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傳來兩個好消息,廣州城市發展又獲肯定:一是廣州蟬聯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二是在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廣州排名比去年大幅躍升8位。
11月18日,「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結果發布,廣州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及計劃單列市)的十座城市之一。同日,世界知名的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管理諮詢公司(A.T. Kearney,下稱「科爾尼公司」)發布了《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廣州市在今年的《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從2019年的71名躍升到今年的63名。
廣州這座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正煥發無限的新活力,滋養著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每一個人。廣州人的幸福感從何而來?在這裡,我們從四個方面解鎖廣州的幸福密碼。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 廣州躍升到63名
在今年科爾尼公司發布的《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廣州市從2019年的71名躍升到今年的63名,大幅上升了8名。在中國城市中,北京超越香港,歷史性地進入全球第五名。這也是自2008年第一期報告發布以來,前五位城市首次排名更迭。除一線城市外,中國內地「新一線」城市排名也有明顯上升。
雖然我國內地城市在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進步明顯,但今年排名前四位的城市沒有變化,仍然由紐約、倫敦、巴黎和東京領銜。報告認為,這些城市長期優異的表現說明它們在人力資本、商業活動、信息交流等方面具備大量優勢,同時具備全球城市地位的自我提升能力。
《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包括《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和《全球城市潛力排名》,兩份今年的榜單評選過程中大幅增加了新興城市數量,全面評估的城市數量從2019年的130個上升到2020年的151個。北京、上海、廣州等中國一線城市的排名顯著提升,這意味著中國的發展實力進一步增強。
據悉,1926年在芝加哥成立的科爾尼公司目前在全球4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其《全球城市指數報告》首次發布於2008年,由科爾尼公司聯合國際頂級學者與智庫機構聯合發起。今年是科爾尼第12年發布這一報告。
11月18日,由《瞭望東方周刊》、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杭州舉辦。經過大數據採集、問卷調查、材料申報、實地調研、專家評審等環節嚴格遴選,成都、杭州、寧波、廣州、長沙、南京、鄭州、西寧、青島、西安十座城市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及計劃單列市)。
自2018年以來,廣州已連續三年被推選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除「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以外,廣州還獲得了這些殊榮:廣州市天河區上榜「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 廣州以及廣州市黃埔區上榜「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區)」。
解鎖廣州幸福密碼
幸福密碼一:疫情大考下的安全感
《2020中國城市幸福感報告》指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2020年備受考驗。在2020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的大數據採集中,特別加入了抗疫專項指數,其中包括新冠疫情關注度、人均確診病例人數、復工復產速度指數、城市內出行恢復速度指數、城市間遷徙恢復速度指數等細分指標。
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戰大考中,廣州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圍繞民生大事難事精準發力、補上短板、完善制度,把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落到提升和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上。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廣州堅持資源聯動、同向發力,啟動戰時一級響應後,3天內落實13家醫院7200張床位,迅速組建由鍾南山院士領銜的專家團隊投入患者救治,第一時間派出支援湖北醫護人員152人。廣州動員全社會力量織密織牢防控網絡。建立完善「四個三」工作機制,加強社區(村)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累計排查重點地區來穗人員41萬人。適時發布通告,制定各類防控指引,嚴格落實「穗康碼」掃碼通行,確保信息公開透明。
廣州始終把就業作為最大民生。今年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11.97萬人,登記失業率2.42%。建立健全復工復產「五個一」工作機制和市領導定點聯繫企業制度,推出「統籌32條」「穩增長48條」「暖企15條」「科技20條」「文旅12條」「穩外貿23條」「促消費20條」等政策措施,上半年市場主體新增22萬戶、逆勢增長13.1%。
幸福密碼二:人民生活品質全面提升
孩子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機會、青年可以追逐職業夢想、老人生活便捷老有所養、社區安全有保障……對許多廣州市民而言,這些都是構成幸福生活的必備要素,這也是廣州能成為幸福城市的「密碼」。近年來,廣州在民生服務領域不斷加碼,用心用情用功辦好民生實事,市民的幸福感不斷上升。
老街坊翩翩起舞,享受著休閒時光。
做專良醫名院,廣州建成城市15分鐘、農村30分鐘衛生服務圈,現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093家,中國頂級醫院100強上榜數連續全國第三,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東)、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落戶廣州。
做暖宜居頤養,舊樓加裝電梯5716臺、惠及70多萬群眾,長者飯堂增至1036家、實現鎮街全覆蓋,養老機構床位7.14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40張)、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養老金提高到3586元,穩居全國城市前列。
做實群防共治,從化區成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首批試點單位和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單位,白雲區大源村、南沙區深灣村、黃埔區洋田村成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2019年全省平安建設、法治廣東建設考評均第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多項指標全省第一,「廣州街坊」獲中央政法委肯定。
幸福密碼三:「天藍水碧花城飄香」
廣州是城市綠化「排頭兵」,「三舊」改造不斷優化城區環境,讓市民生活更舒適。
宜居宜業宜遊的幸福廣州。
近年來,通過改造整治,廣州拓展了發展空間,兩年來盤活存量用地55平方公裡,拆除違法建設1.28億平方米、約為2017年的11.4倍,完成「三舊」改造9.3平方公裡,整治提升村級工業園10.8平方公裡;優化了城區功能,轉型疏解專業市場149個,清理低端物流園區48家,整治「散亂汙」場所5.5萬個;新建改建城鄉公廁4079座,老舊小區微改造惠及49萬戶157萬人,妥善解決7.11萬畝歷史留用地兌現難題;煥發了雲山珠水、吉祥花城的無窮魅力,國家督辦的147條河湧黑臭水體全部消除,海珠溼地三期建成開園,新增溼地面積2620畝、總面積達8103畝,「還綠於民、還景於民」深入推進,白雲山景區及周邊拆除違法建設72.93萬平方米,建成開放空中雲道6.2公裡,保護修繕文物古蹟和歷史建築332個。
幸福密碼四:追夢圓夢的廣闊舞臺
廣州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大工程羊城行動深入推進,2019年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今年上半年支出就業補助資金5.61億元,惠及重點就業援助群體27.87萬人次。實施「廣聚英才計劃」,在大灣區9市中率先制定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個人所得稅優惠措施(預計減稅超10億元),構建引才、聚才、選才、育才「閉環」機制,發放人才綠卡近7000張。
近年來,廣州聚焦建設科技創新強市,共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形成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及南沙科學城、廣州科學城、中新知識城「一區三城十三節點」。廣州集聚了375家孵化器、261家眾創空間和超20萬家科技型企業。作為「千年商都」,廣州秉承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持續推動營商環境改革從1.0到3.0,對人才和投資創業的吸引力不斷增強,為每位來到廣州的創業創新者提供了追夢圓夢、人生出彩的廣闊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