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人的靈感出處與七宗罪
1998年,荒川弘美老家、日本北海道苫小牧市的雪印乳業受精卵移植研究所,宣布了「克隆牛」誕生,當時的荒川還在北海道務農,克隆牛的出現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3年後她將這一靈感運用到《鋼煉》中,創作了「人造人」這一最大反派集團。
「克隆牛」並非像中世紀的神奇魔法那樣憑空創造出來的,也是利用了牛的細胞,一隻成功的「克隆牛」背後是無數隻因為實驗失敗而在痛苦中失去生命的動物。
《鋼煉》中的人造人也是如此,他們大多是人類孤兒,從小被迫進行與「賢者之石」的融合試驗,失敗者會經歷極端痛苦的排斥反應而死去,僥倖成功的7位人造人則分為用「七宗罪」命名:傲慢、色慾、暴食、嫉妬、強欲、怠惰、憤怒。
「人造人」的設定表達了作者荒川弘美對「克隆」技術的排斥: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都理應心存敬畏之心。
「父親大人」與「燒瓶中的小人」
1775年,埃米爾·貝塞茲尼博士在他的共濟會手冊裡記載了一起離奇事件,馮·庫夫斯坦伯爵和義大利神職人員阿貝·格羅尼一起嘗試創造了一個人造人,並用玻璃容器秘密保存在共濟會在維也納的一處秘密地點。
這種創造人造人的方法大多是利用燒瓶、草藥、血液合成的,誕生的人造人被稱為霍爾蒙克斯,俗稱「燒瓶中的小人」,據說歐洲文藝復興時的鍊金術師帕拉塞爾蘇斯,成功造出了人造人和具有無上增幅能力的「賢者之石」,但是在他死後再也沒有人成功過。
荒川弘美根據中世紀鍊金術的傳說,以帕拉塞爾蘇斯為原型、創作了愛德華的父親馮·霍恩海姆,馮·霍恩海姆的出處就是帕拉塞爾蘇斯的父姓。
傳說中的人造人「燒瓶中的小人」則成為了《鋼煉》中的最終BOSS「父親大人」的原型,克賽魯克塞斯國王為了追求長生不老下令研究鍊金術,最後利用馮·霍恩海姆的血液鍊金合成了最初的人造人、「燒瓶中的小人」,為了擺脫「燒瓶」的束縛,他慫恿國王布下國家級鍊金陣並布下了「血之紋章」,成功得到了全國人生命煉成的賢者之石一半的能量,並脫離燒瓶,建國亞美斯多利斯並設下了更可怕的陰謀……
長生不老為何去追求愛情?
在漫畫《鋼煉》中成功得到克賽魯克塞斯全國人製成的「賢者之石」另一半能量的,就是原本是奴隸的鍊金術師馮·霍恩海姆,得到了永恆的生命後,他離開國家漂泊成為傳說中的西方賢者,並遇到特蕾莎與之結婚,生下了兩個兒子(主角愛德華兄弟),度過一段幸福的生活。
獲得永恆的生命和強大力量後真的會去追求真愛嗎?這一段劇情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日本漫畫的創作是根據讀者的建議和反饋以及作者的某些感悟進行創作的,《鋼煉》也不例外,單行本16卷中記載馮·霍恩海姆與特蕾莎生下兒子度過美好時光,這個劇情創作於2007年前後,當時荒川弘美已經結婚並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她把誕下愛子的感悟融入了漫畫。
和愛人生下孩子是最幸福的瞬間,為了將這個信念傳達給讀者,漫畫中出現了馮·霍恩海姆與特蕾莎生活的追憶,並最終拍攝了一張與愛德華兄弟一起的全家福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