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香港、上海蟬聯前三(附...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經濟日報社聯合發布了2018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報告內容包括城市生活、營商環境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內容,其中分列了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宜居競爭力、宜商競爭力等榜單排名。

  據報告顯示,在2018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行榜中,深圳、香港、上海蟬聯前三。從二十強城市區域分布來看,絕大多數位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以及港澳臺地區,且多處於都市圈內,其中長三角都市連綿區、珠三角都市連綿區分別佔據二十強中的6席和4席。此外,其他上榜城市中東莞、無錫排名上升3位;成都、廈門、武漢、南京、常州、蘇州、杭州、溫州等城市排名上升2位。而天津、唐山、瀋陽、大連城市排名下降幅度較大,其中瀋陽與大連分別下降了20位和36位。

  分地區來看,2018年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前十、前二十、前三十名的城市中,分別有9個、18個、25個城市位於南方,北方城市數量嚴重不足。與2017年相比,2018年北方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平均下降了6.2位,南方城市則平均上升了5.4位。總體來說,南北分化加劇,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格局「南強北弱」態勢進一步固化。從東西向看,2018年具有強競爭力優勢的城市多位於東部地區,中部地區中心城市不斷崛起,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整體緩慢提升,推動中國經濟空間的「東中一體」趨勢進一步凸顯。

  以下為具體排名: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日報社

(責任編輯:DF376)

