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9月等待放假,日本孩子卻寧願去死

2021-02-14 日本通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博士」(ID:doctorx666),作者:邊條,原標題:《你的開學季,也是日本孩子的自殺季》,日本通經授權發布。

你經歷過開學恐懼症嗎?

暑假即將過完,一想到堆積成山的作業,沒完沒了的考試,就不免提心弔膽、加班加點地過完最後幾天,等待著開學日的審判。

不過,這種對於開學的恐慌,並不是中國學生獨有的,在鄰國日本,學生們同樣害怕暑假的結束、開學日的到來。

但不同的是,有些日本學生對開學日的恐懼,來得更加慘烈和直接——他們寧可去死,也不願意去上學。

2019年9月1日,日本埼玉縣川口市,15歲初中生小松田辰乃輔跳樓身亡。

在此之前,他已經3次自殺未遂。

9月2日,東京同時發生兩起學生自殺案例。

上午6:30左右,12歲的初一男生被發現在家上吊自殺,幸好家人發現及時,被搶救了回來。

而另一名14歲男生則沒那麼幸運,他在早上7點時被家人發現離家出走,原因是不願意去學校參加開學典禮。等到家人找到他時,他已經跳樓自殺,確認身亡。

9月3日,岐阜市的城南高中,另一名17歲的高二男生剛參加完開學典禮就跟同學發生爭吵。老師知道後,把他們都訓了一頓,並要求請家長。

結果,沒過幾個小時,這名男生就被發現用窗簾繩上吊自殺,死在教室裡。

這不是偶然。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每年9月1日,日本未成年人自殺率都會陡然增加。

這種特殊現象,在日本被稱為「9月1日問題」

這些孩子的自殺事件,往往突如其來,沒有任何事先預兆。

一個少年很可能上午還一臉平靜地去參加開學典禮,放學的路上就跳軌自殺了。

今年9月2日上午7時,愛知縣瀨戶市地鐵新瀨戶站,一名身穿學校制服的初三女生跳軌自殺,被行駛的地鐵軋斷了右腳脖子,身受重傷。

而當天,正好是這個14歲女生的開學典禮日。

除了9月1日,每年春假和黃金周前後,也是日本未成年人自殺的高峰期。

很多孩子即使不會選擇自殺這麼決絕的手段,也會想方設法地逃避校園生活。

那麼你可能想問了,學校又不是地獄,這裡邊究竟發生了什麼,才能讓孩子們如此恐懼,甚至寧願選擇自縊於房梁或是縱深跳下鐵軌,也不願回到學校呢?

難道真的是因為作業沒寫完,考試沒考好,老師太嚴厲?

隨著調查的深入,我發現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無處不在的校園欺凌,才是孩子們紛紛選擇在開學季自殺的幕後兇手。

想必大家都看過《哆啦A夢》,也都在胖虎和小夫欺負大雄的滑稽場景時不自覺地發笑過吧?

但動漫不是現實,這種情況在漫畫裡詼諧幽默,放在現實裡就是赤裸裸的校園欺凌,如果你是受害者,絕無可能笑得出來。

如果你在推特上用日文搜索「校園自殺」,會發現一個名為 「校園欺凌自殺」的bot。

這個日本推特專注於記錄校園欺凌導致的自殺事件,條條觸目驚心。

從2018年1月以來,這個bot已經推送了4758條推特。每條推特都意味著,曾經有個孩子因為遭受校園欺凌,不堪凌辱後選擇了自殺。

△ 2016年11月21日,新瀉工業高中1年級男生臥軌自殺。他在學校被多個同學說壞話,起綽號,在LINE上被散播各種P圖照片。遺書中他寫到:「每天像活在地獄裡」,「不想再活下去了」。△ 2006年10月23日,岐阜瑞浪中學2年級女生列舉出籃球部4人的名字,留下遺書自殺身亡。她在學校,經常被同學說「討厭,噁心,去死吧」,即使打招呼也會被人無視。

