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 中國三個城市躋身前20

2020-12-12 東方財富網

  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發布。

  本報告是《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系列的第六部,利用指標體系和客觀數據,報告詳細評價了1006個全球城市的競爭力狀況,從整體上衡量了全球城市競爭力發展格局。

  報告當中包含兩個核心的排名:城市經濟競爭力與可持續競爭力其中,城市經濟競爭力是當前和短期的經濟績效的決定力量,也是城市未來和長期發展的關鍵基礎。

  在這一指標維度下,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

  科技新貴闖進前十,多個發達的中小都市區闖入前二十。而在過去5年間,亞洲、歐洲、北美洲的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穩步一同上升,南美、非洲、大洋洲城市的經濟競爭力則相對下降。

  深圳在經濟競爭力排名中位列全球第9,這也是中國城市取得的最好排名。其他進入全球排名前20的中國城市還包括香港和上海,分別位列第11名和第12名,北京則位列第21名。

  進入前100強的其他中國城市還包括:廣州、蘇州、臺北、南京、武漢和無錫。

  從近5年的變化來看,由於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中國前10強城市總體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處於降低狀態,但仍居於全球前100強以內。

  此外,報告還包括了可持續競爭力排名。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是城市長期發展的決定力量,也是城市不斷滿足居民日益複雜和苛刻的社會福利需求的關鍵所在。

  報告指出,經濟活力是評判一個城市經濟發展能力和潛力的重要指標,是城市可持續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活力競爭力指數涵蓋經商便利度、產權保護度、青年人才比例、經濟增長率勞動生產率五個分項指標。

  中國可持續競爭力前10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深圳、臺北、上海、北京、廣州、蘇州、南京、青島和武漢。

  除了香港和臺北之外,上述幾個中國內地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排名普遍低於其經濟競爭力排名。

  報告指出,中國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整體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但頭部城市呈上升發展趨勢。其中,深圳的進步尤為顯著,相比5年前排名上升14位,位列全球可持續競爭力榜單第9,這也是深圳首次躋身全球前10名。

