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眉山8月14日訊(呂偉利 文/圖)正值眉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 東坡城市溼地公園一期內湖水生態治理情況良好,成為眉山生態文明建設新名片。通過溼地公園一期內湖水生態治理工程,明顯改善了水域環境,提升了景觀層次和溼地公園環境,對眉山發展具有非常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環保效益。這是眉山市民有目共睹的。
自東坡城市溼地公園一期內湖(以下簡稱內湖)實施水體生態治理竣工,到現在已滿一年。經春夏秋冬四季對水體水質、景觀等效果監測、觀察,在內湖、親水平臺運用「原位水生態系統平衡構建技術」治理水質、塑造清水型水景觀,技術可靠、效果明顯,其低能耗、可持續、生態自然的技術特點得到了充分體現。由於水質得到提升、景觀有了改善,東坡城市溼地公園一期已然成為市民常往、賓朋嚮往的地方。
就治理技術和工程情況,四川新水平衡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嚴光勇做了以下概括介紹:
關於項目區域概況:
東坡城市溼地公園一期位於東坡湖東側,園內水體與東坡湖水系自然連通,其內湖水面面積約15萬平方米,平均水深約為2.0m。
關於工程基本情況:
本次治理工程,治理總面積15.51萬平方米,其中東坡城市溼地公園水域面積約14.62萬平方米,親水平臺西側水域面積約0.886萬平方米。治理工程包括湖底邊坡整理與土方回填、基底改良、沉水植物、水生動物、微生物和浮葉植物群落構建以及駁岸景觀優化等內容。
關於治理方案及相關技術原理:
運用了「原位水生態系統平衡構建」技術,漸次實施了前期工程、基地改良工程、沉水植物群落構建工程、底棲動物群落構建工程、魚類群落構建工程、水質調控工程、岸帶食物網、敞水生態區食物網、浮葉植物群落構建工程等。
據介紹,東坡城市溼地公園一期內湖水生態治理運用了原位水生態系統平衡構建技術原理。基於生物多樣性鏈式結構的生態學原理,對植物、動物、微生物進行生物量的平衡配置,從而構建起以經過馴化和復壯的本土生物優勢物種為主的生態鏈系統,通過能量轉化的機理提取水體中的營養物質,持續地調控與維護,保持了配置生物物種攀比繁殖的平衡關係,實現了水體的持續淨化。
關於治理後的情況:
水質狀況:水體基本呈現清水狀態,東坡城市溼地公園內湖和親水平臺水體透明度均大於1.5m(2016~2017年度)。各類水質指標基本屬於Ⅱ~Ш類之間,水體均呈現貧度富營養化水平。
水生態狀況:溼地公園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強,水生動植物群落較為穩定,在內部和外在因素幹擾下,能夠在短時間自行恢復。
景觀狀況:通過治理工程,明顯改善了水域環境,提升景觀層次、溼地公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