這個bot的記錄並不是空穴來風。

據北海道大學教授Kenzo Denda的統計,日本有九成學生經歷過校園欺凌,1/4的中學生都患有抑鬱心理,其中很多發展到最後便成了自殺事件。

至於校園欺凌發生的原因,也往往出乎意料的簡單。

對於注重集體觀念,從小就要學會如何「閱讀空氣」的日本孩子來說,一旦與其他孩子有不同的地方,就很有可能導致校園欺凌的發生。

比如長得醜、個子比較高、父母是外國人,這些都能成為被欺負的理由。

有日本網友發帖,說自己學校有個孩子,父親是豐田高管,但由於母親是韓國人,就被全校的孩子喊去死,變著花樣的排擠。

即使地位超然如日本皇室,也同樣避免不了校園欺凌的發生。

日本皇室的悠仁親王,剛上小學就被班上的學生排擠,因為他從小接受皇室教育,讓其他孩子覺得「很怪」,所以沒有人願意接近他。

語言攻擊是孩子們最愛使的手段,「去死吧」「髒」「臭」 這類話是最常見的。

這些詞語雖然看起來很沒有殺傷力,但是在罵人詞彙匱乏的日語體系中,已經是非常嚴重的侮辱性語句。

△ 有被欺負的孩子,默默在紙條上記錄下自己被罵的話語,家長發現時卻為時已晚

語言之外,日本的校園霸凌者往往也會採取身體上的攻擊,比如下課時踹你的桌子,放學後將你圍起來扇耳光、毆打,甚至更極端的會把受害者當成畜生一樣對待。

2011年,大津市一名13歲男生因為校園暴力而自殺。死前,同學曾採用各種方式對他進行欺凌,包括強迫他偷東西、用絲巾勒住脖子,甚至讓他去練習自殺。

但相較於這種欺凌方式,冷暴力才是更加可怕的事情。日語中有個詞叫「いじめ」專門形容校園欺凌。一旦你成為被「いじめ」的對象,全班都有可能孤立你。

一旦被集體拋棄,則意味著社交身份的死亡,你將成為同學裡的異類,在孤立中度過學生生涯。

隨著網際網路的到來,LINE和推特之類的社交網絡也在成為新的欺凌途徑。

除了日常辱罵,踢出群組等方式成為欺凌手段。而且相對於現實世界,網絡欺凌是可以24小時不間斷進行的,這讓很多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對於受欺負的孩子們來說,寒暑假是他們唯一的逃避時間。但快樂是短暫的,當假期結束,那種熟悉的恐懼感會重新佔據身體。

在CNN進行的採訪中,17歲的Nanae就曾解釋過這種心理:

「暑假能夠遠離學校,對被欺負的人來說這就是天堂。當夏天結束,你必須回去,你開始擔心再回到那個被欺負的環境中去。這時自殺完全是正常的選擇。」△ 看起來笑的很開心的Nanae,小學時就開始遭受校園欺凌

對於問題的嚴重性,日本社會並不是沒有意識到。

為了拯救孩子們,政府先後出臺了《兒童虐待防止法》和《欺凌防止對策基本法》,在地鐵、學校經常能看到禁止校園欺凌,預防自殺海報。

為了反抗日益嚴重的校園欺凌事件,衝繩甚至有小學生發動了「不上學運動」,號召學生和家長,如果孩子在學校遭受了校園欺凌,感覺不開心,那不如選擇逃離學校。

但遺憾的是,這些措施其實很難影響到封閉的學生群體。

根據2017年的調查顯示,當年的校園欺凌案件不降反增,達到了41.5萬起,比上一年增加了9000起,而未成年自殺數也達到了357人,創歷年來新高。

△ 考慮到近年來的少子化現象,兒童自殺率其實是上升的

為什麼大家都意識到校園欺凌和兒童自殺的嚴重性,卻無法阻止它對於孩子的傷害呢?