(資料來源: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 香港上海北京躋身前2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中國三個城市躋身前20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發布。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深圳晉級前十,廣州排第幾?
    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總體有所上升,可持續競爭力整體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但頭部城市呈上升發展趨勢。其中,排名中國內地城市第一名的深圳進步非常顯著,從前20一躍進入前10。同時,深圳還在全球經濟活力指標前10強中排名第5,而決定這一指標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青年人口數量。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競爭力呈現深圳、香港、廣州三大中心引領狀態。
  • 金融競爭力排行榜:深圳位列內地第三 全球第九_城市·商業_地產...
    金融競爭力,是衡量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的核心指標之一。一個城市能發展為頂尖城市,離不開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驅動。近日,《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揭曉,榜單顯示,在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深圳排名第一,綜合得分遙遙領先;在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深圳僅次於北京、上海,居第三位,穩居第一梯隊。
  • 頂級城市洗牌!全球競爭力「北升南降」,誰在領跑中國城市?
    排名前10強的城市分別是深圳(9)、香港(11)、上海(12)、北京(21)、廣州(42)、蘇州(71)、臺北(74)、南京(83)、武漢(87)和無錫(91)。從5年變化來看,由於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中國前10強城市總體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處於降低狀態,但仍居於全球前100強以內。
  • 英國經濟分析機構預測2035年中國四城市將躋身全球前十
    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近日發布報告預測,到2035年,中國將有四座城市躋身全球城市經濟總量排行榜前十位。 報告預測,位列榜單前四名的城市將分別是紐約、東京、洛杉磯和倫敦,上海將排在第五位,北京、廣州和深圳將分別排在第六、第九和第十位。
  • 全球城市競爭力呈現七個新特點
    報告顯示,紐約、倫敦、新加坡、深圳、聖何塞、東京、舊金山、慕尼黑、洛杉磯、上海、達拉斯、休斯頓、香港、都柏林、首爾、波士頓、北京、廣州、邁阿密和芝加哥位列全球前20名。報告顯示,中國有5個城市躋身前20名,分別是深圳(第4名)、上海(第10名)、香港(第13名)、北京(第17名)、廣州(第18名),與2018年相比,上海上升3名,北京上升2名,深圳下降2名,廣州下降4名,上海超越了香港。
  • 202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深圳首次進入可持續競爭力前十
    報告顯示,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報告指出,相對於2015-2016年而言,紐約和新加坡的排名沒有變化,東京、倫敦大幅上升,慕尼黑、巴黎等由於增量減小出現小幅下降。
  • 深圳又出什麼大事?首次躋身進入全球前十,外媒:怎麼又是中國?
    說到深圳,相信大家都並不陌生。深圳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作為中國的經濟特區,深圳的發展速度是肉眼可見的。如今深圳又出什麼大事?首次躋身進入全球前十行列,外媒直言道:怎麼又是中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202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全球頂級城市洗牌 深圳首次進入可持續...
    報告顯示,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報告指出,相對於2015-2016年而言,紐約和新加坡的排名沒有變化,東京、倫敦大幅上升,慕尼黑、巴黎等由於增量減小出現小幅下降。
  • 202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全球頂級城市洗牌,深圳首次進入可持續...
    報告顯示,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報告指出,相對於2015-2016年而言,紐約和新加坡的排名沒有變化,東京、倫敦大幅上升,慕尼黑、巴黎等由於增量減小出現小幅下降。
  • 全球數字經濟城市競爭力排名公布:北京、上海排名均有上升
    來源:澎湃新聞記者/韓聲江1月5日,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在滬發布《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藍皮書。根據報告,全球數字經濟城市競爭力方面,紐約、波士頓、倫敦、新加坡和東京位居前五,中國的兩個城市——北京和上海的競爭力排名較上年均有所上升。
  • 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呈現七個新特點
    報告顯示,紐約、倫敦、新加坡、深圳、聖何塞、東京、舊金山、慕尼黑、洛杉磯、上海、達拉斯、休斯頓、香港、都柏林、首爾、波士頓、北京、廣州、邁阿密和芝加哥位列全球前20名。報告顯示,中國有5個城市躋身前20名,分別是深圳(第4名)、上海(第10名)、香港(第13名)、北京(第17名)、廣州(第18名),與2018年相比,上海上升3名,北京上升2名,深圳下降2名,廣州下降4名,上海超越了香港。
  • 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北半球進一步提升,亞洲全面進步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競爭力呈現深圳、香港、廣州三大中心引領狀態。5年變化中,由於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中國前10強城市總體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處於降低狀態,但仍然均在全球前100強以內。總體來看,2020-2021年度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相對與2015年有所上升,在291個中國城市樣本中,106個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處於降低狀態,183個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處於上升狀態,綜合來看總體上升6.5名。細分指標中,中國多數樣本城市的當地要素已處在較具競爭力的水平之上。
  • 2018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香港、上海蟬聯前三(附...
    報告內容包括城市生活、營商環境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內容,其中分列了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宜居競爭力、宜商競爭力等榜單排名。   據報告顯示,在2018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行榜中,深圳、香港、上海蟬聯前三。
  • 深圳首次躋身可持續競爭力全球前十
    深圳在2020年的可持續競爭力由去年的第19位躍升至第9名,首次進入全球前十名,也是內地惟一闖入前十的城市。深圳在三項指標上名列全球前十報告顯示,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榜單中,深圳位於第9。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全球可持續競爭力榜單中,深圳也位於第9。前10強的城市分別是東京、新加坡、紐約、香港、倫敦、巴黎、舊金山、巴塞隆納、深圳、大阪。
  • 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最新版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
    中國綜合經濟競爭力前10強城市分別是深圳(9)、香港(11)、上海(12)、北京(21)、廣州(42)、蘇州(71)、臺北(74)、南京(83)、武漢(87)和無錫(91);從5年變化來看,由於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中國前10強城市總體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處於降低狀態,但仍然均在全球前100強以內,其中深圳全球排第9名,香港全球排第11名,上海全球排第12名。
  • 報告:北京取代香港首次躋身全球前五上海深圳等多個中國城市排名躍升
    鈦媒體11月18日消息,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今日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曉了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和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全球城市潛力排名》)。今年《全球城市綜合排名》最顯著的變化之一是北京與香港的排名對調——北京取代香港躋身全球綜合實力前五強城市,這也是本報告發起十二年以來,首次出現前五位城市的更迭。北京排名的上升是社會穩定性、人力資本投入和創新創業水平提高的共同作用。上海和舊金山的排名也有大幅提升,部分原因是兩者在創業和創新維度上取得更高得分。今年我們在創新維度的評價中增加了獨角獸企業數量這一指標。
  • 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出爐,中國內地城市南京第6
    2020-12-11 10:59圖文來源:紫金山新聞 記者12月11日從南京市城市國際化推進辦公室獲悉,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聯合國人居署日前共同在線上舉辦《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發布暨國際研討會
  • 三張城市名片透視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新格局
    後疫情時代,中國內地經濟格局重新洗牌,新生金融力量暗流湧動。在《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中,杭州、蘇州、成都分別摘得省會城市、新銳城市、西部城市金融競爭力評選桂冠。為何是這三座城市?
  • 三張城市名片 透視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新格局
    編者按:後疫情時代,中國內地經濟格局重新洗牌,新生金融力量暗流湧動。在《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中,杭州、蘇州、成都分別摘得省會城市、新銳城市、西部城市金融競爭力評選桂冠。為何是這三座城市?本文通過解析這三座典型城市,透視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