。報告顯示,上述排名同2019年的排名相比,前2名沒有變化,杭州上升1名成為第3名,深圳上升3名成為第4名。
  • 2020年10月50個城市中高端酒店競爭力500強榜單發布
    以下是邁點研究院獨家發布的「2020年10月50個城市中高端酒店競爭力500強榜單」, 酒店競爭力指數通過監測單體酒店在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用戶點評、運營、媒體數據,用以反映一段時期內酒店的運營力、媒體關注度和客群喜愛度,可為企業及行業相關人士進行運營決策、輿情判斷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