相關焦點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 香港上海北京躋身前2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中國三個城市躋身前20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發布。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 中國三個城市躋身前20
    在這一指標維度下,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   科技新貴闖進前十,多個發達的中小都市區闖入前二十。
  • 深圳再獲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第一名,向著世界標杆城市前進
    10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日報社共同發布了2020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排行,10強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廣州、蘇州、臺北、南京、武漢,無錫。深圳的經濟競爭力到底有多強,我們來看看歷年的排行榜和世界排名就可得知。
  • 2016年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上海排首位
    1月3日,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在香港發布2016年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上海繼續排名第一,香港及深圳則位居第二及第三名。 位列第四至第十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廣州、重慶、天津、蘇州、杭州及南京。上海在該評比中已是連續4年排名首位。 桂強芳表示,2016年香港經濟持續保持平穩增長,在全球範圍內仍顯現出比較優勢,但社會內耗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香港經濟增長的速度。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深圳晉級前十,廣州排第幾?
    報告顯示,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報告指出,相對於2015-2016年而言,紐約和新加坡的排名沒有變化,東京、倫敦大幅上升,慕尼黑、巴黎等由於增量減小出現小幅下降。
  • 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排名:香港臺北上海居前三
    2006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4》今天上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4》·摘要     報告對中國200個城市綜合競爭力進行了計量和比較,前20強依次是:香港、臺北、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高雄、澳門、新竹、
  • 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出爐,深圳勇奪第一,看看你的家鄉排第幾
    這份報告由中國社科院和經濟日報共同發布,官方機構發布,含金量自然非常高。就在今年10月22日,中國社科院聯合經濟日報發布了《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這份報告統計了291個城市發展狀況,根據競爭力進行了排名。快來看看你的家鄉排第幾。
  •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 2019大排名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是能夠運用不同領域的數據資源,可以用「五感」來高度感知和判斷城市的,先進的多模態指標體系(Multimodal Index) 。 1. 綜合排名 北京連續4年蟬聯綜合排名首位,上海排名第2位,深圳排名第3位。
  • 202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深圳首次進入可持續競爭力前十
    報告顯示,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報告指出,相對於2015-2016年而言,紐約和新加坡的排名沒有變化,東京、倫敦大幅上升,慕尼黑、巴黎等由於增量減小出現小幅下降。
  • 深圳金融競爭力穩居內地前三,副省級城市排名遙遙領先,多項指標...
    來源:證券時報網證券時報社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與新財富12月15日聯合發布了《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系列榜單,從經濟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資本市場活躍度四大維度選取了29個指標對141個城市金融競爭力進行了評估。
  • 社科院發布2016年中國城市經濟、宜居、可持續競爭力排行榜!快來...
    2016年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十強:深圳、香港、上海、臺北、廣州、天津、北京、澳門、蘇州、武漢。與2016年相比,武漢首次躋身十強榜單,由去年的第十二位躍升至第十位,綜合增量競爭力排名第九,與去年持平,綜合效率競爭力較去年提升一位,排名第二十位,武漢的發展潛力正逐步得到發揮,發展勢頭十分迅猛。臺北再次超越廣州位居第四位,澳門超越蘇州位居第八位。
  • 上海社科院數字經濟競爭力報告:美國新加坡中國前三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上海社科院發布數字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美國新加坡中國前三由上海社科院主編的《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2019)》(下稱「《報告》」)日前正式發布。《報告》顯示,在國家競爭力層面,2018年,美國、新加坡、中國佔據全球數字經濟國家競爭力榜單前三。2019年度報告以2018年全球數字經濟相關的國家、城市和企業數據為基礎,全面評價全球數字經濟國家、城市和企業的競爭力,勾勒出全球數字經濟競爭發展的全景。在國家競爭力層面,美國數字經濟的綜合優勢地位短期內不會改變。
  • 全球數字經濟城市競爭力排名公布:北京、上海排名均有上升
    來源:澎湃新聞記者/韓聲江1月5日,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在滬發布《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藍皮書。根據報告,全球數字經濟城市競爭力方面,紐約、波士頓、倫敦、新加坡和東京位居前五,中國的兩個城市——北京和上海的競爭力排名較上年均有所上升。
  • 深圳金融競爭力穩居內地前三 在副省級城市排名居首,多項指標領跑...
    「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榜單中,深圳位居第三名,其內地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十分穩固,並在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奪得榜首。深圳在細分指標上頗具亮點,在發展金融科技方面有明顯優勢。
  • 普華永道報告:北京上海香港廣州深圳排名中國城市前五
    近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機遇之城2019》報告。該報告從10個維度對中國38個城市進行總體評估。報告顯示,北京、上海、香港、廣州、深圳構成中國最發達的城市,共同推動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三大城市群協同發展。這是該報告首次將香港與澳門納入觀察範圍。
  • 202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全球頂級城市洗牌 深圳首次進入可持續...
    報告顯示,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報告指出,相對於2015-2016年而言,紐約和新加坡的排名沒有變化,東京、倫敦大幅上升,慕尼黑、巴黎等由於增量減小出現小幅下降。
  • 2019年中國外貿哪家強?深圳上海蟬聯前二、廣州躍居第三
    在穩外貿方面,去年,中國哪些城市貢獻突出呢?中國海關7月28日發布《2019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顯示,深圳、上海、廣州、東莞、廈門、蘇州、珠海、寧波、重慶、青島成為2019年的中國十大外貿城市。具體來看,與2018年榜單相比,深圳、上海分別獲得82.1分和79.5分,蟬聯榜單前兩位,廣州(77.8分)超越東莞成功晉級前三甲,青島、成都成功擠進前10強,北京、天津則跌出前10。榜單根據中國各大城市外貿水平競爭力、結構競爭力、效益競爭力、發展競爭力和潛力競爭力五大分項共25個指標進行評選。
  • 報告:北京取代香港首次躋身全球前五上海深圳等多個中國城市排名躍升
    鈦媒體11月18日消息,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今日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曉了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和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全球城市潛力排名》)。今年《全球城市綜合排名》最顯著的變化之一是北京與香港的排名對調——北京取代香港躋身全球綜合實力前五強城市,這也是本報告發起十二年以來,首次出現前五位城市的更迭。北京排名的上升是社會穩定性、人力資本投入和創新創業水平提高的共同作用。上海和舊金山的排名也有大幅提升,部分原因是兩者在創業和創新維度上取得更高得分。今年我們在創新維度的評價中增加了獨角獸企業數量這一指標。
  • 深圳首次躋身可持續競爭力全球前十
    深圳在2020年的可持續競爭力由去年的第19位躍升至第9名,首次進入全球前十名,也是內地惟一闖入前十的城市。深圳在三項指標上名列全球前十報告顯示,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榜單中,深圳位於第9。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全球可持續競爭力榜單中,深圳也位於第9。前10強的城市分別是東京、新加坡、紐約、香港、倫敦、巴黎、舊金山、巴塞隆納、深圳、大阪。
  • 國內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杭州邁入前10大關,而「它」成最大贏家
    在「特殊事件」等因素的影響下,正當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體的經濟呈現下滑的情形下,我國經濟的逆勢增長,這體現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韌性和旺盛動力。在國內GDP正增長的背後,不少城市做出了突出貢獻。那麼組成我國的各大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是怎樣的呢?中國社會科學院通過對291個城市的多維度綜合研究分析,發布以下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