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深圳晉級前十,廣州排第幾?

2020-12-18 澎湃新聞

是新朋友嗎?記得先點藍字關注我哦~

文章來源於

暢想灣區

城市自然規律的空間單元,也是文明的標誌和容器。全球中心城市是全球發展的「火車頭」,引領著全球城市乃至世界的發展,不僅能創造核心價值,還決定著價值全球分配。

2020年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人居署聯合課題組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透視人類文明時空演進》(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對外公布。

報告顯示,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報告指出,相對於2015-2016年而言,紐約和新加坡的排名沒有變化,東京、倫敦大幅上升,慕尼黑、巴黎等由於增量減小出現小幅下降。由此可見,全球頂級城市出現一輪洗牌,其位序仍處於激烈競爭中。

全球可持續競爭力前10強的城市分別是東京、新加坡、紐約、香港、倫敦、巴黎、舊金山、巴塞隆納、深圳、大阪。其中,深圳在2019年的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為第19,此次上升10名,首次進入全球前十名。

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排名(2020-2021)

作為《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系列的第6部,報告利用指標體系和客觀數據,詳細評價了1006個全球城市的競爭力狀況。

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總體有所上升,可持續競爭力整體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但頭部城市呈上升發展趨勢。其中,排名中國內地城市第一名的深圳進步非常顯著,從前20一躍進入前10。同時,深圳還在全球經濟活力指標前10強中排名第5,而決定這一指標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青年人口數量。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競爭力呈現深圳、香港、廣州三大中心引領狀態。粵港澳大灣區的總體均值為0.75,低於東京灣的0.94,舊金山灣的0.86,紐約灣的0.84。具體來看,深圳全球排名第9名,香港全球排名第11名,廣州全球排名第42名。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整體呈梯度分布。以3個百強城市為第一梯隊:香港(4)、深圳(9)、廣州(69)作為核心引擎;5個200強城市為第二梯隊:東莞(119)、佛山(123)、澳門(138)、中山(160)、珠海(194)作為中流砥柱;其他三個城市組成第三梯隊:惠州(296)、江門(390)、肇慶(487)作為重要支撐。

經濟競爭力排名:北半球上升,南半球下降

城市經濟競爭力是當前和短期的經濟績效的決定力量,也是城市未來和長期發展的關鍵基礎。研究發現,頂級城市洗牌;北半球經濟競爭力上升,南半球經濟競爭力下降。

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科技新貴闖進前10,多個發達的中小都市區闖入前20。

相對於2015-2016年而言,紐約和新加坡的經濟競爭力排名沒變,東京上升122名,倫敦上升14名,慕尼黑、巴黎等由於增量減小下降2名,頂級城市位序仍處於激烈競爭中。

過去5年,亞洲、歐洲、北美洲的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穩步一同上升,南美、非洲、大洋洲城市的經濟競爭力則相對下降。

其中,北美洲的城市上升幅度最大,排名平均上升13.8名,亞洲的城市排名平均上升8.6名,歐洲的城市排名平均上升3.4名。南美洲下降幅度最大,平均下降65.1名,非洲平均下降21.1名,大洋洲平均下降7.1名。

此外,無論是國家還是區域,均呈現綜合經濟競爭力較高的分化加劇,綜合經濟競爭力較低的趨於收斂。

從細分指標看,影響城市經濟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主要包含信貸市場融資便利度、資本市場融資便利度、學術論文指數、專利申請指數、青年人才比例指數、勞動力總數指數等當地要素。其中,資本市場融資便利度、專利申請指數和青年人才指數對當地要素競爭力影響最大。

當地要素競爭力前20強城市分別為紐約、深圳、芝加哥、倫敦、波士頓、上海、東京、首爾、都柏林、新加坡、北京、巴黎、舊金山、莫斯科、雪梨、洛杉磯、孟買、香港、杜拜和多倫多,均為全球、區域或國家的中心城市,吸引了各地的科技、資本和人才,主導全球當地要素競爭力。