首先是老師和家長對校園欺凌的忽視,不重視,乃至掩飾。

為了營造和諧校園的假象,日本很多學校會刻意掩蓋這類事件,甚至連市教育委員會都會沆瀣一氣。

今年年初神戶政府就曾爆出女生自殺,市教育委員會官員掩蓋她曾經被欺凌的醜聞。

除此之外,學校是個弱肉強食的小社會,當一個人受欺負時,他自然會成為獵物,從他身上尋找樂趣成了理所當然的事,這往往會讓欺凌演變成學生間的狂歡。

就比如前兩年,在我們身邊引起軒然大波的「王晶晶校園暴力事件」。

最開始,只是壞學生在貼吧造謠事件的女主角王晶晶,給她安上「神女」、「炫富」、「整容」之類的標籤。等到後來,嘲笑她就成了政治正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智鬥炫富女的正義使者。

事件從貼吧發酵到現實生活,甚至連外校的學生都特地趕來,圍觀大家口中的神女。

事情發生10年之後,原貼吧管理員還在知乎上造謠她,以此作為人生的榮耀。

即使王晶晶輟學、抑鬱、服安眠藥自殺,在圍觀者看來,也不過是裝可憐的作秀。

甚至在她多年後上節目講起往事,微博上依舊有學生對她進行各種辱罵。

△ 可以看出,在學校這個封閉的環境中,受到霸凌的王晶晶成為了任人宰割的發洩、圍攻對象

而日本的未成年人的保護法更為「完善」,即使你做出更出格的事,也不會受到非常嚴重的懲罰。甚至連殺掉同學,兇手的名字都會用「少年A」代稱。

這件事在受害者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害,但施暴者出獄之後換個名字,就可以被全社會當做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也就是說,假如你不幸成為校園霸凌的對象,很可能除了默默忍受和被迫轉學、輟學之外,並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但,轉學並不簡單,忍受又談何容易呢?

如果你討厭一份工作,大可以選擇辭職離開,如果你討厭一座城市甚至可以遠走高飛,作為一個成年人,你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

但如果你是個飽受同學欺凌和排擠的小孩,對不起,你往往沒得選。

對於有的人來說,學校意味著新鮮的知識、純潔的戀愛和熱血的甲子園;可對另一部分人來說,上學就是日復一日的噩夢,走進校門都會腿肚子發顫,只有暑假才能給自己喘息的機會。

試想,當你享受完漫長、美好如菊次郎一般的夏日之後,在9月1日那天穿上校服、背上書包。

突然意識到,自己正走向通往被人辱罵、毆打、冷落的路上,並且這樣的事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不斷上演。

此時,一條筆直的鐵軌出現在你面前,地鐵疾馳而來。

- 完 -

點擊圖片購買

《被誤解的日本人》

作者:[日]野島剛

不會寫漢字的日本人

日本人是站著吃牛排的?

日本是窮人的天堂?

日本人用中文的筆觸

展示常識性的誤讀

書中既說日本人,也講中國人

發人深思,有趣好讀

小通長期撩想兼職投稿的小夥伴

後臺回復【投稿】即可見詳情

點擊圖片閱讀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轉載原創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致力於做新鮮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

