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見習記者 楊菲菲)孩子在家上學總沉迷手機怎麼辦?孩子沒辦法一個人獨立學習怎麼解決?作為家長忍不住跟孩子發脾氣怎麼辦?9月11日,2020年北京市家庭教育與家風建設項目諮詢培訓系列活動正式啟動。在啟動會上,北京協和醫學院副研究員、北京協和啟迪諮詢中心主任楊霞針對學生和家長遇到的問題,做了主題為「『非常』開學,『正常』應對」的諮詢講座。
據了解,自2017年北京市開啟家庭教育與家風建設項目以來,北京共計培訓家庭教育骨幹、家庭教育志願者、家庭教育管理者3000餘人(9000餘人次);為全市50萬中小幼職學生家庭推送家庭教育同步指導200餘次。
親子溝通障礙、沉迷電子產品等五大問題受家長關注
家長們都遇到了哪些問題?
「我們通過線上和線下兩個平臺,收集家長提出的問題。截至今年八月底,共通過線上平臺收集問題11900餘條,通過線下平臺收集問題9500餘條。」北京市順義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張軍堂介紹,通過對收集到的問題分門別類地整理,發現家長最關心的五大問題分別是親子溝通障礙、沉迷電子產品、缺乏自主生活能力、隔代教育差異、幼小初各學段銜接。此外還發現,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是3-6歲幼兒園孩子家長,提問數量超過中小學生家長,成為家庭教育的主要對象。
如何幫助家長們解決問題?
據了解,順義區疫情期間以「見號如面」的方式開展線上家庭教育諮詢,組織52名家庭教育志願者,在市級專家指導下,定期通過順義區「家長在線」微信公眾號推送答疑,目前已完成180期,受眾達4.5萬人。朝陽區疫情期間在區家庭教育平臺上採取「你問我答」的方式開展諮詢活動,從全區中小幼學生家長中收集了300多個問題,通過疏理聚焦重點問題42個,進行線上解答和諮詢服務。
此外,記者了解到,為了指導家長和學生正確面對疫情、緩解焦慮情緒、豐富居家生活,北京「伴隨成長每周一信」平臺及時開通了網絡直播課堂,增設了「心理健康指導」和「勞動促學」等板塊。在半年多時間裡,直播課程22場、上線音視頻課程50餘節,收聽收看人數達68萬人次,有的諮詢講座單場就近10萬人在線收看。
進一步加強家校協同基地校建設
2017年,北京市正式開啟家庭教育與家風建設項目。今年已經是第四年了,成果如何?
北京市教委二級巡視員、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王東江介紹,自2017年以來,北京市家庭教育與家風建設項目共計培訓家庭教育骨幹、家庭教育志願者、家庭教育管理者3000餘人(9000餘人次);為全市50萬中小幼職學生家庭推送家庭教育同步指導200餘次,受益人群約300萬;共組織專家走進基地校或線上諮詢講座活動64場,受眾約100萬人次;北京市家校協同基地校至今已發展到137所。
今後,北京市家庭教育與家風建設項目要如何推進?
「要繼續培訓一大批教師成為家庭教育指導師。」王東江表示,未來要繼續做好家庭教育骨幹、家庭教育志願者和家庭教育管理者培訓,吸引醫學、教育、社會等不同背景的專家加入家庭教育的行列。此外還要整合資源製作更多家庭教育音視頻課程,為學校、社區和家長提供更便捷的家教指導服務,同時,進一步加強家校協同基地校建設。
新京報見習記者 楊菲菲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