可持續競爭力排名:亞洲全面提升,深圳進步尤為顯著

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是城市長期發展的決定力量,也是城市不斷滿足居民日益複雜和苛刻的社會福利需求的關鍵所在。研究發現,亞洲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全面提升;各區域分化逐步加劇,亞洲、歐洲、北美洲主導全球城市可持續競爭力。

全球可持續競爭力前10強的城市分別是東京、新加坡、紐約、香港、倫敦、巴黎、舊金山、巴塞隆納、深圳、大阪。相對於2015-2016年,東京、新加坡、紐約位列前三的格局沒有變化;香港、舊金山、巴塞隆納和深圳均有上升,其中深圳進步尤為顯著;倫敦、巴黎略有下滑。

亞洲城市顯著提升,2020-2021年度,亞洲城市在全球可持續競爭力前200名中的數量,對比5年前由60個城市提升為66個城市,在6大洲中提升幅度最大。這66個城市的排名平均上升19.20名,而亞洲城市整體平均排名也上升了11.78名,亞洲城市在可持續競爭力方面全面提升。

從各區域來看,美國引導北美城市格局並處絕對領先;歐洲可持續競爭力、人才密度及人才增量均處於領先地位;亞洲頭部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在全球處於較強地位,且人才增量提升勢頭明顯;南美洲城市可持續競爭力總體處於全球前列;非洲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水平整體偏低,且分化嚴峻。

從影響可持續競爭力的細分指標看,經濟活力是城市可持續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活力競爭力指數涵蓋經商便利度、產權保護度、青年人才比例、經濟增長率及勞動生產率五個分項指標。新興城市在全球十強中佔主體,青年人口數量是決定經濟活力的最重要因素。經濟活力指標全球前10強城市分別是都柏林、紐約、奧斯陸、杜拜、深圳、舊金山聖何塞、阿布達比、新加坡和西雅圖。

科技企業是全球科技創新的最重要的因素。對科技創新競爭力的研究發現,東京、北京、紐約、倫敦、首爾、波士頓、舊金山、上海、芝加哥、西雅圖位居全球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前10。所有頭部城市不僅是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城市,也是全球的綜合中心城市、金融中心城市。

中國城市競爭力在分化中提升

從經濟競爭力排名來看,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總體有所上升。中國綜合經濟競爭力前10強城市分別是深圳(全球第9)、香港(11)、上海(12)、北京(21)、廣州(42)、蘇州(71)、臺北(74)、南京(83)、武漢(87)和無錫(91)。

5年變化中,由於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中國前10強城市總體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處於降低狀態,但仍然均在全球前100強以內。

總體來看,2020-2021年度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相對與2015年有所上升,在291個中國城市樣本中,106個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處於降低狀態,183個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處於上升狀態,綜合來看總體上升6.5名。

細分指標中,中國多數樣本城市的當地要素已處在較具競爭力的水平之上。深圳、上海、北京、香港、廣州、臺北、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均處於全球前50強;其中深圳和上海處於全球前10強,分別排全球第2名和全球第6名。北京、香港的當地要素指標處於全球前20強,分別排全球第11名和全球第18名。共有19個城市處於全球前100強以內,有50個城市處於全球前200強以內。

從可持續競爭力排名來看,中國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整體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但頭部城市呈上升發展趨勢。中國可持續競爭力前10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全球第4)、深圳(9)、臺北(24)、上海(33)、北京(47)、廣州(69)、蘇州(78)、南京(89)、青島(94)和武漢(102),十大城市均有上升。

研究發現,一方面,中國城市內部差距較大,291個樣本中,5個城市躋身全球前50,9個城市躋身全球前100,30個城市躋身全球前200;157個城市位於全球500名以後,佔比約54%。另一方面,中國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分化加劇。從5年變化來看,159個城市排名上升,130個城市排名下滑。