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

相關焦點

  • 現在很多人在節假日時,寧願花幾萬去日本,為什麼也不在國內玩?
    現在很多人在節假日時,寧願花幾萬去日本,為什麼也不在國內玩?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旅遊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早就成為了稀鬆平常的事。每逢節假日,父母帶著孩子或者三五好友相伴出遊的情況越來越多。只是近幾年,國內旅遊景點的遊客卻在逐漸減少,反而去日本遊玩的人數大大增加。我國地域廣闊,名勝風景、傳統美食相比於日本不知道多了多少,遊玩所需要的成本也比去日本便宜很多。那麼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寧願花幾萬元去日本玩,也不願意花幾千元在國內遊玩呢?
  • 孩子進幼兒園很難?日本媽媽已經急得罵「日本去死」了!
    國際在線專稿:每年年末,日本都要選出當年最具話題、反映社會現象的新語·流行語TOP10。比如2015年,形容外國人去日本購物的「爆買」一詞就獲得大獎。而今年,有一句辱罵日本的話「保育園落ちた日本死ね!!!」(上不了保育園,日本去死!!!)卻赫然出現在TOP10當中。
  • 日本的學生是如何放假的?
    那麼日本學生是怎麼放假的呢。和中國一年兩學期,寒暑假不同,日本是一年3學期,分春假、暑假和寒假。日本的新學年是在4月開始的,因為4月是櫻花盛開的季節,(題外話,日本人真的超級愛櫻花,可是日本的國花卻是菊花。)而每個學年共有3個學期。
  • 6月開學,7月放假,9月再開學,小學生心裡樂開了花,家長卻擔憂
    另外像天津中小學暑假放假時間7月13日至8月31日,山東省濟寧市公布義務教育階段暑假時間7月7日至8月31日,煙臺中小學暑假時間7月13日至8月30日,上海中小學暑假時間7月1日至8月31日,四川成都暑假時間7月12日至8月31日,廣東深圳暑假時間7月11日至8月31日等等,當然也有部分省市放假時間不是太確定,只是預估,比如陝西、黑龍江等地,中小學暑假時間在7
  • 你放寒假了嗎?日本高中生放假在做什麼?
    4月1日,一般休息兩周。暑假:通常是7月下旬~9月1日,一般休息20~40天。寒假:通常是12月下旬~1月8日,一般休息兩周。①打工想買新出的手辦,還想買新遊戲,還想和朋友出去玩,可是沒有錢怎麼辦?很多學生都會利用假期打短工賺零花錢。
  • 日本媽媽博客怒斥「上不了保育園,日本去死」
    (日媒視頻截圖)原標題:一位日本職場媽媽的博客引發軒然大波「日本去死!」據說70多年前,殺紅了眼的美軍飛行員曾經在投向日軍陣地的炸彈上塗刷過類似的標語。最近,一位日本媽媽也在其博客發帖中喊出這一口號,猶如重磅炸彈炸響一般,在日本社會攪起一場軒然大波。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 日本入託難 「上不了保育園,日本去死」走紅
    前言:  去年2月,一位日本媽媽因為孩子排隊太久進不去保育園,一怒之下在博客裡寫下題為《孩子上不了保育園,日本去死》的文章。  文章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孩子上不了保育園,日本去死」甚至入選了「2016年年度流行語」。  迫於輿論壓力,安倍政府6月發布《日本一億總活躍計劃》中明確提出,要在2017年末將保育園「待機兒童」人數清零。  近日,又逢入園結果發表,但今年的「待機兒童」數相比去年有增無減。日本推特上「孩子上不了幼兒園 2017」又一次成為了熱門話題。
  • 幼兒園入學困難 日本媽媽急得罵「日本去死」
    原標題:幼兒園入學困難 日本媽媽急得罵「日本去死」 (上不了保育園,日本去死!!!)卻赫然出現在TOP10當中。 是什麼,讓日本國民產生如此共鳴? 憤怒的「日本去死」引起國民共鳴 一切要回溯到2016年2月15日。 一位年輕的媽媽在網上匿名寫下這些內容: 題目:沒上成保育園 日本去死!!!
  • 為了控制疫情,日本幼小中高都放假,為什麼保育所和學童保育卻不放假?
    平視日本|我眼中的日本 圖文|小e媽 2月27日下午,安倍首相突然要求全國幼稚園,小中高及特殊學校從3月2日開始停學放假,避免集體感染。
  • 2021年日本放假安排出爐啦!新年假期17天連休長假!
    正常情況下的日本年末年初放假時間,一般根據企業組織的不同各處的年末年初放假時間也不一樣,但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地方公務員和大多數企業公司都是在12月29日至1月3日放假。而2020~2021年則是選在了2020年12月29日(星期二)至2021年1月3日(星期天)這六天放假。
