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呈現七個新特點

2020-12-14 央廣網

2019年度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報告顯示——

全球城市競爭力呈現七個新特點

全球城市競爭力是一個城市在全球合作、競爭過程中,與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吸引、爭奪、擁有、控制要素和市場,更多、更快、更有效率、更可持續地創造價值、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2019年度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報告的總體發現是:受中美歐城市競爭力均值下滑影響,全球城市競爭力均值略微下降。這也預示如果主要國家經貿摩擦持續,不僅會削弱各國自身的城市競爭力,也會削弱全球城市競爭力。具體有7個方面的發現:

一、全球前20名城市:競爭激烈導致位次波動較大、分化加劇,綜合與科技中心總體提升

總體看,全球前20名城市競爭激烈,位次變化顯著(14個城市發生變化,最大變化4個名次)。全球綜合中心和科技中心總體提升,專業性、製造性城市總體下降。報告顯示,紐約、倫敦、新加坡、深圳、聖何塞、東京、舊金山、慕尼黑、洛杉磯、上海、達拉斯、休斯頓、香港、都柏林、首爾、波士頓、北京、廣州、邁阿密和芝加哥位列全球前20名。

報告顯示,中國有5個城市躋身前20名,分別是深圳(第4名)、上海(第10名)、香港(第13名)、北京(第17名)、廣州(第18名),與2018年相比,上海上升3名,北京上升2名,深圳下降2名,廣州下降4名,上海超越了香港。

從分項指標排名看,舊金山、上海、達拉斯、休斯頓、廣州和芝加哥的經濟增量略有下降,紐約、新加坡和邁阿密的排名沒有變化;深圳、聖何塞、舊金山、洛杉磯、上海、休斯頓、香港、廣州和邁阿密的經濟密度略有下降,新加坡和慕尼黑的排名沒有變化。

全球前20名城市經濟競爭力表現分化加劇。相對於2018年,2019年全球前20名城市的經濟增量和經濟競爭力的標準化指數略有下降,顯示整體領先放緩。

二、全球前200名城市:歐洲降多升少,亞洲升多降少

與2018年相比,2019年前200名城市中美領銜,歐亞部分城市有所下降。歐洲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下降佔比最大,為54.2%;南美城市下降佔比最小,為25%;亞洲城市下降佔比為31%。

中國共有9個城市進入全球前50強。除躋身前20名的5個城市外,還包括蘇州(25)、南京(42)、武漢(43)、臺北(44)。與2018年排名相比,南京提升3名,蘇州、臺北提升2名,武漢下降3名。

中國共有20個城市進入前100強,除以上9個城市外,還包括成都(54)、杭州(64)、無錫(65)、長沙(68)、青島(76)、重慶(81)、天津(82)、佛山(84)、寧波(90)、鄭州(94)和常州(99)。寧波提升11名,杭州提升10名,青島、佛山提升9名,常州提升8名,成都提升6名,鄭州提升5名,長沙提升3名,天津下降40名。

中國共有39個城市進入前200強,除以上城市外,還包括東莞(104)、澳門(113)、南通(121)、高雄(126)、濟南(141)、合肥(145)、泉州(148)、廈門(149)、西安(150)、福州(153)、揚州(163)、珠海(173)、鎮江(174)、煙臺(175)、泰州(180)、大連(185)、徐州(191)、南昌(197)和瀋陽(200)。與2018年相比,泰州前進38名,西安前進21名,福州前進20名,東莞前進20名,揚州前進19名,濟南前進16名,珠海前進14名,泉州前進11名,南通和南昌等4個城市均前進8名,重慶和徐州均前進1名。

三、十大城市群:北加利福尼亞平均水平最高,萊茵—魯爾內部差異最小

全球十大城市群(首爾都市圈、美國東北地區、美國西部地區、北加利福尼亞、孟買、倫敦—利物浦、長三角、珠三角、荷蘭—比利時和萊茵—魯爾)經濟競爭力呈現出分化加劇趨勢,東亞、西歐和北美城市群表現出明顯分化。北加利福尼亞城市群經濟競爭力平均水平最高為0.707,孟買都市圈城市競爭力平均水平最低為0.241,萊茵—魯爾城市群差異最小為0.085,首爾都市圈差異最大為0.31。

四、中、美、歐盟三大經濟體城市競爭力平均水平變化差異較大

中國、美國和歐盟的城市競爭力平均水平變化差異較大。2019年中國、美國和歐盟經濟競爭力平均水平分別由2018年的0.382、0.603和0.536下降至0.291、0.545和0.476,且歐盟下降幅度較大。同時,中國和美國城市競爭力分化加劇,中國和美國的差異分別由0.451、0.239微升至0.46和0.248,但歐盟城市競爭力水平整體分化減緩,差異由0.271下降至0.252。

