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曾在湖北衛視上非正式會談第3季一期節目中討論過:不願意母乳餵養的我是否很自私?
這個媽媽上班,壓力很大,她上了班,還要背奶,下班還餵奶,感覺身心俱疲,產生了想給寶寶強制斷奶的念頭,但是家人各種阻止,說母乳對寶寶是最好的,但是道理媽媽都懂+接下面的手機截圖內容
她已經為母乳餵養付出了很多,現在想斷奶,卻沒有人支持,有個男生說得好,爸爸要尊重媽媽的選擇,體諒媽媽和媽媽一起更好地照顧寶寶。
最後的結論是斷奶這個事對於孩子是自私的,但是這個決定是可以理解的。我也非常贊成,你又是怎麼看呢?
再來說一個例子:
一個媽媽說:
我在懷孕的時候我就不想母乳餵養,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想母乳,家人都是幫著熬湯催奶,可我本身身體瘦小,生了孩子後仍然九十多斤,我不想喝湯也不想母乳餵小孩,看多了餵養後胸部下垂,被小孩咬的血淋淋的胸部就後怕,所有人都說我自私,有女人像我這樣的嗎?
你覺得她自私嗎?我覺得她是自私,但是我是可以理解的,就像一個人不願意結婚,不願意生孩子,我覺得對父母來說是自私的,但是我是可以理解的,愛自己更多一些,為自己活有什麼錯呢?
不想母乳餵養,不知道為什麼?
我學了一些母嬰心理後,發現母乳餵養確實和媽媽的成長經歷有很大關係。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不一樣 ,我們也不知道這個媽媽經歷過什麼,是什麼影響到她的決定。我們也沒有權利要求任何一個媽媽一定要母乳餵養。就像我們沒有權利要求每個人都要結婚生娃一樣。
媽媽說自己身體條件不好,也害怕喝湯長胖,害怕身材變形,害怕被孩子咬,所以不想母乳餵養,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個人原因,媽媽很愛惜自己的身體。
如果是當年的我,在面對母乳困難時放棄,我覺得那不叫自私,而是我沒有辦法的選擇。但是我還是堅持了母乳餵養,我靠自己的努力追奶成功,自己調整含乳,並堅持了3年,也享受了3年的母乳餵養。
而我妹妹很早就斷了母乳,她也是奶水不足,沒有人支持她,她從月子裡就自己帶娃,沒有人幫忙,也不知道什麼方法可以催奶,喝了很多湯也沒有效果,那時候我還沒有學到很多,遠在天邊,幫不到她,她攢著一頓喝,越攢越少,最後太少了只好斷了。她也是想母乳餵養的呀,她也很愛孩子的呀,她給孩子吃奶粉的這幾年,也受了很多的苦。
我覺得在面對困難時,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而放棄了,這不是自私,而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為當下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而還沒有做出努力,直接做出有利於自己的選擇的,我覺得這就是自私,但是這個自私並沒有什麼不妥,只需要承擔你需要承擔的風險即可。
不母乳餵養的媽媽沒有錯,只希望她是權衡利弊後,為自己和孩子做出當下最合適的選擇。
我們總是很害怕別人對我們的一些負面的評價,但是如果我們違心地去做這件事,本來不想還很彆扭,估計你不舒服,孩子也不喜歡吧。
我來自一個農村家庭,我家有三兄妹,我是老大,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不好,我們在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父母帶著弟弟在外面打工的,我們也很想和父母在一起啊,我媽媽爸爸不愛我們嗎?不是啊,他們也是迫不得已,做出了當下最好的選擇而已。因為他們在外打工掙錢,我們才能夠有錢讀書。
我有個表妹在她孩子3個多月出去打工掙錢去了,她也想母乳餵養到孩子長大啊,但是家裡沒有人跟著她去打工那邊,她也請不起人幫她看孩子,那時我對她說:孩子太小了,這樣對孩子不好,你要考慮清楚。(我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但是現在的我在想:我又有什麼權利去評價她的養育方式式呢?我又能為她做什麼呢?我不能為她做什麼。
沒有一個媽媽是完美的媽媽,我們也不需要去做完美的媽媽。
我們要做足夠好的媽媽,為孩子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做到好的「抱持」,給孩子生理和心理提供保護和安全感。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溫尼科特在《嬰兒與母親》裡說:
如果一個女人本來就準備用母乳餵養孩子,並且也很自然就這麼做了,而這時某個權威,一個醫生或者護士過來說:你一定要用母乳餵養你的嬰兒。在我看來,這簡直是徹頭徹尾的侮辱。如果我是一個女人,這會讓我感到厭惡,我會說:很好,但是我不會去做的,
母乳餵養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餵養方式,當嬰兒不能被母乳餵養時,母親可以提供其他方式的軀體上的親密接觸,這是很有必要的。
母乳餵養是一個媽媽心甘情願地把自己的乳房借給孩子的過程,如果她還沒有準備好,或者媽媽本身的狀態很糟糕,也許母乳餵養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母乳餵養也是作為嬰兒和母親交流的一種方式,也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嬰兒和母親也許都會喪失掉一些東西,但是天底下哪有什麼都完美的事呢?