從影響可持續競爭力的細分指標看,中國城市總體經濟活力呈金字塔型分布,青年人口數量成為造成城市間差異的主要原因。中國共有15個城市躋身經濟活力全球前100,分別是深圳、北京、廣州、上海、珠海、香港、南京、杭州、蘇州、廈門、長沙、武漢、寧波、成都、合肥。經濟活力排名全球前200的中國城市有44個,深圳經濟領銜發展,前200強城市呈自東向西遞減的空間分布格局。

·END·

原標題:《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深圳晉級前十,廣州排第幾?》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深圳首次躋身可持續競爭力全球前十
    深圳在2020年的可持續競爭力由去年的第19位躍升至第9名,首次進入全球前十名,也是內地惟一闖入前十的城市。深圳在三項指標上名列全球前十報告顯示,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榜單中,深圳位於第9。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全球可持續競爭力榜單中,深圳也位於第9。前10強的城市分別是東京、新加坡、紐約、香港、倫敦、巴黎、舊金山、巴塞隆納、深圳、大阪。
  • 深圳再度傳來捷報!在全球城市競爭力榜單入圍前十,取得巨大突破
    而如今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我們國家的各大城市在世界也發出了耀眼的光芒,在近期12月8號的時候,聯合國和我國相關部門發布了一次正式對外公布的報告,這是一份揭示全球城市價值鏈,透視人類文明時空演進變幻的報告。
  • 202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深圳首次進入可持續競爭力前十
    原標題:202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全球頂級城市洗牌,深圳首次進入可持續競爭力前十來源:華夏時報網記者劉詩萌北京報導城市自然規律的空間單元,也是文明的標誌和容器由此可見,全球頂級城市出現一輪洗牌,其位序仍處於激烈競爭中。全球可持續競爭力前10強的城市分別是東京、新加坡、紐約、香港、倫敦、巴黎、舊金山、巴塞隆納、深圳、大阪。其中,深圳在2019年的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為第19,此次上升10名,首次進入全球前十名。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 中國三個城市躋身前20
    在這一指標維度下,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   科技新貴闖進前十,多個發達的中小都市區闖入前二十。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 香港上海北京躋身前2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中國三個城市躋身前20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發布。
  • 202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全球頂級城市洗牌 深圳首次進入可持續...
    原標題:202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全球頂級城市洗牌,深圳首次進入可持續競爭力前十   全球
  • 兩岸城市經濟競爭力榜 臺北第7臺中潛力被看好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日報社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以綜合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2大指標,評估海峽兩岸四地291城,深圳、香港、上海是綜合競技利前3,臺北該項排第7;可持續競爭力,即長期可以相對其他城市維持發展優勢,臺北僅次香港、深圳,名列第3。
  • 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出爐,深圳勇奪第一,看看你的家鄉排第幾
    說起國內的知名城市,有很多,比如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南京等等。這些經濟發達的城市多數位於沿海地區,這些城市中哪一個城市的實力最強?估計這個問題會引發一場混亂的爭吵,畢竟在這些年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北京、上海等城市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每個城市的居民都能說出自己所在城市是當之無愧實力最強的城市的理由。
  • 202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全球頂級城市洗牌,深圳首次進入可持續...
    由此可見,全球頂級城市出現一輪洗牌,其位序仍處於激烈競爭中。全球可持續競爭力前10強的城市分別是東京、新加坡、紐約、香港、倫敦、巴黎、舊金山、巴塞隆納、深圳、大阪。其中,深圳在2019年的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為第19,此次上升10名,首次進入全球前十名。
  • 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北半球進一步提升,亞洲全面進步