2019年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整體居中。平均水平有所下滑,差距有所縮小。2019年中國291個城市經濟競爭力平均水平為0.291,低於2018年平均水平0.328,接近全球平均水平0.292。2019年中國291個城市經濟競爭力水平差異為0.134,略低於2018年的差異0.148和全球的差異0.166。

五、全球經濟競爭力總體格局:水平整體下降,分化有所縮小

與2018年相比,2019年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平均水平由0.325下降至0.239,差異由0.571下降為0.568。全球經濟競爭力產出較大的城市依然主要集中在西歐(如倫敦、慕尼黑、都柏林和巴黎等)和北美(如紐約、聖何塞、舊金山和洛杉磯等),東亞經濟競爭力較強城市數量和規模小於西歐和北美。

六、全球次區域城市:中國北部、歐洲東部下降多,中國南部、印度總體上升多

從空間看,西經100度、東經20度和東經110度成為城市經濟競爭力分布的分水嶺,北緯25度至55度之間成為高城市經濟競爭力水平收斂區,其他區域分化明顯。西經110度城市(如舊金山、聖何塞和洛杉磯等)和東經110度東部城市(如東京、首爾、深圳、香港和廣州等)均明顯優於西部城市,東經20度西部城市(如倫敦、巴黎等)明顯優於東部地區城市。同時,北緯25度至55度之間的矩形區域形成了城市經濟競爭力分水嶺。

受水資源豐富、經濟和政治等社會環境穩定以及適宜居住的氣候環境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美國西海岸城市、本初子午線附近的西歐城市以及東亞中日韓國家的沿海城市成為經濟增量和經濟密度升級的主要聚集區。

北緯25度至55度之間、西經100度西部城市、東經20度西部城市以及東經110度東部的沿海地區為高城市競爭力水平集聚區,且高經濟增量、高經濟密度和高經濟競爭力區域的平均水平分別為低經濟增量、低經濟密度和低經濟競爭力區域的整體均值的1.423、1.559和1.626倍,差異整體上也偏小。

七、中國城市全球競爭力:總體排名升少降多,均值有所下降,具體排名馬太效應顯著。

報告顯示,有5個中國城市躋身全球前20名,9個城市進入全球前50強,20個城市進入前100強,39個城市進入前200強。

2019年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升少降多。東部沿海城市和中部地區的城市經濟競爭力水平升多降少。2019年中國291個城市中有103個城市經濟競爭力水平排名上升,佔總樣本的35.40%。欠發達的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資源型城市降多升少。2019年中國291個樣本城市中共有182個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下降,佔總樣本的62.54%。

2019年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整體居中,均值有所下滑,差距有所縮小。2019年中國291個城市經濟競爭力水平均值為0.291,低於2018年均值0.328,接近全球均值0.292。2019年中國291個城市經濟競爭力水平方差為0.134,略低於2018年的方差0.148和全球的方差0.166。2019年中國291個城市經濟競爭力水平變異係數為0.449,略低於2018年的0.451和全球的變異係數0.568。

(執筆:龔維進 倪鵬飛 馬科爾·卡米亞)