這個母乳餵養問題確實是個社會問題。母乳餵養本來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就像吃飯喝水一樣的自然,但是現在有太多太多的母乳餵養問題困擾著媽媽們,太多的社會因素影響著我們,導致媽媽們不得不做出了不想母乳餵養的選擇。
醫院裡沒有專業人員的人支持,開奶疼,漲奶痛
家裡不僅沒有靠譜的人支持,還各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瞎BB,這都是回奶神器啊
出門沒有母嬰室,媽媽窩在家裡,感覺與世界失去聯繫,我們也想帶著娃看世界啊
國家的產假太短了,上班沒有背奶的時間和地方,要我們怎麼堅持母乳餵養?
老公說:你的胸都垂到肚子上了,看你那樣,哪裡還是女人
產後抑鬱,有人說你矯情
母愛不是用母乳來衡量的
每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能不能母乳餵養,這不僅是你的責任,更是社會的責任。
我查了資料,找到2019年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上發布的《中國母乳餵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這份報告抽取了12個城市的10223個樣本統計出來的數據。
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為29.2%,遠遠低於全球平均母乳餵養率43%。報告中分別列出影響母乳餵養因素的3大層面8個因素,這8個因素裡你會被哪個因素影響呢?
這裡講3個我印象深刻的因素:
1、嬰兒母親對母乳餵養認知的影響
大家可以看到媽媽們對母乳餵養方面的認知是很缺乏的,所以更需要社會共同的努力來做好宣教和科普工作。
2、醫療衛生機構的支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醫療衛生機構應在嬰兒出生後儘快幫助和鼓勵母親和嬰兒進行早期和不間斷的皮膚接觸,幫助所有母親在分娩後第一個小時內儘快開始讓嬰兒吸吮乳房[1]。
但是多少醫院做到了能讓媽媽和孩子早肌膚接觸呢?沒有人來做呀,很多產後的媽媽得到的幫助最多的是教你哺乳姿勢怎麼餵奶,其他的呢?醫院牆上貼著的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促進母乳餵養成功的十項措施》,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去執行了呢?
根據嬰兒母親們報告的時間,嬰兒在出生後1小時內開始吸吮乳房的比例僅為11.3%。其中,大城市的嬰兒母親們報告的嬰兒在出生後1小時內開始吸吮乳房的比例為19.1%。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的這一比例分別只有6.5%和7.6%。
3、工作單位對母乳餵養的支持
很多媽媽在上班前會來諮詢我,怎麼斷奶?他們說上班後背奶太不方便了,單位也沒有很好的環境來擠奶或者存奶。
調查數據顯示,工作單位是否有每天1小時的哺乳時間,是否設立了哺乳室以及是否有可以存放母乳的冰箱這三項措施對於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餵養有顯著影響。
你們單位有嗎?
4、公共場所對母乳餵養的支持
我們媽媽們經常外出會發現連個餵奶的地方都沒有,你說餵吧,還要偷偷摸摸,躲在角落裡,或者蓋個哺乳巾,還可能忍受著異樣的眼光。
調查數據顯示,公共場所設立的哺乳室還遠不能滿足嬰兒母親們哺乳的需要。在本調查中,認為所在生活區有充足的哺乳室的母親僅佔10.2%,認為公共場所需要建立哺乳室的則佔到88.1%。60.2%的母親曾因為在公眾場所哺乳不便而減少了外出,還有27.2%的母親因為公眾場所哺乳不便而給孩子餵嬰兒配方奶粉。曾有過因在公共場所哺乳不便而給孩子餵奶粉經歷的母親,其純母乳餵養率比沒有這種經歷的母親低7.7個百分點。
所以呢,母乳餵養這個社會問題,需要多方聯動才能改善我國的母乳餵養現狀,該研究報告裡的內容說得非常好,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真正落實到位了,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呀。
針對以上問題,改善我國母乳餵養狀況。首先,通過加強對母乳餵養知識和技能的宣傳,提高公眾對母乳餵養知識的認知十分必要。其次,醫療衛生機構應發揮核心作用,為嬰兒母親提供從孕期、分娩至產後的全方位的母乳餵養宣教和專業技術支持。此外,應從國家法律層面將產假延長至6個月,為嬰兒母親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同時,應鼓勵工作單位為母乳餵養提供支持,例如設立哺乳室,允許哺乳期女職工有彈性工作時間和彈性工作方式,以充分保障哺乳期母親在恢復工作後能夠繼續母乳餵養。
只有全面調動政府、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單位、社會和家庭的力量,建立多方聯動的母乳餵養支持體系,共同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才能有效改善我國的母乳餵養狀況,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實現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國目標。
我是一個母乳餵養諮詢師,已經幫助100+位媽媽解決母乳育兒難題,希望母乳育兒的路上與你同行!
想學習更多母乳餵養乾貨,歡迎關注
免費贈送價值299元的《母乳餵養的正確打開方式》記得找我來領取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留言,我會一一解答。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啟發,點個讚,讓更多媽媽看到這篇文章,一起為母乳餵養大環境出一份力!
對於這個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哦。