    報告顯示,中國綜合經濟競爭力前10強城市分別是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廣州、蘇州、臺北、南京、武漢和無錫。中國可持續競爭力前10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深圳、臺北、上海、北京、廣州、蘇州、南京、青島和武漢。從2015年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人居署聯合課題組已出版5部《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
  • 深圳再獲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第一名,向著世界標杆城市前進
    10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日報社共同發布了2020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排行,10強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廣州、蘇州、臺北、南京、武漢,無錫。深圳的經濟競爭力到底有多強,我們來看看歷年的排行榜和世界排名就可得知。
  • 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出爐,中國內地城市南京第6
    會議上,《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透視人類文明時空演進》(以下簡稱報告)進行了全球首發。報告顯示,中國城市的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總體有所上升。其中,中國綜合經濟競爭力前10強城市分別是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廣州、蘇州、臺北、南京、武漢和無錫,南京位居中國內地城市第6位,與去年持平。
  • 頂級城市洗牌!全球競爭力「北升南降」,誰在領跑中國城市?
    根據最新報告,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前20強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科技新貴闖進前十,多個發達的中小都市區闖入二十。
  • 中國內地「最牛」的城市,競爭力全球第10,北京上海都敗給了它
    這段時間,在網絡上發表了今年最新的世界城市競爭力排名,其中世界前10位的城市中,中國只有兩個城市上榜,內陸佔了一個名額,但是,這個城市並不是我們想像的,而是中國最好的經濟城市——北京和上海。在這個排名的前10個城市中,中國只有香港和深圳上榜,是的,你們沒有看錯,在這個排名中,深圳戰勝了其他三個一線城市,位居全球第10位,上海是第14位,北京是第22位,廣州是第34位,可以說除了上海以外都是不錯的成績,北京和廣州的成績真的很差。
  • 第十九屆全球國家(城市)競爭力排行榜!沂源上榜十佳故事小城!
    他同時表示:當前有的超級大國恃強霸凌,毀壞國際經濟發展原規則,造成競爭與合作秩序嚴重受損,也成為嚴重影響和阻礙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  他發布稱:城市競爭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支撐基礎,國家競爭力是城市競爭力的環境保障,本年度仍然關注全球國家競爭力的比較和分析。「2020全球國家競爭力排行榜」,美國、中國、日本以其強大的國家綜合競爭力繼續排在前三位。
  • 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最新版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
    頂級城市洗牌。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科技新貴闖進前十,多個發達的中小都市區闖入二十。
  • 全球城市競爭力呈現七個新特點
    報告顯示,紐約、倫敦、新加坡、深圳、聖何塞、東京、舊金山、慕尼黑、洛杉磯、上海、達拉斯、休斯頓、香港、都柏林、首爾、波士頓、北京、廣州、邁阿密和芝加哥位列全球前20名。報告顯示,中國有5個城市躋身前20名,分別是深圳(第4名)、上海(第10名)、香港(第13名)、北京(第17名)、廣州(第18名),與2018年相比,上海上升3名,北京上升2名,深圳下降2名,廣州下降4名,上海超越了香港。
  • 中國各城GDP排行:前十名大多來自長江經濟帶,你家鄉排第幾?
    中國各城GDP排行:前十名大多來自長江經濟帶,你家鄉排第幾? 2019年末,我國的GDP萬億元城市共有17座,而近期有學者做了相關的預判發現,中國2020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並在三季度增長4.9%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 全球數字經濟城市競爭力排名公布:北京、上海排名均有上升
    來源:澎湃新聞記者/韓聲江1月5日,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在滬發布《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藍皮書。根據報告,全球數字經濟城市競爭力方面,紐約、波士頓、倫敦、新加坡和東京位居前五,中國的兩個城市——北京和上海的競爭力排名較上年均有所上升。
  • 英國經濟分析機構預測2035年中國四城市將躋身全球前十
    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近日發布報告預測,到2035年,中國將有四座城市躋身全球城市經濟總量排行榜前十位。 報告預測,位列榜單前四名的城市將分別是紐約、東京、洛杉磯和倫敦,上海將排在第五位,北京、廣州和深圳將分別排在第六、第九和第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