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經常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新高考改革中實行選科組合,數學的必修科目,選科選擇物理和化學雖說可報考專業覆蓋率很高,但是現實中,能夠學好數理化的學生並不多,而且即便是學了,也可能一不小心「掉坑」裡了。
新高考改革,打破傳統非理即文的選擇,考生可按照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作為參考選科,也有了更多的選擇,當然,也讓很多考生和家長感覺到「無所適從」。什麼樣的選科,才是好的?什麼樣的選科,才是對的?沒有規定的選科標準,每個學生擅長的學科不同,自己擅長且適合的就是最佳組合,但是關鍵很多學生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學科。所以,很多學生也是走一步,看一步。
■物化生
物化生選科專業覆蓋超95%,可以說是極高,屬於傳統的純理組合,科目之間的學習關聯度較高,雖然專業覆蓋率高(工科類的熱門專業、計算機類、經管類、醫學等),卻不是大多數考生能夠「駕馭」好的,選擇的考生不僅要有較高的記憶力,還要具備較強理解力,總體學習難度大,但選擇物化生組合的考生依然很多,而且多為優等生,競爭壓力較大,所以需要慎重選擇。同時注意規劃報考哲學、歷史類專業的考生該選考科目組合基本不能報考。
■物化地
地理又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物化地選科組合靠理科思維主導,專業覆蓋率僅次於物化生(地理科學,測繪,地質學等),符合理科學習「少背誦、多理解」的特點,選物化地組合較物化生組合來說,雖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與部分學霸們」廝殺「,但學習難度依然也不低,同樣對於有意向報考哲學類、歷史類、公安學類專業的考生不適合,因為這類專業一般要求選科目中必須有政治。
■ 物化政
物化政選科組合適合深造,專業覆蓋率與前兩種組合相差不大(理工類、醫學類等),物理和化學都屬於理科類學科,而政治屬於文科類學科,更注重知識記憶和理解,三個學科之間的關聯度不高,學科領域跨度較大,既需要考生具有邏輯理解思維,又需要考生有較高記憶能力,但該組合介於文理之間,雖得分相對較難,卻是考研和考公務員的最佳組合,對未來有深造和想報考公務員的考生有較大的幫助。
■學習難度
雖然物理+化學的組合專業覆蓋率一般都超過90%,確實看起來是不錯的選擇,但從學習難度看,物理難,化學也難,在選考科目中,這兩科對思維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刷題,如果沒分配好學習時間,可能影響這三大主科的成績,對於多數同學而言,能夠同時兼顧還是非常吃力的。
■賦分規則
從已新高考省份總體情況來看,大多數成績不怎麼好的學生基本上放棄了物理和化學,也就意味著選擇物理和化學任何一科的學生,成績一般都還可以,而新高考模式下,又要根據「賦分規則」,將考生按等級區分,再形成一個新的分數,就有可能因競爭大造成賦分之後的分數比原始分低,考生辛辛熬夜「刷提分,卻無奈賦分後不佔優勢。
■ 報考專業
選擇物理,基本上就已經鎖定了理工科專業,選擇物理和化學,大部分工科專業都滿足報考選科要求,但是和化學有關的專業,主要是醫學藥學和「生化環材」這類專業,這些專業學習要求高難度大培養時間長,本科畢業就業處於劣勢,基本都需要繼續深造,投資時間成本較大。
新高考下的選科組合,賦予了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利,沒有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對的,選科也是因人而異的,沒有規定的衡量標準,考生需要通過專業規劃、職業規划去明晰自己的生涯發展,提前了解,以興趣為導向,選擇合適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啦,歡迎各位小夥伴點讚、收藏、分享、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