相關焦點

  • 全球城市競爭力呈現七個新特點
    報告顯示,中國有5個城市躋身前20名,分別是深圳(第4名)、上海(第10名)、香港(第13名)、北京(第17名)、廣州(第18名),與2018年相比,上海上升3名,北京上升2名,深圳下降2名,廣州下降4名,上海超越了香港。
  • 202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全球頂級城市洗牌 深圳首次進入可持續...
    其中,深圳在2019年的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為第19,此次上升10名,首次進入全球前十名。   城市自然規律的空間單元,也是文明的標誌和容器。  報告顯示,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報告指出,相對於2015-2016年而言,紐約和新加坡的排名沒有變化,東京、倫敦大幅上升,慕尼黑、巴黎等由於增量減小出現小幅下降。
  • 202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全球頂級城市洗牌,深圳首次進入可持續...
    2020年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人居署聯合課題組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透視人類文明時空演進》(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對外公布。報告顯示,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報告指出,相對於2015-2016年而言,紐約和新加坡的排名沒有變化,東京、倫敦大幅上升,慕尼黑、巴黎等由於增量減小出現小幅下降。
  • 202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深圳首次進入可持續競爭力前十
    全球中心城市是全球發展的「火車頭」,引領著全球城市乃至世界的發展,不僅能創造核心價值,還決定著價值全球分配。2020年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人居署聯合課題組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透視人類文明時空演進》(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對外公布。
  • 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2018
    本報告的年度主題是「房價,改變城市世界」,包括全球房地產市場概況、新發現與新理論、全球城市實證、全球城市故事四個部分,從全球區域、不同層級城市、主要國家內區域、城市群、典型城市五個層面進行實證分析,主要發現如下:城市的相對房價與其競爭力呈倒「U」型的變化趨勢,過高或者過低的房價均不利於城市競爭力的提升; 相對房價越高的城市
  • 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北半球進一步提升,亞洲全面進步
    報告顯示,中國綜合經濟競爭力前10強城市分別是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廣州、蘇州、臺北、南京、武漢和無錫。中國可持續競爭力前10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深圳、臺北、上海、北京、廣州、蘇州、南京、青島和武漢。從2015年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人居署聯合課題組已出版5部《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
  • 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最新版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
    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發布。報告詳細評價1006個全球城市的競爭力狀況,從整體上衡量了全球城市競爭力發展格局,討論了全球城市發展中的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
  • 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出爐,中國內地城市南京第6
    2020-12-11 10:59圖文來源:紫金山新聞 記者12月11日從南京市城市國際化推進辦公室獲悉,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聯合國人居署日前共同在線上舉辦《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發布暨國際研討會
  • 頂級城市洗牌!全球競爭力「北升南降」,誰在領跑中國城市?
    來源:新財富雜誌在頂級城市重新洗牌的同時,過去5年,亞洲、歐洲、北美洲的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穩步一同上升,南美、非洲、大洋洲城市的經濟競爭力則相對下降,呈現出「北半球上升、南半球下降」的特點。基於此,中國城市如何在新一輪全球城市價值鏈體系重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英文)
    《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7)》(英文) 2020年05月17日 12:1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該報告首創性地從城市網絡視角研究「一帶一路」區域合作,
  • 首個「全球會議目的地競爭力指數」出爐_中國貿易報
    此次峰會期間,首次向全球發布《2020年全球會議目的地競爭力指數報告》(以下簡稱《指數報告》),這是全球首個圍繞會議目的地競爭力的專業評價,將推動整個會議行業城市管理者和相關機構以全新視角審視會議產業發展和會議目的地城市建設。
  • 《2019年度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報告》在蓉發布
    《2019年度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報告》在蓉發布 2020-10-22 16:00:00嶽依桐 攝   中新網成都10月22日電 (嶽依桐)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在中國19個直轄市及副省級城市中,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深圳的會展業競爭力指數分別位列前五。
  • 研究顯示:新冠疫情時代,北京競爭力全球第一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似乎除了中國以外,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據香港《南華早報》9日報導,有研究顯示,自新冠大流行以來,北京成為這個時代在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南華早報》提到,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CASS)和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聯合發布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年)》,北京因合著科研論文數量最多而位居榜首。報告提到,巴黎位居第二,緊隨其後的是倫敦、上海、紐約、波士頓、聖保羅、馬德裡、米蘭和多倫多。
  • 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5次報告(分項報告)
    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報告顯示  中西部城市後發 優勢將逐漸凸顯  首先,從綜合經濟競爭力來看,有以下四大發現。其一,與2015年相比,武漢首次躋身第10位,無錫跌出前10行列,臺北超越廣州躋身第4位。
  • 科爾尼2020年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新秩序,新未來
    當下,世界各地重振旗鼓、各大城市正建立新冠疫情後的新秩序。本報告旨在分析此次疫情是如何打破原有的生產生活狀態,又為城市領導者帶來哪些新的挑戰和發展要求。摘要2020年全球城市指數報告將簡述城市在新冠疫情危機下所處的狀態。
  • 2019年全球房價漲幅最高的前50名城市 27個中國城市入圍
    近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斯維登置業·胡潤2019年度全球房價指數》及《斯維登置業·胡潤2019年度境外置業投資回報指數》。其中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房價漲幅最高的前50名城市中,包含27個中國城市。2019年中國樓市怎麼了?
  • IMD發布世界競爭力報告,中國全球競爭力位居第14位
    來源:金融界中國,北京,2019年5月29日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今日發布《2019世界競爭力報告》,報告顯示,新加坡自2010年以來首次躍升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美國則從榜首滑落,而經濟不穩定影響了歐洲排名情況
  •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 澳科大承擔大灣區城市分析
    2020年10月22日,中國社科院(財經院)創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發布。此次報告的城市競爭力指標體系進行了優化,更為完善,包括兩個總體顯示性指標: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其中前者包含當地要素、生活環境、營商軟環境、營商硬環境和全球聯繫等5個解釋性指標;後者涵蓋經濟活力、環境韌性、社會包容、科技創新和全球聯繫等5個解釋性指標。由此對2020年中國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291個城市進行多維度比較研究。
  • 三張城市名片透視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新格局
    杭州:省會城市  金融競爭力拔頭籌  相對於京滬深穩坐金融競爭力城市前三,第四名寶座的爭奪戰異常激烈。《2020省會城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顯示,杭州一舉超過廣州,拔得頭籌,新晉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四強選手。
  • 三張城市名片 透視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新格局
    杭州:省會城市  金融競爭力拔頭籌  相對於京滬深穩坐金融競爭力城市前三,第四名寶座的爭奪戰異常激烈。《2020省會城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顯示,杭州一舉超過廣州,拔得頭籌,新晉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四強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