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鈦媒體
摘要: 「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對知識越來越有興趣,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找到通向知識的道路。」馬雲強調終身學習,並認為孩子們要有愛商、情商、智商,並一定要有全球觀、全局觀和未來觀,還要有「三力」:心力、腦力、體力。
鈦媒體註:在近兩日舉行的馬雲鄉村教育發展年會上,馬雲和鄉村教師、校長一起「重回課堂」,談教育改革、回應阿里裁員、談企業管理理念。
談教育:讓孩子擁有「四商三觀三力」、應終身學習
在該年會上的系列課程活動中,化學、語文、音樂幾堂課充分激發了聽課人馬雲的興趣,同時也讓鄉村教師、校長和各界人士感受到了「原來課還能這樣上」。
以此為引子,馬雲老師和教師同行們探討起工作:「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對知識越來越有興趣,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找到通向知識的道路。」 馬雲在昨日的校長領導力論壇中提到,一個優秀的校長、優秀的老師、一堂優秀的課,是對教育本質最好的展現。「如果教育能夠讓八九十歲的老人依然像孩子一樣,對未來充滿好奇,對未知充滿好奇,對追求知識、對追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充滿好奇,這就是真正教育的意義。」
與此同時,馬雲還不斷呼籲全社會「幫幫校長」,在課堂上再一次強調了校長對於鄉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校長就是教育。校長沒想法沒規劃,老師就看不到希望,老師看不到希望,學生就很難有未來。優秀的校長一定能夠影響學校的未來,優秀的校長考慮的應該是機制,是資源配置,是如何能夠激發老師們成為更好的老師。」
馬雲還對中國教育發表了看法。他認為,學校應該是動物園而不是養雞場,「不要用考核雞蛋的標準去考核老虎」。
在他看來,「教育」一詞要拆開看:教是知識,育是文化。中國的教育一定要想明白,教育不是為了考試和求職,而是為了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馬雲認為學校應是動物園,要各類動物互相生存、依賴和配合。學校不應該是養雞場,如果用考核雞蛋的標準去考核老虎,老虎肯定是不合格的。
此外,在對於學生的寄語方面,在馬雲看來,當下的教育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的孩子在新的環境下也需適應社會環境的日新月異。馬雲和大家分享了一個心得——尊幼愛老:「我們有尊老愛幼的文化,但現在我更喜歡說『尊幼愛老』,對老年人要愛護,對年輕人、對孩子要尊重。孩子們的想像力、提出的問題,有時候真的不一樣。」
馬雲認為教育的本質不是讓孩子聽話,而是讓孩子懂事。「聽話和懂事是完全兩個概念,我們希望每個人要有獨特的思考。」
「孩子們要有愛商、情商、智商,碰到挫折的時候,還要有逆商。此外,孩子一定要有全球觀、全局觀和未來觀,還要有『三力』,心力、腦力、體力。」馬雲向鄉村教師、校長分享道。 讓鄉村的孩子們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是馬雲和同行們希望實現的目標。如今,比起「知識就是力量」的說辭,馬雲更願意認為「掌握通向知識的方向是一種力量,創造力是力量、創新力是力量、想像力是力量。」
此外,正因為社會環境的不斷更迭,近兩日馬雲還始終強調著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在他看來,孩子生下來都具有好奇心,但是很多人大學畢業後開始討厭學習。離開大學覺得終於不用再考試,覺得終於可以開始賺錢、開始對求知厭惡至極,是一些踏入社會的工作者最大的悲哀。
馬雲認為,這些只會考試的學生,很快會被社會淘汰。
回應阿里裁員、談企業管理理念
今日上午,在「重回課堂」系列活動上,馬雲還回應了網傳的「阿里裁員」傳言。
馬雲表示:「在阿里的員工能熬到三年非常難,熬到十年的員工在阿里是寶貝,進阿里巴巴的時候25歲,35歲的時候這幫人已經很了不起了,我們為什麼把他們送出去,這批人經過阿里的嚴格訓練,對數字經濟、執行力、管理文化理解,超越了很多其他公司。」
馬雲表示,這批人已經不是太關注自己的生存。阿里裁掉這批員工,可以向社會輸出1000名在阿里工作10年以上的人才。
而談到企業管理理念,馬雲分享了他的三個秘密:
第一,在過去20年中,他最討厭別人發郵件,「後來我想了一個辦法,100封只回3封,每封只回三個字:同意、不同意、重新寫!」從此以後,給他發郵件的人越來越少。
第二,馬雲在公司嚴禁「最佳銷售當銷售主管」。他認為,最佳銷售是指個人賣得好,而主管是要教別人如何賣得好,本質上有所區別。
第三,馬雲討厭籤字,「籤了半年字後,我就找了個喜歡籤字且字寫得好看的人代籤。我的時間不應該浪費在這件事兒上」。
馬雲也談到,很多員工不想加班、想早點回家、想休息,這是老闆重要的責任,同時他也直言,自己不懂財務,也不會寫程序,對網際網路幾乎是完全不懂的,但他們的責任就是,把懂的人組織起來,把他們開始有點興趣的人,變得更加有興趣。這與校長、老師的育人哲學有著共通之道。
(鈦媒體編輯陶陶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