  • 全國各大中小學放假時間已陸續敲定最早的7月一號開始放假
    如今官方回應來了,先看中小學暑假放假時間: 1、放假比較早的地區 河南鄭州:義務教育階段暑假放假時間6月25日至8月24日 上海:7月1日開始,8月31日結束 遼寧:7月4日始至8月31日止,年9月1日開始報名上課。
  • 【日本留學】日本大學入學、放假時間大盤點!
    日本的學校制度分為三個學期,日本的小學,中學,大學的新學年是每年的4月1日。大學及短期大學是4月至7月中旬為第一學期,7月中旬至8月底為暑假,9月中,下旬是第一學期考試和結束。10月至12月為第二學期,第二年的2月進行第二學期的考試。
  • 我默默地等待著,等待著你死一般的歸期……
    當時你的不經意,當時的我不經世。你總是問我,問我你心中的迷惑。你總是不懂,秋雨中過多的思愁。瀟瀟秋雨,是我送走你時流的淚嗎?不然,為何會漣漣灑灑、綿綿不休?蓄一捧冷寂的雨水,沉澱出凝重的昨日。要聽的依然是娓娓訴說的流淚又感傷的你。淡紫色的黃昏,縱情地渲染著深秋的情緒。我始終對你微笑著,我怎麼忍心看你、看你那梨花帶雨的臉龐?我要看著你的眼睛,再讓你看著我的眼睛。誠摯與誠摯的對視,便是一首永遠也寫不完的詩。不要擔心那隱隱作痛的往事,也不必在意我們彼此所處的位置。
  • 醫生一個月收入多少?網友: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寧願去搬磚!
    醫生一個月收入多少?網友: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寧願去搬磚!很多人都說,現在搞醫學的都非常掙錢,不僅隨隨便便月收入過萬,而且福利待遇也非常好。那麼事實上醫生這門職業是怎麼樣的呢?圖片來源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接下來我們先看看大家的說法1,如果有後悔藥,我絕對不學醫,死都不學,寧願去搬磚!
  • 2021年日本放假安排出爐!新年假期17天連休長假!
    九月第三個星期一-敬老節(敬老の日)以尊敬老人、感謝老人為宗旨,到2003年為止,將每年的9月15日作為老人節,從2004年改變為9月第3個星期一。眾所周知,2020年日本奧運會受到了疫情影響延期至2021年7月舉辦,所以日本政府也相應地對放假時間做了調整:我國假期安排我國2021年節假日安排:中國政府網公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兩國假期對比
  • 二戰日軍為何寧願拼刺刀也不用衝鋒鎗?用衝鋒鎗,日本人死得更快
    日本是二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不少國家發動了慘無人道的侵略戰爭。但是,日軍通常裝備單發栓動的三八式步槍,衝鋒鎗卻基本不用,特別是在近戰中,日軍寧願拼刺刀也不用衝鋒鎗,為什麼在二戰中,日本陸軍很少使用衝鋒鎗呢?
  • 為什麼寧願去日本北海道?網友:看看雪鄉公示住宿價格就知道了
    芒果旅行日記:為什麼很多遊客寧願出國玩也不願在國內旅遊,很多網友評論說:看看雪鄉公示住宿價格就知道了,去一次雪鄉比去一次日本北海道還貴,只能說國內遊不起,沒錢只能出國遊。上千元一間房,300多一個坑,網友說去一次雪鄉的費用還貴過去日本北海道,很多遊客可不就是寧願出國旅遊了嗎?何況花出國花更少的錢還可以享受更好的服務為什麼不呢?
  • 詹森放出狠話:我寧願去死,也要讓英國如期脫歐
    寧死也要脫歐當地時間9月5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出席了一個警察學院的公開活動,有記者向他提問:「今天,你能否向英國公眾做出承諾,你不會跟布魯塞爾詹森回答說:「當然,我能承諾,我寧願死在水溝裡,也不願再次推遲脫歐的日期。」他表示,英國議會的表決結果會讓他與歐盟的談判變得更加困難。此外,英國每個月要為脫歐花費10多億英鎊,所以,他認為,應該儘早脫歐,結束目前的困境。
  • 在日本留學生春節期間放假嗎?
    因為學制不同於中國,日本一般是有三個假期。一般正式進入新的學年是在4月份,在2月初到3月底會有兩個月左右的春假。
  • 日本是怎麼放假的呢?假期時間安排匯總
    一般日本的大學有3個假期,正常情況下進入新的學年是在4月份的,在2月初到3月底會有兩個月左右的春假。然後學期開始一直到7月份放暑假,暑假與國內的放假時間長短基本一致。之後9月份進入第二個學期一直到12月末開始放寒假,次年1月份開始新的學期,如此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